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柑桔锈壁虱发生为害和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5
- 1
-
-
作者
严成灼
林先荣
-
机构
福建省霞浦县植保植检站
福建省霞浦县三沙镇农技站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6期171-,共1页
-
文摘
调查了柑桔锈壁虱的危害特点、与天敌的关系,介绍了其综合防治方法。
-
关键词
柑桔
锈壁虱
天敌
-
分类号
S43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闽东春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对比试验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陈石品
陈伯勇
林伟勇
陈作鉴
汤序武
苏培忠
-
机构
福建省霞浦县农技站
福建省福鼎市农技站
福建省宁德市农技站
宁德市蕉城区农技站
福建省周宁农技站
福建省福安市农技站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1期70-72,共3页
-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nyhyzx07-006-5)
2007年福建省财政支农项目
-
文摘
宁德市马铃薯生产具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2个方面的优势。针对前作为水稻的田块易因土壤板结而不利于马铃薯薯块膨大等问题,选择5个试验点统一安排马铃薯稻草覆盖对比试验,探讨稻草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技术优势明显,但受覆盖物来源的制约,稻草包心栽培可以较好地解决了稻田土壤板结不利于马铃薯薯块膨大和裂缝引起绿薯的问题,明显提高产量和薯块商品质量。
-
关键词
马铃薯
春种
稻草覆盖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682.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冬种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试验初报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谢立华
林丽艳
-
机构
福建省霞浦县沙江镇农技站
福建省霞浦县农技站
-
出处
《长江蔬菜》
2010年第20期41-43,共3页
-
文摘
研究冬季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商品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和稻草包心栽培2种方式表现出产量高,薯块表面光滑、大小均匀,商品性好,经济效益显著,田间操作简便等特点,是一种既高产优质又节能减排的好方法。
-
关键词
马铃薯
冬种
栽培方式
覆盖稻草
-
Keywords
Potato
Winter
Cultivation methods
Covered straw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早稻抛秧规范化栽培技术应用
- 4
-
-
作者
陈石品
-
机构
福建省霞浦县农技站
-
出处
《中国稻米》
2001年第2期26-26,共1页
-
-
关键词
早稻
塑料软盘育秧
规范化技术
抛秧大田
高产栽培
规范化技术
-
分类号
S511.3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甘薯不同脱毒世代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5
-
-
作者
陈石品
-
机构
福建省霞浦县农技站
-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0年第4期180-181,共2页
-
文摘
试验结果表明 :脱毒甘薯一、二代表现前期茎叶生长旺盛 ,结薯早 ,进入薯块膨大时间早 ,后期生长平稳 ,产量比对照增长 6 2 .6 %和 56 .4 % ,极显著高于对照 ,且具有大薯多 ,薯皮光滑、薯块开裂少、鲜食口感佳等特点。脱毒三代与对照比增产效果不显著。
-
关键词
脱毒甘薯
产量
品质
脱毒世代
-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早稻优化群体质量调控技术试验总结
- 6
-
-
作者
陈石品
-
机构
福建省霞浦县农技站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第3期30-31,共2页
-
-
关键词
早稻
群体结构
优化群体
质量调控技术
-
分类号
S511.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早稻抛秧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 7
-
-
作者
林伟勇
陈石品
-
机构
福建省宁德市农业局
福建省霞浦县农技站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1年第2期26-27,共2页
-
文摘
通过早稻抛秧生育特性观察和多项田间栽培管理技术试验研究及示范应用结果 ,提出早稻抛秧规范化栽培技术体系。
-
关键词
早稻
抛秧
栽培技术
规范化技术体系
-
分类号
S511.3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闽东春种马铃薯密植规格试验
- 8
-
-
作者
苏培忠
陈石品
林伟勇
汤序武
陈作鉴
陈伯勇
-
机构
福建省福安市农技站
福建省霞浦县农技站
福建省宁德市农技站
福建省周宁县农技站
宁德市蕉城区农技站
福建省福鼎市农技站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2期66-68,共3页
-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nyhyzx07-006-5)
2007年福建省财政支农项目
-
文摘
宁德市马铃薯生产具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方面的优势。由于种植密度偏小,马铃薯单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我们选择5个试验点统一安排马铃薯密植规格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垄畦带沟宽100~110cm,穴距20~22cm,行距35cm,将种植密度提高到6.75万~7.50万/hm2,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
-
关键词
马铃薯
春种
密植规格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4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闽东春种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
- 9
-
-
作者
陈伯勇
苏培忠
林伟勇
汤序武
陈作鉴
陈石品
-
机构
福建省福鼎市农技站
福建省福安市农技站
福建省宁德市农技站
周宁农技站
蕉城区农技站
福建省霞浦县农技站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5期121-123,共3页
-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编号:nyhyzx07-006-5)
2007年福建省财政支农项目
-
文摘
宁德市马铃薯生产具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2个方面的优势。为筛选适宜闽东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我们选择5个试验点统一安排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紫花851在参试品种中平均单产居首位,但裂薯率高(12.9%),病毒病发病较重;中薯3号在参试品种中平均单产居第2位,与紫花851的差异不显著,芽眼浅,裂薯率低,晚疫病发病轻;生产上可推广应用中薯3号和紫花851。
-
关键词
马铃薯
春种
品种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