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风管道作用下烟气跨舱室蔓延规律研究
1
作者 刘众擎 何宏舟 +2 位作者 庄煌煌 陈言桂 赖迪蒙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3,共8页
船舶舱室通风依赖通风系统,但通风管道极有可能成为火灾中烟气蔓延的隐蔽路径,从而造成火灾烟气的大面积扩散.本文针对船舶双舱室火灾中烟气跨舱室蔓延问题,考虑通风管道和走廊两种烟气蔓延路径,结合1/2尺度实验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火... 船舶舱室通风依赖通风系统,但通风管道极有可能成为火灾中烟气蔓延的隐蔽路径,从而造成火灾烟气的大面积扩散.本文针对船舶双舱室火灾中烟气跨舱室蔓延问题,考虑通风管道和走廊两种烟气蔓延路径,结合1/2尺度实验和数值模拟,通过分析火源舱室和毗邻舱室内温度和烟气流动的基本特征,重点探究了通风管道在烟气跨舱室蔓延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热浮力作用下,烟气将经通风管道更早进入毗邻舱室,流入的高温烟气主导毗邻舱室环境的同时限制走廊内烟气的流入.同时,通风管道内的烟气质量流率随两舱室间压力差增加而显著增加,且呈负指数关系.经计算,经通风管道蔓延的烟气质量流率约占实验平台流出烟气总流率的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火灾 通风管道 烟气蔓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点火模式下软质聚氨酯泡沫燃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言桂 何宏舟 刘众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6-161,共6页
为研究软质聚氨酯泡沫(FPUF)的燃烧行为对火灾的影响,采用锥形量热仪(CONE)分析FPUF在强制点火和非强制点火模式下的燃烧行为、热释放速率HRR、质量损失速率MLR和燃烧效率η。研究结果表明:当外部辐射≥40 kW/m 2时,FPUF在2种点火模式... 为研究软质聚氨酯泡沫(FPUF)的燃烧行为对火灾的影响,采用锥形量热仪(CONE)分析FPUF在强制点火和非强制点火模式下的燃烧行为、热释放速率HRR、质量损失速率MLR和燃烧效率η。研究结果表明:当外部辐射≥40 kW/m 2时,FPUF在2种点火模式下燃烧的HRR和MLR均出现2个明显的峰值且η约为88%;当外部辐射<40 kW/m 2时,FPUF在非强制点火模式下燃烧的HRR和MLR曲线趋于单峰形式;FPUF在强制点火模式下燃烧前期为异氰酸酯(TDI)和多元醇的混合燃烧,在非强制点火模式下为TDI的挥发。根据研究结果修正现有燃料组分的热值计算方法,获得FPUF和多元醇的热值分别为(20±2),(28±3)k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模式 热释放速率 质量损失率 燃烧效率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对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燃烧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沪 黄俞锦 +3 位作者 何宏舟 刘众擎 陈言桂 庄煌煌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09-913,共5页
对常见软垫家具填充物软质聚氨酯泡沫(FPUF)的燃烧特性及其燃烧烟气中窒息性气体组分生成量的变化特性展开实验研究,并采用有效剂量分数FED模型对烟气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强制点火模式抑或是非强制点火模式中,不同盐湿度雾... 对常见软垫家具填充物软质聚氨酯泡沫(FPUF)的燃烧特性及其燃烧烟气中窒息性气体组分生成量的变化特性展开实验研究,并采用有效剂量分数FED模型对烟气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强制点火模式抑或是非强制点火模式中,不同盐湿度雾滴沉降作用下FPUF热释放速率(HRR)曲线的发展规律基本相似。FPUF的着火时间在无强制点火模式中随着空气中雾滴盐度的增加而延长,而在强制点火模式中则基本相近;不同盐湿度空气中FPUF燃烧生成的各烟气组分生成量的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当量比Φ值在0.9~1.6时,高盐湿度空气对各烟气组分生成量影响较大。并且高盐湿度空气中NaCl的存在将促进窒息性气体组分的生成;高盐湿度空气中盐度的增加对于FPUF燃烧产生的烟气毒性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软质聚氨酯泡沫 燃烧特性 窒息性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仿生鲨鱼皮表面结构叶轮的离心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
4
作者 叶高升 黄显杰 +2 位作者 冯芷盈 张军 李宗顺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76,共6页
