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竹笋壳纤维的微观结构与热性能测定 被引量:12
1
作者 倪海燕 付世伟 +1 位作者 甘应进 袁小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9-832,共4页
[目的]了解自然脱落竹笋壳纤维的微观结构特征和热性能,为开发利用竹林资源竹笋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的横截面和表面形态,用X射线衍射测定纤维的结晶度,用红外光谱测试分析纤维含有基团的种类,用差热—热重联用... [目的]了解自然脱落竹笋壳纤维的微观结构特征和热性能,为开发利用竹林资源竹笋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的横截面和表面形态,用X射线衍射测定纤维的结晶度,用红外光谱测试分析纤维含有基团的种类,用差热—热重联用分析仪测定纤维的热性能.[结果]竹笋壳纤维表面粗糙,存在沟槽和裂缝,横向有枝节,且有轻微的天然转曲现象;纤维横截面有大量的小凹坑,纤维中腔呈圆形或扁平状孔洞;竹笋壳纤维具有典型的纤维素纤维结构,经X射线衍射测定,竹笋壳纤维结晶度为68.2%,高于棉纤维.天然竹笋壳纤维的热稳定性和热降解机理与棉纤维相似,竹笋壳纤维在345℃左右开始热分解,随着温度的升高,竹笋壳纤维在410~470℃呈现显著的失重现象.[结论]竹笋壳纤维属于典型的纤维素纤维,且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可在纺织领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壳纤维 形态特征 微观结构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笋壳纤维的吸湿性能 被引量:9
2
作者 倪海燕 陈东生 付世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24,共5页
通过研究竹笋壳提取物竹笋壳纤维的吸湿性能,为竹笋壳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测试了竹笋壳纤维的吸放湿特性和吸湿膨胀率,依据竹笋壳纤维在吸湿、放湿过程中回潮率随时间的变化,推导出竹笋壳纤维回潮率、时间回归方程和吸、放湿... 通过研究竹笋壳提取物竹笋壳纤维的吸湿性能,为竹笋壳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测试了竹笋壳纤维的吸放湿特性和吸湿膨胀率,依据竹笋壳纤维在吸湿、放湿过程中回潮率随时间的变化,推导出竹笋壳纤维回潮率、时间回归方程和吸、放湿速率回归方程,对比分析竹笋壳纤维与苎麻纤维和棉纤维吸湿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竹笋壳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放湿性能;其吸湿特征在开始阶段表现为吸湿速率较大,随着吸湿时间的延长,纤维的吸湿速率呈指数曲线衰减;3种纤维的放湿速率比较相近;竹笋壳纤维吸湿膨胀后横纵向湿膨胀率均最大,且横向膨胀率远大于纵向膨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壳纤维 吸湿性 吸放湿速率 湿膨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定量分析纤维素纤维与涤纶混纺织物 被引量:10
3
作者 郑少明 林丽 +3 位作者 潘晖 施点望 江珊珊 张杰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72,共3页
常规化学溶解法定量分析纤维素纤维与涤纶混纺织物存在环境污染、威胁试验者身体等问题。文中采用DSC定量分析纤维素纤维与涤纶混纺织物,探讨了涤纶质量与热焓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类型的纤维素纤维与涤纶混纺织物分别采用75%硫酸法和DS... 常规化学溶解法定量分析纤维素纤维与涤纶混纺织物存在环境污染、威胁试验者身体等问题。文中采用DSC定量分析纤维素纤维与涤纶混纺织物,探讨了涤纶质量与热焓之间的关系,并对不同类型的纤维素纤维与涤纶混纺织物分别采用75%硫酸法和DSC法对涤纶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涤纶的质量与热焓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使用DSC对纤维素纤维与涤纶混纺织物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无污染的优点,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涤纶 混纺织物 75%硫酸法 DS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定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郑少明 李玲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前对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定量方法有两种,40℃(2.5 h)甲酸-氯化锌法费时费力,而70℃(20 min)甲酸-氯化锌法对棉的损伤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改进研究。结果表明:使用70℃(10 min)甲酸-氯化锌法,测得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 目前对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定量方法有两种,40℃(2.5 h)甲酸-氯化锌法费时费力,而70℃(20 min)甲酸-氯化锌法对棉的损伤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改进研究。结果表明:使用70℃(10 min)甲酸-氯化锌法,测得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含量在FZ/T 01053—2007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可满足检测需求;耗时短,结果稳定性良好,检验效率高;对于浅色样品的含量分析具有普遍适用性,对于深色样品应采用化学方法对其进行褪色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纤维素纤维 混纺织物 70℃(10min)甲酸-氯化锌法 Formic acid and zinc CHLORIDE 70 ℃(10 m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T 10288《羽绒羽毛检验方法》新旧标准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林丽云 《针织工业》 2017年第11期72-74,共3页
