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东山坑北复式岩体中蓝绿色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史维鑫 张达 +3 位作者 石建基 狄永军 李野 张垚垚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角闪石作为福建东山坑北复式岩体的主要变质特征矿物之一,其详细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对解释该套岩体的变质变形特征和条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应用电子探针分析和斜长石-角闪石温压计、黑云母-石榴子石温压计对该区花岗岩中蓝绿色角... 角闪石作为福建东山坑北复式岩体的主要变质特征矿物之一,其详细的成因矿物学研究对解释该套岩体的变质变形特征和条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应用电子探针分析和斜长石-角闪石温压计、黑云母-石榴子石温压计对该区花岗岩中蓝绿色角闪石进行了成分分析和温压条件的研究。研究表明该区变质变形花岗岩中蓝绿色角闪石为铁浅闪石,大部分为岩浆结晶和次生交代的角闪石。通过斜长石-角闪石温压计计算得出其压力为0.40-0.72 GPa,变质温度大约为543-557℃。通过石榴石-黑云母温度计计算其变质温度为546-590℃。角闪石的成因矿物学研究表明坑北岩体的变质程度为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相当于燕山造山运动的第Ⅲ幕,是与深大断裂有关的低压高温型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坑北复式岩体 变质花岗岩 蓝绿色角闪石 温压计 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检测仪快速测定板栗中脱氢乙酸含量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加庆 董晓毅 +2 位作者 李倩 姚思坤 江方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70-172,共3页
[目的]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仪快速测定板栗中脱氢乙酸(DHA)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用410 nm波长的食品安全检测仪测定标准溶液浓度并绘制标准曲线。经过丙酮、甲醇萃取后的板栗与检测试剂反应,将反应液放入仪器中自动计算并得出脱氧乙酸浓... [目的]建立食品安全检测仪快速测定板栗中脱氢乙酸(DHA)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用410 nm波长的食品安全检测仪测定标准溶液浓度并绘制标准曲线。经过丙酮、甲醇萃取后的板栗与检测试剂反应,将反应液放入仪器中自动计算并得出脱氧乙酸浓度。[结果]被测物中脱氢乙酸均能得到很好的提取分离,空白溶剂无干扰;标准溶液浓度在0~2.5 g/kg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014和0.0044 g/kg;6种加工板栗样品中脱氢乙酸含量分别为0.156、0.321、0.254、0.450、0.285和0.389 g/kg,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5%~2.4%;空白样品在0.2、0.6、1.0 g/kg 3种不同加标量下平均回收率在100.1%~101.7%,RSD在0.9%~2.9%;该方法与国标法对比的测试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法具有提取过程简便、操作简单、用时短、性价比高、回收率较高、结果准确可靠且重现性较好等优点,适合批量样品快速初筛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脱氢乙酸 食品安全检测仪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应力测量监测与尼泊尔M_S8.1级强震远场响应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鹏 曲亚明 +5 位作者 郭长宝 丰成君 孟文 范玉璐 谭成轩 王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0-910,共11页
为查明川藏铁路林芝段现今地应力状态和附近主要断裂运动学和动力学活动特征,在西藏林芝北侧开展了300 m深度钻探工程和随深度系统水压致裂现今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压磁法地应力实时监测工作。原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1)三个主应力大小之间... 为查明川藏铁路林芝段现今地应力状态和附近主要断裂运动学和动力学活动特征,在西藏林芝北侧开展了300 m深度钻探工程和随深度系统水压致裂现今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压磁法地应力实时监测工作。原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1)三个主应力大小之间关系为SH>Sh≥SV,表明区域构造作用水平应力起主导作用,易于发生逆断活动;(2)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北北东向,反映区域内北东—近南北向断裂带现今活动具有顺时针走滑的特征;(3)基于实测数据得到剪应力相对大小μ_m=0.11~0.23,反映了该区域应力积累较低,区域内断层活动的危险性较小。