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YOLOv5-Byte面向清洁船的多目标漂浮垃圾追踪算法
1
作者 袁和平 周波 刘必劲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7-338,共12页
[目的]针对清洁船在自主打捞作业过程中因平台晃动、距离较远造成的目标小等复杂场景引起的追踪准确率低、目标身份编号(ID)易切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Byte的多目标漂浮垃圾追踪算法。[方法]首先,引入Byte数据关联模型与YOL... [目的]针对清洁船在自主打捞作业过程中因平台晃动、距离较远造成的目标小等复杂场景引起的追踪准确率低、目标身份编号(ID)易切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Byte的多目标漂浮垃圾追踪算法。[方法]首先,引入Byte数据关联模型与YOLOv5检测器融合,实现多目标追踪(MOT)算法的构建;其次,针对YOLOv5中完整交并比(CIoU)对小目标敏感的问题,对边界框高斯建模,提出归一化Wasserstein距离度量;然后,引入平衡因子来调节CIoU和归一化Wasserstein距离度量在损失函数中的贡献度,并调节检测器对小目标敏感度;最后,在Byte数据关联模型中将交并比(IoU)以幂指数形式引入可调节超参数,降低目标因关联值低而被丢弃的风险。[结果]基于水面漂浮垃圾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与算法改进前相比,识别平均数比率(IDF1)提高11.5%、多目标追踪准确率(MOTA)提高8.7%,目标身份编号切换次数(IDs)下降7次。[结论]所提算法实现了水面多个小目标的准确追踪,为清洁船实现自主打捞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船 污染监测 目标跟踪 计算机视觉 目标检测 YOLOv5 Byte数据关联 打捞 垃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胺法CO_(2)捕集双塔耦合工艺及参数优化
2
作者 夏宁 何堤 +2 位作者 陈水宣 洪昭斌 辜佳鑫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7-1535,共9页
为解决现有化学吸收法碳捕集设备再生能耗较高、体积庞大不利于撬装化设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塔乙醇胺(MEA)溶液吸收CO_(2)方案,结合塔间烟气冷却工艺、富液分流工艺与热泵工艺,以降低塔高和再生能耗,同时提高捕集效率。通过Aspen Plus... 为解决现有化学吸收法碳捕集设备再生能耗较高、体积庞大不利于撬装化设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塔乙醇胺(MEA)溶液吸收CO_(2)方案,结合塔间烟气冷却工艺、富液分流工艺与热泵工艺,以降低塔高和再生能耗,同时提高捕集效率。通过Aspen Plus与Matlab软件的交互仿真模拟,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双塔耦合工艺的贫液负荷、塔间烟气冷却温度、贫液分流比、冷富液分流比等参数进行了全局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得到最佳操作条件为贫液负荷0.291 mol/mol,塔间烟气冷却温度40℃,贫液分流比0.577,冷富液分流比0.2;各节能工艺耦合后能有效降低再生能耗,在最优操作条件下,CO_(2)捕集率可达到93.27%,综合优化后的再生能耗可降至2.924 GJ/t,较传统工艺节能3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化学吸收法 双吸收塔 耦合工艺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柔性三频微带天线的设计与加工 被引量:1
3
作者 钟智东 舒霞云 +2 位作者 常雪峰 唐毅泉 诸世敏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45,共5页
为解决可穿戴设备在复杂应用场景中无线信号响应范围较窄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柔性三频微带天线,在2.5 GHz、3.5 GHz、5.4 GHz微波频段采用双“T”型+双“L”型表面结构实现天线的谐振,采用聚酰亚胺为基底材料,纳米银为辐射贴片及接地... 为解决可穿戴设备在复杂应用场景中无线信号响应范围较窄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柔性三频微带天线,在2.5 GHz、3.5 GHz、5.4 GHz微波频段采用双“T”型+双“L”型表面结构实现天线的谐振,采用聚酰亚胺为基底材料,纳米银为辐射贴片及接地面的导电材料以实现柔性化。使用ANSYS HFSS对天线进行建模并进行仿真分析,使用微滴喷射3D打印工艺对其加工,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微机电系统(MEMS)加工在柔性电子领域上成本高及步骤复杂等问题。最后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打印面形貌,并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测试天线成品的回波损耗、可弯折性及弯折抗疲劳性,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且天线具有较好的弯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微带天线 聚酰亚胺 微滴喷射 多频段 纳米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