介绍了GB/T 10288《羽绒羽毛检验方法》2003版与2016版修订的新旧标准之间的区别,对比分析了新老标准在定义、试样处理方法、检验指标、报告内容这几方面的变化。指出,GB/T 10288标准的修订内容变化比较大,调整了试样数量,试样质量、仪... 介绍了GB/T 10288《羽绒羽毛检验方法》2003版与2016版修订的新旧标准之间的区别,对比分析了新老标准在定义、试样处理方法、检验指标、报告内容这几方面的变化。指出,GB/T 10288标准的修订内容变化比较大,调整了试样数量,试样质量、仪器尺寸等允许有正负偏差,修订后的新标准更符合实际操作,检验项目的操作方法更加完善,使相关企业及检验人员对新标准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T10288《羽绒羽毛检验方法》 新旧标准 定义 试样处理 检验指标 报告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改性SiO_2水溶胶耐久超疏水整理 被引量:9
6
作者 庄伟 徐丽慧 +2 位作者 方晓华 白添淇 蔡再生 《印染》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13,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拒水添加剂,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用下,添加硅烷偶联剂,制备了改性纳米SiO2水溶胶,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耐久疏水整理;探讨了硅烷偶联剂种类...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拒水添加剂,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用下,添加硅烷偶联剂,制备了改性纳米SiO2水溶胶,并将其用于棉织物的耐久疏水整理;探讨了硅烷偶联剂种类及添加量对棉织物耐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添加2%正硅酸四乙酯(TEOS)制得改性SiO2水溶胶,整理后棉织物具有耐久的拒水效果,皂洗20次后,棉织物的接触角和滚动角分别可达141.5°和25.0°,沾水评级7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水整理 水溶胶 改性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编间隔织物/室温硫化硅橡胶柔性复合材料压缩性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明英 孙懿 +2 位作者 刘贵 杨树 杜赵群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5,共9页
选用7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经编间隔织物作为增强基体,填充混合有不同质量分数结构控制剂的改性室温硫化(RTV)硅橡胶,以制备耐压缩性能良好的且可用作缓冲鞋底(中底)的柔性复合材料,并对其柔软度及承载能力进行研究。采用平板、球面及鞋楦3... 选用7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经编间隔织物作为增强基体,填充混合有不同质量分数结构控制剂的改性室温硫化(RTV)硅橡胶,以制备耐压缩性能良好的且可用作缓冲鞋底(中底)的柔性复合材料,并对其柔软度及承载能力进行研究。采用平板、球面及鞋楦3种形式对纯织物与复合材料进行静态压缩测试,并采用半自动落锤式冲击装置测试其动态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结构控制剂质量分数越大,复合材料的柔软度越大,但抗压缩能力越小;复合材料在3种压缩形式下的压缩功率、滞后功率、压缩率指标均在0.01置信水平上相关性显著;纯织物的功损耗率明显低于复合材料,说明间隔织物填充硅橡胶后缓冲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编间隔织物 硅橡胶 准静态压缩 动态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ES-FY风格仪的织物力学触感风格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田源 郑冬明 +4 位作者 潘行星 邹昊宸 刘真锐 刘贵 杜赵群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5-89,共5页
采用CHES-FY纺织材料手感风格测试仪对6类(羽绒服、衬衫、牛仔、毛呢、针织、日用家居织物)共24块织物进行风格测试,评价织物的柔软度、硬挺度、滑爽度、松紧度和综合触感等指标。测试结果表明:采用CHES-FY纺织材料手感风格测试仪进行1... 采用CHES-FY纺织材料手感风格测试仪对6类(羽绒服、衬衫、牛仔、毛呢、针织、日用家居织物)共24块织物进行风格测试,评价织物的柔软度、硬挺度、滑爽度、松紧度和综合触感等指标。测试结果表明:采用CHES-FY纺织材料手感风格测试仪进行1次测量,即可获得织物压缩性能、弯曲性能、拉伸性能、摩擦性能等多种力学性能,可方便快捷地测试出织物风格,不仅可以客观评价种类、风格差异较大的织物间的风格,也可以用于区分手感较为相近织物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S-FY风格仪 织物风格 客观评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纺织品中总硼 被引量:5
9
