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船舶DMCC发动机整机性能优化
1
作者 蒋更红 才正 +1 位作者 范金宇 黄加亮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152,共9页
针对柴油发动机推进特性下的中高负荷工况出现的NO_(x)排放峰值现象,以及燃油价格日益上涨带来降低油耗率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通过调节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iesel/methanol compound combustion,DMCC)发动机多种控制参数,在保证动力性前提... 针对柴油发动机推进特性下的中高负荷工况出现的NO_(x)排放峰值现象,以及燃油价格日益上涨带来降低油耗率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通过调节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iesel/methanol compound combustion,DMCC)发动机多种控制参数,在保证动力性前提下,实现NO_(x)排放和有效燃油消耗率(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BSFC)的同步下降。为避免大规模试验带来的成本增加,首先基于高斯过程回归建立DMCC发动机排放的NO_(x)体积分数、BSFC和指示功率预测模型;然后将所建模型与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NSGA-Ⅱ)结合,对NO_(x)的体积分数和BSFC进行优化,并将Pareto前沿解集代入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he 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寻找最优控制参数组合;最后将最优控制参数组合标定至电子控制单元,与原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高斯过程回归建立的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大于0.95,均方根误差小于1,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使用NSGA-Ⅱ获取的最佳控制参数与优化前(原机工况)的相比,NO_(x)的排放量下降74.5%,仅为3.47 g/(kW·h),BSFC平均下降6.7%,仅为203.5 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柴油/甲醇组合燃烧 高斯过程回归 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轴系高静低动扭振隔振装置结构设计及分析
2
作者 李林桃 张超 +2 位作者 杨志荣 饶柱石 肖望强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8-264,共7页
[目的]针对船舶轴系低频扭转振动抑制问题,设计并研制一种高静低动特性的扭振隔振装置。[方法]首先,基于正负扭转刚度并联的方式设计零部件,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其三维模型,并通过3D打印制作隔振装置样机;然后,采用谐波平衡法求解模... [目的]针对船舶轴系低频扭转振动抑制问题,设计并研制一种高静低动特性的扭振隔振装置。[方法]首先,基于正负扭转刚度并联的方式设计零部件,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其三维模型,并通过3D打印制作隔振装置样机;然后,采用谐波平衡法求解模型的Duffing方程,以研究结构参数和激励幅值对隔振装置扭矩传递率的影响;最后,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并对样机进行静载扭转试验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隔振装置在静载扭矩试验下,在-2°~2°转角范围内具有高静低动刚度特性,且能承载大小为160 N?mm的力矩;在合适的结构参数下,隔振装置相比线性隔振装置具有更好的低频隔振效果。[结论]所提扭振隔振装置能通过正、负刚度并联实现高静低动特性,可为船舶轴系低频扭转振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轴系 扭振隔离 扭转实验 谐波平衡法 高静低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器新能源船舶电网锁相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国玲 何富桥 +2 位作者 刘旭 李振宇 许顺孝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7-155,共9页
基于新能源发电单元与柴油发电机组并联构成的新能源混合动力船舶,针对船舶电网具有三相不平衡、含低次谐波、直流偏压以及负载突变时电压与频率瞬态波动大等固有电能质量不佳问题、新能源接口逆变器锁相要求,依据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 基于新能源发电单元与柴油发电机组并联构成的新能源混合动力船舶,针对船舶电网具有三相不平衡、含低次谐波、直流偏压以及负载突变时电压与频率瞬态波动大等固有电能质量不佳问题、新能源接口逆变器锁相要求,依据二阶广义积分器(SOGI)具有的低通与带通特性,提出了一种适应于的新能源混合动力船舶交流电力系统锁相电路结构SOGI-FDE-FLL,包括基于SOGI的锁频电路(SOGI-FLL)与基于SOGI的前置级滤波器(SOGI-FDE)两部分,前者实现电压与频率快速而准确的跟踪,后者除高频滤波外,实现了直流偏压的消除及正序分量的提取。通过理论研究与仿真分析,获得了电路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SOGI锁相电路结构在电网电压幅值、频率跃变时,锁定的电压幅值、频率无振荡,且动态调节时间小于3个低频周期,验证了其在船舶电网电能质量极差条件下锁相速度快、锁相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 船舶电网 新能源 二阶广义积分器 锁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在活性炭上的超临界温度吸附实验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解晨 郑青榕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4,共5页
