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中女篮训练中强化攻击性防守能力的思考——以闽清第一中学为例 |
刘珍
|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
2014 |
1
|
|
2
|
圆锥曲线中最值问题的策略探究 |
张夏强
|
《数学之友》
|
2024 |
1
|
|
3
|
课堂精彩源于有效生成 |
林婷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0 |
19
|
|
4
|
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高效数学课堂之追求 |
林婷
姚友升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6 |
8
|
|
5
|
提高高三复习中例题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
林婷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2 |
7
|
|
6
|
珍视生成资源 演绎高效课堂 |
林婷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3 |
2
|
|
7
|
高中数学教材“二次开发”的策略 |
林婷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6 |
2
|
|
8
|
“同课异构”的比较与反思 |
林婷
林青松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5 |
0 |
|
9
|
经历数学活动过程 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以“函数的奇偶性”为例 |
林青松
林婷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8 |
0 |
|
10
|
关注动态生成,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
刘天飞
林婷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3 |
4
|
|
11
|
高中英语多媒体课件设计可视化分析 |
陈秀花
|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
2015 |
2
|
|
12
|
尝试同课异构 促进多元教学 |
黄伟明
|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
2014 |
2
|
|
13
|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设计 |
林浩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4 |
6
|
|
14
|
高中英语文学分级阅读选材研究:思路与方法 |
邱秀娟
张惠娥
|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
2014 |
1
|
|
15
|
从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看新课导入 |
黄宇
|
《教师》
|
2017 |
2
|
|
16
|
分析利用元认知理论来提高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路径 |
徐杰霞
|
《数理化解题研究》
|
2022 |
1
|
|
17
|
精心设置问题串,有效促进概念生成 |
姚友升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4 |
1
|
|
18
|
转变学习方式,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
林良汉
|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
2017 |
1
|
|
19
|
凸显思维过程 催生学习智慧 |
陈航
|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2016 |
0 |
|
20
|
抓住实质解决问题 |
刘文平
|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