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东南地区环境γ辐射时空变化特征及归因分析
1
作者 梁美霞 陆智新 +2 位作者 陈东军 林晓东 黄丽华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09,共11页
了解和掌握福建省东南地区环境γ辐射累积剂量本底及动态变化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评价福建省东南地区环境γ辐射本底水平提供参考。2019—2020年在福建省东南地区设置25个监测点,采用热释光剂量片累积测量环境γ辐射剂量率,并对测... 了解和掌握福建省东南地区环境γ辐射累积剂量本底及动态变化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评价福建省东南地区环境γ辐射本底水平提供参考。2019—2020年在福建省东南地区设置25个监测点,采用热释光剂量片累积测量环境γ辐射剂量率,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在研究周期内,环境γ辐射剂量率排序为泉州[(126.99±14.00)nGy/h]>漳州[(118.07±13.53)nGy/h]>厦门[(114.98±19.91)nGy/h];γ辐射剂量率与太阳黑子活动存在一定负相关关系,与研究区域土壤中铀-238、钍-232、钾-40活度浓度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泉州、漳州、厦门环境γ辐射所致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69、0.71、0.73 mS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 监测 时空变化 福建省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并行优化模型的环境γ辐射剂量率数据分析与预测
2
作者 刘君武 吴允平 林明贵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33,共8页
核电辐射环境监测网(ERMS)能提供实时、连续的监测数据,是核电最重要的外围监督性设施,为辐射环境评估提供数据依据。为掌握影响辐射数据质量的特征要素与及时发现环境的辐射异常,开展高压电离室探测器(HPIC)剂量率数据的特征挖掘与预... 核电辐射环境监测网(ERMS)能提供实时、连续的监测数据,是核电最重要的外围监督性设施,为辐射环境评估提供数据依据。为掌握影响辐射数据质量的特征要素与及时发现环境的辐射异常,开展高压电离室探测器(HPIC)剂量率数据的特征挖掘与预测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奇异谱分析算法(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SSA)的γ辐射剂量率数据预处理方法,从其历史数据中学习涨幅趋势和拐点细节变化;针对数据的多维度特点,设计一种特征融合并行优化模型预测框架,以福建宁德核电站外围11个自动站辐射监测数据、天顶方向总电子含量(VTEC)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环境γ辐射剂量率预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性能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辐射环境 高压电离室探测器 Γ辐射剂量率 奇异谱分析 特征融合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γ辐射剂量率连续监测数据影响因素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敦烨 沙向东 +3 位作者 上官志洪 林明贵 黄彦君 彭凯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8-318,共11页
对γ辐射剂量率的连续监测是核电厂常规监测和监督性监测的主要内容。分析γ辐射剂量率连续监测数据的影响因素,对于识别核电厂的异常排放、建立应急监测本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德核电厂监督性监测系统2016年一整年的γ辐射剂量率... 对γ辐射剂量率的连续监测是核电厂常规监测和监督性监测的主要内容。分析γ辐射剂量率连续监测数据的影响因素,对于识别核电厂的异常排放、建立应急监测本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德核电厂监督性监测系统2016年一整年的γ辐射剂量率逐时连续监测数据为例,分析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宇宙射线响应、气象参数的影响、核电厂的排放等,研究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γ辐射主要来自地表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及宇宙射线,气象参数的变化是影响γ辐射剂量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结合快速傅里叶分析FFT和气象参数相关性分析,表明γ辐射剂量率连续监测数据存在明显的日周期变化。核事故时释放的放射性可能对剂量率监测结果带来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射剂量率 连续监测 核电厂 气象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泉州市电离辐射环境跟踪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陆智新 陈东军 +2 位作者 林明贵 施养树 梁美霞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3期60-63,共4页
