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22在献血者早期乙肝感染筛查中的意义
1
作者 詹友知 江伟梅 +2 位作者 陈芳 林授 林洪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29,共6页
目的:探讨miR-122与HBV早期感染的相关性,分析其在无偿献血者早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福建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标本150份,并将其分为N组(正常组)、E组(ELISA单阳组)、D组(ELISA和核酸均为阳性组),并收集... 目的:探讨miR-122与HBV早期感染的相关性,分析其在无偿献血者早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7月福建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标本150份,并将其分为N组(正常组)、E组(ELISA单阳组)、D组(ELISA和核酸均为阳性组),并收集三组献血者的一般资料。提取三组样本总RNA,运用qRT-PCR检测miR-122的表达水平。对三组样本间miR-122的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D组miR-122的表达量与其HBV DNA拷贝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miRNA数据库预测miRNA潜在靶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三组入组对象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是不同组别间年龄分布和献血次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对于N组,miR-122在E单阳组、D双阳组血浆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其中,miR-122在D双阳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比在E单阳组下调更为明显(P<0.001)。经Person相关性分析,D组miR-122表达水平与HBV-DNA拷贝数呈负相关(R^(2)=-0.804,P<0.01)。利用miRNA数据库筛选出2个潜在靶基因:ALDOA(醛缩酶A)、PKM(丙酮酸激酶)。GO分析结果表明,miRNA潜在的靶基因主要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的稳态以及转录过程的调节。结论:miR-122表达下调与HBV早期感染和复制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MIR-122 乙肝早期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RhD阴性个体RHD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19
2
作者 卓传尚 卓孝福 +1 位作者 郭永建 王长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35-438,共4页
为了探讨RhD阴性福建个体的RHD基因结构,设计14对序列特异性引物,应用PCR—SSP技术检测104名福建省RhD阴性献血者的RH基因型,并对部分样本进行吸收放散试验,同时对2例携带RHD基因RhD阴性样本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显示,61.54%阴... 为了探讨RhD阴性福建个体的RHD基因结构,设计14对序列特异性引物,应用PCR—SSP技术检测104名福建省RhD阴性献血者的RH基因型,并对部分样本进行吸收放散试验,同时对2例携带RHD基因RhD阴性样本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显示,61.54%阴性福建个体完全缺失RHD基因(RHD^-/RHD^-),25.97%RhD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其中62.96%为RHD^+/RHD^-杂合子,37.04%为RHD^+/RHD^+纯合子),8.65%携带RHD-CE(2—9)-D等位基因,1.92%携带RHD710delC等位基因;多数RHD基因缺失存在于dce单倍体中,发现6例RHD基因缺失存在于dCe单倍体(RH基因型为dce/dCe)中,2例存在于dcE单倍体(RH基因型为dce/dcE)中;同时检测8个RHD基因外显予以及RHD1227A等位基因,以预测RhD表型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单独检测某个RHD基因外显子的准确性(Χ^2=24.43,P〈0.005)。结论:RhD阴性福建个体RHD基因具有多态性;在中国用RHD基因分型完全替代血清学检测RhD表型的条件尚未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RHD基因 RHD阴性个体 福建省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系统中1种新A2等位基因的发现及在中国福建地区汉族人群中A2亚型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爱 池泉 任本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3-1245,共3页
本研究探讨ABO血型系统中A2亚型在中国福建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及其分子机制。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定1例A2亚型标本,PCR扩增ABO基因第6、7外显子及第6内含子,PCR产物经割胶纯化后直接测序,并对含有突变位点的扩增片段进行单倍体序列分... 本研究探讨ABO血型系统中A2亚型在中国福建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及其分子机制。采用血清学方法鉴定1例A2亚型标本,PCR扩增ABO基因第6、7外显子及第6内含子,PCR产物经割胶纯化后直接测序,并对含有突变位点的扩增片段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用抗-A1单克隆血清筛查福建地区3 176例A或AB型汉族无偿献血者。结果表明,该例A2亚型的基因型鉴定为A/Olv,与A101相比,其第7外显子存在467C>T和607G>A突变,分别导致多肽链P156L和E203K替换;经标准血清学方法检测,3 176例随机A或AB型献血者(同时期健康献血者约16 527人)未检出A2亚型。结论:首次发现467C>T和607G>A组合的A2等位基因,A2亚型在福建地区汉族人群中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亚型 ABO血型系统 糖基转移酶活性 中国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病毒轻型感染对献血者血液学指标及捐献单采血小板适宜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淑铭 林小枚 +5 位作者 江伟梅 纪淑华 林授 林洪铿 陈岑 褚晓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3-889,共7页