节能减排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为提高离心泵的工作效率,将仿生鲨鱼皮表面结构运用于离心泵叶轮上。采用数值仿真对具有仿生鲨鱼皮表面结构叶轮的离心泵内部流动特性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离心泵叶轮靠近出口处布置仿生鲨鱼皮表面结构... 节能减排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为提高离心泵的工作效率,将仿生鲨鱼皮表面结构运用于离心泵叶轮上。采用数值仿真对具有仿生鲨鱼皮表面结构叶轮的离心泵内部流动特性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离心泵叶轮靠近出口处布置仿生鲨鱼皮表面结构,能够改善离心泵叶轮进口的低压区,提升离心泵的效率,效率的最大增长幅度约为1%,同时抑制了气体体积增长,气体体积分数下降约2.34%,提升抗空化性能;表面微结构布置的位置对泵特性有显著影响,当微结构布置在叶轮出口附近时,泵性能有所改善,越接近出口,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数值模拟 仿生鲨鱼皮结构 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FG的沼气机热泵系统配置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集迎 马益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08-214,共7页
探讨了以垃圾填埋气(LFG)为燃料的沼气机热泵节能系统的设备配置,分析了LFG的收集及净化流程。通过搭建实验装置,进行了系统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沼气机在额定转速的70%~90%区间运行时,虽然系统总供热量不是最大,但排烟余热回收率... 探讨了以垃圾填埋气(LFG)为燃料的沼气机热泵节能系统的设备配置,分析了LFG的收集及净化流程。通过搭建实验装置,进行了系统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当沼气机在额定转速的70%~90%区间运行时,虽然系统总供热量不是最大,但排烟余热回收率相对较高,系统能源利用率最高。与其他供热系统相比,沼气机热泵可明显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显著提高供热能力,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的节能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FG 沼气机热泵 性能实验 排烟余热回收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面条件下氨熄灭极限与氮氧化物生成特性
6
作者 沈文锋 周信凯 +1 位作者 熊宇航 刘然 《煤炭转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50,共11页
氨作为一种零碳燃料,在燃烧设备中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气相火焰与燃烧设备中的壁面相互作用将影响燃烧稳定性和氮氧化物生成。通过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绝热条件下和壁面条件下氨/空气预混火焰的熄灭极限和氮氧化物生成特性,并探究... 氨作为一种零碳燃料,在燃烧设备中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气相火焰与燃烧设备中的壁面相互作用将影响燃烧稳定性和氮氧化物生成。通过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绝热条件下和壁面条件下氨/空气预混火焰的熄灭极限和氮氧化物生成特性,并探究壁面温度和预热温度对氨燃烧熄灭极限和氮氧化物生成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壁面条件下氨燃烧熄灭极限显著低于绝热条件下氨燃烧熄灭极限,且最大熄灭极限对应当量比为1.05。贫燃时壁面条件下氨燃烧的NO排放指数高于绝热条件下氨燃烧的NO排放指数,而当量比大于1.1时则相反。壁温对熄灭极限和NO生成影响微弱,而提高预热温度会显著增大熄灭极限。壁面条件下在当量比1.0附近通过提高预热温度,可在增强燃烧稳定性的同时仅带来NO生成量的可控增幅。研究结论可为氨燃料在实际燃烧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有助于氨燃料燃烧系统设计和燃烧过程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燃料 滞止火焰 熄灭极限 氮氧化物 预热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能利用片冰机海水淡化动态仿真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文胜 徐建壮 +2 位作者 郭兆春 林文胜 BLUTH Christoph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61-68,共8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冷冻海水淡化技术。到2019年末,液化天然气(LNG)生产能力已达4.3亿吨/年。LNG从再气化过程中释放出的巨大冷能量可用于冷冻脱盐过程,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总能耗。本文采用HYSYS软件设计并仿真了利用LNG冷能的片冰机冷冻海...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冷冻海水淡化技术。到2019年末,液化天然气(LNG)生产能力已达4.3亿吨/年。