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辣椒连作土壤改良后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慧斐 朱海生 +4 位作者 李永平 黄昊 蔡章棣 薛珠政 温庆放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2年第10期73-79,共7页
为了解福建省设施辣椒连作土壤改良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在辣椒连作土壤中按照900 kg·hm^(-2)施用牡蛎钙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后定植辣椒。在种植末期分别采集设施栽培辣椒健康生长(JK)、发生连作障碍(LZ)和经过改良后(GL)的种... 为了解福建省设施辣椒连作土壤改良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在辣椒连作土壤中按照900 kg·hm^(-2)施用牡蛎钙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后定植辣椒。在种植末期分别采集设施栽培辣椒健康生长(JK)、发生连作障碍(LZ)和经过改良后(GL)的种植土壤进行微生物多样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JK土壤的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LZ土壤的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GL土壤的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及多样性都处于中位。进一步分析发现GL土壤的细菌数量和种类更接近JK,而真菌更接近LZ;细菌丰富度前10的OTU聚类结果显示JK、GL、LZ每组中3个样品都能聚成一个独立的聚类单元,且GL和JK的系统发育关系更近;3种土壤中优势细菌差异较大,真菌的担子菌在LZ中的占比远超过JK和GL。表明添加土壤调理剂能够改变连作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且朝着健康土壤的方向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连作 土壤改良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葫芦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CpNCED2基因的克隆及其干旱响应模式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建汀 曾美娟 +5 位作者 温文旭 王彬 陈敏氡 叶新如 朱海生 温庆放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51-1760,共10页
为探究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在西葫芦干旱胁迫环境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基于前期构建的转录组数据库从西葫芦中分离到1条1 941 bp的cDNA,该序列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命名为CpNCED2;基因预测编码588个氨基酸,其... 为探究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在西葫芦干旱胁迫环境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基于前期构建的转录组数据库从西葫芦中分离到1条1 941 bp的cDNA,该序列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命名为CpNCED2;基因预测编码588个氨基酸,其理论分子量(Mw)为65.73 kDa、等电点(pⅠ)为6.89。CpNCED2与同为南瓜属的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中同源蛋白的相似性均为99%,显示出高度的保守性。Pfam分析发现,CpNCED2具有NCED家族的典型特征,即含有4个保守组氨酸位点(His284、His333、His398和His575)和2个NCED蛋白保守结构域(281-289和333-340位)。利用光合仪对干旱胁迫后1、2、3、4 d西葫芦的幼苗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光化学电子传递效率(ETR)显著降低。同时发现,干旱胁迫后1、2、3、4 d西葫芦叶片中水势逐渐降低,脱落酸(ABA)含量逐渐升高,CpNCED2基因显著上调表达。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CpNCED2在西葫芦干旱胁迫应答以及ABA的代谢合成过程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干旱胁迫 CpNCED2 脱落酸 光合特性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丝瓜GH3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曾美娟 刘建汀 +5 位作者 李祖亮 陈敏氡 叶新如 王彬 朱海生 温庆放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82-87,共6页
以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为试验材料,基于其全基因组,对生长素酰胺合成酶基因(gretchen hagen 3,GH3)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其在普通丝瓜长果品种、短果品种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普通丝瓜全基因组... 以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为试验材料,基于其全基因组,对生长素酰胺合成酶基因(gretchen hagen 3,GH3)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其在普通丝瓜长果品种、短果品种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普通丝瓜全基因组中共存在14个GH3基因家族成员,暂命名为LcGH3.1~LcGH3.14,蛋白序列长度为515~843aa,相对分子量在58.366~96.406 ku之间,LcGH3.8、LcGH3.14为碱性蛋白,其他LcGH3蛋白均为酸性蛋白。LcGH3.1为稳定蛋白,其他LcGH3均为不稳定蛋白。14个LcGH3蛋白均是亲水蛋白,其中LcGH3蛋白主要含有10个基序(Motif),14个LcGH3蛋白均含有Motif 1、Motif 4、Motif5、Motif6、Motif7和Motif 9保守基序。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14个LcGH3蛋白聚类在GroupⅡ、GroupⅢ2类。在普通丝瓜长果品种、短果品种商品果中,共有6个GH3基因家族成员存在差异表达,其中LcGH3.1、LcGH3.2、LcGH3.5在短果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长果品种,LcGH3.8、LcGH3.12、LcGH3.13在短果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长果品种。推测LcGH3基因家族与普通丝瓜果实发育相关,且与果长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丝瓜 GH3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果肉厚度的苦瓜种质细胞大小和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裘波音 李大忠 +3 位作者 林珲 张前荣 温庆放 朱海生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14-19,共6页