地应力实时监测结果表明2015年尼泊尔M_S8.1级强震在该地应力实时监测站点具有显著的远场效应:(1)尼泊尔地震前,最大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值分别增加了0.35 MPa和0.24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基本保持不变;(2)尼泊尔地震时同震应力变化表明,地震导致最大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值分别减小了0.05 MPa和0.04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基本保持不变;(3)尼泊尔地震4个月后,最大水平主应力减小了0.05 MPa,而最小主应力增加了0.01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基本保持不变。基于钻孔原地应力测量与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尼泊尔地震前、震时、震后该站点地应力变化情况,对于区域内断裂活动、地震危险性、地壳稳定性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地应力测量 地应力实时监测 地震危险性 尼泊尔MS8.1级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乐—南澳断裂带中生代活动特征及大地构造属性 被引量:23
4
作者 石建基 张守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33-1343,共11页
长乐—南澳断裂带出露于闽粤沿海地区,断裂带中变质变形花岗质岩石分属晚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等3个时期。不同期次侵入岩的变质变形特征、糜棱叶理的切割关系及锆石微区(LA-ICPMS)U-Pb同位素测年数据等,表明断裂带... 长乐—南澳断裂带出露于闽粤沿海地区,断裂带中变质变形花岗质岩石分属晚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等3个时期。不同期次侵入岩的变质变形特征、糜棱叶理的切割关系及锆石微区(LA-ICPMS)U-Pb同位素测年数据等,表明断裂带在中生代发生了3期韧性剪切变形及相关的动力变质作用:第一期为晚侏罗世(155~145Ma)低角闪岩相变质、深部构造层次长石相塑性变形;第二期为晚侏罗世末(145~137Ma)高绿片岩相变质、中深层次长石-石英相塑性变形;第三期为早白垩世早期(约120Ma)低绿片岩相变质、中—浅层次石英相韧-脆性变形。在3期变形中,断裂带运动特征不同:第一期为由北西西向南东东的右行-推覆韧性剪切变形,位移量约21km;第二期为由北北西向南南东的左行-逆冲韧性剪切变形,其位移量估计达84km;第三期为具正断层性质的右行走滑韧-脆性剪切变形(主剪切面倾向反转为倾向南东),位移量不足2km。长乐—南澳断裂带是一条中生代的大型陆内韧性剪切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变形期次 运动学特征 大地构造属性 中生代 长乐-南澳断裂带 变质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区重金属迁移对水体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轩晓博 逄勇 +2 位作者 李一平 王仕彬 王雪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0-35,共6页
为了解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对周围地表水体的影响,以闽江支流浐溪河彭村水库为例,基于MIKE21模型平台构建二维重金属预测模型,根据重金属在水体和底泥中的转移扩散、悬浮沉积及吸附解吸原理,采用土壤淋溶及浸泡试验所获取的库区土壤重金属... 为了解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对周围地表水体的影响,以闽江支流浐溪河彭村水库为例,基于MIKE21模型平台构建二维重金属预测模型,根据重金属在水体和底泥中的转移扩散、悬浮沉积及吸附解吸原理,采用土壤淋溶及浸泡试验所获取的库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等数据,模拟不同入库流量下库区Zn、Cd、Pb等3种重金属污染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小流量条件下,Zn的浓度为库区中央最小,两岸次之,靠近矿区区域最大;大流量下,库区中央大于两岸,下游大于上游。Pb的浓度为库区中央大于两岸,下游大于上游。Cd的浓度为库区中央大于两岸,下游大于上游。水库蓄水后,重金属浓度基本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区 重金属迁移 MIKE 21 水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坛岛芦洋浦平原的海进沙与风沙层序 被引量:10
6
作者 蔡爱智 龚金美 蔡月娥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12-117,共6页
本文研究了福建海坛岛芦洋浦平原的海进沙与风沙层序。结果表明,芦洋浦平原原是一个水深20~30m、走向NNE的海湾,全新世初期的海进沙层厚2~5m覆盖在陆相冲积和风化层上。后来,海平面波动,从台湾海峡推来残留沙超覆其上。经一段时间的... 本文研究了福建海坛岛芦洋浦平原的海进沙与风沙层序。结果表明,芦洋浦平原原是一个水深20~30m、走向NNE的海湾,全新世初期的海进沙层厚2~5m覆盖在陆相冲积和风化层上。后来,海平面波动,从台湾海峡推来残留沙超覆其上。经一段时间的正常环境后,距今约2400~2000a,由于地球气候的变化,风沙逐渐发育,厚5~10m的风沙层埋盖了海湾沉积,建造了面积68km^2的大沙坪和半封闭的泻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坛岛 海岸 海进沙 风沙 层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sso函数的分层混合模糊-神经网络及其在遥感影像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余先川 代莎 +1 位作者 胡丹 江启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72-1678,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分层混合模糊-神经网络(HHFNN)算法.