为研发ANG吸附剂,本文选择比表面积为2074m2.g-1的活性炭SAC-02,在温度区间263.15K~313.15K、压力范围0 MPa~8MPa,应用Setaram PCT Pro E&E测量甲烷在SAC-02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并由D-A方程、Clausius-Clapeyron方程和Virial方... 为研发ANG吸附剂,本文选择比表面积为2074m2.g-1的活性炭SAC-02,在温度区间263.15K~313.15K、压力范围0 MPa~8MPa,应用Setaram PCT Pro E&E测量甲烷在SAC-02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并由D-A方程、Clausius-Clapeyron方程和Virial方程标绘分析了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当压力高于0.08MPa时,确定参数后的D-A方程预测实验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5%;甲烷在SAC-02活性炭上的等量吸附热反映了甲烷在能量非均匀表面吸附的特点,数值为13.99kJ.mol-1~17.57 kJ.mol-1,极限吸附热随温度呈线性变化,其平均值为19.43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活性炭 吸附模型 吸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冷藏集装箱真空绝热板新型吸气剂试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冯玉龙 郑青榕 +1 位作者 陈坚 李松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4-629,共6页
为研制与船舶冷藏集装箱运行环境适配的真空绝热板(VIPs)吸气剂,展开常规吸附剂及吸气剂初试样对VIPs释放气体组分吸附平衡的测试分析。首先,采用程序升温法,在温度区间323~563 K,由GC-MS气相色谱分析VIPs在船舶运行环境下的释放气体成... 为研制与船舶冷藏集装箱运行环境适配的真空绝热板(VIPs)吸气剂,展开常规吸附剂及吸气剂初试样对VIPs释放气体组分吸附平衡的测试分析。首先,采用程序升温法,在温度区间323~563 K,由GC-MS气相色谱分析VIPs在船舶运行环境下的释放气体成分,并由重量法在温度区间283~303 K,测试水蒸汽在比表面积分别为300,810和1916 m^2/g的普通硅胶、碳分子筛和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其次,选用容积法测试了氢气、乙烯在活性炭和负载催化金属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数据。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催化金属能避免吸气剂吸水板结,并可降低吸气剂与氢的反应平台温度,进而提高吸气剂的稳定性,适用于制备船舶冷藏集装箱的VIPs吸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绝热板 吸气剂 活性炭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复合材料船舶开孔板架优化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兆一 李晓文 +3 位作者 李钊 陈清林 蔡应强 彭苗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8-52,共5页
复合材料板架作为轻量化船舶的主要构件,其设计是否合理对船舶本身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响应面法和有限元仿真,从结构重量和稳定性两方面着手对复合材料船舶开孔板架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借助Ansys Workbench计算平台,对... 复合材料板架作为轻量化船舶的主要构件,其设计是否合理对船舶本身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响应面法和有限元仿真,从结构重量和稳定性两方面着手对复合材料船舶开孔板架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借助Ansys Workbench计算平台,对复合材料开孔板架进行静力学计算、特征值屈曲分析和响应面优化设计,获得一系列板架设计方案的稳定性参数和重量特征。优化过程中应用DOE试验设计技术和RSO响应面优化模型,确定采样点位置并拟合构造标准三维响应曲面。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生成初始样本点,获得最佳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面板厚度对板架重量和屈曲能力的影响最为敏感;优化设计方案减重效果较好,抗屈曲能力明显提高。该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能为复合材料船舶改进优化、轻量化应用等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设计 响应面法 复合材料 开孔板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变频海水系统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开进 李彬彬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6-71,共6页
传统的船舶海水系统的培训和操作训练软件是在工频模式的设计工况下工作的,这已不能适应新的减排规则和相关公约要求.本文以载重量为30 000 t的多用途船的海水系统为仿真对象,根据海水系统原理、能量守恒定律和传热学基本理论,建立变频... 传统的船舶海水系统的培训和操作训练软件是在工频模式的设计工况下工作的,这已不能适应新的减排规则和相关公约要求.本文以载重量为30 000 t的多用途船的海水系统为仿真对象,根据海水系统原理、能量守恒定律和传热学基本理论,建立变频海水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该系统的操作和监控功能,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下采用C#语言实现该系统的相关界面设计和功能仿真.对该系统进行全面的操作和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软件能逼真地反映海水系统在变频模式下的工作状况和实际动态过程.这对提高船员的操作水平及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海水系统 变频模式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差分进化机理的船舶方位估计方法
8
作者 王荣杰 詹宜巨 +1 位作者 周海峰 陈美谦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0,共5页
针对船舶定位,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机理的目标方位估计方法。首先,将多变异策略和优劣淘汰制引入到差分进化算法中;其次,用新的差分进化机理优化估计波达方位的似然目标函数,从而达到估计目标船舶方位的目的;最后,进行源信号服从正则... 针对船舶定位,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机理的目标方位估计方法。首先,将多变异策略和优劣淘汰制引入到差分进化算法中;其次,用新的差分进化机理优化估计波达方位的似然目标函数,从而达到估计目标船舶方位的目的;最后,进行源信号服从正则分布、非正则分布和混合类型的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估计目标船舶的波达方位,而且对噪声具有比其他传统方法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差分进化机理 波达方位 变异 最大似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穿插的Ni/Cu@MIL-101(Cr)催化氨硼烷水解释氢研究