作者 裴德君 朱峰 +1 位作者 杨瑜榕 李苏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5-858,共4页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纺织品中总硼的分析方法。纺织样品经HNO_3-H_2O_2微波消解,以钇元素作为内标元素,以249.772nm波长作为硼的分析线,采用ICP-OES法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硼的质量浓度在0.01~0....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纺织品中总硼的分析方法。纺织样品经HNO_3-H_2O_2微波消解,以钇元素作为内标元素,以249.772nm波长作为硼的分析线,采用ICP-OES法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硼的质量浓度在0.01~0.20mg/L范围内与发射强度比值呈线性关系,方法的定量限为0.8mg/kg,在0.8、1.6、8.0mg/kg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0.4%~104.7%,相对标准偏差为2.4%~9.8%。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靠,能够满足纺织品中总硼含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纺织品 总硼 微波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螺旋结构拉胀纱线及其织物的成形与表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赛 郑冬明 +2 位作者 潘行星 刘贵 杜赵群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29,共4页
为改善螺旋包缠结构拉胀纱线的结构稳定性和应用性,设计了新型交叉螺旋包缠结构和成形方法,并对相同材料及结构参数的2种纱线负泊松比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借助小型显微镜和纱线强伸性测试仪对纱线在各轴向拉伸应变下的直径变化进行测试,... 为改善螺旋包缠结构拉胀纱线的结构稳定性和应用性,设计了新型交叉螺旋包缠结构和成形方法,并对相同材料及结构参数的2种纱线负泊松比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借助小型显微镜和纱线强伸性测试仪对纱线在各轴向拉伸应变下的直径变化进行测试,得到纱线即时的泊松比值。实验结果表明:拉胀纱线的结构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负泊松比效果也有一定提高,其中在轴向应变为22.5%时得到最大的负泊松比值为-1.6。对基于此纱线的机织物的初步探索表明,拉胀纱线的变形会引起织物孔隙率的变化,在纬向应变达到20%时,孔隙率为4%,这也为其在智能过滤材料及时装设计方面的应用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螺旋包缠结构 拉胀纱线 机织物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测定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 被引量:22
11
作者 薛建平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44,共3页
通过优化萃取方法和仪器条件,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纺织品中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的含量,并分析了该物质的质谱图和主要离子的可能裂解途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0.3%~103.0%,... 通过优化萃取方法和仪器条件,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纺织品中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的含量,并分析了该物质的质谱图和主要离子的可能裂解途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0.3%~103.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方法检测限可达0.05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靠,适用于纺织品中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含量的日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染整 检验 气相色谱法 质谱法 紫外线吸收剂 苯并三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10种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18
12
作者 朱峰 涂貌贞 +2 位作者 王丽莉 施点望 王明葵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6-340,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五氯苯酚、2,3,4,5-四氯苯酚、2,3,4,6-四氯苯酚、2,3,5,6-四氯苯酚、2,4,5-三氯苯酚、2,4,6-三氯苯酚、邻苯基苯酚、间羟基联苯、2-萘酚、对硝基苯酚10种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纺织品中的酚类化...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五氯苯酚、2,3,4,5-四氯苯酚、2,3,4,6-四氯苯酚、2,3,5,6-四氯苯酚、2,4,5-三氯苯酚、2,4,6-三氯苯酚、邻苯基苯酚、间羟基联苯、2-萘酚、对硝基苯酚10种酚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纺织品中的酚类化合物经甲醇超声提取、浓缩后,以ZORBAX SB-C18柱(4.6 mm×150 mm,5μm)为分析柱,乙腈和0.01 mol/L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20 nm和310 nm波长下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紫外光谱库确证,外标法定量。10种酚类化合物在0.3~37 mg/L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1~0.999 5;以不低于3倍的信噪比计算10种酚类化合物的检出限(LOD)为0.003 0~0.041 1 mg/kg;定量下限(LOQ,S/N≥10)为0.010 0~0.1370 mg/kg。棉、麻、毛3种纺织品基质在3个不同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81%~105%,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7%~8.5%。该方法能同时完成10种酚类化合物的确证和分析,可用于纺织品中酚类化合物残留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酚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和皮革中10种酚类化合物的同时测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被引量:17
