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7例气管支架应用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林忠 廖朗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8期168-168,176,共2页
目的探讨气管支架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笔者所在科室收治且进行气管支架植入手术7例严重气道狭窄患者的的临床资料,探讨气管支架植入手术对气道狭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气道紧张状况迅速缓解,呼... 目的探讨气管支架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笔者所在科室收治且进行气管支架植入手术7例严重气道狭窄患者的的临床资料,探讨气管支架植入手术对气道狭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气道紧张状况迅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对气道狭窄患者行气管支架手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气管支架 气道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潘琳 《北方药学》 2024年第7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市立医院的60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康复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康复治疗+胞磷胆碱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市立医院的60例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康复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康复治疗+胞磷胆碱钠。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功能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MBL、MMSE、FAM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胞磷胆碱钠联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认知、运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磷胆碱钠 康复治疗 早期脑卒中偏瘫 活动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hr病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8
3
作者 黄福元 耿道颖 沈天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5期288-289,共2页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Fahr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6例经临床证实的Fahr病的CT、MRI资料。结果 :CT可以清晰地显示钙化病灶的大小范围。在显示钙化方面 ,MRI不如CT敏感 ,但梯度回波可改善这种状况 ,且能显示病灶内和周围胶质增生与囊... 目的 :探讨CT和MRI对Fahr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6例经临床证实的Fahr病的CT、MRI资料。结果 :CT可以清晰地显示钙化病灶的大小范围。在显示钙化方面 ,MRI不如CT敏感 ,但梯度回波可改善这种状况 ,且能显示病灶内和周围胶质增生与囊变的范围及程度 ;较清晰的显示小脑齿状核的病变情况 ,克服了CT因颅骨容积效应造成对小脑病变显示不清的影响。结论 :CT和MRI结合对Fahr病的诊断起到了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HR病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诊断 MRI CT 脑血管亚铁钙沉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诊治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菁 谢盈 蒋家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6期119-120,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39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结果:一次手术成功135例,2例经二次手术,2例行气管切开术。2例术中发生喉痉挛,8例发生支气管痉挛,1例术后...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39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结果:一次手术成功135例,2例经二次手术,2例行气管切开术。2例术中发生喉痉挛,8例发生支气管痉挛,1例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死亡2例。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有效的医患沟通、充分有序的术前准备,默契的手术配合和娴熟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支气管 异物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十二指肠大吻合口治疗胆石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钟立新 仇毓东 +1 位作者 王兆同 唐晓霞 《肝胆外科杂志》 2001年第6期464-464,共1页
关键词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吻合口 远期疗效 胆石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药物性低血糖昏迷 被引量:27
6
作者 陈世民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11期488-489,共2页
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急危症之一,发生率为糖尿病的17.6%~20%。仅次于急性感染和酮症酸中毒。本病可误诊为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和酮症酸中毒,由于病情危重,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则可致残或危及生命。因此... 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急危症之一,发生率为糖尿病的17.6%~20%。仅次于急性感染和酮症酸中毒。本病可误诊为脑血管意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和酮症酸中毒,由于病情危重,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则可致残或危及生命。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提高对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的认识,积极预防本病的发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本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综述了1994~1997年国内公开发表文献13篇。以探讨国内糖尿病患者用降血糖药物治疗糖尿病,而并发低血糖昏迷状况及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 并发症 副作用 降糖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相关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蒋家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Z期5-5,9,共2页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主要见于黄种人。我国南方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省及自治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是全世界鼻咽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国内外一些病例数较多的回顾性资料表明,早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在50%左右,...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主要见于黄种人。我国南方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省及自治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是全世界鼻咽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国内外一些病例数较多的回顾性资料表明,早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在50%左右,而中晚期者仅为20%~30%。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分子机制 最新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成效 被引量:17
8
作者 洪淑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1期175-177,共3页
目的落实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工作,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由信息科统计2009年和2010年全年住院病人数,由护理部统计2009年和2010年全年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将2009年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前与2010年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目的落实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工作,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由信息科统计2009年和2010年全年住院病人数,由护理部统计2009年和2010年全年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将2009年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前与2010年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后住院病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2010年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2009年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不良事件 防范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刀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技巧 被引量:12
