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藏易贡茶场茶叶生产考察报告
1
作者
谢逸安
吴木英
《福建茶叶》
1996年第3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茶叶生产
易贡茶场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茉莉花茶品质化学的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郭雯飞
骆少君
+1 位作者
齐大荃
曹履诚
《福建茶叶》
1990年第2期12-17,共6页
应用脸谱图多变量样本分析法,表达茉莉花茶品质化学诸因子对其风味特征的反映,探讨对复杂的化学分析结果,用直观表征的可能性,以便及时与感官审评相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茉莉花茶品质化学与其风味特征,不论等级之间或产地之间均有一定规律...
应用脸谱图多变量样本分析法,表达茉莉花茶品质化学诸因子对其风味特征的反映,探讨对复杂的化学分析结果,用直观表征的可能性,以便及时与感官审评相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茉莉花茶品质化学与其风味特征,不论等级之间或产地之间均有一定规律,可以用直观形象比较轻松地分析与判断不同样品间的品质差异或共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茶
品质
化学分析
脸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中间试验报告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天福
焦海晏
+2 位作者
林学诗
郑乃辉
陈斯伟
《茶叶科学技术》
1990年第1期1-4,共4页
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于1984年由省科委下达研究任务;1987年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做青工艺研究报告见《茶叶科学简报》1989年第三期).1989年在安溪芦田茶场莲峰分场继续开展了中间试验研究,并于8月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现将中试研究...
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于1984年由省科委下达研究任务;1987年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做青工艺研究报告见《茶叶科学简报》1989年第三期).1989年在安溪芦田茶场莲峰分场继续开展了中间试验研究,并于8月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现将中试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青
技术鉴定
摇青
中试研究
茶叶科学
夏茶
中间试验
安溪
茶品质
包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乔木大叶茶类群及其特化型花器群性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郭元超
《茶叶通讯》
1991年第3期29-34,共6页
乔木或小乔木大叶型茶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与西南茶区,并扩展至与我国毗邻的印、缅、泰、越等高温、湿润区内。在这一大区域里所栽培的乔木或小乔木大叶型群体种,大多属于当地野生茶种的直接后裔,因而都具有某些较原始而相近似的外部...
乔木或小乔木大叶型茶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与西南茶区,并扩展至与我国毗邻的印、缅、泰、越等高温、湿润区内。在这一大区域里所栽培的乔木或小乔木大叶型群体种,大多属于当地野生茶种的直接后裔,因而都具有某些较原始而相近似的外部形态特征与生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茶树
类群
花器性状
乔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市场调查看茶叶小包装
被引量:
2
5
作者
汤鸣绍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2期11-13,共3页
(一)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茶叶的名、特、优、新、早,讲究包装装潢美观、新颖、多样。为了适应茶叶市场销售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各产茶区名茶生产蓬勃发展,丰富了茶类,繁荣了市场;茶叶小包装应运而生...
(一)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茶叶的名、特、优、新、早,讲究包装装潢美观、新颖、多样。为了适应茶叶市场销售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各产茶区名茶生产蓬勃发展,丰富了茶类,繁荣了市场;茶叶小包装应运而生,方兴未艾,越来越趋向于罐盒化、工艺化、礼品化、新奇化和多用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质量
市场调查
产茶区
茶类
旅游事业
用化
消费者健康
张天福
食品标签
条形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展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繁荣闽茶产销事业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世忠
《福建茶叶》
1992年第4期9-11,共3页
福建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之一,多年来低档茶的低效益困扰着闽茶的进一步发展。而我省在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上基本是个空白点。作者从当今茶叶饮料发展趋势、世界两类饮茶文化人口比例与消费量的比较以及其它各种饮料对茶叶饮料的激烈...