2016—2020年在泉州市设置9个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累积剂量监测点位、1个气溶胶(2018—2020年)、1个土壤和4个水体监测点位,定量分析电离辐射环境变化趋势。结果表明,5 a来泉州市电离辐射环境变化稳定,未出现异常情况;气溶胶中^(7)Be、^(... 2016—2020年在泉州市设置9个环境γ辐射空气吸收累积剂量监测点位、1个气溶胶(2018—2020年)、1个土壤和4个水体监测点位,定量分析电离辐射环境变化趋势。结果表明,5 a来泉州市电离辐射环境变化稳定,未出现异常情况;气溶胶中^(7)Be、^(210)Pb活度浓度呈现春秋高、夏季低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吸收累积剂量率 放射性核素 泉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0年福建水体总放射性监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陆智新 陈东军 +1 位作者 林明贵 梁美霞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2019—2020年在福建省设置河流、湖泊(水库)、饮用水源地水、地下水监测点位,定量分析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试验表明:河流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测定值分别为0.004 Bq/L~0.130 Bq/L、0.056 Bq/L~0.840 Bq/L,湖泊(水库)测... 2019—2020年在福建省设置河流、湖泊(水库)、饮用水源地水、地下水监测点位,定量分析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试验表明:河流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测定值分别为0.004 Bq/L~0.130 Bq/L、0.056 Bq/L~0.840 Bq/L,湖泊(水库)测定值分别为0.005 Bq/L~0.057 Bq/L、0.066 Bq/L~0.170 Bq/L,饮用水源地水测定值分别为0.001 Bq/L~0.103 Bq/L、0.039 Bq/L~0.243 Bq/L,地下水测定值分别为0.012 Bq/L~0.110 Bq/L、0.046 Bq/L~1.10 Bq/L。说明2019—2020年福建地区地表水、地下水总α、总β放射性变化稳定,未出现异常,饮用水源地水放射性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α放射性 总Β放射性 辐射监测 饮用水源地水 地表水 地下水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中氚水平分析
6
作者 林晓东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0-644,共5页
本文分析了2014—2022年间宁德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中氚监测结果及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了对照点监测结果、核电厂运行前本底调查结果以及国内其他核电厂的监测结果,并与宁德核电厂气载流出物中氚排放水平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本文分析了2014—2022年间宁德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中氚监测结果及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了对照点监测结果、核电厂运行前本底调查结果以及国内其他核电厂的监测结果,并与宁德核电厂气载流出物中氚排放水平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宁德核电厂周围监测点位空气中氚测值范围为<2.8~56 mBq/m^(3),厂址周围各点位空气中氚的活度浓度总体有升高的趋势,距离厂址最近的牛郎岗测值比其它点位高,并显著高于本底调查结果。各点位历年空气中氚监测结果与核电厂气载流出物氚排放呈强相关性,说明宁德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中氚水平升高可能受到核电厂气载流出物氚排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空气中氚 气载流出物 监督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核电厂周边海域海水中^(3)H活度浓度水平分析
7
作者 王春梅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5,共4页
以2014—2022年宁德核电厂周边海域每半年1次的采样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3)H的放射性分布情况,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线性回归模型对海水中^(3)H的活度浓度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宁德核电厂周边海域^(3)H的活度浓... 以2014—2022年宁德核电厂周边海域每半年1次的采样监测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3)H的放射性分布情况,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线性回归模型对海水中^(3)H的活度浓度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宁德核电厂周边海域^(3)H的活度浓度呈现缓慢的增长趋势;正常工况下,^(3)H的活度浓度短期内仍将保持缓慢增长趋势,经过长期运行后,^(3)H的活度浓度水平将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海水 宁德核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场中NaI(TI)闪烁体探测器响应全过程模拟
8
作者 俞赛云 仇怀利 +2 位作者 李佳 朱涛 宋逢泉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7-974,共8页
