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的垃圾焚烧锅炉二次风喷入角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为晶 孙加康 +2 位作者 郑闽锋 龚凌诸 唐方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463,共9页
为研究二次风喷入角度对焚烧锅炉炉膛内温度、烟气速度、烟气停留时间、排烟热损失的影响以及二次风喷入角度与焚烧炉出口处NO_(x)浓度的关联性,采用UDF编译边界条件和Fluent耦合的方法,针对某600 t/d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前后墙二次... 为研究二次风喷入角度对焚烧锅炉炉膛内温度、烟气速度、烟气停留时间、排烟热损失的影响以及二次风喷入角度与焚烧炉出口处NO_(x)浓度的关联性,采用UDF编译边界条件和Fluent耦合的方法,针对某600 t/d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前后墙二次风喷入角度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的前墙二次风喷入角度变化为68°~80°,后墙二次风喷入角度变化为61°~73°,二次风风速为42 m/s,二次风温度为301.15 K。结果表明:后墙二次风喷入角度不变时,随着前墙二次风喷入角度增加,NO_(x)浓度先升高后下降(最低为142.23 mg/m^(3),且焚烧炉排烟热损失降低(最小为7.12%);前墙二次风喷入角度不变时,随着后墙二次风喷入角度增加,NO_(x)浓度也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最低为149.15 mg/m^(3),且焚烧炉排烟热损失先升高后降低(最小为7.46%);前后墙二次风喷入角度分别为80°和67°时,SNCR两层喷枪之间的平均温度为1229.59 K,停留时间为1.63 s,与其他工况相比更加接近SNCR脱硝的最佳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第一烟道出口处的平均温度为1211.36 K且停留时间大于2 s,有助于抑制二噁英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焚烧锅炉 数值模拟 二次风喷入角度 NO_(x)浓度 排烟热损失 SNCR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cleGAN的太阳电池电致发光图像数据增强方法
2
作者 何翔 杨爱军 +2 位作者 黎健生 陈彩云 游宏亮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7-1069,共13页
针对光伏组件电致发光缺陷自动识别研究中训练用图像不足以及生成图像质量不佳的问题,采用cycleGAN生成了太阳电池EL缺陷图像,并与DCGAN生成的图像进行了综合性对比。将拍摄到的EL图像进行分类和数据增强形成训练集。接着采用训练集对cy... 针对光伏组件电致发光缺陷自动识别研究中训练用图像不足以及生成图像质量不佳的问题,采用cycleGAN生成了太阳电池EL缺陷图像,并与DCGAN生成的图像进行了综合性对比。将拍摄到的EL图像进行分类和数据增强形成训练集。接着采用训练集对cycleGAN与DCGAN进行训练。最后,从生成图像的有效性、相似性和多样性3个角度对比了两个模型所生成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cycleGAN所生成的图像中,有效图像的占比显著高于DCGAN。与真实拍摄的图像相比,cycleGAN所生成图像的感官相似性极高,难以通过人眼分辨。cycleGAN所生成图像的FID指标显著低于DCGAN。采用cycleGAN生成图像训练的分类模型对真实拍摄图像的准确率达到93.45%,当训练集中混入少量真实拍摄图像时,该准确率提升至98.26%,显著高于DCGAN。cycleGAN生成图像的平均MS-SSIM指标显著低于DCGAN。采用cycleGAN进行太阳电池EL图像的数据增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有效性、相似性和多样性3方面显著优于DCG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太阳电池 电致发光 cycleGAN DCG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GANs的半片光伏组件电致发光图像增强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何翔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322,共9页
针对半片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缺陷自动识别过程中训练用样本不足导致模型过拟合的问题,采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DCGANs)生成可控制属性的半片光伏组件EL图... 针对半片光伏组件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缺陷自动识别过程中训练用样本不足导致模型过拟合的问题,采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DCGANs)生成可控制属性的半片光伏组件EL图像,再采用多尺度结构相似性(multiscale structural similarity,MS-SSIM)指标对生成的EL图像与拍摄的EL图像之间的相似程度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得到,使用DCGANs生成的所有类型半片光伏组件的EL图像与拍摄的EL图像的MS-SSIM指标都大于0.55,大部分的MS-SSIM值在0.7附近。在分类模型的训练过程中,测试集准确率随着训练集中生成图像数量的增加而升高,当生成图像数量达到6 000张时,测试集准确率达到97.92%。实验结果表明,采用DCGANs能够生成高质量且可控制属性的半片光伏组件EL图像,较好地解决因缺少训练样本而导致的模型过拟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s) 电致发光(EL) 多尺度结构相似性(MS-SSIM)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锅炉二次风风速对NO_(x)污染控制及热效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郑闽锋 孙加康 +4 位作者 龚凌诸 卢翔涛 朱猛 石祥 陈佳伟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6,共9页
为研究不同二次风风速对锅炉炉膛内温度、NO_(x)浓度、烟气停留时间分布及热效率的影响,针对某600 t/d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后墙二次风风速在42~66 m/s、前墙二次风风速不变时,随着后墙二次风风... 为研究不同二次风风速对锅炉炉膛内温度、NO_(x)浓度、烟气停留时间分布及热效率的影响,针对某600 t/d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后墙二次风风速在42~66 m/s、前墙二次风风速不变时,随着后墙二次风风速增大,第一烟道出口处NO_(x)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当第一烟道出口处O_(2)含量从6.47%增加到7.02%,NO_(x)质量浓度从106.98 mg/m^(3)降低到100.18 mg/m^(3),降低了6.36%;前墙二次风风速为42 m/s,后墙二次风风速为66 m/s时,焚烧炉内温度梯度相较其他工况更加均匀,烟气在焚烧炉内温度大于1123 K区域停留时间超过2 s,有利于抑制二口恶英的生成;前墙二次风风速为45 m/s,后墙二次风风速为70 m/s时,相较原始工况第一烟道出口处平均温度降低19.51 K,排烟热损失降低0.83%,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降低0.16%,焚烧炉热效率提高0.99%。该研究对垃圾焚烧锅炉低污染、高效率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数值模拟 二次风风速 NO_(x)浓度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测速仪定焦系统设计
5
作者 吕丹 林军 周健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1-514,共4页
为满足激光测速仪在米级距离的测速需要,设计了一种激光测速仪定焦系统。通过光束分析仪测量距离激光出射口不同位置处的光斑半径,利用函数拟合的方法得到激光束腰斑半径与腰斑位置。采用望远镜系统作为定焦系统的基本结构,通过MATLAB... 为满足激光测速仪在米级距离的测速需要,设计了一种激光测速仪定焦系统。通过光束分析仪测量距离激光出射口不同位置处的光斑半径,利用函数拟合的方法得到激光束腰斑半径与腰斑位置。采用望远镜系统作为定焦系统的基本结构,通过MATLAB软件穷举定焦系统的各项参数,记录满足条件的参数。根据操作过程中的实际条件选择其中一种数据搭建定焦系统,作用于激光测速仪的探测激光,在4.5 m或5.5 m处光斑半径小于0.6 mm,符合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激光测速仪 定焦系统 高斯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