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D光源在种苗繁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周锦业 丁国昌 +3 位作者 汪婷 颜志勤 林思祖 刘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0-374,共5页
近些年,由于其具有体积小、耗能低、发热少、寿命长、波长稳定等特点,LED光源在植物人工光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分析LED光源在观赏植物、农作物、药用植物以及果树蔬菜繁育中的研究现状,从而对LED光源在林木种苗快繁的应用前景... 近些年,由于其具有体积小、耗能低、发热少、寿命长、波长稳定等特点,LED光源在植物人工光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分析LED光源在观赏植物、农作物、药用植物以及果树蔬菜繁育中的研究现状,从而对LED光源在林木种苗快繁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人工光源 林木种苗 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幼苗不同光质光响应曲线的模型拟合及光合特性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汪凤林 林思祖 +3 位作者 叶义全 罗红艳 陈潇潇 曹光球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7年第3期165-170,共6页
以2年生无性系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分别对白光、红光和蓝光3种光质条件下杉木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并分析3种光质条件下杉木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适用于白光... 以2年生无性系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分别对白光、红光和蓝光3种光质条件下杉木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并分析3种光质条件下杉木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适用于白光和红光的拟合,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则适用于蓝光的拟合,而直角双曲线模型对3种光质的拟合效果均较差。弱光环境中(I≤200μmol·m-2·s-1),红光下杉木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强光环境中(I>200μmol·m-2·s-1),蓝光下杉木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白光下的光合速率则介于红光和蓝光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光质 光合作用 光响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耐铝型杉木优良家系早期筛选 被引量:4
3
作者 汪婷 张莉莉 +4 位作者 胡永颜 陆锡美 林思祖 李新招 曹光球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4-131,共8页
以杉木第3代种子园15个优良家系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种子发芽胁迫试验,分析不同铝浓度处理对15个杉木优良家系种子发芽的影响。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不同耐铝型杉木优良家系,为耐铝机理的研究提供试验材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 以杉木第3代种子园15个优良家系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种子发芽胁迫试验,分析不同铝浓度处理对15个杉木优良家系种子发芽的影响。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不同耐铝型杉木优良家系,为耐铝机理的研究提供试验材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铝胁迫对参试的杉木15个家系种子绝对发芽势、绝对发芽率、胚根长、胚轴长、鲜生物量和干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随着铝浓度的升高,杉木种子发芽各指标的抑制效应逐渐增强。以毒害效应指数值为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13号和8号家系为耐铝型家系;9号和12号家系为中等程度耐铝型家系;4号及10号家系为铝敏感型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铝毒害 耐铝型优良家系 发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化县紫色土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被引量:2
4
作者 蔡培菁 曹世江 +3 位作者 陈爱玲 黎舒 黄田盛 曹光球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7年第2期99-104,共6页
以宁化县紫色土区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杉木人工林及阔叶林3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在调查生长量及林下植被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紫色土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 以宁化县紫色土区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杉木人工林及阔叶林3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在调查生长量及林下植被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紫色土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N、速效K、有效P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土壤容重呈上升趋势;随着林龄的增加,马尾松人工林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及有效P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杉木人工林则呈降低的趋势。就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化学性质差异而言,在中林龄阶段,土壤pH值及有效P含量表现为:马尾松人工林>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有机质含量及全N含量表现为:马尾松人工林>杉木人工林>阔叶林,速效K含量表现为:阔叶林>马尾松人工林>杉木人工林;在成熟林阶段,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速效P含量表现为:马尾松人工林>阔叶林>杉木人工林,速效K含量表现为:阔叶林>杉木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水土侵蚀 森林类型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化县紫色土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酶活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曹世江 蔡培菁 +3 位作者 汪凤林 陈钢 徐永兴 曹光球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7年第4期217-222,共6页
以宁化县紫色土区油茶成熟人工林、马尾松成熟人工林、杉木成熟人工林及阔叶林4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4种森林类型0~10、10~20 cm土层的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等4种土壤酶活性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土壤酶活... 以宁化县紫色土区油茶成熟人工林、马尾松成熟人工林、杉木成熟人工林及阔叶林4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4种森林类型0~10、10~20 cm土层的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等4种土壤酶活性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森林类型的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大呈降低趋势。4种森林类型的土壤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油茶人工林的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马尾松林蔗糖酶活性最高,而杉木林的土壤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基本处于最低水平;影响4种土壤酶活性最关键的理化因子为土壤容重、全C含量、全N含量和有效P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土 森林类型 土壤酶活性 宁化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