9
作者 安科迪 仵梦博 郑青榕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4-963,共10页
为提高氨硼烷(AB)水解释氢性能,选择Ni、Cu作为催化金属,采取氧化石墨烯(GO)对MIL-101(Cr)的穿插制备了催化剂。通过优化GO的穿插比例及Ni/Cu的双金属组分,结合制备试样的结构表征、微观形貌观察,分析了GO穿插量对MIL-101(Cr)结构的影响... 为提高氨硼烷(AB)水解释氢性能,选择Ni、Cu作为催化金属,采取氧化石墨烯(GO)对MIL-101(Cr)的穿插制备了催化剂。通过优化GO的穿插比例及Ni/Cu的双金属组分,结合制备试样的结构表征、微观形貌观察,分析了GO穿插量对MIL-101(Cr)结构的影响,并由在288-328 K的AB水解释氢试验,分析了Ni、Cu及GO的穿插比例对AB释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45%的GO穿插时的试样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以0.5∶0.5的比例担载Ni/Cu的催化剂的催化效率(TOF)和活化能分别为27 min^(-1)、35.7 kJ/mol;在经过10次循环后,释氢时间延长48%,释氢量减少小于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硼烷 催化剂 MOFS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VOF沉积AlCoCrFeNi涂层在海水介质中腐蚀磨损行为
10
作者 卢李 王军伟 +5 位作者 杜青松 刁望 温文辉 成波 戴乐阳 杨理京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2-1415,共14页
水陆两栖飞机的外露轴承等运动副处于海水腐蚀与磨损工况,研究其耐腐蚀磨损(简称“蚀损”)性能将提高其服役安全性。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原位监测磨损过程中腐蚀行为方法,详细研究了轴承钢GCr15和利用HVOF方法制备的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 水陆两栖飞机的外露轴承等运动副处于海水腐蚀与磨损工况,研究其耐腐蚀磨损(简称“蚀损”)性能将提高其服役安全性。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原位监测磨损过程中腐蚀行为方法,详细研究了轴承钢GCr15和利用HVOF方法制备的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在人工海水中的腐蚀磨损行为,量化分析了蚀损机理。结果表明:在纯腐蚀条件下,GCr15在人工海水中因发生活性溶解,腐蚀速率较高(134.86μm/a);在蚀损条件下,腐蚀与磨损产生正协同效应,GCr15蚀损率是5.22×10^(-6)mm^(3)/(N·m);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因钝化和高硬度而具有较好的耐腐蚀和耐蚀损性能,其在纯腐蚀条件下的腐蚀速率和蚀损条件下的材料损失率分别是GCr15对应速率的1/13和1/2。磨损导致质量损失占总损失的99.5%以上,提高该涂层耐磨损性能将进一步提升其耐蚀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OF涂层 高熵合金 轴承钢 腐蚀磨损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钻井平台应急脆弱性群评估法研究
11
作者 熊云峰 陈章兰 李晓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108,共6页
为有效解决海洋钻井平台应急脆弱性群评估问题,根据海洋钻井平台应急管理体系特点,运用人因工程原理,构建海洋钻井平台应急脆弱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专家评分法建立专家权重计算模型,对专家给出的评估指标权重进行集结,确定评估指标... 为有效解决海洋钻井平台应急脆弱性群评估问题,根据海洋钻井平台应急管理体系特点,运用人因工程原理,构建海洋钻井平台应急脆弱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专家评分法建立专家权重计算模型,对专家给出的评估指标权重进行集结,确定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估理论,根据专家权重获得评估指标隶属度,进而对海洋钻井平台的应急脆弱性进行模糊群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评估法充分考虑专家在群评估中的重要作用,使指标权重和评估结论更加准确可靠。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评价海洋钻井平台应急脆弱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钻井平台 应急脆弱性 群评估 综合权重 模糊评估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目标重叠下马赛克图像数据增强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曾广淼 俞万能 +1 位作者 王荣杰 林安辉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9-1148,共10页
目标识别中的重叠遮挡问题一直以来是研究的难点,船舶目标在狭窄水域发生相互遮挡的情况依然存在.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马赛克数据增强方法,将训练图片拼接变换成3种不同的尺度,并按照不同比例输入网络进行训练,强化了检测算法对局部特... 目标识别中的重叠遮挡问题一直以来是研究的难点,船舶目标在狭窄水域发生相互遮挡的情况依然存在.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马赛克数据增强方法,将训练图片拼接变换成3种不同的尺度,并按照不同比例输入网络进行训练,强化了检测算法对局部特征的学习能力,在保持测试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对重叠目标的识别准确率,降低了不同分辨率下识别能力的衰弱速度,加强了算法的鲁棒性.基于小型移动测试平台的实测实验证明,相对于原始算法,经过改进后的算法在重叠目标的识别准确率上提高了2.5%,目标丢失时间减少了17%,在不同视频分辨率下的识别稳定性上提高了27.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识别 目标重叠 图像数据增强 Yolov4算法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更快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多视角船舶识别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静 王荣杰 +2 位作者 曾光淼 林安辉 王亦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32-1840,共9页