福建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之一,多年来低档茶的低效益困扰着闽茶的进一步发展。而我省在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上基本是个空白点。作者从当今茶叶饮料发展趋势、世界两类饮茶文化人口比例与消费量的比较以及其它各种饮料对茶叶饮料的激烈竞争等方面分析。提出发展我省茶叶深加工的必要性,并提出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成果,以提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我省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途径,促进闽茶产销事业繁荣,提高闽茶综合利用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深加工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桔红10号新品种选育研究初报
7
作者
廖剑秋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1期6-10,共5页
一前言福鼎大白菜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茶树地方良种。它具有早生、高产、红绿茶品质兼优和适应环境能力强的优点。在福大自然授粉子代群体中选择,是可以培育出部分经济性状或综合经济性状超越母本水平的新良种。为了丰富...
一前言福鼎大白菜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茶树地方良种。它具有早生、高产、红绿茶品质兼优和适应环境能力强的优点。在福大自然授粉子代群体中选择,是可以培育出部分经济性状或综合经济性状超越母本水平的新良种。为了丰富茶叶生产用种,提高茶叶经济效益,1960—1986年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选育
绿茶品质
茶树新品种
综合经济性状
福鼎
自然授粉
鲜叶
适应环境能力
生产用种
早生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发适合国情的茶叶饮料的诌议
8
作者
黄世忠
林承祥
《福建茶叶》
1995年第3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茶叶饮料
新产品开发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溪县现代茶产业发展主要成效和做法
被引量:
3
9
作者
吴学荣
叶昌博
《中国茶叶》
2016年第12期30-32,共3页
松溪县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浙交界处,武夷山麓东南侧,闽江上游,县境东与浙江省庆元县交界,南连政和县,西南邻建阳市,北接浦城县。区域面积1043平方公里,辖1街2镇6乡109个村居,人口16.8万。松溪县是国家生态县、全国绿色食品原...
松溪县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浙交界处,武夷山麓东南侧,闽江上游,县境东与浙江省庆元县交界,南连政和县,西南邻建阳市,北接浦城县。区域面积1043平方公里,辖1街2镇6乡109个村居,人口16.8万。松溪县是国家生态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中国名茶之乡,也是福建省重点茶区之一、最大的蒸青绿茶、炒青绿茶出口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溪县
茶产业
闽江上游
区域面积
生产基地
食品原料
中国名茶
蒸青绿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龙茶做青过程叶、梗水分变化动向
被引量:
11
10
作者
林学诗
《茶叶科学技术》
1990年第1期41-43,32,共4页
做青,是乌龙茶的特殊工艺,也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工序.做青,特别重视”走水”问题.“走水”是否良好,对乌龙茶品质有直接影响.“走水”与叶、梗水分变化有密切关系.但做青中叶、梗水分如何变化,与室内自然萎凋有何区别?尚不清楚.为此...
做青,是乌龙茶的特殊工艺,也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工序.做青,特别重视”走水”问题.“走水”是否良好,对乌龙茶品质有直接影响.“走水”与叶、梗水分变化有密切关系.但做青中叶、梗水分如何变化,与室内自然萎凋有何区别?尚不清楚.为此,笔者于1982~1985年曾先后采用叶梗分离测定水分手段进行测试探讨.初步探明叶、梗水分变化的动向,为对研究做青机理和改革做青工艺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青
水分测定
晒青
摇青
梅占
摊叶
关键工序
含水率
鲜叶
工序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卷叶蛾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
6
11
作者
丁建华
郭剑雄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1期20-25,共6页
茶卷叶蛾(Homona Spp),隶属鳞翅目卷叶蛾科。据已有的文献记载,Homona属为害茶叶的至少有两种:一种为Homonacoffearia Nietner,一种为H.magnani-ma Diakonoff。这两种卷叶蛾在我省均有分布。茶卷叶蛾是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茶、
关键词
茶卷叶蛾
多食性
卷叶蛾科
历期
幼虫期
雄蛾
越冬代
成虫寿命
腹节
寄生性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斜纹猫蛛捕食茶卷叶蛾的观察及其在茶园蛛口密度的调查
被引量:
5
12
作者
郭剑雄
许德元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3期17-20,共4页
蜘蛛在茶园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种类多,数量大,繁殖率高,从若蛛至成蛛终生需捕食,对控制茶园害虫种群有较大的作用.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L. Koch)分布全省各地,是茶区的主要捕食性天敌蜘蛛优势种之一,在茶园能捕食茶卷叶蛾、小卷...