为探讨苦瓜果肉生长规律及细胞大小和形态对果肉发育的影响,以2份不同果肉厚度苦瓜种质(分别为LX13、ZK54)为材料,分析不同时期果肉厚度动态变化以及细胞大小和形态参数,研究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2份苦瓜种质果肉厚度随... 为探讨苦瓜果肉生长规律及细胞大小和形态对果肉发育的影响,以2份不同果肉厚度苦瓜种质(分别为LX13、ZK54)为材料,分析不同时期果肉厚度动态变化以及细胞大小和形态参数,研究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2份苦瓜种质果肉厚度随果实发育不断增大,在花后17、23 d种质间差异显著。(2)LX13细胞面积在花后10、17和23 d差异显著,细胞周长、长度、宽度在4个取样时间差异显著,ZK54细胞面积花后17 d显著大于花后10 d,细胞周长、长度在花后3、10和17 d差异显著,细胞宽度在4个时间差异显著;在花后17、23 d,LX13细胞面积、细胞周长、长度和宽度均显著大于ZK54。(3)LX13细胞纵横比和圆度在花后17、23 d显著大于花后3、10 d,ZK54两个指标在花后17 d显著大于花后3、10 d,但花后23 d这两个指标均显著小于花后17 d;在花后17、23 d,LX13的细胞纵横比和圆度显著大于ZK54。(4)相关分析显示细胞参数与果肉厚度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细胞发育对苦瓜果实的生长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果肉厚度 细胞大小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不同栽培土壤/基质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慧斐 朱海生 +4 位作者 李永平 黄昊 康玉妹 温庆放 薛珠政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43-50,共8页
为对比分析辣椒不同栽培土壤/基质中真菌差异、揭示辣椒无土栽培基质中真菌群落结构特性,分别采集辣椒无土栽培根际基质(SlPlRh)、无土栽培非根际基质(SlPlNRh)、根际土壤(PlRh)、非根际土壤(PlNRh)以及非耕作土壤(NPl)作为试验素材。利... 为对比分析辣椒不同栽培土壤/基质中真菌差异、揭示辣椒无土栽培基质中真菌群落结构特性,分别采集辣椒无土栽培根际基质(SlPlRh)、无土栽培非根际基质(SlPlNRh)、根际土壤(PlRh)、非根际土壤(PlNRh)以及非耕作土壤(NPl)作为试验素材。利用Illumin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5种土壤/基质中真菌多样性及丰度,分析真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PlNRh真菌丰度和多样性最高,SlPlNRh最低,两者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样品间丰度和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真菌群落组成在门分类水平PlRh、SlPlRh和SlPlNRh的组成较相似,平均相对丰度占比有差异,属分类水平NPl、PlRh和PlNRh组成相似,SlPlRh和SlPlNRh组成相似;真菌群落聚类分析表明NPl、PlRh、PlNRh 3种土壤和SlPlRh、SlPlNRh 2种基质明显分成两个类群;LEfSe分析结果显示PlRh和PlNRh两种土壤的显著性差异物种最多、SlPlRh最少。通过检测辣椒种植土壤和无土栽培基质中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组成,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种植基质根际真菌微生物组的差别,初步揭示辣椒无土栽培基质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为今后无土栽培基质选择、基质组分配比和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无土栽培 基质 真菌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份苦瓜种质种子低温发芽能力鉴定与评价
6
作者 裘波音 李大忠 +5 位作者 林珲 张前荣 李永平 叶新如 温庆放 朱海生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8期1-9,共9页
为评价苦瓜种子的低温发芽能力,测定了52份苦瓜种质种子在15℃处理下的8个发芽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1)52份苦瓜种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 为评价苦瓜种子的低温发芽能力,测定了52份苦瓜种质种子在15℃处理下的8个发芽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1)52份苦瓜种质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生长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平均发芽速度和种子萌发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变异幅度为25.648%~127.182%。(2)发芽率、发芽势、生长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种子萌发指数两两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发芽速度与其他所有的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3)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到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7.773%,其中主成分1贡献率为71.313%,主成分2贡献率为16.460%。(4)聚类分析将参试材料分成4个类型,基于综合评价值排序发现BG9、BG5、BG15、BG8和BG55的低温发芽能力强。(5)建立低温发芽能力评价方程D=0.162+0.001×X_(1)+0.003×X_(2)+0.137×X_(3)+0.02×X_(5),为挖掘及培育耐冷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简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低温 发芽能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