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种稳产性的Tai模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海玲 黄金堂 +1 位作者 李清华 吴杏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4-16,共3页
运用Tai模型对2005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1个品种的产量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福花101、福花104和泉花10号表现为平均稳定性品种,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龙花3号、龙花163等7个品种表现为不稳定性品种;莆系29表现为对... 运用Tai模型对2005年参加福建省春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的11个品种的产量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福花101、福花104和泉花10号表现为平均稳定性品种,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龙花3号、龙花163等7个品种表现为不稳定性品种;莆系29表现为对环境敏感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花生 新品种 产量 稳产性分析 Ta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饲料大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德禄 陈炳坤 +1 位作者 郭媛贞 黄金堂 《大麦科学》 1999年第2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福建 饲料大麦 生产 对策 精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大麦品种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金堂 陈德禄 +1 位作者 郭媛贞 李清华 《大麦科学》 2003年第2期25-28,共4页
全国大麦生态试验结果表明 :福建省大麦品种具有较好生态适应性 ,在我国地域辽阔、生态条件复杂的环境中 ,各个阶段发育和生育基本正常 ,表现特早熟 ,产量构成因素表现正常。统计结果 ,在春麦生育期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海拔呈极显... 全国大麦生态试验结果表明 :福建省大麦品种具有较好生态适应性 ,在我国地域辽阔、生态条件复杂的环境中 ,各个阶段发育和生育基本正常 ,表现特早熟 ,产量构成因素表现正常。统计结果 ,在春麦生育期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 ;在冬麦区 ,大麦生育期与纬度极显著正相关 ,与海拔相关不显著。因两个品种产地不同 ,特征特性存在差异 ,生态适应性表现略有不同 ,反映出品种特异性。试验结果可为本省大麦引种、供种及穿梭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大麦 品种 生态适应性 生育期 株高 经济性状 引种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大麦品种改良的回顾与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德禄 郭媛贞 黄金堂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第S1期57-60,共4页
福建省建国以来大麦品种的改良应用 ,经历着评选利用优质地方品种、引进利用国内外品种和改良选育本省当家品种的三个发展阶段 ,实现了大麦品种改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跨越 ,极大地提高品种对产量增长的贡献率。本文分析三个阶段品种改... 福建省建国以来大麦品种的改良应用 ,经历着评选利用优质地方品种、引进利用国内外品种和改良选育本省当家品种的三个发展阶段 ,实现了大麦品种改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跨越 ,极大地提高品种对产量增长的贡献率。本文分析三个阶段品种改良的过程 ,探讨品种改良的发展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品种 改良 评选 引种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饲料大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炳坤 陈德禄 +1 位作者 黄金堂 陈海玲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4期31-32,共2页
大麦是我省传统冬种作物之一,具有饲用、食用、酿造及药用等多种用途。大麦营养丰富,它所含热量虽比号称'饲料之王'的玉米略低,其它成分如蛋白质及其消化率高于玉米18%,它所含的氨基酸中有18种含量高于玉米,如赖氨酸和色氨酸分... 大麦是我省传统冬种作物之一,具有饲用、食用、酿造及药用等多种用途。大麦营养丰富,它所含热量虽比号称'饲料之王'的玉米略低,其它成分如蛋白质及其消化率高于玉米18%,它所含的氨基酸中有18种含量高于玉米,如赖氨酸和色氨酸分别是玉米的1.7倍和2.3倍,尤其是有助于畜禽生长发育的烟酸是玉米的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大麦 大麦 生产现状 发展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大麦品种改良的回顾与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德禄 《大麦科学》 2000年第3期1-3,共3页