9
作者 蒋家澧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2期187-189,209,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的疗效,探讨超声刀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技巧。方法 研究纳入80例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院治疗的慢性扁桃体良性肿大或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超声... 目的 通过观察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的疗效,探讨超声刀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技巧。方法 研究纳入80例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入院治疗的慢性扁桃体良性肿大或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超声刀组(n=40)和对照组(n=40),超声刀组患者采用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扁桃体剥离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程度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咽痛时间、术后感染率、恢复饮食时间、术后10d内疼痛程度。结果 超声刀组患者术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咽痛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创伤面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内疼痛程度评估结果显示,超声刀组患者术后7日内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超声刀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1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9,P〈0.05)。结论 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操作精确,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好,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是扁桃体切除术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切除 超声刀 疗效 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器临床应用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龙华 刘瓯兰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36-36,共1页
雾化吸入器临床应用的护理观察354000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陈龙华,刘瓯兰近年来,我科应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30余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典型病例介绍1.1例1:患者男性,65岁,诊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于1993... 雾化吸入器临床应用的护理观察354000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陈龙华,刘瓯兰近年来,我科应用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30余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典型病例介绍1.1例1:患者男性,65岁,诊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于1993年3月11日庄院。经给氧,静脉滴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器 临床应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UF-5000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在快速筛查ICU患者疑似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虹 黄程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917-921,共5页
目的:探究UF-5000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系统中白细胞计数(WBC)、细菌计数(BACT)、细菌提示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疑似尿路感染(UTI)快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ICU疑似UIT患者4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清洁中段尿或导尿同时进行尿培... 目的:探究UF-5000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系统中白细胞计数(WBC)、细菌计数(BACT)、细菌提示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疑似尿路感染(UTI)快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ICU疑似UIT患者43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清洁中段尿或导尿同时进行尿培养、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分析,以尿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评价UF-5000检测参数的临床效能。结果:以尿培养结果为金标准的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显示,UF-5000的WBC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69.1%,临界(Cutoff)值为58.8μL^(-1);BACT敏感性为94.9%,特异性为92.1%,Cutoff值为119.7μL^(-1)。以尿真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的ROC曲线得出UF-5000的真菌计数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91.8%,Cutoff值为6.1μL^(-1)。UF-5000的细菌提示信息与尿培养结果相比得出总的诊断准确度(AC)为85.5%;革兰阳性菌(GP)的AC为76.8%,灵敏度为84.5%,特异性为98.1%;革兰阴性菌(GN)的AC为77.5%,灵敏度为86.2%,特异性为99.2;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混合感染(GP+GN)的AC为70.8%,灵敏度为60.0%,特异性为95.3%。UF-5000的BACT与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存在一定的等级相关性,菌落计数高者BACT也较高。结论:UF5000所具有的WBC、BACT、真菌计数和细菌提示功能在ICU患者疑似UIT中具有较高的快速筛查作用,其BACT的诊断性能优于W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F-5000 ICU 尿路感染 白细胞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疝气手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邹桂凤 张世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3期125-127,227,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疝气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疝气患儿75例,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后呼吸、心率、氧饱和度(SpO_2)、苏醒时间、呼吸道... 目的探讨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疝气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疝气患儿75例,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后呼吸、心率、氧饱和度(SpO_2)、苏醒时间、呼吸道分泌物、术中躯体活动等,并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时间、睁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的呼吸、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道分泌物、术中躯体活动与术后躁动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麻醉诱导时间长于对照组,睁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皆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不良反应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面罩吸入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疝气手术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面罩吸入 氯胺酮 儿童 疝气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宣瑾 杨慧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3期242-244,共3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月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0只眼),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游离结膜移植术,联合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月9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0只眼),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游离结膜移植术,联合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如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半年至一年进行复查,观察两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的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切口明显缩小、出血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随访6个月、1年,联合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可明显缩短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缩小手术切口大小、降低出血量,却术后复发率底,安全有效,适合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游离结膜移植术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疏肝汤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官翠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30期134-135,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汤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39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西药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健脾疏肝汤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及生存率比较...