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频率振动应力对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及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国仙 陈建庭 +4 位作者 黄文华 郑帅 王国荣 林宗锦 李国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振动应力对RAW264.7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过程中,其特异性基因及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复合振动仪,将不同频段3—10Hz、15—35Hz、35—45Hz、50—70Hz和70—90Hz振动应变...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振动应力对RAW264.7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过程中,其特异性基因及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复合振动仪,将不同频段3—10Hz、15—35Hz、35—45Hz、50—70Hz和70—90Hz振动应变分别作用于体外诱导分化的RAW264.7细胞,分别为B、C、D、E、F组,未进行振动干预组为A组,振动应变加载3天和6天时,应用RT-PCR方法检测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TRAP、MMP-9和CATK)与OPG/RANKL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振动频率组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减低,同时B、C、D组逐渐上调OPG基因表达,而RANKL基因的表达逐渐下调。结论:不同频率振动应力均抑制RAW264.7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增殖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应力 RAW264 7细胞 分化 破骨细胞 骨保护素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蛋白-1对髓核抽吸术后兔腰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航涛 林国叶 +4 位作者 李平生 林智军 黄云梅 陈国仙 王万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观察成骨蛋白-1(osteogenic protein-1,OP-1)对髓核抽吸术后兔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32只日本大耳白兔,用21号针头行L1/2、L3/4椎间盘后外侧穿刺,抽吸出部分髓核组织,L3/4用微量注射器注射OP-1 25μl作为实验椎间盘(OP-1... 目的:观察成骨蛋白-1(osteogenic protein-1,OP-1)对髓核抽吸术后兔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32只日本大耳白兔,用21号针头行L1/2、L3/4椎间盘后外侧穿刺,抽吸出部分髓核组织,L3/4用微量注射器注射OP-1 25μl作为实验椎间盘(OP-1组),L1/2注射25μ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椎间盘(Saline组),L2/3作为正常对照椎间盘(正常组),术后2周、4周、8周、12周分别随机处死8只兔,每只取L1/2、L2/3和L3/4椎间盘,切片,行Masson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椎间盘髓核组织胶原稀疏、排列有序,细胞可呈岛状分布,纤维环胶原纤维排列整齐,无扭曲及无分层现象,术后2周、4周、8周、12周椎间盘组织病理变化不明显。Saline组椎间盘术后2周时髓核部分缺失,胶原排列紊乱,出现大量分布不均匀的无定型颗粒;术后4周髓核组织裂隙形成,出现较多的类软骨细胞,胶原纤维扭曲严重;术后8周髓核组织广泛裂隙,胶原排列极其紊乱,出现介于类软骨细胞及纤维细胞之间的细胞,较明显的分层裂隙,胶原纤维极度扭曲,部分断裂;术后12周凝胶状髓核组织呈现明显纤维化,髓核内出现较多纤维样细胞,类软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纤维环出现巨大分层裂隙,伴有部分纤维环断裂。OP-1组椎间盘术后2周髓核胶原排列尚有序,髓核细胞仍较多,纤维环形态接近正常;术后4周髓核组织轻微裂隙,胶原排列紊乱,髓核细胞减少,出现类软骨细胞,内层纤维环胶原纤维轻度扭曲;术后8周髓核组织较多裂隙,胶原扭曲,类软骨细胞增多,内层纤维环胶原纤维明显扭曲,排列紊乱;术后12周时类软骨细胞仍较多,出现少量介于类软骨细胞与纤维细胞之间的细胞,全层纤维环胶原纤维扭曲,排列紊乱,但外层纤维环仍完整,纤维环无巨大裂隙出现。结论:OP-1能延缓后外侧纤维环穿刺髓核抽吸术后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及纤维环的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蛋白-1 纤维环 髓核 组织病理 髓核抽吸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蛋白-1对髓核抽吸术后兔腰椎间盘影像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航涛 王万明 +5 位作者 庄颜峰 林智军 陈国仙 陈冠宏 林国叶 李平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8-502,共5页
目的:观察成骨蛋白-1(osteogenic protein-1,OP-1)对髓核抽吸术后椎间盘影像学改变的影响。方法:3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2周、4周、8周、12周4组,所有兔子用21号针头行L3/4椎间盘后外侧穿刺,抽吸出部分髓核组织,用微量注射器注射OP-12... 目的:观察成骨蛋白-1(osteogenic protein-1,OP-1)对髓核抽吸术后椎间盘影像学改变的影响。方法:3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2周、4周、8周、12周4组,所有兔子用21号针头行L3/4椎间盘后外侧穿刺,抽吸出部分髓核组织,用微量注射器注射OP-125μl作为实验组(OP-1组),行L1/2椎间盘穿刺抽吸部分髓核组织并注射25μ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Saline组),术后2周、4周、8周、12周时按照分组取8只兔子行腰椎侧位X线摄片检查,测量施术椎间隙高度并计算椎间盘高度指数(DHI),行正中矢状位MRI检查,观察T2加权信号强度改变。结果:X线检查结果表明,OP-1组及Saline组术后2周、4周、8周、12周椎间盘高度呈降低趋势,但OP-1组较Saline组高度降低缓慢,各时间点两组DHI差异显著(P<0.05);MRI检查结果表明,OP-1组椎间盘术后2周、4周、8周、12周的髓核信号强度均较同期的Saline组椎间盘髓核信号强度高,二者Thompson评分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OP-1能延缓后外侧纤维环穿刺髓核抽吸术后兔椎间盘X线高度的降低和MRI T2加权信号强度的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退变 成骨蛋白-1 影像学 髓核抽吸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ogo-A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曾清东 王国荣 +2 位作者 林宗锦 陈国仙 许卫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445-144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后应用环孢素A(CsA)对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实验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单纯椎板切除组(对照组)、脊髓损伤组(损伤组)、脊髓损伤后CsA治疗组(治疗组),治疗组通过腹腔注射CsA,在术后6、12h...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后应用环孢素A(CsA)对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实验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单纯椎板切除组(对照组)、脊髓损伤组(损伤组)、脊髓损伤后CsA治疗组(治疗组),治疗组通过腹腔注射CsA,在术后6、12h及1、3、7、14d处死大鼠,取材,取受损节段脊髓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Nogo-A表达的变化。结果:Nogo-A蛋白在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损伤组、治疗组各个时间点Nogo-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d时最高,14d时的表达量仍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ogo-A显著升高,早期应用CsA对Nogo-A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环孢素A NOGO-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