目的:通过对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轻型感染献血者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分析,探讨新冠病毒轻型感染对成人血液学指标的影响,进而评估其对捐献单采血小板适宜性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出现新冠病毒轻型感染症状、连续捐献... 目的:通过对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轻型感染献血者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分析,探讨新冠病毒轻型感染对成人血液学指标的影响,进而评估其对捐献单采血小板适宜性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2月-2023年1月期间出现新冠病毒轻型感染症状、连续捐献单采血小板3次的72例献血者(其中阳性组42例,疑似感染组30例)和2022年10月-11月期间未接种新冠疫苗、未感染新冠病毒、连续捐献3次单采血小板的42例献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回顾性比较阳性组和疑似感染组出现症状前(Time1)后(Time2和Time3)及对照组连续3次(Time1、Time2、Time3)的血常规变化,并采用贝叶斯判别法建立近期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判别方程式。结果:阳性组和疑似感染组组内测量次数的简单效应显著(F_(阳性组)=6.98,P<0.001,偏η^(2)=0.79;F_(疑似感染组)=4.31,P<0.001,偏η^(2)=0.70);阳性组、疑似感染组Time2与Time1、Time3血常规指标相比较,RBC、HCT、HGB降低,PLT与PCT明显升高(P<0.05),阳性组、疑似感染组Time3的RDW-CV、RDW-SD与Time1、Time2相比均明显升高(P<0.001)。对照组组内测量次数简单效应不显著(F=0.96,P=0.55,偏η^(2)=0.34);组内3次血常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近期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判别方程式,方程特征值是0.22,典型相关性为0.43(χ^(2)=27.81,P<0.001),分析正确率为72.9%。结论:新冠病毒轻型感染献血者血液学指标中RBC、HCT、HGB、PLT、PCT、RDW-CV和RDW-SD呈动态变化,近期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判别方程式有较高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2(SARS-CoV-2)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 血常规 单采血小板 SARS-CoV-2 IgG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A技术在献血者HBV-DNA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任本春 周晓真 卓孝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98-2002,共5页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评估TMA技术应用于献血者HBV-DNA筛查的效果及其必要性。方法:采用平行检测ELISA/NAT模式,对2016年3月-2018年2月169160人(次)献血者及部分归队献血者进行常规血清学...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情况,评估TMA技术应用于献血者HBV-DNA筛查的效果及其必要性。方法:采用平行检测ELISA/NAT模式,对2016年3月-2018年2月169160人(次)献血者及部分归队献血者进行常规血清学和NAT检测,对NAT筛查阳性标本行核酸鉴别试验;对单边试剂HBsAg+、HBV-DNA-献血者进行中和确证试验。结果:169160人(次)献血者中,双边试剂HBsAg检测阳性的为803例,占0.476%,单边试剂检测阳性的为243例,占0.144%。对40名HBV-DNA-、单边试剂检测HBsAg+标本经中和确证试验确证,仅有4名为阳性,确证阳性率为10%。检出1003例HBV-DNA+标本,HBsAg和HBV-DNA均为阳性的739例,2者一致率为73.7%。3种试剂阳性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urex试剂和新创试剂2种试剂检出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125)。2016年3月-2017年2月和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HBsAg-/HBV-DNA+检出率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60名HBsAg-/HBV-DNA+归队献血者中有1名发生HBsAg阳转,该名献血者为HBV窗口期感染;其余59名献血者HBsAg阴性;HBVDNA检测显示,28名献血者HBV-DNA-,31名献血者HBV-DNA+,1名结果为不确定。结论:结合HBsAg检测,常规应用TMA技术检测HBV-DNA能缩短HBV感染的检测窗口期,检出HBV隐匿性感染,避免HBV漏检,从而有效地降低输血后传播乙型肝炎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核酸检测 HBV-DNA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中白假丝酵母菌的致病性与细胞外水解酶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凌 赵亮 陈贻锴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0-53,共4页