针对在复杂海洋环境下采集船舶多视角图像难度大、不同视角下船舶外观差异显著的问题,本文以自制的不同类型的多艘船舶的多视角图像为数据集训练更快区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平均F1分数、平均精度和平均误检率作为评价指标评估更快区... 针对在复杂海洋环境下采集船舶多视角图像难度大、不同视角下船舶外观差异显著的问题,本文以自制的不同类型的多艘船舶的多视角图像为数据集训练更快区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平均F1分数、平均精度和平均误检率作为评价指标评估更快区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不同视角船舶的识别性能,并通过识别不同船舶的F1分数和误检率分析更快区域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质量、背景图像的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更快区域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多角度船舶的平均F1分数为0.6969,平均精度为92.88%,平均误检率为8.34%,即更快区域卷积神经网络对多视角船舶有较高的识别能力,但对于有雾或昏暗环境下的低像素图像识别能力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 船舶识别 视觉图像 更快区域卷积神经网络 目标检测 特征提取 深度学习 低分辨率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金属混合船舶极限强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晓文 朱兆一 +2 位作者 李妍 扈喆 戴乐阳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1-692,共12页
复合材料-金属混合船舶由大型复合材料上层建筑和金属主船体构成,集成了金属和复合材料的结构、功能特性,能有效满足未来军、民船舶多功能、轻量化的发展需求。文章总结了国内外混合船舶的极限强度研究进展,阐述了复合材料-金属混合船... 复合材料-金属混合船舶由大型复合材料上层建筑和金属主船体构成,集成了金属和复合材料的结构、功能特性,能有效满足未来军、民船舶多功能、轻量化的发展需求。文章总结了国内外混合船舶的极限强度研究进展,阐述了复合材料-金属混合船舶在船舶领域的应用情况,明确了多材料混合船舶的市场前景;从理论方法、数值计算和力学试验三个方面回顾并总结了考虑上层建筑影响的混合船舶的极限强度研究情况,并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复合材料-金属混合船舶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为大型轻量化客船、豪华邮轮等大尺度多材料混合船舶的力学行为研究、实船设计应用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强度 混合船舶 复合材料 力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烧甲醇对船舶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宣熔 牛梦达 +4 位作者 李品芳 黄加亮 范金宇 胡登 邓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01-104,109,共5页
为解决船用柴油机NOX,soot,CO等过高排放的问题,以实验室4190ZLC-2型船用中速机为研究对象,运用AVL-FIRE软件构建燃烧室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采用仿真实验,研究不同甲醇掺混比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在保证柴油机正常... 为解决船用柴油机NOX,soot,CO等过高排放的问题,以实验室4190ZLC-2型船用中速机为研究对象,运用AVL-FIRE软件构建燃烧室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采用仿真实验,研究不同甲醇掺混比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在保证柴油机正常燃烧性能情况下,得出最佳的甲醇掺混比。研究结果表明:与纯柴油相比,甲醇-柴油混合燃料使得缸内最大爆发压力有所降低,对应相位略有提前;放热率曲线呈单峰分布且峰值增加,相对曲轴转角滞后;额定工况下随着甲醇的掺混比例增加,CO排放显著增加,NOX,soot排放量呈降低趋势。经分析,在掺混比为20%,NO排放较原机降低5.4%,CO含量增加49.2%,soot排放量降低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中速柴油机 甲醇 最佳掺混比 燃烧及排放特性 放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态船舶能源系统多能互补优化管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司玉鹏 王荣杰 +3 位作者 张世奇 周文婷 林安辉 曾广淼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51-1058,共8页
为保证船舶能源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减少航行中污染物的排放,综合考虑船舶混合能源系统的供电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混合能源系统能源管理策略。建立了船舶混合能源系统中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柴油机和储能模块的数学模... 为保证船舶能源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减少航行中污染物的排放,综合考虑船舶混合能源系统的供电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混合能源系统能源管理策略。建立了船舶混合能源系统中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柴油机和储能模块的数学模型。同时计及运行成本和污染物排放量为能量管理优化目标,建立能源管理的目标函数。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从而实现船舶混合能源系统能量优化管理。模拟船舶航行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和实时性,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地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和污染物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能源船舶 能量管理 优化调度 储能模块 清洁能源 粒子群算法 多目标优化 排放最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中间轴承的载荷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志荣 戴乐阳 +1 位作者 于洪亮 饶柱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A02期462-464,共3页
