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茶产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动协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艳姣 林春桃 +1 位作者 范水生 苏宝财 《农业展望》 2021年第9期108-114,共7页
作为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优化中国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茶产业是福建的优势产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突出贡献。为探究茶... 作为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优化中国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茶产业是福建的优势产业,在解决"三农"问题、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突出贡献。为探究茶产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动情况,基于2010—2019年福建茶产业的发展概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的梳理,构建福建茶产业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各项指标赋权重,测算出福建茶产业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耦合协调度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茶产业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耦合协调度均呈现上升趋势,从原有的拮抗区间转向磨合区间。基于此,提出进一步发挥产业政策的积极效应和切实把握茶产业供需矛盾,提升茶叶品质,追求产业结构良性循环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供需矛盾 产业升级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茶配套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凌文 马永强 +1 位作者 孙柳境 林荣溪 《中国茶叶》 2018年第4期53-56,共4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茶配套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效地拓展了茶产业链长度和附加值,促进了茶配套产业转型升级,是进一步弘扬和传播茶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茶配套、茶配套产业、...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茶配套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效地拓展了茶产业链长度和附加值,促进了茶配套产业转型升级,是进一步弘扬和传播茶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茶配套、茶配套产业、茶配套产品等名词进行定义;其次对发展茶配套产业的意义进行阐述;最后,结合"一带一路"时代背景,提出福建茶配套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茶产业 茶配套 茶产业链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旅产业融合效应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生”功能理论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永强 许玉燕 +1 位作者 谢静欣 陈佑成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6-727,共12页
农旅产业融合是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渠道。新发展理念背景下,福建生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研究选取2009-2019年福建省相关统计年鉴数据,依据“三... 农旅产业融合是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渠道。新发展理念背景下,福建生态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在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本研究选取2009-2019年福建省相关统计年鉴数据,依据“三生”理论采用组合赋权法构建农旅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rcGIS、Geoda和STATA软件从时空角度分析农旅产业耦合发展水平、空间相关及空间聚集特征并探讨影响农旅产业耦合的因素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福建省农旅耦合协调度总体曲折向好发展,实现“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良好协调”的六级逐步跨越;福建省各地级市农旅产业融合效应存在局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莫兰指数呈现“W”形的波动变化,聚集类型由低-低聚集向低-高聚集再向高-高聚集后呈高-低聚集变化,最后再进入低-低状态,开始新一轮循环;从影响农旅产业融合效应的因素来看,资源供给、人才要素、科学技术、政府支持、产业带动、生活水平及需求升级均对农旅产业融合存在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在推动农旅产业融合过程中,可以通过平衡好农旅产业协调、重视现代化农业建设,统筹好农旅空间规划、促进要素资源相融合和发挥好农旅融合机制、加强内外部正向因素等措施来加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旅产业融合 耦合协调度模型 空间分析 福建省 “三生”功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同-共生视角的茶产业生态圈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马永强 谢静欣 +1 位作者 梅冬 陈佑成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4-354,共11页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产业内各要素逐步由相互竞争的失衡状态向互相依存、协同共生的结构转变。本研究基于协同共生视角,以福建省特色农业产业茶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关系结构对茶产业生态圈协同发展的...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产业内各要素逐步由相互竞争的失衡状态向互相依存、协同共生的结构转变。本研究基于协同共生视角,以福建省特色农业产业茶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关系结构对茶产业生态圈协同发展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生产者创新能力、消费者需求水平对茶产业生态圈协同进化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金融服务、平台服务等服务支持对茶产业生态圈协同进化无直接效应,但其通过影响产业共生性来影响茶产业生态圈的协同进化水平,产业共生性在其中扮演完全中介角色。基于此,从提升生产者创新能力、树立消费需求导向、完善服务支持和构建资源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共生 茶产业生态圈 金融服务 平台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配套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5
作者 陈凌文 马永强 +1 位作者 孙柳境 林荣溪 《福建茶叶》 2018年第8期9-10,14,共3页
“一带一路” 倡议的提出, 给中国茶配套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效地拓展了中国茶产业链长度和附加值的必然选择, 促进了中国茶配套产业转型升级,是进一步弘扬和传播茶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 “一带一路” 倡议的提出, 给中国茶配套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效地拓展了中国茶产业链长度和附加值的必然选择, 促进了中国茶配套产业转型升级,是进一步弘扬和传播茶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茶配套、 茶配套产业、 茶配套产品等名词进行定义;其次对发展茶配套产业的意义进行阐述;第三, 运用SWOT方法,对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最后, 结合 “一带一路” 时代背景, 提出福建茶配套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茶产业 茶配套 茶产业链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安溪茶庄园发展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于纪锋 冼静怡 马永强 《福建茶叶》 2024年第2期71-73,共3页