将84株呼吸道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分为致病组和非致病组,采用卵黄培养基法检测细胞外磷脂酶的活力,用牛血清白蛋白琼脂培养基法检法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活力,并用RT-PCR的方法检测这2种酶相关基因PLB1和SAP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组间差别... 将84株呼吸道分离的白假丝酵母菌分为致病组和非致病组,采用卵黄培养基法检测细胞外磷脂酶的活力,用牛血清白蛋白琼脂培养基法检法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活力,并用RT-PCR的方法检测这2种酶相关基因PLB1和SAP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组间差别,结果表明致病组菌株的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的活力要高于非致病组(P=0.034<0.05),细胞外磷脂酶活力二组未见差别,致病组的PLB1和SAP2基因的表达均高于非致病组(P<0.05),PLB1和SAP2的表达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r=0.776,P<0.01),提示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是呼吸道白假丝酵母菌重要的毒力因子,PLB1和SAP2的表达上调可能影响菌株的毒力,这2个基因的表达量有正相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磷脂酶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猪肠内容物中发现双节RNA病毒感染
7
作者 何爱华 林光宇 +1 位作者 郭永建 关家荣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4-94,61,共2页
关键词 肠内容物 双节RNA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 电镜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版Trim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发生聚集的原因及2种干预措施的对比
8
作者 黄淑铭 林小枚 +1 位作者 汤辉伟 曾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7-1211,共5页
目的:探讨6.4版Trim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发生聚集的原因以及2种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1例献血者血小板捐献聚集次(n=61)与非聚集次(n=323)数据,分析聚集原因;将2021年单采过程中出现聚集的72例次随机分为干预A组和干预B... 目的:探讨6.4版Trim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发生聚集的原因以及2种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1例献血者血小板捐献聚集次(n=61)与非聚集次(n=323)数据,分析聚集原因;将2021年单采过程中出现聚集的72例次随机分为干预A组和干预B组,干预A组提高抗凝剂与血液的比率,干预B组对献血者捐献侧手臂进行电热毯包裹保暖,提高献血者的血流速度。对比2组采集时间、平均血流速度、机器报警次数、抗凝剂使用量、产品下机解聚、献血者枸橼酸盐反应等情况。结果:聚集与平均血流速度呈负相关(r=-0.394),与采集时间呈正相关(r=0.458);经贝叶斯与Fisher判别分析,分别对聚集和非聚集构建了方程式,该方程判别分析预测的正确率为77.1%。2种干预措施效果比较,B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A组;采集时间、机器报警次数和抗凝剂使用量、献血者枸橼酸盐反应例数均明显低于A组(P<0.05);2021年的整个队列中,90.28%的产品下机立即解聚,9.72%的产品4 h内解聚,2种干预措施组产品下机解聚情况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过程中可用构建的聚集和非聚集方程式进行聚集发生概率的预判,并可提前做出干预。2种干预措施对降低血小板聚集都有效,但措施B具有提高采血速度、缩短采集时间、减少报警次数和抗凝剂用量、降低献血者枸橼酸盐反应发生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a血细胞分离机 血小板聚集 抗凝剂 枸橼酸盐反应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He对女性献血者潜伏期铁缺乏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钟文娟 黄程勇 +4 位作者 周叶萍 陈迎春 陈金英 张秋芳 曾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0-1554,共5页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当量(Ret-He)在诊断单采血小板女性献血者潜伏期铁缺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月在福建省血液中心进行血小板捐献的230例女性献血者,根据缺铁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正常组、储铁缺乏(ID)组和缺铁性...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当量(Ret-He)在诊断单采血小板女性献血者潜伏期铁缺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月在福建省血液中心进行血小板捐献的230例女性献血者,根据缺铁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正常组、储铁缺乏(ID)组和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DE)组。