蜘蛛在茶园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种类多,数量大,繁殖率高,从若蛛至成蛛终生需捕食,对控制茶园害虫种群有较大的作用.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L. Koch)分布全省各地,是茶区的主要捕食性天敌蜘蛛优势种之一,在茶园能捕食茶卷叶蛾、小卷叶蛾、茶尺蛾、茶蚕的低龄幼虫,茶叶蝉、角蝉、绿盲蝽的若虫及茶小爪螨等,值得保护利用.探索其捕食量与害虫密度的关系,旨在给制订茶园害虫生物防治指标提供依据.为此,于1988年6~7月对该蛛以盛发的茶卷叶蛾(Homona spp.)初龄幼虫进行了捕食功能反应观察及其数学模拟,并进行了茶园蛛量调查.现整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卷叶蛾
斜纹猫蛛
初龄幼虫
园蛛
茶蚕
害虫生物防治
害虫种群
捕食量
低龄幼虫
小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树冠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遗传变异
被引量:
5
13
作者
叶乃兴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4期6-11,共6页
本文从表型、基因型和环境水平上分析了茶树树冠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性状间都有密切相关,且各性状间的表型相关主要受遗传效应的影响。对树高、树幅性状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最大骨干枝直径对树高的贡献最大,而树高、主干直径、...
本文从表型、基因型和环境水平上分析了茶树树冠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性状间都有密切相关,且各性状间的表型相关主要受遗传效应的影响。对树高、树幅性状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最大骨干枝直径对树高的贡献最大,而树高、主干直径、骨干枝数等性状对树幅的贡献都较大。此外,还对茶树树冠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树幅
遗传变异
遗传效应
树高
福鼎大白茶
骨干枝
通径分析
福鼎大毫茶
福建水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龙茶做青过程的水分效应与数学模型探讨
被引量:
4
14
作者
刘用敏
《茶叶科学技术》
1990年第1期25-28,共4页
在以往的茶叶制作过程中,人们就已发现水分是一切生化反应的重要介质,水参与茶叶品质形成的一切生化反应.制茶过程中,叶内水分含量与内含物浓度相关,直接影响着成茶品质.但是影响制茶过程生叶水分含量变化的因素众多,水分含量与制茶环...
在以往的茶叶制作过程中,人们就已发现水分是一切生化反应的重要介质,水参与茶叶品质形成的一切生化反应.制茶过程中,叶内水分含量与内含物浓度相关,直接影响着成茶品质.但是影响制茶过程生叶水分含量变化的因素众多,水分含量与制茶环境、生化反应、制茶品质等关系错综复杂.这对于探讨水分效应,并为此建立理论模式指导生产造成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品质
做青
生化反应
鲜叶
秋茶
夏茶
茶多酚含量
生化成分
内含物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手茶特异型性状的遗传与变异
被引量:
2
15
作者
郭元超
《茶叶通讯》
1990年第1期7-12,共6页
佛手,原产福建安溪县官桥区金榜乡骑虎岩上,属无性系灌木,大叶品种。因其树型及叶形态略似佛手柑而得名。由于嫩芽叶色泽不同,分有红芽佛手和绿芽佛手两种,分别简称红佛和绿佛。佛手种之所以出名,就因它具有类似佛手柑之株型与叶型,同...
佛手,原产福建安溪县官桥区金榜乡骑虎岩上,属无性系灌木,大叶品种。因其树型及叶形态略似佛手柑而得名。由于嫩芽叶色泽不同,分有红芽佛手和绿芽佛手两种,分别简称红佛和绿佛。佛手种之所以出名,就因它具有类似佛手柑之株型与叶型,同时又有扭曲与浮突不平之叶片,加上结实性极弱和特异的外部形态与生理特征。因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茶树
特异型性状
遗传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倍硫磷等防治茶丽纹象(虫甲)试验初报
被引量:
1
16
作者
郭剑雄
《蚕桑茶叶通讯》
1989年第1期20-22,共3页
茶丽纹象是我省茶叶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在我所茶园和本省部分茶区严重发生,茶叶产量受到重大损失。过去我曾经用666等农药进行防治,基本上控制了茶丽纹象的为害。
关键词
茶丽纹象甲
倍硫磷
巴丹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新品种白云1号简介
17
作者
廖剑秋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1期38-38,共1页
白云1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1972年从云南大叶种福安有性一代群体中,用系统选种法育成的早芽、高产、红绿茶兼制的茶树新品种。该品种1979年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成果奖,1986年10月通过省级成果鉴定,1987年列为第一批全...