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和茶叶产业链延伸的新兴形式,茶文化旅游是茶叶产区乡村振兴和推动茶叶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安溪是中国国内的第一个产茶示范县,也是全国最先开始践行庄园经济的地区。通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安溪茶庄园已经初见成效... 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和茶叶产业链延伸的新兴形式,茶文化旅游是茶叶产区乡村振兴和推动茶叶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安溪是中国国内的第一个产茶示范县,也是全国最先开始践行庄园经济的地区。通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安溪茶庄园已经初见成效,但是仍然有不少方面需要改进。文章通过对安溪茶庄园现状和优势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交通不便利,客源受到限制;统筹规划弱,信息获取难度大;管理水平低,缺乏高素质人才;同质化严重,特色难以呈现等问题,并从完善配套设施,降低出行难度;细分产品项目,拓宽宣传途径;产业资源整合,加强人才引进;加强品牌建设,明确主题形象四方面探讨文旅融合背景下安溪茶庄园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庄园 文旅融合 茶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梁晶璇 宋慧琪 +2 位作者 官炳宏 马永强 陈佑成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6-704,共9页
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是传承传统农业文明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共生理论和归因理论,结合现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建构包括遗产环境、知识体系、文化内涵、品牌影响力、产业发展和管理制度在内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 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是传承传统农业文明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共生理论和归因理论,结合现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建构包括遗产环境、知识体系、文化内涵、品牌影响力、产业发展和管理制度在内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20份关于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遗产环境、知识体系、文化内涵、品牌影响力和管理制度对保护效果具有正向影响,产业发展对保护效果具有负向影响,据此提出了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铁观音 农业文化遗产 活态保护 结构方程模型 共生理论 归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溪茶庄园发展路径探索——以法国酒庄为借鉴 被引量:8
8
作者 梁晶璇 郑琼娥 《中国茶叶加工》 2019年第3期9-13,共5页
茶庄园作为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庄园,对当地的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经过几年的打造,安溪茶庄园的发展初见成效,但仍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法国酒庄起步较早,现已发展成熟,其发展路径尤为值得... 茶庄园作为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庄园,对当地的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经过几年的打造,安溪茶庄园的发展初见成效,但仍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法国酒庄起步较早,现已发展成熟,其发展路径尤为值得借鉴。鉴于此,文章将从品质与品牌的追求、酒庄与旅游的结合、产业与政策的推动三方面分析法国酒庄的发展经验,并结合安溪茶庄园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注重品质打造与品牌建设、完善茶旅体验与战略规划、借力资源优势与政策指导三方面探讨法国酒庄对安溪茶庄园发展路径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庄园 茶庄园 安溪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分析框架的线性场域下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与活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晶璇 宋慧琪 +2 位作者 官炳宏 郑琼娥 陈佑成 《农业展望》 2020年第12期107-112,共6页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是实现传统农业文明传承与文化生态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关键举措。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作为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其保护与活化关乎铁观音文化传承与经济...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是实现传统农业文明传承与文化生态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关键举措。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作为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其保护与活化关乎铁观音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线性文化遗产理念是通过对沿线文化遗产有效串联,实现遗产传承的整体化与持久化发展。将线性思维融入铁观音文化系统保护与活化,基于线性文化遗产的特征研究构建三维分析框架,以此分析梳理铁观音文化系统保护与活化现状,进而从将遗产区的茶山村落串联成线,纳入沿线物质与非物质遗产(X-Y维度);形成"铁观音之路"的整体线性保护与活化格局(X-Z维度);实施"铁观音之路"沿线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类型的保护与活化措施(X-Y-Z维度)等方面,提出线性场域下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的保护与活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文化遗产 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 三维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茶文化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际传播 被引量:6
10
作者 雷郑延 高水练 《茶叶》 2016年第1期52-55,共4页
人际传播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环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且地区关系复杂,阻碍诸国人际传播。茶文化中蕴含"和、礼、理、容"等促进人际传播的... 人际传播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环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且地区关系复杂,阻碍诸国人际传播。茶文化中蕴含"和、礼、理、容"等促进人际传播的特性。通过发挥海上丝绸之路茶历史文化作用、继承和创新茶文化、举办茶文化交流活动、创新茶文化产品等措施,可以增强各国人际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人际传播 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营造视角下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以晋江曾埭村为例
11
作者 江育 纪颖超 马永强 《农业展望》 2019年第12期95-100,共6页
中国休闲农业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在梳理中国休闲农业旅游现状的基础上,以晋江曾埭村休闲农业旅游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区营造与休闲农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曾埭村旅游服务与环境满意度、旅游... 中国休闲农业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在梳理中国休闲农业旅游现状的基础上,以晋江曾埭村休闲农业旅游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区营造与休闲农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曾埭村旅游服务与环境满意度、旅游者职业与旅游动机、旅游者年龄与喜欢的旅游产品、对曾埭村了解与对社区营造认可程度的交叉分析,指出了曾埭村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分析结果从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开发重点旅游产品体系、培养旅游产品专业人才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可行性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中国休闲农业产品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埭村 社区营造 休闲农业 旅游服务 旅游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