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评估TMA技术应用于献血者HBV-DNA筛查的效果及其必要性。方法:采用平行检测ELISA/NAT模式,对2016年3月-2018年2月169160人(次)献血者及部分归队献血者进行常规血清学...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评估TMA技术应用于献血者HBV-DNA筛查的效果及其必要性。方法:采用平行检测ELISA/NAT模式,对2016年3月-2018年2月169160人(次)献血者及部分归队献血者进行常规血清学和NAT检测,对NAT筛查阳性标本行核酸鉴别试验;对单边试剂HBsAg+、HBV-DNA-献血者进行中和确证试验。结果:169160人(次)献血者中,双边试剂HBsAg检测阳性的为803例,占0.476%,单边试剂检测阳性的为243例,占0.144%。对40名HBV-DNA-、单边试剂检测HBsAg+标本经中和确证试验确证,仅有4名为阳性,确证阳性率为10%。检出1003例HBV-DNA+标本,HBsAg和HBV-DNA均为阳性的739例,2者一致率为73.7%。3种试剂阳性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urex试剂和新创试剂2种试剂检出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125)。2016年3月-2017年2月和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HBsAg-/HBV-DNA+检出率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60名HBsAg-/HBV-DNA+归队献血者中有1名发生HBsAg阳转,该名献血者为HBV窗口期感染;其余59名献血者HBsAg阴性;HBVDNA检测显示,28名献血者HBV-DNA-,31名献血者HBV-DNA+,1名结果为不确定。结论:结合HBsAg检测,常规应用TMA技术检测HBV-DNA能缩短HBV感染的检测窗口期,检出HBV隐匿性感染,避免HBV漏检,从而有效地降低输血后传播乙型肝炎潜在风险。展开更多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采血小板模式下柠檬酸盐抗凝剂的应用对机体骨代谢平衡的短期影响,为可能的干预手段提供参考,更好地保护献血者健康。采用自身交叉、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模式,对22名健康献血志愿者以标准化的干预方式分别给予1.5mg/(kg...本研究旨在探讨单采血小板模式下柠檬酸盐抗凝剂的应用对机体骨代谢平衡的短期影响,为可能的干预手段提供参考,更好地保护献血者健康。采用自身交叉、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模式,对22名健康献血志愿者以标准化的干预方式分别给予1.5mg/(kg·min)的柠檬酸盐抗凝剂(ACD-A)和相同容量的安慰剂(生理盐水)输注,干预洗脱期为2-3周。干预过程中采集系列血样进行骨代谢相关指标,包括骨形成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蛋白C端肽(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collagen,CTX)、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以及游离钙离子(ionized calcium,iCa2+)和无机磷(phosphorus,Pi)的检测,采集系列尿样进行尿钙、尿磷和尿肌酐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柠檬酸盐干预导致:①血清OC和CTX水平大幅升高(p<0.0001),并于干预结束时升高至最高点,其中CTX增幅高于OC(p=0.02),OC/CTX比值降低(p<0.01);②血清iPTH水平升高(p<0.0001),iCa2+(p<0.0001)和Pi(p<0.01)水平降低,尿钙排出增加(p<0.0001);③女性iCa2+水平降幅高于男性(p=0.007),但未见iPTH、OC和CTX水平变化的性别间差异;④血清OC水平变化与CTX正相关(r=0.56,p<0.0001),二者均与iCa2+水平变化负相关(rOC=-0.44,rCTX=-0.44,p<0.0001);男性iPTH水平变化与OC相关(r=0.34,p=0.02),女性无此相关性;⑤上述指标24小时后均恢复至初始水平。结论:普通剂量下单次柠檬酸盐抗凝剂的输注可引发机体骨转换率的短暂提升,并以骨吸收增强为主要特征,同时伴随有尿钙排泄的增加,其对长期、频繁单采献血者骨质健康的影响值得关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评估TMA技术应用于献血者HBV-DNA筛查的效果及其必要性。方法:采用平行检测ELISA/NAT模式,对2016年3月-2018年2月169160人(次)献血者及部分归队献血者进行常规血清学和NAT检测,对NAT筛查阳性标本行核酸鉴别试验;对单边试剂HBsAg+、HBV-DNA-献血者进行中和确证试验。结果:169160人(次)献血者中,双边试剂HBsAg检测阳性的为803例,占0.476%,单边试剂检测阳性的为243例,占0.144%。对40名HBV-DNA-、单边试剂检测HBsAg+标本经中和确证试验确证,仅有4名为阳性,确证阳性率为10%。检出1003例HBV-DNA+标本,HBsAg和HBV-DNA均为阳性的739例,2者一致率为73.7%。3种试剂阳性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urex试剂和新创试剂2种试剂检出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125)。2016年3月-2017年2月和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HBsAg-/HBV-DNA+检出率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60名HBsAg-/HBV-DNA+归队献血者中有1名发生HBsAg阳转,该名献血者为HBV窗口期感染;其余59名献血者HBsAg阴性;HBVDNA检测显示,28名献血者HBV-DNA-,31名献血者HBV-DNA+,1名结果为不确定。结论:结合HBsAg检测,常规应用TMA技术检测HBV-DNA能缩短HBV感染的检测窗口期,检出HBV隐匿性感染,避免HBV漏检,从而有效地降低输血后传播乙型肝炎潜在风险。
文摘本研究旨在探讨单采血小板模式下柠檬酸盐抗凝剂的应用对机体骨代谢平衡的短期影响,为可能的干预手段提供参考,更好地保护献血者健康。采用自身交叉、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模式,对22名健康献血志愿者以标准化的干预方式分别给予1.5mg/(kg·min)的柠檬酸盐抗凝剂(ACD-A)和相同容量的安慰剂(生理盐水)输注,干预洗脱期为2-3周。干预过程中采集系列血样进行骨代谢相关指标,包括骨形成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蛋白C端肽(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collagen,CTX)、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以及游离钙离子(ionized calcium,iCa2+)和无机磷(phosphorus,Pi)的检测,采集系列尿样进行尿钙、尿磷和尿肌酐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柠檬酸盐干预导致:①血清OC和CTX水平大幅升高(p<0.0001),并于干预结束时升高至最高点,其中CTX增幅高于OC(p=0.02),OC/CTX比值降低(p<0.01);②血清iPTH水平升高(p<0.0001),iCa2+(p<0.0001)和Pi(p<0.01)水平降低,尿钙排出增加(p<0.0001);③女性iCa2+水平降幅高于男性(p=0.007),但未见iPTH、OC和CTX水平变化的性别间差异;④血清OC水平变化与CTX正相关(r=0.56,p<0.0001),二者均与iCa2+水平变化负相关(rOC=-0.44,rCTX=-0.44,p<0.0001);男性iPTH水平变化与OC相关(r=0.34,p=0.02),女性无此相关性;⑤上述指标24小时后均恢复至初始水平。结论:普通剂量下单次柠檬酸盐抗凝剂的输注可引发机体骨转换率的短暂提升,并以骨吸收增强为主要特征,同时伴随有尿钙排泄的增加,其对长期、频繁单采献血者骨质健康的影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