LNG从再气化过程中释放出的巨大冷能量可用于冷冻脱盐过程,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总能耗。本文采用HYSYS软件设计并仿真了利用LNG冷能的片冰机冷冻海水淡化(FD)过程。采用片冰机上的制冰桶作为海水结晶器,主要是由于其连续制冰和除冰无热源。利用gPROMS软件建立了冻结段的动态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用1kg当量液化天然气冷能可获得1.9~2.1kg的冰融水,该混合工艺的制冷剂泵功率能耗为3.725Wh/100kg,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海水淡化 片冰机 液化天然气冷能 动态建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改性泡沫炭对水中镉(Ⅱ)的吸附性能及去除机理
8
作者 蒲小松 吴航凯 +4 位作者 李涛洪 李惠娟 刘守庆 黄元波 李雪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37-1548,共12页
以酶解木质素液化产物树脂(LP树脂)为前驱体,借助微波加热和直接混合法,成功制得了镁改性泡沫炭(Mg/CF)吸附材料,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并借助静态吸附实验对其水中Cd(Ⅱ)的脱除性能... 以酶解木质素液化产物树脂(LP树脂)为前驱体,借助微波加热和直接混合法,成功制得了镁改性泡沫炭(Mg/CF)吸附材料,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并借助静态吸附实验对其水中Cd(Ⅱ)的脱除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负载于CF表面的镁以MgO纳米颗粒的形式集中分布于CF的泡孔孔壁上,MgO的负载并未减少CF的比表面积,但可使其微孔孔容增大。该吸附材料对水中Cd(Ⅱ)表现出优越的脱除性能,与单独使用MgO相比,Mg/CF对Cd(Ⅱ)的理论最大吸附容量可达308.51 mg·g^(-1),约为MgO的2.0倍,且平衡吸附时间为720 min,较MgO明显缩短。Mg/CF对Cd(Ⅱ)的去除过程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且去除过程为吸热熵增的自发过程。去除机理研究表明,Mg/CF对Cd(Ⅱ)的去除是以离子交换和沉淀等化学作用为主,并伴有物理吸附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炭 氧化镁 改性 Cd(Ⅱ)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海水淡化的船舶柴油机排气净化装置设计
9
作者 周文婷 何宏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9-885,共7页
为综合高效实现船舶柴油机烟气废热回收海水淡化以提升尾气净化率,本文以KincaidB&W6L90GE型船舶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耦合海水淡化的船舶柴油机废气高效净化技术,介绍了耦合海水淡化的船舶柴油机排气净化技术原理,理论设计计... 为综合高效实现船舶柴油机烟气废热回收海水淡化以提升尾气净化率,本文以KincaidB&W6L90GE型船舶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耦合海水淡化的船舶柴油机废气高效净化技术,介绍了耦合海水淡化的船舶柴油机排气净化技术原理,理论设计计算耦合海水淡化的船舶柴油机废气净化系统的蒸发段和冷凝段,得到烟气余热回收制淡系统蒸发段和冷凝段的换热系数分别为42.29W/(m^(2)·℃)和1067.42W/(m^(2)·℃)、换热面积分别为517.31m^(2)和38.26m^(2),该系统整体尺寸为Φ6m,总高度为6.452m,并进一步得到船舶烟气净化系统整体尺寸为Φ4.0m,总高度为9.66m,完成了系统的整体尺寸设计计算和结构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柴油机 烟气净化 余热利用 海水淡化 装置设计 海水脱硫 理论计算 系统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花瓣形结构的弯管抗冲蚀特性研究
10
作者 郭姿含 张军 黄金满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5-983,共9页
冲蚀破坏是气固两相流弯管中的常见问题,其直接关系到管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管道寿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内壁具有花瓣形的弯管结构,以提高弯管的抗冲蚀特性。采用CFD-DPM方法对该弯管结构气固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 冲蚀破坏是气固两相流弯管中的常见问题,其直接关系到管路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管道寿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内壁具有花瓣形的弯管结构,以提高弯管的抗冲蚀特性。采用CFD-DPM方法对该弯管结构气固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位置花瓣形结构具有与普通弯管相同的“V”形冲蚀分布;当位于颗粒壁面第一次碰撞之前,可以改变颗粒轨迹并在背部形成循环区,一定程度上抑制冲蚀;花瓣形结构最佳抗冲蚀位置为θ=20°且该位置不随流速和颗粒质量流量的变化而变化,相比于不具有花瓣结构的普通弯管,抗冲蚀性能提高17.27%。这种结构可提高弯管的抗冲蚀性能,延长管道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蚀 DPM 气固两相流 结构优化 花瓣形 弯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管道向下泄漏的羽/射流特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军 臧晓刚 +2 位作者 张园春 何宏舟 陈怀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969-4975,共7页
