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尾松2个世代种子园6年生家系生长的遗传变异与增益比较
被引量:
19
1
作者
金国庆
张振
+4 位作者
余启新
冯随起
丰忠平
赵世荣
周志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7,共11页
【目的】研究与评价马尾松一代、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遗传增益及改良效果,指导马尾松良种选育、生产及应用。【方法】利用营建在浙江省淳安县燕山林场和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的6年生马尾松一代和二代自由授粉家系遗传测定林,分析不同世...
【目的】研究与评价马尾松一代、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遗传增益及改良效果,指导马尾松良种选育、生产及应用。【方法】利用营建在浙江省淳安县燕山林场和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的6年生马尾松一代和二代自由授粉家系遗传测定林,分析不同世代种子园子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并进行家系育种值估算及生长评价。【结果】马尾松不同世代的种子园子代生长差异很大,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生长量显著大于马尾松优良天然林分的混系子代,其中一代种子园子代各家系单株材积表型值和育种值分别大于优良天然林分混系55.78%~84.62%和40.66%~71.39%,二代其值分别大于优良天然林分混系58.96%~108.97%和42.97%~91.89%,二代种子园子代的平均生长量和遗传稳定性总体上高于一代种子园子代。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主要生长性状在世代内家系间的生长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一代种子园子代中最优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大于最差家系21.94%、30.72%和97.75%,在二代种子园子代中最优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大于最差家系23.42%、29.60%和90.09%,说明种子园中对亲本材料的再选择非常重要。依据子代的单株材积育种值在两测定点的位次及其变幅大小,将38个家系分成速生型、较速生稳定型、较速生不稳定型和慢生型4类,各类所占家系数分别有23.68%、26.32%、21.05%和28.95%,其中速生型和较速生稳定型家系所对应的亲本无性系可作为新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优良建园材料。种子园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的地点×家系、区组×家系的互作效应极显著,说明各家系在不同立地环境中生长表现不一致。【结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良种效益显著,二代增益大于一代。通过选择速生型和较速生稳定型家系将有助于种子园建园亲本的再选择、现有种子园的留优去劣疏伐和重建新的种子园。鉴于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使各家系在不同立地环境中生长表现不同,建议对子代生长表现突出、结实量较多的无性系进行单系采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世代
家系
遗传变异
现实增益
育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尾松3代种质幼林生长性状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
被引量:
13
2
作者
董虹妤
刘青华
+3 位作者
金国庆
丰忠平
甘振栋
周志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5-780,共6页
利用分别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和福建省邵武市卫闽国有林场的3年生6×6半双列遗传交配设计3代子代测定幼林,对马尾松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树高和地径的配合力效应及其配合力与环...
利用分别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和福建省邵武市卫闽国有林场的3年生6×6半双列遗传交配设计3代子代测定幼林,对马尾松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树高和地径的配合力效应及其配合力与环境互作效应皆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遗传效应中,树高在两地点皆以加性基因效应控制为主,显性基因效应次之;而地径在卫闽点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在姥山点则主要受显性基因效应控制。在不同环境下,对树高和地径表型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环境效应〉加性基因效应〉显性基因效应与环境互作〉显性基因效应〉加性基因效应与环境互作。参试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稳定性普遍高于特殊配合力(SCA)稳定性。以树高生长量为选择指标,在2个试验点各初选2个优良亲本和5个优良杂交组合,姥山点和卫闽点优良亲本的遗传增益分别是试验平均的5.61%~8.05%和10.22%~12.98%,是当地优良天然林分子代的45.11%~48.48%和51.84%~55.64%,而优良组合的遗传增益分别是试验平均的3.37%~17.69%和9.35%~25.93%,是当地优良天然林分子代的42.04%~61.72%和50.64%~7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3代
GCA
SCA
基因与环境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尾松2个世代种子园6年生家系生长的遗传变异与增益比较
被引量:
19
1
作者
金国庆
张振
余启新
冯随起
丰忠平
赵世荣
周志春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木育种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马尾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省淳安县姥山
林场
福建省邵武市卫闽国有林场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7-67,共11页
基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17ZA001-2)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600301