白云1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1972年从云南大叶种福安有性一代群体中,用系统选种法育成的早芽、高产、红绿茶兼制的茶树新品种。该品种1979年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成果奖,1986年10月通过省级成果鉴定,1987年列为第一批全国茶树区域试验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新品种
云南大叶种
系统选种
兼制
试验品种
绿茶品质
福鼎大白茶
早生种
开采期
烘青绿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未来茶树种植业的发展与我们的战略对策(续)
18
作者
郭专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4期15-17,共3页
(六)机械化向自控化发展: 茶树种植业的机械化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采茶机、修剪机、喷药机、施肥中耕除草机、喷灌机等等的研究应用,为解决劳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茶叶产量和提高茶叶品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前,我...
(六)机械化向自控化发展: 茶树种植业的机械化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采茶机、修剪机、喷药机、施肥中耕除草机、喷灌机等等的研究应用,为解决劳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茶叶产量和提高茶叶品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前,我国茶树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种植者们还不能摆脱大量繁重的手工劳作。茶树种植机械的推广、应用将是今后十年、二十年的紧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根
茶树种植
茶叶品质
茶叶产量
喷灌机
茶机
喷药机
战略对策
茶树新品种
茶树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未来茶树种植业的发展与我们的战略对策
19
作者
郭专
林心炯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3期13-16,共4页
现代茶树种植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变革,历史与时代呼唤着崭新的未来,科学预测与超前计划是创造美好未来的两条良策.本文从战略的高度,运用系统理论,论述了未来茶树种植业的发展方向与我们相应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茶树生长
战略对策
多年生作物
茶树栽培
茶树生理
规范化栽培
现代科学
基础产业
生态化发展
规范化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溪大坪乡良种基地建设初显成效
20
作者
王振康
杨宝荣
林清金
《茶叶科学技术》
2000年第3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福建
茶叶
良种基地
茶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易贡茶场茶叶生产考察报告
1
作者
谢逸安
吴木英
机构
福建省
农业厅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福建茶叶》
1996年第3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茶叶生产
易贡茶场
西藏
分类号
TS272.8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茉莉花茶品质化学的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郭雯飞
骆少君
齐大荃
曹履诚
机构
福建省
茶叶
加工
研究所
北京大学化学系
北京医科大学
出处
《福建茶叶》
1990年第2期12-17,共6页
文摘
应用脸谱图多变量样本分析法,表达茉莉花茶品质化学诸因子对其风味特征的反映,探讨对复杂的化学分析结果,用直观表征的可能性,以便及时与感官审评相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茉莉花茶品质化学与其风味特征,不论等级之间或产地之间均有一定规律,可以用直观形象比较轻松地分析与判断不同样品间的品质差异或共同点。
关键词
茉莉花茶
品质
化学分析
脸谱图
分类号
S685.160.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TS272.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中间试验报告
被引量:
5
3
作者
张天福
焦海晏
林学诗
郑乃辉
陈斯伟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90年第1期1-4,共4页
文摘