对水下管道向下泄漏的羽流特性进行了实验及理论研究。采用拉格朗日控制体积分法建立了向下运动的羽动力模型,并对羽流参数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对羽流半径及长度的预测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但在接近羽流终端时,对羽流半径的预... 对水下管道向下泄漏的羽流特性进行了实验及理论研究。采用拉格朗日控制体积分法建立了向下运动的羽动力模型,并对羽流参数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对羽流半径及长度的预测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但在接近羽流终端时,对羽流半径的预测结果要高于实验值。实验及模拟结果还表明,向下泄漏时羽流的初始动量衰减很快,与向上泄漏时羽流相比,羽流长度很短。随着Froude数的增大,向上羽流的长度增长较大,而向下羽流的长度却增长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管道 向下泄漏 羽流动力特性 数值模拟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电场中液滴变形特性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军 何宏舟 黄冠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872-3877,共6页
基于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电场作用下近似的液滴粒子力学模型,对两相不相溶液体中液滴在电场作用下的变形特性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他人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模拟结果对液滴形状随时间的演化预测基本符合实际,仅在液滴变形较大时... 基于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电场作用下近似的液滴粒子力学模型,对两相不相溶液体中液滴在电场作用下的变形特性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他人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模拟结果对液滴形状随时间的演化预测基本符合实际,仅在液滴变形较大时有一定偏差。模拟结果还表明,当外加场强较小时,液滴变形度随时间呈现振荡状态,变形度不会随时间继续增大。增大外加场强,液滴变形幅度增大,振荡频率变慢。当外加场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液滴变形度不再振荡,而是随时间急剧增大,以至液滴最终破碎。场强越大,液滴破碎所需的时间也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液滴变形 耗散粒子动力学 模拟 算法 界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浮摆式波能发电装置摆板运动响应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3
作者 曲泉铀 何宏舟 李晖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88,共7页
海况是影响波浪能发电装置运行效率的因素之一。以浮摆式波能发电装置为基础,描述了其中摆板系统的收集原理;并基于AQWA(advanced quantitive wave analysis)水动力学计算软件,仿真计算了三种波况下各摆板的运动响应,发现波向为45°... 海况是影响波浪能发电装置运行效率的因素之一。以浮摆式波能发电装置为基础,描述了其中摆板系统的收集原理;并基于AQWA(advanced quantitive wave analysis)水动力学计算软件,仿真计算了三种波况下各摆板的运动响应,发现波向为45°角是摆板系统的最佳运行角度;当波高不超过0.6 m时,摆板的运动状态较易趋于平衡。另外,提出了一种估算摆板采集波能的平均转换效率的方法,并基于相关拟合函数软件,计算了5种较理想波况下摆板采集波能的平均能量转换效率,结果发现,波浪的周期和波高越大,摆板的波能采集效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发电 浮摆式装置 摆板 波能采集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直驱式波浪能发电系统的恒转速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绍辉 何宏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7-893,共7页
