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食用菌细菌性病害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胡开辉
陈体强
黄志龙
-
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地环系
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
福建省食用菌菌种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3期15-18,共4页
-
文摘
本文概述了主要栽培食用菌细菌性病害的症状。
-
关键词
食用菌
细菌性病毒
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
分类号
S436.4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草菇杂交研究初报——不正常类型单孢菌株之间的交配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谢宝贵
黄志龙
江玉姬
-
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土化系食用菌教研室
福建省食用菌菌种站
-
出处
《食用菌学报》
1997年第2期5-10,共6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选用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很慢,很少发生甚至不发生气生菌丝,在稻草粉培养基上生长极慢或不生长的单孢菌株进行交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交配可获得在PDA培养基上及在稻草粉培养基上均生长旺盛,并可正常结实的杂交种。
-
关键词
草菇
杂交
交配反应
结实性
-
Keywords
Volvariella volvacea
Hybridization
Mating reactio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
Fruitfulness
-
分类号
S646.130.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15个代料栽培香菇菌株的分子鉴别
被引量:9
- 3
-
-
作者
黄志龙
谢宝贵
谢福泉
付瑞洲
-
机构
福建省食用菌菌种站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食用菌学报》
2002年第3期5-8,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袋栽香菇主要菌株的检测鉴定与登记"(99-Z - 114 )的部分内容
-
文摘
以福建省已认定的 15个代料栽培香菇菌株为材料 ,用 5 0个随机引物对其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 ,5 0个随机引物中 ,S11、S2 2、S2 3、S2 9、S31、S33、S4 2、S4 3、S4 5和S4 7可以获得重复性好、具有多态性的理想图谱。以S4 2作为引物进行扩增 ,产生的多态性DNA片段作为分子标记 ,可以有效地鉴别
-
关键词
代料栽培香菇
菌株
分子鉴别
RAPD
-
Keywords
Lentinula edodes
RAP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S646.12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真姬菇栽培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 4
-
-
作者
黄志龙
肖淑霞
谢福泉
付瑞洲
张孔金
-
机构
福建省食用菌菌种站
福建省食用菌工作办公室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2年第3期11-12,共2页
-
文摘
8个真姬菇菌株栽培特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从农艺性状上看可以把真姬菇分成 3种类型 :一是子实体呈白色 ,菌盖扁半球形 ,盖面光滑 ,大理石状斑纹不明显 ;二是子实体灰白色 ,菌盖半球形 ,大理石状斑纹清晰 ,纹格大 ;三是子实体灰黑色至灰褐色 ,菌盖呈钉帽状平展 ,盖面大理石状斑纹清晰。综合性状评价 ,8个参试菌株中以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的真 0 2菌株不论形态、色泽、口感。
-
关键词
真姬菇
栽培特性
农艺性状
品比试验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灭菌对几种杀菌剂药效的影响
- 5
-
-
作者
肖淑霞
-
机构
福建省食用菌菌种站
-
出处
《食用菌》
1997年第4期27-27,共1页
-
文摘
食用菌生产受杂菌感染日趋严重,目前常用于控制杂菌污染的杀菌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保美生等。有许多资料报道,这些杀菌剂对绿霉有很强的抑制效果,但又有许多菇农反映这些药剂在生产上效果甚微,理论与生产差异如此之大。为此,我们在接近食用菌生产的条件下,考查灭菌对药效的影响,以期对控制杂菌有所帮助。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
关键词
食用菌类
栽培
灭菌
杀菌剂
药效
-
分类号
S646.0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小平菇的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 6
-
-
作者
黄志龙
谢福泉
-
机构
福建省食用菌菌种站
-
出处
《食用菌》
2000年第6期32-33,共2页
-
-
关键词
小平菇
菌株特性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新技术
- 7
-
-
作者
黄志龙
-
机构
福建省食用菌菌种站
-
出处
《食用菌》
1998年第4期32-33,共2页
-
文摘
福建省白背毛木耳通过几年的栽培实践,已摸出一套高产优质的栽培新技术,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应用发酵技术处理培养料,可以露天开放式接种,不仅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且菌袋成品率高;二是采用“一区制”立体栽培,把室内菌丝培养阶段移到室外荫棚里,节约了用地。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季节安排与菌种选择 1.1 生产季节 白背毛木耳属于中偏高温结实型的菌类,子实体生长温度7~28℃,最适18~22℃,福建地区大规模生产一般安排在8月下旬~9月下旬制袋,u月至次年4月采收,5~8月清场再生产准备。
-
关键词
毛木耳
栽培
发酵
发菌
-
分类号
S646.60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高棚立体栽培优质香菇——花菇技术要点
- 8
-
-
作者
黄志龙
-
机构
福建省食用菌菌种站
-
出处
《食用菌》
1997年第1期29-30,共2页
-
文摘
香菇常规袋栽法,占地面积大,菌粮矛盾突出。而室外高棚立体栽培香菇,不仅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香菇质量和花菇产量,而且明显地节约了用地。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
关键词
香菇
花菇
栽培
高棚立体
-
分类号
S646.120.4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