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汤对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39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西药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健脾疏肝汤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及生存率比较和中医症候疗效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生活质量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稳定率分别为75%、57%;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改善率76.7%、46.7%。结论健脾疏肝汤可提高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原发性肝癌 健脾疏肝汤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2种固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叶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0年第3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2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为脑卒中留置胃管的患者提供更确切适用的胃管固定方法。方法随机将50例脑卒中昏迷鼻饲患者分为2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无菌敷贴固定法,对照组采用棉线固定法。观察比较2种胃管...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2种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为脑卒中留置胃管的患者提供更确切适用的胃管固定方法。方法随机将50例脑卒中昏迷鼻饲患者分为2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无菌敷贴固定法,对照组采用棉线固定法。观察比较2种胃管固定方法的胃管脱出及皮肤损伤情况。结果实验组胃管脱出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χ2=2.08,p<0.05;实验组未见皮肤损伤,与对照组比较,χ2=9.52,p<0.01。结论采用一次性无菌敷贴胃管固定方法效果好,固定时间长,无皮肤损伤,胃管脱落发生率低,减少了重新插入胃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胃管固定 导管脱出 皮肤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建国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1期223-225,242,共4页
目的探究在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重要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接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筛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案,n=40)与观察组(腹腔镜、... 目的探究在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重要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接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筛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案,n=40)与观察组(腹腔镜、胆道镜的联合治疗方案,n=40)。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肠胃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应用腹腔镜、胆道镜的联合治疗方案,患者的出血状况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大幅降低,大大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加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胆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习护生护理安全防范的管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洪淑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12期168-170,共3页
总结了实习护生发生安全防范能力不足的原因,包括实习护生基础知识欠缺、护理操作不熟练、病区巡视不到位、工作计划性差、护生角色适应不良、护理职业意识及法律观念淡薄等。认为加强实习护生岗前培训、强化其护理专业意识及法律意识... 总结了实习护生发生安全防范能力不足的原因,包括实习护生基础知识欠缺、护理操作不熟练、病区巡视不到位、工作计划性差、护生角色适应不良、护理职业意识及法律观念淡薄等。认为加强实习护生岗前培训、强化其护理专业意识及法律意识、尽快提高角色适应能力,提高实习护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可以有效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安全防范 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德敏 魏晓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4期51-53,175,共4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的肠炎活动指数评分及内镜评分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肠炎活动指数、内镜评分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内镜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15.79%,对照组为35.1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颗粒 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肠炎活动指数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奎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4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择期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患者共2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7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舒芬太尼...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舒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择期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患者共21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7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舒芬太尼;观察组术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观察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T1、T2、T3、T4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PCIA按压次数分别64次、62次,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低血压、呼吸抑制、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7,P<0.05)。结论腹部手术术后采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联合舒芬太尼镇痛,具有起效快,止痛效果确切,作用时间持久,且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舒芬太尼 视觉模拟评分 镇痛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汤丰榕 陈水凤 +4 位作者 赖星海 赵贯金 郑燕云 崔健 邱俐倩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为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选取2020年1月26日—3月14日福建省第一批进入金银潭医院进行救治任务而出现睡眠障碍的1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以质性研究中Col... 目的深入了解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为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选取2020年1月26日—3月14日福建省第一批进入金银潭医院进行救治任务而出现睡眠障碍的10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以质性研究中Colaizzi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微信视频面对面访谈的方式了解医护人员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结果多种因素可影响医护人员的睡眠障碍,归纳为睡眠习惯的改变、对疫情的过分担心、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职业压力的影响、院感防护的影响。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一线医护人员睡眠质量不佳,应帮助医护人员从生理、心理各方面进行调节,提高其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医护人员 睡眠障碍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