+2 种基金
2017YFD0600303)
浙江省农业(林木)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6C02056-4)
江西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201703)
文摘
【目的】研究与评价马尾松一代、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遗传增益及改良效果,指导马尾松良种选育、生产及应用。【方法】利用营建在浙江省淳安县燕山林场和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的6年生马尾松一代和二代自由授粉家系遗传测定林,分析不同世代种子园子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并进行家系育种值估算及生长评价。【结果】马尾松不同世代的种子园子代生长差异很大,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生长量显著大于马尾松优良天然林分的混系子代,其中一代种子园子代各家系单株材积表型值和育种值分别大于优良天然林分混系55.78%~84.62%和40.66%~71.39%,二代其值分别大于优良天然林分混系58.96%~108.97%和42.97%~91.89%,二代种子园子代的平均生长量和遗传稳定性总体上高于一代种子园子代。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主要生长性状在世代内家系间的生长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一代种子园子代中最优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大于最差家系21.94%、30.72%和97.75%,在二代种子园子代中最优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大于最差家系23.42%、29.60%和90.09%,说明种子园中对亲本材料的再选择非常重要。依据子代的单株材积育种值在两测定点的位次及其变幅大小,将38个家系分成速生型、较速生稳定型、较速生不稳定型和慢生型4类,各类所占家系数分别有23.68%、26.32%、21.05%和28.95%,其中速生型和较速生稳定型家系所对应的亲本无性系可作为新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优良建园材料。种子园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的地点×家系、区组×家系的互作效应极显著,说明各家系在不同立地环境中生长表现不一致。【结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良种效益显著,二代增益大于一代。通过选择速生型和较速生稳定型家系将有助于种子园建园亲本的再选择、现有种子园的留优去劣疏伐和重建新的种子园。鉴于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使各家系在不同立地环境中生长表现不同,建议对子代生长表现突出、结实量较多的无性系进行单系采种利用。
关键词
马尾松
世代
家系
遗传变异
现实增益
育种值
Keywords
Pinus massoniana
generation
family
genetic variation
realized gain
breeding value
分类号
S722.8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尾松3代种质幼林生长性状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
被引量:
13
2
作者
董虹妤
刘青华
金国庆
丰忠平
甘振栋
周志春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省淳安县姥山
林场
福建省邵武市卫闽国有林场
出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5-780,共6页
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项目“重要树种种质资源保存与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1204307)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南方针叶树高世代育种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01B02)
+1 种基金
浙江省竹木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马尾松高世代育种及其品种示范”(2012C12908-12)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四期项目马尾松课题
文摘
利用分别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和福建省邵武市卫闽国有林场的3年生6×6半双列遗传交配设计3代子代测定幼林,对马尾松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树高和地径的配合力效应及其配合力与环境互作效应皆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遗传效应中,树高在两地点皆以加性基因效应控制为主,显性基因效应次之;而地径在卫闽点主要受加性基因效应控制,在姥山点则主要受显性基因效应控制。在不同环境下,对树高和地径表型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环境效应〉加性基因效应〉显性基因效应与环境互作〉显性基因效应〉加性基因效应与环境互作。参试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稳定性普遍高于特殊配合力(SCA)稳定性。以树高生长量为选择指标,在2个试验点各初选2个优良亲本和5个优良杂交组合,姥山点和卫闽点优良亲本的遗传增益分别是试验平均的5.61%~8.05%和10.22%~12.98%,是当地优良天然林分子代的45.11%~48.48%和51.84%~55.64%,而优良组合的遗传增益分别是试验平均的3.37%~17.69%和9.35%~25.93%,是当地优良天然林分子代的42.04%~61.72%和50.64%~73.48%。
关键词
马尾松
3代
GCA
SCA
基因与环境互作
Keywords
Pinus massoniana
third generation germplasm
GCA
SCA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分类号
S791.24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尾松2个世代种子园6年生家系生长的遗传变异与增益比较
金国庆
张振
余启新
冯随起
丰忠平
赵世荣
周志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尾松3代种质幼林生长性状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
董虹妤
刘青华
金国庆
丰忠平
甘振栋
周志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