NaI(TI)探测器是典型的闪烁体辐射探测器,其探测过程涉及辐射能量沉积、可见光信号产生与输运、光电转换与信号处理等物理过程。首先利用蒙特卡罗方法、Birks公式及射线追迹程序,开展了射线粒子在晶体中转为可见光输出过程的计算分析,... NaI(TI)探测器是典型的闪烁体辐射探测器,其探测过程涉及辐射能量沉积、可见光信号产生与输运、光电转换与信号处理等物理过程。首先利用蒙特卡罗方法、Birks公式及射线追迹程序,开展了射线粒子在晶体中转为可见光输出过程的计算分析,并结合光电倍增管和信号处理电路的指标参数进行模拟仿真,得出探测器最终输出的脉冲电压信号参数;然后,在^(137)Cs源辐射场中采用Φ50 mm×50 mm NaI(TI)晶体耦合光电倍增管开展实验验证,实验测得探测器输出脉冲信号的上升/下降时间比为0.39,与模拟计算数值0.36相比,相差约7.69%,表明模拟计算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符合,初步证明了论文的模拟计算模型及计算分析过程的正确性。论文提出的方法,对于深入理解辐射粒子激发的荧光可见光在晶体闪烁体中的传输规律和闪烁体辐射探测器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探测 NaI(TI)晶体 蒙特卡罗 可见光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中(14)^C的监测与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林明贵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8-424,共7页
开展环境空气中(14)^C的监测是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的重要内容。本文给出了宁德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中(14)^C的取样与监测方法,分析了2013—2021年间监测结果变化及趋势,对比分析了运行前辐射本底调查结果、对照点监测结果及国内外... 开展环境空气中(14)^C的监测是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的重要内容。本文给出了宁德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中(14)^C的取样与监测方法,分析了2013—2021年间监测结果变化及趋势,对比分析了运行前辐射本底调查结果、对照点监测结果及国内外其他核电厂的监测结果,并与宁德核电厂气态流出物排放量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分析表明,核电厂周围各监测点位空气中C的比活度均值范围为0.229~0.230 Bq/g(碳),其中距离厂址最近的牛郎岗监测点的结果可能受到核电厂排放的影响。分析了(14)^C比活度的年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牛郎岗监测点外,(14)^C的比活度一般在7—9月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德核电厂 辐射环境监测 (14)^C 空气中放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中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的波动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武辉 王诗玥 +3 位作者 黄亚萍 何贤文 黄锦秀 颜金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97-1103,共7页
基于广西防城港市、福建福清市和宁德市的3个滨海核电厂周边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长时间高频率的连续观测数据,从不同时间尺度进行系统解析.研究发现,在年际尺度上,2014~2020年间宁德嵛山岛站位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 基于广西防城港市、福建福清市和宁德市的3个滨海核电厂周边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长时间高频率的连续观测数据,从不同时间尺度进行系统解析.研究发现,在年际尺度上,2014~2020年间宁德嵛山岛站位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太阳活动的先减弱后增强存在一定的反相位关联;在季节尺度上,2019年度3个站位的观测均呈现东亚季风主导下的海洋气团与大陆气团控制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夏低冬高的季节特征;在昼夜尺度上,福清小麦屿临海站位显示潮汐涨落与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升降存在显著的反相位规律;在小时尺度上,福清小麦屿站位的降雨事件将大气中^(222)Rn子体^(214)Pb和^(214)Bi清除至地表,并导致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短期内骤然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东亚季风 降雨 太阳活动 潮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石的掺杂对Li_(0.3)La_(2/3)Ti_(0.7)P_(0.3)O_(3.3)体系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刘慧勇 王文继 卞心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0-382,共3页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的方法合成了Li0.3La2/3Ti0.7P0.3O3.3系统锂快离子导体。交流阻抗测量表明,随着高岭石掺杂量的增加体系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从9.0×10^-5S/cm下降到9.73×10^-6S/cm。利用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计算出其从25~...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的方法合成了Li0.3La2/3Ti0.7P0.3O3.3系统锂快离子导体。交流阻抗测量表明,随着高岭石掺杂量的增加体系的室温离子电导率从9.0×10^-5S/cm下降到9.73×10^-6S/cm。利用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计算出其从25~400℃温区里的平均活化能约为20kJ/mol。X射线粉末衍射显示高岭石掺杂对复合体系的结构没什么影响,体系仍然具有钙钛矿型结构。主要相态为Li3xLa2/3-xTiO3钙钛矿固溶体和LaPO4,由于高岭石中所含的杂质,随着高岭石掺杂量的增加(x〉0.04)而出现未知的杂相;红外测试表明Si^4+、Al^3+的引入使得PO4^3-的畸变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离子导体 钙钛矿 高岭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安校园不同下垫面径流污染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立宏 王春梅 +2 位作者 蔡成豪 梁世君 方晓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2319-2326,共8页
