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福建省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时空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锦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3-930,共8页
根据福建省及其地级市2009—2016年的粮食生产数据,对其粮食生产和耕地利用情况进行时空分析,并采用LMDI模型分解各耕地利用因素对粮食产量的贡献,比较和分析不同耕地利用因素对粮食产量变化的效应,以探究不同区域粮食产量变化的主导因...
根据福建省及其地级市2009—2016年的粮食生产数据,对其粮食生产和耕地利用情况进行时空分析,并采用LMDI模型分解各耕地利用因素对粮食产量的贡献,比较和分析不同耕地利用因素对粮食产量变化的效应,以探究不同区域粮食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2009—2016年粮食产量约下降2.4%,其中,粮作比下降8.8%是导致福建省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2009—2016年,福建省各地级市中仅龙岩和三明2地实现粮食增产。厦门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降幅最大,龙岩和漳州粮食单产增幅明显,泉州农业劳动力数量下降明显,所有地级市的粮作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构效应是导致福建省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影响省内各地级市粮食产量变化的因素则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利用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短期低氮添加改变黄山松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分子组成及稳定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元晓春
张晓晴
+6 位作者
周茜
吴联钻
陈俊明
曾泉鑫
柏欣宇
李文周
陈岳民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4-514,共11页
可溶性有机质(DOM)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其动态变化对理解全球变化情景下区域/全球碳循环至关重要。然而,氮沉降背景下土壤DOM分子特性如何变化尚不明确。采用尿素添加模拟野外氮沉降,在黄山松林设置了三个氮添加水平(0、40和80 kg·...
可溶性有机质(DOM)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其动态变化对理解全球变化情景下区域/全球碳循环至关重要。然而,氮沉降背景下土壤DOM分子特性如何变化尚不明确。采用尿素添加模拟野外氮沉降,在黄山松林设置了三个氮添加水平(0、40和80 kg·hm^(-2)·a^(-1))。利用高分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探究了短期(三年)氮添加对0~10 cm土壤DOM分子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FT-ICRMS分析结果表明,DOM分子主要集中在250~400Da,碳氢氧化合物占全部化合物的50%以上。在DOM分子的八种类别中,木质素类分子在土壤DOM分子中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单宁类和缩合芳烃,而易分解的小分子(包括脂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相对丰度较低。尽管氮添加未改变DOM含量和光学特性,但DOM的分子组成变化显著。相比于高氮处理,低氮处理显著降低了DOM中碳水化合物分子的相对丰度,降低幅度73.33%。这可能主要归功于微生物生物量和水解酶活性的增加。此外,低氮添加下双键当量(DBE)显著增加,说明DOM的分子稳定性有所提升。皮尔森(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DBE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氨基糖等小分子化合物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木质素及缩合芳烃等大分子的相关性不显著。这说明短期氮添加下DOM的分子稳定性可能取决于碳水化合物等易分解小分子的减少而非难分解分子的增加。综合而言,本研究为理解氮沉降下土壤DOM的行为提供了分子层面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可溶性有机质
分子组成
分子稳定性
氮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维乡村空间治理体系的建构与差异化实施路径
被引量:
2
3
作者
叶丹
陈树荣
+1 位作者
陈艳华
杨培峰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3,共8页
针对当前乡村空间治理面临的治理目标有限性、治理要素片面性、治理手段局限性和治理主体单一性的现实困境,明确新时期乡村空间治理的目标指引,构建涵括治理目标、治理要素、治理手段和治理主体等维度的多维乡村空间治理体系,并针对福...