采用Sysmex-XN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浓度(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和Ret-He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入选者的铁生化指标。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相关指标对女性献血者潜伏期铁缺乏的诊断价值。结果:ID组的Ret-He为32.55(31.15 33.10) pg,明显低于正常组[33.80(32.73,34.70)pg](P<0.05),且明显高于IDE组[30.40(28.70,31.50)pg](P<0.05)。HGB、MCV、MCH、RDW-CV和Ret-He诊断女性献血者IDE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2、0.843、0.909、0.890、0.931;其中当Ret-He的临界值为32.05 pg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90%和92.60%,各红细胞参数对ID的诊断价值均较差。结论:RetHe可作为单采血小板女性献血者潜伏期铁缺乏的良好指标,通过检测Ret-He能够将女性献血者铁缺乏的发现提前到IDE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铁 Ret-He 单采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盐抗凝剂对献血者骨代谢平衡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褚晓凌 侯建明 +6 位作者 林豪 林洪铿 曾嘉 陈国龙 陈岑 林娟 陈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85-789,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采血小板模式下柠檬酸盐抗凝剂的应用对机体骨代谢平衡的短期影响,为可能的干预手段提供参考,更好地保护献血者健康。采用自身交叉、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模式,对22名健康献血志愿者以标准化的干预方式分别给予1.5mg/(kg...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采血小板模式下柠檬酸盐抗凝剂的应用对机体骨代谢平衡的短期影响,为可能的干预手段提供参考,更好地保护献血者健康。采用自身交叉、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模式,对22名健康献血志愿者以标准化的干预方式分别给予1.5mg/(kg·min)的柠檬酸盐抗凝剂(ACD-A)和相同容量的安慰剂(生理盐水)输注,干预洗脱期为2-3周。干预过程中采集系列血样进行骨代谢相关指标,包括骨形成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OC)、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蛋白C端肽(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collagen,CTX)、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以及游离钙离子(ionized calcium,iCa2+)和无机磷(phosphorus,Pi)的检测,采集系列尿样进行尿钙、尿磷和尿肌酐的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柠檬酸盐干预导致:①血清OC和CTX水平大幅升高(p<0.0001),并于干预结束时升高至最高点,其中CTX增幅高于OC(p=0.02),OC/CTX比值降低(p<0.01);②血清iPTH水平升高(p<0.0001),iCa2+(p<0.0001)和Pi(p<0.01)水平降低,尿钙排出增加(p<0.0001);③女性iCa2+水平降幅高于男性(p=0.007),但未见iPTH、OC和CTX水平变化的性别间差异;④血清OC水平变化与CTX正相关(r=0.56,p<0.0001),二者均与iCa2+水平变化负相关(rOC=-0.44,rCTX=-0.44,p<0.0001);男性iPTH水平变化与OC相关(r=0.34,p=0.02),女性无此相关性;⑤上述指标24小时后均恢复至初始水平。结论:普通剂量下单次柠檬酸盐抗凝剂的输注可引发机体骨转换率的短暂提升,并以骨吸收增强为主要特征,同时伴随有尿钙排泄的增加,其对长期、频繁单采献血者骨质健康的影响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盐 血小板单采 骨代谢指标 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1新近感染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伟梅 詹友知 林洪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06-909,共4页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1新近感染的情况。方法:收集2012至2016年福州地区HIV抗体确证阳性标本,对所有标本采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检测,以确定新近感染或既往感染的情况。结果:2012至2016年共对405 371份无偿献血者...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1新近感染的情况。方法:收集2012至2016年福州地区HIV抗体确证阳性标本,对所有标本采用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检测,以确定新近感染或既往感染的情况。结果:2012至2016年共对405 371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IV项目检测,共收集HIV抗体确证阳性标本94份,经检测判定为新近感染标本共35份,每年HIV-1新近感染率分别为1.326‱、0.845‱、0.694‱、1.148‱和0.364‱,均值为0.863‱。94份确证阳性的标本中,初次献血者与重复献血者分别为58和36例,其中判定为新近感染标本分别为17份和18份,新近感染例数分别占29.3%和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P <0.05)。结论:福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1新近感染率总体较为稳定,HIV抗体确证阳性重复献血者新近感染的占比明显高于初次献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新近感染 无偿献血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毅胜 张志珊 +1 位作者 吴福林 郭永建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8-820,共3页
