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造林方式下闽楠幼林根系性状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宇
张娟
+4 位作者
温晓芸
汤行昊
林智勇
罗千勋
范辉华
《福建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21-25,共5页
以3种造林方式(18 a杉木林下套种闽楠、闽楠纯林、闽楠与杉木混交林)营造的闽楠试验林为对象,分析造林2 a后幼林生长情况,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比较不同造林方式闽楠根系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闽楠的平均地径、最大冠...
以3种造林方式(18 a杉木林下套种闽楠、闽楠纯林、闽楠与杉木混交林)营造的闽楠试验林为对象,分析造林2 a后幼林生长情况,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比较不同造林方式闽楠根系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闽楠的平均地径、最大冠幅、苗高、枝下高、单株总根长、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深和平均根幅均最大,依次为11.60 mm、61.33 cm、115.56 cm、32.42 cm、1269.13 cm、376.75 cm^2、9.32 cm^3、47.50 cm、48.42 cm;3种造林方式下闽楠单株根总长度均在根系直径0 mm<d≤0.5 mm分布最多;其根系直径以d>4.5 mm、0.5 mm<d≤1 mm、0 mm<d≤0.5 mm居多;根系长度随直径分布变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闽楠的地上生长性状与单株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深、平均根幅均呈正相关(P<0.01),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可见,杉木保留密度450株·hm^(-2)的林下套种方式最适合闽楠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造林方式
生长性状
根系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造林模式闽楠幼林材性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温晓芸
张娟
+4 位作者
汤行昊
林智勇
廖鹏辉
罗千勋
黄宇
《福建林业》
2018年第6期36-40,共5页
以3种不同造林模式营造的闽楠试验林为对象,分析造林2年后幼林木材特性。结果表明:林下套种闽楠的地径、平均冠幅、树高、枝下高、抽稍高、根深、平均根幅、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等各项指标均最大,分别达12.62mm、67.17cm、137.83cm、48...
以3种不同造林模式营造的闽楠试验林为对象,分析造林2年后幼林木材特性。结果表明:林下套种闽楠的地径、平均冠幅、树高、枝下高、抽稍高、根深、平均根幅、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等各项指标均最大,分别达12.62mm、67.17cm、137.83cm、48.33cm、19.33cm、47.50cm、48.42cm、230.83g、50.57g,比平均值高27.86%、37.17%、41.77%、67.00%、15.20%、32.35%、34.50%、74.07%、60.69%。不同造林模式下闽楠的抽稍高、树干基本密度、生材密度、生材含水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他生长指标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相同造林模式下,闽楠树干生材含水率呈现出从底部到顶部递增的趋势,顶部生材含水率均最高;闽楠树干的基本密度和生材密度从底部到顶部均无显著性差异。林下套种模式下的闽楠树干纤维素含量最高,达34.32%,略高于混交林,显著高于纯林。对闽楠各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生材含水率和基本密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98,相关性最大,达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造林模式
生长性状
木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造林方式下闽楠幼林根系性状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黄宇
张娟
温晓芸
汤行昊
林智勇
罗千勋
范辉华
机构
福建省
林业
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顺昌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21-25,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楠木
樟树等珍贵树种定向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
+6 种基金
2017YFD0601102:子课题(闽楠等珍贵树种定向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项目(不同造林模式闽楠造林成效研究
闽林科[2016]3号)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福建闽楠高效培育技术)
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闽楠不同规格容器苗造林效果研究
2016R1010-2)
国家林业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资助
文摘
以3种造林方式(18 a杉木林下套种闽楠、闽楠纯林、闽楠与杉木混交林)营造的闽楠试验林为对象,分析造林2 a后幼林生长情况,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比较不同造林方式闽楠根系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闽楠的平均地径、最大冠幅、苗高、枝下高、单株总根长、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深和平均根幅均最大,依次为11.60 mm、61.33 cm、115.56 cm、32.42 cm、1269.13 cm、376.75 cm^2、9.32 cm^3、47.50 cm、48.42 cm;3种造林方式下闽楠单株根总长度均在根系直径0 mm<d≤0.5 mm分布最多;其根系直径以d>4.5 mm、0.5 mm<d≤1 mm、0 mm<d≤0.5 mm居多;根系长度随直径分布变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闽楠的地上生长性状与单株总根长、根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深、平均根幅均呈正相关(P<0.01),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可见,杉木保留密度450株·hm^(-2)的林下套种方式最适合闽楠生长。
关键词
闽楠
造林方式
生长性状
根系性状
Keywords
Phoebe bournei(Hemsl.)Yang
afforestation methods
growth traits
root traits
分类号
S792.2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造林模式闽楠幼林材性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温晓芸
张娟
汤行昊
林智勇
廖鹏辉
罗千勋
黄宇
机构
福建省
林业
科学研究院
福建省
林业
科学技术
推广
总站
福建省顺昌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出处
《福建林业》
2018年第6期36-40,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楠木
樟树等珍贵树种定向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2017YFD0601102)子课题"闽楠等珍贵树种定向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
+3 种基金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项目(闽林科〔2016〕3号)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福建闽楠高效培育技术"
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6R1010-2)
国家林业局南方山地用材林培育重点实验室资助
文摘
以3种不同造林模式营造的闽楠试验林为对象,分析造林2年后幼林木材特性。结果表明:林下套种闽楠的地径、平均冠幅、树高、枝下高、抽稍高、根深、平均根幅、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等各项指标均最大,分别达12.62mm、67.17cm、137.83cm、48.33cm、19.33cm、47.50cm、48.42cm、230.83g、50.57g,比平均值高27.86%、37.17%、41.77%、67.00%、15.20%、32.35%、34.50%、74.07%、60.69%。不同造林模式下闽楠的抽稍高、树干基本密度、生材密度、生材含水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他生长指标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相同造林模式下,闽楠树干生材含水率呈现出从底部到顶部递增的趋势,顶部生材含水率均最高;闽楠树干的基本密度和生材密度从底部到顶部均无显著性差异。林下套种模式下的闽楠树干纤维素含量最高,达34.32%,略高于混交林,显著高于纯林。对闽楠各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生材含水率和基本密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98,相关性最大,达极显著水平(P<0.01)。
关键词
闽楠
造林模式
生长性状
木材特性
Keywords
Phoebe bournei
afforestation mod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wood property
分类号
S722.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造林方式下闽楠幼林根系性状分析
黄宇
张娟
温晓芸
汤行昊
林智勇
罗千勋
范辉华
《福建林业科技》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造林模式闽楠幼林材性分析
温晓芸
张娟
汤行昊
林智勇
廖鹏辉
罗千勋
黄宇
《福建林业》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