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岩市新罗区部分猪场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蒋云 邬良贤 《福建畜牧兽医》 2011年第2期6-7,共2页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世界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不但在公共卫生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养猪生产也曾造成过巨大经济损失。该病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世界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不但在公共卫生上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养猪生产也曾造成过巨大经济损失。该病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文中阐述猪弓形虫的感染状况,得出初步结果,供同行作防治该病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病 感染状况 血清学调查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猪场猪圆环病、蓝耳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综合控制措施 被引量:5
2
作者 邱涓 赖立新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69-71,共3页
猪圆环病毒病(PCV)是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是迄今发现最小的动物DNA病毒,该病毒基因组为单股环状DNA,无囊膜,粒子呈20面体,对称,直径17~20nm。根据PCV的致病性、抗原性及核苷酸序列,PCV可分为PCVI(无致病性)和PCV2(... 猪圆环病毒病(PCV)是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是迄今发现最小的动物DNA病毒,该病毒基因组为单股环状DNA,无囊膜,粒子呈20面体,对称,直径17~20nm。根据PCV的致病性、抗原性及核苷酸序列,PCV可分为PCVI(无致病性)和PCV2(有致病性)两种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 综合控制措施 规模猪场 混合感染 蓝耳病 DNA病毒 PC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发酵饲料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邱涓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68-69,共2页
选用60头同品种28日龄外三元断奶仔猪,按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分成6个栏,每栏10头猪,试验组3个栏,对照组3个栏。均使用玉米—豆粕日粮,对照组为常规饲料组,试验组为生物发酵饲料添加组(无抗生素)。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10... 选用60头同品种28日龄外三元断奶仔猪,按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分成6个栏,每栏10头猪,试验组3个栏,对照组3个栏。均使用玉米—豆粕日粮,对照组为常规饲料组,试验组为生物发酵饲料添加组(无抗生素)。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10.19%,差异显著(P<0.05);采食量和料肉比没有出现明显差异(P>0.05),但表现出一定优势。说明日粮中添加生物发酵饲料对仔猪的生长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发酵饲料 仔猪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临床病例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敏卿 《福建畜牧兽医》 2009年第2期29-30,共2页
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又称阿捷申氏病,最早发现于美国,后来由匈牙利科学家首先分离出病毒。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都有该病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流行过该病,近几年PR在我国许多省(市)种猪场... 伪狂犬病(porcine pseudorabies,PR)又称阿捷申氏病,最早发现于美国,后来由匈牙利科学家首先分离出病毒。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都有该病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20多个省、市流行过该病,近几年PR在我国许多省(市)种猪场呈暴发流行趋势。仔猪感染后除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外,还可引起腹泻、妊娠母猪发病后流产、产死胎及气喘等症状,病死率高,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形态学观察 临床病例 病理 神经症状 隐性感染 流行趋势 妊娠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牛群急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被引量:1
5
作者 邬良贤 俞友河 +2 位作者 吴东祥 蓝养金 洪建昌 《福建畜牧兽医》 2012年第6期41-42,共2页
牛急性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 bovum)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常以高温、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病原体是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多杀性巴氏杆菌。2012年7月和2012年9月,笔者分别诊治了两起放牧牛群发生... 牛急性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 bovum)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常以高温、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病原体是属于条件性致病菌——多杀性巴氏杆菌。2012年7月和2012年9月,笔者分别诊治了两起放牧牛群发生巴氏杆菌病病例,现将诊治的有关资料整理报道,祈望广大同仁鉴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炎 巴氏杆菌病 放牧牛 诊治 牛群 多杀性巴氏杆菌 热性传染病 内脏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快疫的诊疗和体会
6
作者 邱涓 《福建畜牧兽医》 2011年第2期40-40,共1页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真胃黏膜呈出血性炎症、十二指肠溃疡性出血炎症。因为突然发病,病程极短,死亡快,故称羊快疫。饲养场常因诊断和治疗不及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笔者诊疗并获得较好...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真胃黏膜呈出血性炎症、十二指肠溃疡性出血炎症。因为突然发病,病程极短,死亡快,故称羊快疫。饲养场常因诊断和治疗不及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笔者诊疗并获得较好效果的一起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快疫 诊疗 腐败梭菌 十二指肠 经济损失 出血性 传染病 致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