在详细介绍一种新型多点直驱式波浪能发电系统构成和能量转化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基于电力电子直流变换器和整流器使系统能够稳压恒速运行的原理。将模糊神经元PID控制方法应用于该系统智能控制过程中,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搭建实验室试验... 在详细介绍一种新型多点直驱式波浪能发电系统构成和能量转化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基于电力电子直流变换器和整流器使系统能够稳压恒速运行的原理。将模糊神经元PID控制方法应用于该系统智能控制过程中,建立计算机仿真模型,搭建实验室试验平台,分析在规则波和不规则波输入条件下系统的运行情况。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所述的调控装置和调控原理可有效抑制波浪能发电系统能量输入的波动,实现发电机转子转速的无级调节,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恒转速控制 直驱 永磁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沼气机热泵部分负荷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集迎 马益民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551-4556,共6页
提出了一种沼气机热泵能源综合利用节能系统,并据此构建了系统实验平台,进行了系统性能实验。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研究了沼气消耗量、余热回收利用、制热系数COP及一次能源利用率PER随沼气机负荷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节能系统... 提出了一种沼气机热泵能源综合利用节能系统,并据此构建了系统实验平台,进行了系统性能实验。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研究了沼气消耗量、余热回收利用、制热系数COP及一次能源利用率PER随沼气机负荷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节能系统具有较好的部分负荷特性,在仅考虑沼气机排烟余热回收利用的情况下,系统COP最高可达4.18,PER最高可达1.4。因此,空气源沼气机热泵节能系统明显提高了供热能力、降低了能耗,实现了沼气能源的综合有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能源 热力学过程 余热回收 实验验证 负荷率 节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式制冷-海水淡化复合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永青 何宏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15-221,共7页
吸附式制冷-海水淡化(ARSD)复合系统是一种新型联产系统。针对目前ARSD研究的某些不足之处,以硅胶和硅胶-CaCl2为吸附剂,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双床ARSD的制冷、制水性能和节能性能,结果表明:与单产系统相比,联产系统节能效果显著,在通常参... 吸附式制冷-海水淡化(ARSD)复合系统是一种新型联产系统。针对目前ARSD研究的某些不足之处,以硅胶和硅胶-CaCl2为吸附剂,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双床ARSD的制冷、制水性能和节能性能,结果表明:与单产系统相比,联产系统节能效果显著,在通常参数条件下,两种吸附剂系统的节能率分别为9.9%~26.2%、22.4%~35.4%;各主要参数对制冷、制水、节能率的影响规律是一致的,即提高蒸发温度和最高解吸温度、降低冷凝温度和最低吸附温度都对性能有利;使用复合吸附剂可获得更好的性能,但其稳定性和盐类成分对淡水水质的影响有待研究;ARSD系统性能随淡水回收率提高而降低,但在回收率低于70%范围内,降低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解吸 制冷 脱盐 联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基-废机油混合燃料燃烧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庄煌煌 胡艳花 +2 位作者 何宏舟 刘众擎 刘长寿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62,共8页