在模糊系统中使用Takagi-Sugeno模型和三角波隶属函数.同时,为降低离散输入变量中可能存在的强交互作用,采用了系数收缩机制中的Lasso函数.最后,以福建的漳平洛阳—安溪潘田地区LANDS...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分层混合模糊-神经网络(HHFNN)算法.在模糊系统中使用Takagi-Sugeno模型和三角波隶属函数.同时,为降低离散输入变量中可能存在的强交互作用,采用了系数收缩机制中的Lasso函数.最后,以福建的漳平洛阳—安溪潘田地区LANDSAT ETM+遥感影像数据地物分类为例,应用本文的改进算法与其他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得到了较高的分类精度,验证了采用基于Lasso函数的T-S型分层混合模糊-神经网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作为一种新的遥感影像地物分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gi—Sugeno模型 分层混合模糊一神经网络 Lasso函数 训练算法 遥感影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乐—南澳断裂带中生代活动特征及大地构造属性讨论
8
作者 石建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0-1040,共1页
长乐—南澳断裂带出露于闽粤沿海地区,断裂带中变质变形的花岗质岩石分属晚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等3个时期。不同期次侵入岩的变质变形特征、糜棱叶理的切割关系及锆石微区(LA-ICPMS)U-Pb同位素测年数据等,表明该断... 长乐—南澳断裂带出露于闽粤沿海地区,断裂带中变质变形的花岗质岩石分属晚侏罗世早期、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等3个时期。不同期次侵入岩的变质变形特征、糜棱叶理的切割关系及锆石微区(LA-ICPMS)U-Pb同位素测年数据等,表明该断裂带在中生代发生了3期韧性剪切变形及相关的动力变质作用:第一期为晚侏罗世(155~145Ma)低角闪岩相变质、深部构造层次的长石相塑性变形;第二期为晚侏罗世末(145~137Ma)高绿片岩相变质、中深层次的长石-石英相塑性变形;第三期为早白垩世早期(约120Ma)低绿片岩相变质、中-浅层次石英相韧-脆性变形。在3期变形中,断裂带运动特征不同:第一期为由北西西向南东东的右行-推覆型韧性剪切变形,位移量约21km;第二期为由北北西向南南东的左行-逆冲韧性剪切变形,其位移量估计达84km;第三期为具正断层性质的右行走滑型韧-脆性剪切变形(主剪切面倾向反转为倾向南东),位移量不足2km。长乐—南澳断裂带是一条中生代的大型陆内韧性剪切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变形期次 变质变形相 运动学特征 大地构造属性 中生代 长乐-南澳断裂带 闽粤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下水原生氟污染空间分布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谢殿荣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155,共7页
地方性氟中毒在中国几乎所有省份都存在,长期摄入含高氟的地下水是氟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宁夏地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是其重要的供水来源,而地下水氟污染对供水安全造成了潜在危害。为明确宁夏地下水氟污染的分布状况,收集整理了宁夏33... 地方性氟中毒在中国几乎所有省份都存在,长期摄入含高氟的地下水是氟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宁夏地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是其重要的供水来源,而地下水氟污染对供水安全造成了潜在危害。为明确宁夏地下水氟污染的分布状况,收集整理了宁夏333个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样本数据以及地质、气候、土壤等相关空间变量数据,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宁夏地下水中氟化物浓度与对应的预测变量进行建模,并利用建立的高氟地下水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生成了分辨率为0.5弧分的宁夏高氟地下水风险空间分布预测图,并对预测变量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高氟地下水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8%、85.9%和88.1%;模型预测得到的高氟地下水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宁夏中部和东部地区;气候变量是高氟地下水最重要的预测变量。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宁夏改水降氟工程的实施,对促进宁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原生氟污染 空间分布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