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于1984年由省科委下达研究任务;1987年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做青工艺研究报告见《茶叶科学简报》1989年第三期).1989年在安溪芦田茶场莲峰分场继续开展了中间试验研究,并于8月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现将中试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做青
技术鉴定
摇青
中试研究
茶叶科学
夏茶
中间试验
安溪
茶品质
包揉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乔木大叶茶类群及其特化型花器群性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郭元超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通讯》
1991年第3期29-34,共6页
文摘
乔木或小乔木大叶型茶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与西南茶区,并扩展至与我国毗邻的印、缅、泰、越等高温、湿润区内。在这一大区域里所栽培的乔木或小乔木大叶型群体种,大多属于当地野生茶种的直接后裔,因而都具有某些较原始而相近似的外部形态特征与生活特性。
关键词
大叶茶树
类群
花器性状
乔木
分类号
S571.10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市场调查看茶叶小包装
被引量:
2
5
作者
汤鸣绍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2期11-13,共3页
文摘
(一)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茶叶的名、特、优、新、早,讲究包装装潢美观、新颖、多样。为了适应茶叶市场销售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各产茶区名茶生产蓬勃发展,丰富了茶类,繁荣了市场;茶叶小包装应运而生,方兴未艾,越来越趋向于罐盒化、工艺化、礼品化、新奇化和多用化发展。
关键词
茶叶质量
市场调查
产茶区
茶类
旅游事业
用化
消费者健康
张天福
食品标签
条形茶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展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繁荣闽茶产销事业
被引量:
1
6
作者
黄世忠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福建茶叶》
1992年第4期9-11,共3页
文摘
福建省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之一,多年来低档茶的低效益困扰着闽茶的进一步发展。而我省在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上基本是个空白点。作者从当今茶叶饮料发展趋势、世界两类饮茶文化人口比例与消费量的比较以及其它各种饮料对茶叶饮料的激烈竞争等方面分析。提出发展我省茶叶深加工的必要性,并提出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成果,以提高起点、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我省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途径,促进闽茶产销事业繁荣,提高闽茶综合利用的效益。
关键词
茶叶
深加工
综合利用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571.109.9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桔红10号新品种选育研究初报
7
作者
廖剑秋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栽培育种室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1期6-10,共5页
文摘
一前言福鼎大白菜是我国分布范围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茶树地方良种。它具有早生、高产、红绿茶品质兼优和适应环境能力强的优点。在福大自然授粉子代群体中选择,是可以培育出部分经济性状或综合经济性状超越母本水平的新良种。为了丰富茶叶生产用种,提高茶叶经济效益,1960—1986年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
关键词
品种选育
绿茶品质
茶树新品种
综合经济性状
福鼎
自然授粉
鲜叶
适应环境能力
生产用种
早生品种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发适合国情的茶叶饮料的诌议
8
作者
黄世忠
林承祥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福建
茶叶
进出口公司
出处
《福建茶叶》
1995年第3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茶叶饮料
新产品开发
中国
分类号
F407.8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溪县现代茶产业发展主要成效和做法