地表径流污染已成为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影响城市水环境。通过对临安校园典型降雨事件的研究,探讨径流污染特征以及污染源。结果表明,径流污染浓度初期较高,之后呈下降趋势,各下垫面径流污染存在初期冲刷效应;降雨特征与污染物浓... 地表径流污染已成为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影响城市水环境。通过对临安校园典型降雨事件的研究,探讨径流污染特征以及污染源。结果表明,径流污染浓度初期较高,之后呈下降趋势,各下垫面径流污染存在初期冲刷效应;降雨特征与污染物浓度之间、径流污染物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水质污染程度屋面<瓷砖路面<绿地<柏油路面,整体污染较重;研究区径流水质存在两类潜在污染源,第一类是机动车损耗、燃油和城市垃圾,第二类是机动车辆车轮胎磨损、大气干湿沉降和复合肥的施用,以及附近电缆厂等重金属工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 初期冲刷 水质评价 污染负荷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闪烁凝胶的放疗二维剂量验证系统研制及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学文 靳海晶 +5 位作者 宋建波 李华 芦莹 何良 朱奇健 庞国宝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2-368,共7页
为实现放疗二维剂量验证结果的实时、高分辨获取,基于灌装好的组织等效闪烁凝胶材料和相机等光学元器件搭建了剂量测量系统,并对该系统在IMRT质控剂量验证中的可行性进行实验验证。采用TPS剂量值对放疗均匀射束闪烁凝胶发光图像的像素... 为实现放疗二维剂量验证结果的实时、高分辨获取,基于灌装好的组织等效闪烁凝胶材料和相机等光学元器件搭建了剂量测量系统,并对该系统在IMRT质控剂量验证中的可行性进行实验验证。采用TPS剂量值对放疗均匀射束闪烁凝胶发光图像的像素灰度值进行标定。构建便于分区域对比分析的放疗计划,利用标定系数将凝胶闪烁光分布转换为剂量的二维分布。利用平板电离室对放疗计划进行测量,将凝胶系统与平板电离室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凝胶系统的测量分辨率远高于平板电离室;在有效成像区域内,凝胶系统的测量结果与平板电离室测量结果相对误差小于5%。这充分说明基于闪烁凝胶的放疗二维剂量验证系统在IMRT质控剂量验证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尤其是对高剂量梯度放疗计划的实时、高分辨验证,后续深入开发可用于临床剂量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RT质控 二维剂量验证 闪烁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A对核电厂中腐蚀产物氧化铁分散的影响
14
作者 施墨操 林明贵 +1 位作者 刘志坤 池利生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0-287,共8页
高纯聚丙烯酸(PAA)已在核电厂试验用于控制蒸汽发生器中腐蚀产物的沉积,但实验室研究聚丙烯酸对腐蚀产物的分散效果还鲜有报道。本文使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PAA对Fe_(3)O_(4)的分散作用及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Fe_(3)O_(4)对PAA的吸附作用。... 高纯聚丙烯酸(PAA)已在核电厂试验用于控制蒸汽发生器中腐蚀产物的沉积,但实验室研究聚丙烯酸对腐蚀产物的分散效果还鲜有报道。本文使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PAA对Fe_(3)O_(4)的分散作用及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Fe_(3)O_(4)对PAA的吸附作用。分散试验结果表明,加入10 000 mg/kg的PAA可以提高Fe_(3)O_(4)在溶液中的分散性,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PAA以单核单齿方式吸附在Fe_(3)O_(4)表面。PAA在Fe_(3)O_(4)表面上吸附量与溶液pH值和PAA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四氧化三铁 聚丙烯酸 吸附 分散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QTT物联协议的放射源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15
作者 林明贵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9-873,共5页
介绍了基于MQTT物联协议的放射源在线监测系统设计,系统设备平均在线率为99.998%,数据完整性达99.99961%.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放射源在线监测手段.给出了该系统在放射源监督管理领域应用场景和应用实例,并提出规模化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 物联网 MQTT协议 环境辐射 放射源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