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沼肥在葡萄上应用效果初报
被引量:
9
1
作者
陈锋
张顺仁
陈承福
《中国沼气》
2003年第2期38-39,共2页
本文通过对沼肥用于葡萄种植两年的应用效果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沼肥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强了葡萄的抗逆能力,促进了葡萄向丰产的中庸树势方向发展,显著提高了葡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沼肥
葡萄
应用效果
土壤
理化性质
抗逆能力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续)
2
作者
林椿
《农业考古》
1989年第1期33-41,55,共10页
五讨论农业生产中的几个问题(一)农田亩产能大幅度提高吗农业生产的目的在于获得各种农作物的高额产量。从近代人类拥有的科学知识和生产力来看,作物增产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人们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技术措施合乎自然界发展规律,各种作...
五讨论农业生产中的几个问题(一)农田亩产能大幅度提高吗农业生产的目的在于获得各种农作物的高额产量。从近代人类拥有的科学知识和生产力来看,作物增产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人们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技术措施合乎自然界发展规律,各种作物的农田亩产就应该比现有的高多倍。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有机物
土壤团粒结构
土壤肥力
光合作用
生物学产量
野生植物
无机盐
农田
可给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
3
作者
林椿
《农业考古》
1988年第1期26-37,共12页
林椿同志是位年青的农业工作者,他前后花费15年的时间进行业余研究,数易其稿,写出本文。虽然对其中的一些观点,本刊并不完全赞成,但其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精神却是可嘉的,文中有些见解也是有可取之处,故予以发表,以示对青年作者的鼓励。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农业技术革命
生命力
人工栽培
粮食作物
亩产
农田
栽培作物
发展规律
家养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续)
4
作者
林椿
《农业考古》
1989年第2期12-21,共10页
(三)农业土壤需要翻耕吗?上节讨论了靠“有机物返土”来取代施肥,事实上只解决问题的一半,因为“有机物返土”采用的方法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这就关系到农业生产中土壤要不要翻耕的问题。讨论这个问题必须从植物与土壤的关系入手,因为...
(三)农业土壤需要翻耕吗?上节讨论了靠“有机物返土”来取代施肥,事实上只解决问题的一半,因为“有机物返土”采用的方法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这就关系到农业生产中土壤要不要翻耕的问题。讨论这个问题必须从植物与土壤的关系入手,因为土壤的形成和发展是离不开植物的。自然界里,凡是野生植物生长着的地方,随着落到地面的枯枝落叶的堆积、腐烂,久而久之,土壤剖面就出现了这样几个自然层次:第一层是枯枝落叶层,这层堆积着厚薄不等的植物残体;第二层是富含团粒结构、土质松软肥黑、能随着土壤发育而不断增厚的表土层,它的特点是靠近地表的土壤最松软、肥沃,以下渐次之;第三层是土质比较粘重的心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农业技术革命
自然选择
土壤发育
连续选择
生物学
自然界
自然力
农业土壤
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 (续)
5
作者
林椿
《农业考古》
1988年第2期36-46,共11页
三、家养生物生命力衰退与栽培作物历史亩产下降的原因为什么历史上随着农业生产力——耕作技术和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段时间(我国大约开始于宋朝)后,家养生物的生命力同栽培作物的历史亩产反而逐渐地衰退、下降了呢?原因在于人们在...
三、家养生物生命力衰退与栽培作物历史亩产下降的原因为什么历史上随着农业生产力——耕作技术和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段时间(我国大约开始于宋朝)后,家养生物的生命力同栽培作物的历史亩产反而逐渐地衰退、下降了呢?原因在于人们在选育良种和土地耕作方面采用了一些违反自然界发展规律的错误的农业技术的结果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选择
生命力
微生物
生活资料
斗争
自然选择
栽培作物
野生动植物
个体
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沼肥在葡萄上应用效果初报
被引量:
9
1
作者
陈锋
张顺仁
陈承福
机构
福建省
农业厅农村环保能源总站
福建省顺昌县农委
生态办
福建省
顺昌县
埔上镇农技站
出处
《中国沼气》
2003年第2期38-39,共2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沼肥用于葡萄种植两年的应用效果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沼肥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强了葡萄的抗逆能力,促进了葡萄向丰产的中庸树势方向发展,显著提高了葡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沼肥
葡萄
应用效果
土壤
理化性质
抗逆能力
产量
品质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S141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续)
2
作者
林椿
机构
福建省顺昌县农委
出处
《农业考古》
1989年第1期33-41,55,共10页
文摘
五讨论农业生产中的几个问题(一)农田亩产能大幅度提高吗农业生产的目的在于获得各种农作物的高额产量。从近代人类拥有的科学知识和生产力来看,作物增产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人们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技术措施合乎自然界发展规律,各种作物的农田亩产就应该比现有的高多倍。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有机物
土壤团粒结构
土壤肥力
光合作用
生物学产量
野生植物
无机盐
农田
可给态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
3
作者
林椿
机构
福建省顺昌县农委
出处
《农业考古》
1988年第1期26-37,共12页
文摘
林椿同志是位年青的农业工作者,他前后花费15年的时间进行业余研究,数易其稿,写出本文。虽然对其中的一些观点,本刊并不完全赞成,但其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精神却是可嘉的,文中有些见解也是有可取之处,故予以发表,以示对青年作者的鼓励。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农业技术革命
生命力
人工栽培
粮食作物
亩产
农田
栽培作物
发展规律
家养动物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续)
4
作者
林椿
机构
福建省顺昌县农委
出处
《农业考古》
1989年第2期12-21,共10页
文摘
(三)农业土壤需要翻耕吗?上节讨论了靠“有机物返土”来取代施肥,事实上只解决问题的一半,因为“有机物返土”采用的方法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这就关系到农业生产中土壤要不要翻耕的问题。讨论这个问题必须从植物与土壤的关系入手,因为土壤的形成和发展是离不开植物的。自然界里,凡是野生植物生长着的地方,随着落到地面的枯枝落叶的堆积、腐烂,久而久之,土壤剖面就出现了这样几个自然层次:第一层是枯枝落叶层,这层堆积着厚薄不等的植物残体;第二层是富含团粒结构、土质松软肥黑、能随着土壤发育而不断增厚的表土层,它的特点是靠近地表的土壤最松软、肥沃,以下渐次之;第三层是土质比较粘重的心土层,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农业技术革命
自然选择
土壤发育
连续选择
生物学
自然界
自然力
农业土壤
有机物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 (续)
5
作者
林椿
机构
福建省顺昌县农委
出处
《农业考古》
1988年第2期36-46,共11页
文摘
三、家养生物生命力衰退与栽培作物历史亩产下降的原因为什么历史上随着农业生产力——耕作技术和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段时间(我国大约开始于宋朝)后,家养生物的生命力同栽培作物的历史亩产反而逐渐地衰退、下降了呢?原因在于人们在选育良种和土地耕作方面采用了一些违反自然界发展规律的错误的农业技术的结果造成的。
关键词
人工选择
生命力
微生物
生活资料
斗争
自然选择
栽培作物
野生动植物
个体
发展规律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沼肥在葡萄上应用效果初报
陈锋
张顺仁
陈承福
《中国沼气》
200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续)
林椿
《农业考古》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
林椿
《农业考古》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续)
林椿
《农业考古》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农田历史亩产变化看未来农业技术革命的必由之路 (续)
林椿
《农业考古》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