被引量:
3
9
作者
吴学荣
叶昌博
机构
福建省
松溪县
茶叶
研究所
出处
《中国茶叶》
2016年第12期30-32,共3页
文摘
松溪县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浙交界处,武夷山麓东南侧,闽江上游,县境东与浙江省庆元县交界,南连政和县,西南邻建阳市,北接浦城县。区域面积1043平方公里,辖1街2镇6乡109个村居,人口16.8万。松溪县是国家生态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中国名茶之乡,也是福建省重点茶区之一、最大的蒸青绿茶、炒青绿茶出口基地。
关键词
松溪县
茶产业
闽江上游
区域面积
生产基地
食品原料
中国名茶
蒸青绿茶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龙茶做青过程叶、梗水分变化动向
被引量:
11
10
作者
林学诗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90年第1期41-43,32,共4页
文摘
做青,是乌龙茶的特殊工艺,也是决定乌龙茶品质的关键工序.做青,特别重视”走水”问题.“走水”是否良好,对乌龙茶品质有直接影响.“走水”与叶、梗水分变化有密切关系.但做青中叶、梗水分如何变化,与室内自然萎凋有何区别?尚不清楚.为此,笔者于1982~1985年曾先后采用叶梗分离测定水分手段进行测试探讨.初步探明叶、梗水分变化的动向,为对研究做青机理和改革做青工艺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做青
水分测定
晒青
摇青
梅占
摊叶
关键工序
含水率
鲜叶
工序流程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卷叶蛾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
6
11
作者
丁建华
郭剑雄
机构
将乐县农业局植保所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1期20-25,共6页
文摘
茶卷叶蛾(Homona Spp),隶属鳞翅目卷叶蛾科。据已有的文献记载,Homona属为害茶叶的至少有两种:一种为Homonacoffearia Nietner,一种为H.magnani-ma Diakonoff。这两种卷叶蛾在我省均有分布。茶卷叶蛾是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茶、
关键词
茶卷叶蛾
多食性
卷叶蛾科
历期
幼虫期
雄蛾
越冬代
成虫寿命
腹节
寄生性昆虫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斜纹猫蛛捕食茶卷叶蛾的观察及其在茶园蛛口密度的调查
被引量:
5
12
作者
郭剑雄
许德元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3期17-20,共4页
文摘
蜘蛛在茶园是重要的捕食性天敌,种类多,数量大,繁殖率高,从若蛛至成蛛终生需捕食,对控制茶园害虫种群有较大的作用.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L. Koch)分布全省各地,是茶区的主要捕食性天敌蜘蛛优势种之一,在茶园能捕食茶卷叶蛾、小卷叶蛾、茶尺蛾、茶蚕的低龄幼虫,茶叶蝉、角蝉、绿盲蝽的若虫及茶小爪螨等,值得保护利用.探索其捕食量与害虫密度的关系,旨在给制订茶园害虫生物防治指标提供依据.为此,于1988年6~7月对该蛛以盛发的茶卷叶蛾(Homona spp.)初龄幼虫进行了捕食功能反应观察及其数学模拟,并进行了茶园蛛量调查.现整理报告如下:
关键词
茶卷叶蛾
斜纹猫蛛
初龄幼虫
园蛛
茶蚕
害虫生物防治
害虫种群
捕食量
低龄幼虫
小爪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树冠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遗传变异
被引量:
5
13
作者
叶乃兴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4期6-11,共6页
文摘
本文从表型、基因型和环境水平上分析了茶树树冠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性状间都有密切相关,且各性状间的表型相关主要受遗传效应的影响。对树高、树幅性状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最大骨干枝直径对树高的贡献最大,而树高、主干直径、骨干枝数等性状对树幅的贡献都较大。此外,还对茶树树冠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树幅
遗传变异
遗传效应
树高
福鼎大白茶
骨干枝
通径分析
福鼎大毫茶
福建水仙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龙茶做青过程的水分效应与数学模型探讨
被引量:
4
14
作者
刘用敏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90年第1期25-28,共4页
文摘
在以往的茶叶制作过程中,人们就已发现水分是一切生化反应的重要介质,水参与茶叶品质形成的一切生化反应.制茶过程中,叶内水分含量与内含物浓度相关,直接影响着成茶品质.但是影响制茶过程生叶水分含量变化的因素众多,水分含量与制茶环境、生化反应、制茶品质等关系错综复杂.这对于探讨水分效应,并为此建立理论模式指导生产造成一定困难.