福建省建国以来大麦品种的改良应用 ,经历着评选利用地方品种、引进利用国内外品种和改良选育本省当家品种的三个发展阶段 ,实现了大麦品种改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跨越 ,极大地提高品种对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分析三个阶段品种改良的过程 ... 福建省建国以来大麦品种的改良应用 ,经历着评选利用地方品种、引进利用国内外品种和改良选育本省当家品种的三个发展阶段 ,实现了大麦品种改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跨越 ,极大地提高品种对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分析三个阶段品种改良的过程 ,探讨品种改良的发展方向 ,以促进大麦品种改良更加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品种改良 育种目标 种质资源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饲料大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7
作者 陈炳坤 李建新 +2 位作者 林福珍 李淑萍 卓志强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第S1期60-63,共4页
本文阐述了大麦的饲用价值、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今后发展饲料大麦生产的对策。
关键词 大麦 饲用价值 生产现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大麦品种生态适应性分析
8
作者 黄金堂 陈炳坤 +1 位作者 陈德禄 郭媛贞 《福建稻麦科技》 2001年第S1期6-8,共3页
通过统计两个代表福建省大麦生态类型的大麦品种“早黄大麦”和“六棱白肚”在全国 2 4个生态点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对福建省大麦品种生态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福建省大麦品种在我国地域辽阔、生态条件复杂的环境中 ,各... 通过统计两个代表福建省大麦生态类型的大麦品种“早黄大麦”和“六棱白肚”在全国 2 4个生态点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试验结果 ,对福建省大麦品种生态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福建省大麦品种在我国地域辽阔、生态条件复杂的环境中 ,各个阶段发育和生育期基本正常 ,表现早熟 ,产量构成因素表现较正常 ,具有较好生态适应性。因两个品种产地不同 ,特征特性存在差异 ,生态适应性表现略有不同 ,反映出品种特异性。试验结果可为福建省大麦引种、供种及穿梭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品种 生态条件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3
9
作者 任祖淦 陈玉水 +2 位作者 唐福钦 王东海 张逸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79-283,共5页
当前,国内外在无机氮肥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对水稻的产量、土壤理化性状方面研究较多,但对稻田的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方面的报导较少。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表征着土壤的熟化程度,对稻田地力建设和促进土壤良性生态循环方面是有较大... 当前,国内外在无机氮肥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对水稻的产量、土壤理化性状方面研究较多,但对稻田的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方面的报导较少。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表征着土壤的熟化程度,对稻田地力建设和促进土壤良性生态循环方面是有较大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研究无机氮肥与有机肥料配用对稻田土壤的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于1988~1992年在福州、莆田两地进行了5年10个稻作季的定位试验,并于1992~1994年在本省7个县(市)的不同土壤和稻作类型进行了大面积中试和推广应用。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无机肥料 配施 土壤微生物量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肥料结构促进稻田土壤生态良性循环 被引量:17
10
作者 任祖淦 陈玉水 +2 位作者 唐福钦 王东海 张逸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48-554,共7页
1985~1992年在福州、莆田两地,2次进行8年16个稻作年次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尿素分别与红萍、绿肥、厩肥、稻草配合施用,对稻田土壤物理性状、碳氢平衡、微生物区系、酶活性、供肥能力等生态良性循环有积极的影响;稻谷... 1985~1992年在福州、莆田两地,2次进行8年16个稻作年次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尿素分别与红萍、绿肥、厩肥、稻草配合施用,对稻田土壤物理性状、碳氢平衡、微生物区系、酶活性、供肥能力等生态良性循环有积极的影响;稻谷平均每公顷年产量比等氮量尿素为对照的,增产分别为10.7%、11.4%、9.6%、6.5%。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土壤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肥料结构 土壤生态 良性循环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幼果中定殖的冰核细菌与冻害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慧 彭建平 +5 位作者 方树民 郑国栋 邱春锦 黄强 陈玉森 郑国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46,共4页