关键词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 T-cell 逆转录病毒科 病毒检测 HTLV C型病毒 肿瘤病毒 病毒分类 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血人群血小板数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钟文娟 张秋芳 +4 位作者 黄程勇 陈迎春 周叶萍 陈金英 曾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探讨献血人群中血小板数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0例符合单采血小板捐献要求的献血者血液学指标,将献血者分为铁蛋白降低组与正常组,比较两组相关血液学指标的差异,分别分析铁代谢指标、血常规指标与血小板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献血人群中血小板数与铁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0例符合单采血小板捐献要求的献血者血液学指标,将献血者分为铁蛋白降低组与正常组,比较两组相关血液学指标的差异,分别分析铁代谢指标、血常规指标与血小板数的相关性。结果: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铁蛋白降低组的血小板数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在铁代谢指标中,女性献血者血小板数与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呈负相关(r=-0.162,r=-0.153,r=-0.256),与总铁结合力(TIBC)、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呈正相关(r=0.219,r=0.294);男性献血者血小板数与SF、SI和TSAT均呈负相关(r=-0.188,r=-0.148,r=-0.224),与UIBC呈正相关(r=0.220)。血常规指标中,女性献血者血小板数与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和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均呈负相关(r=-0.236,r=-0.267,r=-0.213,r=-0.284),男性献血者血小板数与MCH、MCHC和Ret-He均呈负相关(r=-0.184,r=-0.221,r=-0.209)。结论:在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的献血人群中,铁储备能力越低,铁组织利用率越低,血小板数越趋向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缺乏 血小板 铁代谢 献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铁储备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钟文娟 任本春 +2 位作者 周叶萍 林小枚 王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5-929,共5页
目的:了解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体内铁储备状况,为研究和制定更细致和更完善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2018年10月符合标准的297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样本,分析影响铁储备指标的相关性因子... 目的:了解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体内铁储备状况,为研究和制定更细致和更完善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选取2018年10月符合标准的297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样本,分析影响铁储备指标的相关性因子,从年度单采血小板次数方面,探讨其对献血者体内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及铁缺乏率的影响,全面调查献血者的铁储备状况。结果:单采血小板献血者SF水平与年度单采血小板次数呈负相关(r=-0. 416,P <0. 01);随着年度献血次数的增加,SF水平不断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着年度献血次数增加,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铁缺乏比率有增加的趋势。男性18-23次组铁缺乏比率为12. 5%(8/64),女性18-23次组的铁缺乏比率为40%(6/15)。结论:采供血机构对重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可适当减少招募次数,有必要增加SF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 铁蛋白 铁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疗卫生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
15
作者 黄东平 《卫生经济研究》 2008年第2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基本建设项目 医疗卫生单位 财务决算 编制 竣工 投资效益 项目建设 资产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