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发展现状、问题及保障体系构建 被引量:5
1
作者 叶小辉 高香凤 +2 位作者 江铃 陈百文 郑廼辉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4,共2页
从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现状入手,分析了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提高质量安全意识以及构建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农药监管信息化平台、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并完善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的战略对策,以期提高... 从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现状入手,分析了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提高质量安全意识以及构建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农药监管信息化平台、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并完善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的战略对策,以期提高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茶叶 质量安全 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农残检测过程中的质量风险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昌梅 《福建茶叶》 2013年第5期33-36,共4页
结合茶叶农残检测的具体过程,分析了样品制备、浸泡提取、净化浓缩和仪器分析四个步骤的潜在质量风险,采用失败模式效应分析(FMEA)进行了茶叶农残检测过程的质量风险评估,对高风险质量问题提出了处置建议。
关键词 茶叶 农残 检测 质量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茶叶卫生质量状况与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陈銮 《福建茶叶》 2002年第2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农药残量 重金属污染 福建 茶叶 卫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乌龙茶审评技巧及品质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郁榕 吕毅 《中国茶叶加工》 2002年第1期55-56,共2页
福建乌龙茶品种多,品种间的香、味各不相同.鉴别不同品种的乌龙茶的品质差异,应具备茶叶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就福建乌龙茶的审评技术技巧、常见品种传统的品质特征阐述如下.
关键词 福建乌龙茶 审评技巧 品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5
5
作者 兰元 《福建茶叶》 2013年第5期14-17,共4页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法(Matrix Solid Phase Disperse,MSPD)从茶叶中提取、净化14种常用有机磷农药残留,用配有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基质固相分散吸附剂、洗脱剂、净化材料的优化,建立了茶叶中14种有机磷...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法(Matrix Solid Phase Disperse,MSPD)从茶叶中提取、净化14种常用有机磷农药残留,用配有火焰光度检测器的气相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基质固相分散吸附剂、洗脱剂、净化材料的优化,建立了茶叶中1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方法。利用建立的方法进行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平均回收率80.2%~105.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3%,方法检出限0.005~0.02mg/kg。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测定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固相分散 有机磷 农药残留 茶叶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福建乌龙茶感官审评检验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百文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7,共3页
乌龙茶是福建极具特色的茶类产品,其感官品质至关重要。福建乌龙茶感官审评检验是利用评茶员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通过标准的评茶程序,来确定茶叶的感官品质特征及优劣。本文通过审评八项因子分析探讨乌龙茶的条索、色... 乌龙茶是福建极具特色的茶类产品,其感官品质至关重要。福建乌龙茶感官审评检验是利用评茶员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通过标准的评茶程序,来确定茶叶的感官品质特征及优劣。本文通过审评八项因子分析探讨乌龙茶的条索、色泽、匀整度、净度、香气、汤色、滋味、叶底,以提升福建乌龙茶感官审评技术水平,对乌龙茶感官品质作出科学准确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乌龙茶 审评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便、快速测定茶叶中DDT的方法
7
作者 王东凌 陈銮 《福建茶叶》 2000年第3期33-33,共1页
In this study, the pre-treatment method of DDT determination was improved. Thus, the period of analysis was shortened, the reagent amount was decreased, the accuracy of determination was improved with high reappearanc... In this study, the pre-treatment method of DDT determination was improved. Thus, the period of analysis was shortened, the reagent amount was decreased, the accuracy of determination was improved with high reappearance. The recovery rate was located between 85% to 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贸易 卫生检验 农药残留 DDT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温度对白茶加工中GABA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芳 陈百文 王飞权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9,共2页