从不同地区和不同海拔果园采集枇杷幼果,分离与测定INA细菌冰核活性,结果表明冰核细菌广泛分布在不同产区枇杷幼果,其带菌率与地理生态条件有关。高海拔果园幼果带菌率高达77.5%,且出现冰核活性强的分离菌,海拔愈低其带菌率相应下降。用... 从不同地区和不同海拔果园采集枇杷幼果,分离与测定INA细菌冰核活性,结果表明冰核细菌广泛分布在不同产区枇杷幼果,其带菌率与地理生态条件有关。高海拔果园幼果带菌率高达77.5%,且出现冰核活性强的分离菌,海拔愈低其带菌率相应下降。用2个菌株做人工模拟霜冻和果园接种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处理明显加剧冻害,多数情况严重度增50%以上。首次证明INA细菌是诱发枇杷幼果冻害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核细菌 枇杷幼果 冻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粉处理对“度尾文旦”柚果皮内源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清西 李小初 +2 位作者 彭建平 郑玉亮 陈文山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研究授粉处理对"度尾文旦"[Citrusgrandis(L.)Osbeck.cv.Duweiwendan]柚果实发育期间内源赤霉素(GA3)、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影响。结果表明:"度柚6号"和"琯溪蜜柚"授粉对"... 研究授粉处理对"度尾文旦"[Citrusgrandis(L.)Osbeck.cv.Duweiwendan]柚果实发育期间内源赤霉素(GA3)、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影响。结果表明:"度柚6号"和"琯溪蜜柚"授粉对"度尾文旦"柚果皮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大致类似;授粉处理增加了授粉后30~60d及授粉后90~120d的ABA含量;授粉处理增加了"度尾文旦"柚果实细胞分裂初期和授粉后60~130d的GA3含量;授粉处理降低了授粉后40~90d的ZR含量,增加了授粉后90~140d的ZR含量;授粉处理降低了"度尾文旦"柚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的IAA含量;授粉处理增加了"度尾文旦"柚果实发育期间尤其是授粉后90~140d的ABA/(ZR+IAA+GA3)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尾文旦”柚 授粉 裂果 内源激素 “度柚6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与稗草种间竞争的优势表现 Ⅰ.水稻与稗草混播栽培的生理生态特性(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文雄 姚文辉 +2 位作者 陈德禄 郭玉春 梁义元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61-264,共4页
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稻相比,稗草具有一般杂草的生长特性,即具有前期生长优势、后期生长劣势之特性。这与稗草从种子萌发至三叶期前的异养阶段,植株体内α淀粉酶活性强和自养阶段初期叶片净同化率高有关。但杂交稻在种子萌发期间... 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稻相比,稗草具有一般杂草的生长特性,即具有前期生长优势、后期生长劣势之特性。这与稗草从种子萌发至三叶期前的异养阶段,植株体内α淀粉酶活性强和自养阶段初期叶片净同化率高有关。但杂交稻在种子萌发期间(312d)和大田自养阶段叶片净同化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稻和稗草,具有较强的种间竞争优势,特别是在水稻与稗草生长初期,这种种间竞争优势更加明显,表明杂交稻的产量优势也与其它作物—杂草生态系统中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淀粉酶 稗草 杂种优势 种间竞争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棱分枝大麦穗粒性状及其遗传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思衡 黄碧光 +5 位作者 吴秀莲 陈启锋 陈德禄 郭媛贞 黄金堂 陈炳坤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第S1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多棱分枝 二棱大麦 四棱大麦 穗粒性状 六棱大麦 栽培大麦 变异体 福建农业大学 分枝型 分枝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败小麦在轮回选择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思衡 巫升鑫 +4 位作者 黄碧光 陈德禄 郭媛贞 黄金堂 陈炳坤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第S1期2-4,共3页
关键词 矮败小麦 轮回选择育种 太谷核不育小麦 可育株 不育株 白粉病 育性 超大穗小麦 抗赤霉病性 福建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肥结合对水稻生产力和土壤肥力建设的影响Ⅱ.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祖淦 陈玉水 +2 位作者 唐福钦 王东海 张逸清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6年第2期60-64,共5页
本研究探讨了无机氮与有机肥料结合施用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区系、酶活性的影响。经5年10个稻作季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尿素分别与红萍、绿肥、厩肥结合的处理,均比等氮量的尿素为对照处理的土壤细菌增加(5.46~7.28)×... 本研究探讨了无机氮与有机肥料结合施用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区系、酶活性的影响。经5年10个稻作季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尿素分别与红萍、绿肥、厩肥结合的处理,均比等氮量的尿素为对照处理的土壤细菌增加(5.46~7.28)×105,真菌增加(0.96、1.96)×103,放线菌增加(10.06~11.30)×104,自生固氮菌增加(785~956)×104,脲酶产生菌增加(5.66~7.74)×105;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0.36~0.49(0.1mol/LKMnO4ml/g土),脲酶活性增加0.83~163(NN3-Nmg/g土)。同时提高了土壤供肥能力和水稻生产力。取得显著的土壤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无机肥料 土壤微生物区系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房害鼠发生及为害调查