以醇基-废机油混合燃料为研究对象,在一台标定功率为50 kW的柴油燃烧器上开展实验研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配比混合燃料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的火焰燃烧特性、炉膛温度分布、污染物生成等的变化规律和燃烧器出口流场特性.结果发... 以醇基-废机油混合燃料为研究对象,在一台标定功率为50 kW的柴油燃烧器上开展实验研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不同配比混合燃料在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的火焰燃烧特性、炉膛温度分布、污染物生成等的变化规律和燃烧器出口流场特性.结果发现:随着混合燃料中废机油含量从10%增加到30%,在工业热态锅炉中燃烧的火焰颜色更加白亮、火焰长度有所增加,炉膛温度升高,沿炉膛轴线方向上的CO和NO排放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现象;随着过量空气系数从1.05增加到1.30,不同配比混合燃料燃烧的火焰长度均有所减小,炉膛内温度和炉膛出口处的NO质量浓度均先增加后减小,炉膛出口处的CO质量浓度减小;当过量空气系数为1.10、燃烧废机油含量为30%的醇基-废机油混合燃料时,炉膛燃烧区域温度最高达2000 K,炉膛出口处的NO质量浓度最高,达到530 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基-废机油 炉膛温度分布 污染物生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形遮阳翻板太阳散射辐射传输计算模型及程序实现 被引量:2
18
作者 陶求华 李峥嵘 郑健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7-782,共6页
取相邻2块遮阳翻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梭形翻板散射辐射传输的计算模型.在模型分析基础上,用MATLAB编制了能描述翻板形状、尺寸、倾角、表面光学特性的梭形翻板散射辐射传输计算程序,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并进行了翻板划分段数的敏感性分... 取相邻2块遮阳翻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梭形翻板散射辐射传输的计算模型.在模型分析基础上,用MATLAB编制了能描述翻板形状、尺寸、倾角、表面光学特性的梭形翻板散射辐射传输计算程序,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并进行了翻板划分段数的敏感性分析.认为翻板散射辐射透过率的相对误差随翻板划分段数增加而减小,划分段数超过8时,计算结果基本不再发生变化.最后,分析了传统计算方法和程序对梭形翻板进行平板假设所带来的误差,认为用"平板假设模型"计算梭形翻板有一定的误差,误差值随着翻板倾角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形翻板 散射辐射传输 计算模型 程序验证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浮式LNG的预处理和液化流程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文胜 黄星 +1 位作者 Iqbal M.MUJTABA 鲁雪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71-378,共8页
天然气的预处理和液化是海上天然气利用前的两个关键环节。选取变压吸附分离法(PSA)作为浮式LNG预处理流程的工艺方法,选择新型CO2预冷空气膨胀液化流程作为浮式LNG天然气液化的工艺方法,并对以上预处理和液化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 天然气的预处理和液化是海上天然气利用前的两个关键环节。选取变压吸附分离法(PSA)作为浮式LNG预处理流程的工艺方法,选择新型CO2预冷空气膨胀液化流程作为浮式LNG天然气液化的工艺方法,并对以上预处理和液化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层吸附剂变压吸附(PSA)预处理流程能耗低,全气体运行避免了液体吸收剂随波浪晃动的缺点,可以满足海上天然气预处理的要求;CO2预冷空气膨胀液化流程在预冷剂及制冷剂循环过程中,没有液体的产生,安全性高;以上预处理和液化流程适应于海上晃动的LNG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LNG 预处理 液化流程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V的水煤浆气力式静电雾化流场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捷庆 何宏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1-2327,共7页
为探索高压静电场中水煤浆荷电颗粒相的动力学特性,基于新型三级Y型水煤浆气力式雾化喷嘴-环电极的静电雾化实验系统,利用粒子图像速度仪(PIV)对雾炬内水煤浆荷电雾滴的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射流边缘区域内的... 为探索高压静电场中水煤浆荷电颗粒相的动力学特性,基于新型三级Y型水煤浆气力式雾化喷嘴-环电极的静电雾化实验系统,利用粒子图像速度仪(PIV)对雾炬内水煤浆荷电雾滴的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射流边缘区域内的水煤浆荷电细小雾滴群在静电场力的作用下,沿程将偏离常规雾化的运动轨迹,靠近电极处的流线发生明显的弯曲变形并随电压的不断增强呈现出3种典型形式;荷电雾滴的轴向速度随电场力增强而减小,并在射流核心区内的沿程截面上分布趋于均匀,径向速度随电场力的增强而增加,并在射流核心区内的沿程截面上呈线性分布;流场中雷诺应力及涡量均集中分布在射流轴线两侧,随电场增强,雷诺应力峰值显著增加并在横截面上逐渐外移,随射流远离喷嘴,其截面雷诺应力分布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雾化 静电场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