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枇杷AFLP分析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锦程 杨向晖 林顺权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4-778,共5页
为研究枇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技术平台奠定基础,以来自5个不同国家43份枇杷种质为试材研究枇杷基因组AFLP反应体系。通过检测AFLP分析中DNA提取、酶切及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的结果,对影响AFLP分析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 为研究枇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技术平台奠定基础,以来自5个不同国家43份枇杷种质为试材研究枇杷基因组AFLP反应体系。通过检测AFLP分析中DNA提取、酶切及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的结果,对影响AFLP分析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建立了AFLP分析体系。利用该体系并选用EcoRI—AGG+MseI—CAC引物组合对供试材料进行扩增,获得的条带清晰可辩,说明所建立的反应体系适合于枇杷进行AFLP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AFLP 基因组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H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叶绿体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吴锦程 梁杰 +5 位作者 陈建琴 戴巧斌 曹连黄 许鑫 许金榜 官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19,共5页
以3年生"早钟6号"枇杷容器苗为试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100,300,500mg·mL-1)谷胱甘肽(GSH)处理对-3℃条件下枇杷幼果叶绿体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及其在抗低温胁迫中的作用。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叶绿体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 以3年生"早钟6号"枇杷容器苗为试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100,300,500mg·mL-1)谷胱甘肽(GSH)处理对-3℃条件下枇杷幼果叶绿体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及其在抗低温胁迫中的作用。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叶绿体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含量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采用100mg·mL-1的GSH处理可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叶绿体GSH,AsA含量以及APX,GR和MDHAR活性,促进AsA-GSH循环,叶绿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在枇杷幼果抵抗低温胁迫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低温胁迫 AsA-GSH循环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吴锦程 陈伟建 +4 位作者 蔡丽琴 谢翠萍 黄世杰 林良津 叶美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3-78,共6页
采用0.2,0.5,1.0mmol·L-1的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纳(SNP)处理3年生"早钟6号"枇杷幼苗后于-3℃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低温胁迫,研究SNP处理对枇杷幼果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过氧化氢(H2O2)、AsA,DHA,GSH和GSSG的含量以及... 采用0.2,0.5,1.0mmol·L-1的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纳(SNP)处理3年生"早钟6号"枇杷幼苗后于-3℃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低温胁迫,研究SNP处理对枇杷幼果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过氧化氢(H2O2)、AsA,DHA,GSH和GSSG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可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影响,探讨低温胁迫下外源NO对枇杷幼果抗寒性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SNP处理降低低温胁迫后枇杷幼果MDA和H2O2含量,不同程度上提高CAT,POD,SOD,APX活性和Pro含量,增加了AsA/DHA和GSH/GSSG比值。外源NO通过促进幼果保护酶活性的上升,降低膜质过氧化程度,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可提高枇杷幼果的抗寒性,其中0.5mmol·L-1SNP处理的效果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枇杷幼果 低温胁迫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枇杷果肉木质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吴锦程 唐朝晖 +2 位作者 陈群 夏海琳 赖育兰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5-239,共5页
将“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L ind l.cv.Jiefangzhong)果实于4℃和12℃下贮藏,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枇杷果肉木质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贮藏的枇杷果肉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 ineammon ia lyase,PAL)、4... 将“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L ind l.cv.Jiefangzhong)果实于4℃和12℃下贮藏,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枇杷果肉木质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贮藏的枇杷果肉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 ineammon ia lyase,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 arate coenzym e A ligase,4-CL)、肉桂醇脱氢酶(c 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高于12℃贮果,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低于12℃贮果。4℃贮藏的枇杷果肉硬度和木质素含量不断增加,果肉木质化较为严重;12℃贮藏的枇杷果肉硬度和木质素含量低于4℃贮果,果肉木质化程度较低。低温诱导PAL和POD活性的上升是导致枇杷果肉发生木质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果肉木质化 贮藏温度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过氧化物酶(P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桑黄液体深层培养条件和胞外多糖积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成荣 万飞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12期77-79,共3页
进行了药用真菌桑黄液体深层培养条件和胞外多糖积累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桑黄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适合菌丝体生长发育的理化因子为:摇瓶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6℃,摇瓶转数为128 r/min,pH值为6.0,培养时间... 进行了药用真菌桑黄液体深层培养条件和胞外多糖积累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桑黄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适合菌丝体生长发育的理化因子为:摇瓶发酵的适宜温度为26℃,摇瓶转数为128 r/min,pH值为6.0,培养时间为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菌 生物量 胞外多糖 液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