关键词
茶叶品质
做青
生化反应
鲜叶
秋茶
夏茶
茶多酚含量
生化成分
内含物
数学模型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手茶特异型性状的遗传与变异
被引量:
2
15
作者
郭元超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通讯》
1990年第1期7-12,共6页
文摘
佛手,原产福建安溪县官桥区金榜乡骑虎岩上,属无性系灌木,大叶品种。因其树型及叶形态略似佛手柑而得名。由于嫩芽叶色泽不同,分有红芽佛手和绿芽佛手两种,分别简称红佛和绿佛。佛手种之所以出名,就因它具有类似佛手柑之株型与叶型,同时又有扭曲与浮突不平之叶片,加上结实性极弱和特异的外部形态与生理特征。因而。
关键词
佛手茶树
特异型性状
遗传
变异
分类号
S571.103.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倍硫磷等防治茶丽纹象(虫甲)试验初报
被引量:
1
16
作者
郭剑雄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1989年第1期20-22,共3页
文摘
茶丽纹象是我省茶叶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在我所茶园和本省部分茶区严重发生,茶叶产量受到重大损失。过去我曾经用666等农药进行防治,基本上控制了茶丽纹象的为害。
关键词
茶丽纹象甲
倍硫磷
巴丹
茶叶
分类号
S435.6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新品种白云1号简介
17
作者
廖剑秋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1期38-38,共1页
文摘
白云1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1972年从云南大叶种福安有性一代群体中,用系统选种法育成的早芽、高产、红绿茶兼制的茶树新品种。该品种1979年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成果奖,1986年10月通过省级成果鉴定,1987年列为第一批全国茶树区域试验品种。
关键词
茶树新品种
云南大叶种
系统选种
兼制
试验品种
绿茶品质
福鼎大白茶
早生种
开采期
烘青绿茶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未来茶树种植业的发展与我们的战略对策(续)
18
作者
郭专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4期15-17,共3页
文摘
(六)机械化向自控化发展: 茶树种植业的机械化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采茶机、修剪机、喷药机、施肥中耕除草机、喷灌机等等的研究应用,为解决劳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茶叶产量和提高茶叶品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当前,我国茶树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种植者们还不能摆脱大量繁重的手工劳作。茶树种植机械的推广、应用将是今后十年、二十年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
茶树根
茶树种植
茶叶品质
茶叶产量
喷灌机
茶机
喷药机
战略对策
茶树新品种
茶树生长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未来茶树种植业的发展与我们的战略对策
19
作者
郭专
林心炯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1989年第3期13-16,共4页
文摘
现代茶树种植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变革,历史与时代呼唤着崭新的未来,科学预测与超前计划是创造美好未来的两条良策.本文从战略的高度,运用系统理论,论述了未来茶树种植业的发展方向与我们相应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茶树生长
战略对策
多年生作物
茶树栽培
茶树生理
规范化栽培
现代科学
基础产业
生态化发展
规范化种植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溪大坪乡良种基地建设初显成效
20
作者
王振康
杨宝荣
林清金
机构
福建省茶叶研究所
安溪县大坪乡政府
出处
《茶叶科学技术》
2000年第3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福建
茶叶
良种基地
茶园管理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藏易贡茶场茶叶生产考察报告
谢逸安
吴木英
《福建茶叶》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茉莉花茶品质化学的研究
郭雯飞
骆少君
齐大荃
曹履诚
《福建茶叶》
199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中间试验报告
张天福
焦海晏
林学诗
郑乃辉
陈斯伟
《茶叶科学技术》
199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乔木大叶茶类群及其特化型花器群性研究
郭元超
《茶叶通讯》
199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市场调查看茶叶小包装
汤鸣绍
《茶叶科学技术》
198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发展茶叶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繁荣闽茶产销事业
黄世忠
《福建茶叶》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桔红10号新品种选育研究初报
廖剑秋
《茶叶科学技术》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开发适合国情的茶叶饮料的诌议
黄世忠
林承祥
《福建茶叶》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松溪县现代茶产业发展主要成效和做法
吴学荣
叶昌博
《中国茶叶》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乌龙茶做青过程叶、梗水分变化动向
林学诗
《茶叶科学技术》
199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茶卷叶蛾的初步观察
丁建华
郭剑雄
《茶叶科学技术》
198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斜纹猫蛛捕食茶卷叶蛾的观察及其在茶园蛛口密度的调查
郭剑雄
许德元
《茶叶科学技术》
198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茶树树冠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遗传变异
叶乃兴
《茶叶科学技术》
198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乌龙茶做青过程的水分效应与数学模型探讨
刘用敏
《茶叶科学技术》
199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佛手茶特异型性状的遗传与变异
郭元超
《茶叶通讯》
199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倍硫磷等防治茶丽纹象(虫甲)试验初报
郭剑雄
《蚕桑茶叶通讯》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茶树新品种白云1号简介
廖剑秋
《茶叶科学技术》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未来茶树种植业的发展与我们的战略对策(续)
郭专
《茶叶科学技术》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未来茶树种植业的发展与我们的战略对策
郭专
林心炯
《茶叶科学技术》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安溪大坪乡良种基地建设初显成效
王振康
杨宝荣
林清金
《茶叶科学技术》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