17
作者 陈玉妹 彭文富 +3 位作者 陈政明 邱良妙 林坚贞 陈德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62-264,共3页
调查表明蘑菇房害鼠种类与农田相似 ,黄毛鼠为优势种 ,占 88.7%。害鼠侵入菇房为害的时间、数量受气候影响较大。害鼠迁入菇房高峰期 ,1 1月份为 1 9∶0 0~ 2 0∶0 0时 ,其数量占当夜迁入总量的 71 .5 % ,1 2月份随着气温的下降 ,迁入... 调查表明蘑菇房害鼠种类与农田相似 ,黄毛鼠为优势种 ,占 88.7%。害鼠侵入菇房为害的时间、数量受气候影响较大。害鼠迁入菇房高峰期 ,1 1月份为 1 9∶0 0~ 2 0∶0 0时 ,其数量占当夜迁入总量的 71 .5 % ,1 2月份随着气温的下降 ,迁入高峰期为 1 7∶0 0~ 1 8∶0 0时 ,其数量占当夜迁入总量 72 .8%。蘑菇房内鼠害面积分布 ,以第四层菇床居重 ,第二层最轻。害鼠对蘑菇各生育期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受害面积以复土期和第三潮菇最大 ,产量损失率以第二潮和第三潮为重 ,分别达 5 6 .48%和 6 9.7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鼠害 产量损失 为害特点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草菇高产多功能纤维素酶的培养条件
18
作者 郑兰娟 林俊扬 +1 位作者 林俊芳 郭丽琼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29,共4页
以转多功能纤维素酶基因(mfc)草菇子代中单孢分离获得的高产多功能纤维素酶菌株TVM186为研究对象,分析固态发酵对该工程菌株产多功能纤维素酶(MFC)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麸皮粉、大豆粉、香蕉皮粉等对MFC活性的影响,确定发酵主要... 以转多功能纤维素酶基因(mfc)草菇子代中单孢分离获得的高产多功能纤维素酶菌株TVM186为研究对象,分析固态发酵对该工程菌株产多功能纤维素酶(MFC)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麸皮粉、大豆粉、香蕉皮粉等对MFC活性的影响,确定发酵主要影响因子为麸皮粉和大豆粉,适宜配比为质量比1∶1;利用均匀设计分析发酵条件对该菌株产MFC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菇工程菌株TVM186固态发酵的适宜培养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值7.4,接种量6%,温度34℃,时间10 d,含水量64%,装料量18.5 g,其酶活力可达到木聚糖酶(Xylanase)1 427.38 U/g、内切-β-1,4-葡聚糖酶(CMCase)597.59 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菇 固态发酵 木聚糖酶 内切-β-1 4-葡聚糖酶 多功能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授粉对度尾文旦柚果皮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陈清西 李小初 +2 位作者 彭建平 郑玉亮 陈文山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7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研究了利用度柚6号、琯溪蜜柚授粉处理对度尾文旦柚果实发育后期果皮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及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处理后,度尾文旦柚果实发育后期PG活性呈上升趋势;CX活性呈下降趋势;PAL活性呈... 研究了利用度柚6号、琯溪蜜柚授粉处理对度尾文旦柚果实发育后期果皮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及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处理后,度尾文旦柚果实发育后期PG活性呈上升趋势;CX活性呈下降趋势;PAL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尾文旦柚 授粉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 纤维素酶(CX) 苯丙氨酸裂解酶(P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新品种(系)对蔓割病和薯瘟病的抗性反应
20
作者 方树民 郑光武 +1 位作者 袁照年 陈玉森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42-44,共3页
用蔓割病菌对27份甘薯新品种(系)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福薯8号、郑群紫1号等15份表现高抗至中抗;金山630、维多莉等12份为中感至高感。用甘薯瘟2个菌系对10份南方区试甘薯新品种(系)分别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广薯182、龙薯18等6份表现感至高... 用蔓割病菌对27份甘薯新品种(系)接种鉴定,结果表明:福薯8号、郑群紫1号等15份表现高抗至中抗;金山630、维多莉等12份为中感至高感。用甘薯瘟2个菌系对10份南方区试甘薯新品种(系)分别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广薯182、龙薯18等6份表现感至高感;龙薯16和金山679为专化抗性;泉薯76和广薯155表现抗病;广薯155对两病具较强的双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育种 抗性鉴定 蔓割病 薯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