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研究厌氧温度对白茶萎淍过程中GABA富集和成茶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温度对GABA的富集和成茶GABA含量均有显著影响,40℃和4℃→40℃在厌氧时富集的GABA较多,但厌氧结束后其GABA的降解量也最多,成茶中GAB... 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研究厌氧温度对白茶萎淍过程中GABA富集和成茶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温度对GABA的富集和成茶GABA含量均有显著影响,40℃和4℃→40℃在厌氧时富集的GABA较多,但厌氧结束后其GABA的降解量也最多,成茶中GABA含量较高的试验组合有25℃厌氧两次,25℃厌氧三次,40℃厌氧三次和4℃→40℃厌氧三次,且以25℃厌氧两次得到的成茶感官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温度 白茶 GA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溪铁观音轻“发酵”做青工艺与品质特征的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宗垣 陈郁榕 《中国茶叶加工》 2003年第1期21-22,共2页
铁观音轻发酵工艺的主要特点在于,一是做青时采用轻摇和长时间凉青;二是夏季高温季节采取人工调节摊青间的温湿度;三是高温杀青;四是包揉时采取冷揉;五是合理使用速包、解块、平板包揉等机械,烘操结合;六是采取低温长烘。
关键词 铁观音 轻摇 长时间凉青 温湿度调控 轻发酵工艺 品质特征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屯绿”矿质元素含量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俊 黄财标 《中国茶叶》 1998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茶叶 屯绿 矿质元素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年老茶”亟待规范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财标 《福建茶叶》 2014年第6期49-50,共2页
当今茶叶市场真可谓“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热点不断”.自90年代兴起的铁观音热开始,茶叶市场似乎执着于“热点”的酝酿,由云南普洱、安化黑茶、武夷金骏眉,到当下的武夷大红袍、福鼎白茶.虽然其间有传奇,有悲剧,有正面效应,也有投机取巧... 当今茶叶市场真可谓“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热点不断”.自90年代兴起的铁观音热开始,茶叶市场似乎执着于“热点”的酝酿,由云南普洱、安化黑茶、武夷金骏眉,到当下的武夷大红袍、福鼎白茶.虽然其间有传奇,有悲剧,有正面效应,也有投机取巧,但每次“热点”都给予市场一个导向,并影响着厂家、商家经营活动及消费时尚.福建茶每每成为市场“热点”,是福建茶之幸,更是福建茶农之幸!在“热点”不断的当今茶市,福建本土的“陈年老茶”以一类特殊的茶品走进人们的视线,是否也会成“热点”亦未可知.现就针对“陈年老茶”的市场现状和几点思考,与同行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市场 福建茶 正面效应 消费时尚 经营活动 市场现状 铁观音 大红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安溪乌龙茶轻发酵工艺技术的走向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兴茂 陈郁榕 《中国茶叶加工》 2003年第2期20-21,共2页
采用轻发酵做青的方法,毛茶品质外形基本表现为颗粒状,色泽墨绿或翠绿,香气中带有青草气味,滋味淡薄略有涩感,汤色黄中带绿,叶底绿色或闷黄色,导致传统初制技术淡化,青气、清香、青涩混淆不清、汤色黄绿、叶底绿色、传统品质风格不明显。
关键词 安溪乌龙茶 轻发酵工艺 品质 风格 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龙茶品质各因子的相互关系和审评技术要点
13
作者 陈郁榕 吕毅 《中国茶叶加工》 2001年第4期39-40,共2页
福建乌龙茶以其品种多,特征各异,品质风格独特而著称。制乌龙茶对品种、栽培技术、地域气候、季节、工艺技术都有一定的要求,乌龙茶的感官审评技术也较难于掌握。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科技手段定量研究茶叶品质的色、香、味、... 福建乌龙茶以其品种多,特征各异,品质风格独特而著称。制乌龙茶对品种、栽培技术、地域气候、季节、工艺技术都有一定的要求,乌龙茶的感官审评技术也较难于掌握。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科技手段定量研究茶叶品质的色、香、味、形等理化性状,检验茶叶中各种成份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相互关系 审评技术 品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T测定的线性范围试验
14
作者 陈銮 王东凌 《福建茶叶》 2000年第2期25-25,共1页
在用外标法测定DDT时 ,须使被测样落在线性范围区间 ,超过该区间 ,将有 15%以上的误差 ,通过试验发现 ,样品的含量在标准浓度
关键词 DDT 外标法 校正因子 线性范围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辨闽名优乌龙茶品质特征
15
作者 陈郁榕 《中国茶叶加工》 2000年第1期34-35,共2页
论述了在审评福建名、优乌龙茶过程中,如何鉴别不同茶叶之间的品质风格和特色。
关键词 乌龙茶 审评 福建 品质特征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水中的DDT残留量
16
作者 王东凌 《福建茶叶》 1999年第3期20-21,共2页
本实验是取主要茶叶品种乌龙茶和花茶,进行茶叶、茶渣、茶水的DDT残留量对比实验,证明茶水中的DDT溶出量很微少,仅是茶叶残留量的1~1.9%,因此即使茶叶农残较高,但饮用茶水摄入农药量极其微量,对人体健康不构成危害。
关键词 茶水 DDT残留量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