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闲置空间再生中空间形态的演变——以精神经济学分析为基础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燕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1-176,共6页
随着社会发展机制的逐渐转变,许多既定使用的空间原有的功能逐渐丧失、遭到废弃乃至呈现出一种闲置现象。这些空间往往记录着当时使用的建筑素材、颜色、构法等,反映着当时的使用形态、建筑风格、建筑空间以及建筑语汇,乃至周边环境所... 随着社会发展机制的逐渐转变,许多既定使用的空间原有的功能逐渐丧失、遭到废弃乃至呈现出一种闲置现象。这些空间往往记录着当时使用的建筑素材、颜色、构法等,反映着当时的使用形态、建筑风格、建筑空间以及建筑语汇,乃至周边环境所构成的社会脉络及纹理,如社会风貌、经济活动以及当地产业等,这使许多闲置空间仍然具备历史意义和重要价值。在精神经济学研究领域,闲置空间再生中的空间形态演变,引起了物质形式的贬值和精神内容的升值。就其空间形态演变的现状而言,闲置空间的再生是在权衡与妥协中兼顾历史空间的保留和文化创意氛围的形成,是在以尽量恰当的方式努力转变传统观念和构建文化认同,是在政府和居民的配合中实现空间形态的重塑和功能转化,是在"空间的生产"中形成产业链和创造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置空间再生 空间形态演变 产业结构优化 精神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