针对当前乡村空间治理面临的治理目标有限性、治理要素片面性、治理手段局限性和治理主体单一性的现实困境,明确新时期乡村空间治理的目标指引,构建涵括治理目标、治理要素、治理手段和治理主体等维度的多维乡村空间治理体系,并针对福建省提出的集聚提升中心类、转型融合城郊类、保护开发特色类和搬迁撤并衰退类等村庄类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不同类型村庄的差异化乡村空间治理路径,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与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
差异化
空间治理体系
乡村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时空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黄锦东
机构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3-93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384)。
文摘
根据福建省及其地级市2009—2016年的粮食生产数据,对其粮食生产和耕地利用情况进行时空分析,并采用LMDI模型分解各耕地利用因素对粮食产量的贡献,比较和分析不同耕地利用因素对粮食产量变化的效应,以探究不同区域粮食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2009—2016年粮食产量约下降2.4%,其中,粮作比下降8.8%是导致福建省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2009—2016年,福建省各地级市中仅龙岩和三明2地实现粮食增产。厦门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降幅最大,龙岩和漳州粮食单产增幅明显,泉州农业劳动力数量下降明显,所有地级市的粮作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构效应是导致福建省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影响省内各地级市粮食产量变化的因素则各有不同。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利用
福建
Keywords
food security
cultivated land use
Fujian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
S3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期低氮添加改变黄山松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分子组成及稳定性
被引量:
1
2
作者
元晓春
张晓晴
周茜
吴联钻
陈俊明
曾泉鑫
柏欣宇
李文周
陈岳民
机构
武夷学院旅游学院
福建
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
福建
戴云山国家级
自然
保护区管理局
福建
师范大学
福建省
亚热带
资源
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4-51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01532,32371846)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01397,2020J01142)共同资助。
文摘
可溶性有机质(DOM)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其动态变化对理解全球变化情景下区域/全球碳循环至关重要。然而,氮沉降背景下土壤DOM分子特性如何变化尚不明确。采用尿素添加模拟野外氮沉降,在黄山松林设置了三个氮添加水平(0、40和80 kg·hm^(-2)·a^(-1))。利用高分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探究了短期(三年)氮添加对0~10 cm土壤DOM分子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FT-ICRMS分析结果表明,DOM分子主要集中在250~400Da,碳氢氧化合物占全部化合物的50%以上。在DOM分子的八种类别中,木质素类分子在土壤DOM分子中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单宁类和缩合芳烃,而易分解的小分子(包括脂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相对丰度较低。尽管氮添加未改变DOM含量和光学特性,但DOM的分子组成变化显著。相比于高氮处理,低氮处理显著降低了DOM中碳水化合物分子的相对丰度,降低幅度73.33%。这可能主要归功于微生物生物量和水解酶活性的增加。此外,低氮添加下双键当量(DBE)显著增加,说明DOM的分子稳定性有所提升。皮尔森(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DBE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氨基糖等小分子化合物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木质素及缩合芳烃等大分子的相关性不显著。这说明短期氮添加下DOM的分子稳定性可能取决于碳水化合物等易分解小分子的减少而非难分解分子的增加。综合而言,本研究为理解氮沉降下土壤DOM的行为提供了分子层面的新视角。
关键词
高分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可溶性有机质
分子组成
分子稳定性
氮沉降
Keywords
High-resolution 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
Soluble organic matter
Molecular composition
Molecular stability
Nitrogen deposition
分类号
S714.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维乡村空间治理体系的建构与差异化实施路径
被引量:
2
3
作者
叶丹
陈树荣
陈艳华
杨培峰
机构
福建
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福建省
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
耕地保护监督处
出处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3,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研究基金项目(23YJA6301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2YJC840041)
+1 种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20C036)
福建省科技厅创新战略研究项目(2020R0099)。
文摘
针对当前乡村空间治理面临的治理目标有限性、治理要素片面性、治理手段局限性和治理主体单一性的现实困境,明确新时期乡村空间治理的目标指引,构建涵括治理目标、治理要素、治理手段和治理主体等维度的多维乡村空间治理体系,并针对福建省提出的集聚提升中心类、转型融合城郊类、保护开发特色类和搬迁撤并衰退类等村庄类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不同类型村庄的差异化乡村空间治理路径,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与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多维
差异化
空间治理体系
乡村
福建省
Keywords
multidimensional
differentiation
spatial governance system
village
Fujian province
分类号
TU982.29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福建省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时空分析
黄锦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短期低氮添加改变黄山松土壤可溶性有机质的分子组成及稳定性
元晓春
张晓晴
周茜
吴联钻
陈俊明
曾泉鑫
柏欣宇
李文周
陈岳民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维乡村空间治理体系的建构与差异化实施路径
叶丹
陈树荣
陈艳华
杨培峰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