针对船舶中间轴承的结构及特点,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船舶中间轴承进行有限元建模与仿真,计算应力与应变的函数关系,根据得到的函数关系对轴承载荷进行识别,该技术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可作为船舶轴承载荷校核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船舶中间轴承 载荷识别技术 有限元 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轻量化T型连接结构设计及强度试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晓文 邵菲 +2 位作者 朱兆一 扈喆 李平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4-463,共10页
文章从船舶轻量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由复合材料夹芯板和增强泡沫胶接而成的新型T型连接结构,解决了船舶复合材料上层建筑内部壁板之间的连接问题。基于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原理和力学特性,设计了T型连接结构的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研... 文章从船舶轻量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由复合材料夹芯板和增强泡沫胶接而成的新型T型连接结构,解决了船舶复合材料上层建筑内部壁板之间的连接问题。基于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原理和力学特性,设计了T型连接结构的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研究其在不同载况下的极限承载和损伤模式,证明T型连接损伤模式复杂,抗拉能力弱,尤其面板与腹板连接区的胶层是承载薄弱环节;依据试验结果验证数值计算方法,并规划3条技术路径以研究T型连接的抗拉特性,应用数值方法提取对应技术路径的应力和位移特征量,分析T型连接面板与腹板连接区的胶层几何参数对抗拉强度和重量的响应规律,获得连接区胶层几何夹角的建议取值为45°~60°,为复合材料船舶轻量化胶接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轻量化 T型连接 结构设计 强度试验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电动船舶纵倾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振兴 徐轶群 陈皓雯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26-30,共5页
小型电动船舶比传统燃油船舶对阻力大小更关注,纵倾优化减阻不需要改变船体外形,实施较为方便。选取1艘5.2 m长小型电动船舶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船推力与功率关系试验以及功率与航速关系试验,以此获得实船推力与航速关系。通过CFD计算... 小型电动船舶比传统燃油船舶对阻力大小更关注,纵倾优化减阻不需要改变船体外形,实施较为方便。选取1艘5.2 m长小型电动船舶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船推力与功率关系试验以及功率与航速关系试验,以此获得实船推力与航速关系。通过CFD计算出稳定航速下的阻力,与实船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CFD方法计算的可行性。进而通过CFD计算不同纵倾角下的阻力数值,得出小型船舶在不改变航速、载重量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改变纵倾来减少阻力,对其他小型船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船 推力试验 阻力 CFD 纵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机舱含油废水在膨胀石墨/活性炭复合吸附剂上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轩 郑青榕 +1 位作者 张维东 赵国斌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5-109,共5页
为分析吸附技术在船舶机舱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化学活化法,分别选择KOH和酚醛树脂作为活化剂和碳源,在由溶液浸渍法制备膨胀石墨/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后,进行乳化油在制备试样上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特性作分析。在25℃下,... 为分析吸附技术在船舶机舱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化学活化法,分别选择KOH和酚醛树脂作为活化剂和碳源,在由溶液浸渍法制备膨胀石墨/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后,进行乳化油在制备试样上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特性作分析。在25℃下,根据重量法的原理测试了乳化油在吸附剂试样上的吸附动力曲线,并通过拟合Lagergren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曲线,确定吸附速率常数与初始吸附速度。在温度区间20℃~30℃,测试乳化油在试样上的吸附等温线后,比较Langmuir,Freundlich和Tempkin吸附等温方程预测吸附平衡数据的精度,并由Van′t Hoff方程计算了吸附平衡过程的焓变和熵变。结果表明,乳化油在复合吸附剂上发生物理吸附且在常温下就可自发进行,研究乳化油在复合吸附剂上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和吸附平衡可分别选用Lagergren准二级吸附速率模型和Tempkin吸附等温方程。膨胀石墨/活性炭复合吸附剂用于船舶机舱含油废水的处理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膨胀石墨/活性炭复合吸附剂 吸附平衡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