13
作者 朱峰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5-72,共8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HPLC—MS/MS)联用技术同时测定纺织品和皮革中10种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浓缩后,经Oasis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EclipseExtend—C18色谱柱(2.1mm×100mm,3.5μm),乙腈和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HPLC—MS/MS)联用技术同时测定纺织品和皮革中10种酚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浓缩后,经Oasis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EclipseExtend—C18色谱柱(2.1mm×100mm,3.5μm),乙腈和0.01mol/L甲酸铵水溶液(pH=6.3)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电离,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10种酚类化合物在0.08—5mg/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31—0.9993;以不低于3倍的信噪比计算10种酚类化合物的检出限(LOD)为0.0001—0.0034mg/kg;定量限(LOQ,S/N≥10)为0.0005~0.0113mg/kg。棉、麻、毛、皮革4种基质在3个不同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77%~10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7%~10.8%。该方法能同时完成10种酚类化合物的确证和分析,适用于纺织品和皮革中酚类化合物残留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皮革 固相萃取 酚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的8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9
14
作者 裴德君 连秋燕 +3 位作者 施点望 薛建平 杨瑜榕 叶谋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3-447,共5页
建立了同时快速测定纺织品中8种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样品经正己烷-丙酮(1∶1)超声波提取,氮吹浓缩后采用DB-17MS色谱柱程序升温分离,选择离子模式采集,外标法定量。研究了纺织品中8种多环芳烃的提取方法,并对... 建立了同时快速测定纺织品中8种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样品经正己烷-丙酮(1∶1)超声波提取,氮吹浓缩后采用DB-17MS色谱柱程序升温分离,选择离子模式采集,外标法定量。研究了纺织品中8种多环芳烃的提取方法,并对色谱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多环芳烃的浓度在0.05-1.00 mg/L或0.10-1.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方法检出限(LOD)为0.02-0.05 mg/kg,方法定量下限(LOQ)为0.05-0.10 mg/kg。在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1.2%-106.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8.5%。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定量准确,适用于纺织品中8种多环芳烃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纺织品 多环芳烃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聚乳酸材料中4种有机锡化合物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鋆 朱峰 王明葵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4-461,共8页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ASE-HPLC-ICP-MS)测定聚乳酸材料中二丁基锡(DBT)、三丁基锡(TBT)、三苯基锡(TPhT)、二辛基锡(DOT)4种有机锡化合物的方法。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以V(甲醇)∶V(水)...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ASE-HPLC-ICP-MS)测定聚乳酸材料中二丁基锡(DBT)、三丁基锡(TBT)、三苯基锡(TPhT)、二辛基锡(DOT)4种有机锡化合物的方法。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以V(甲醇)∶V(水)∶V(乙酸)=65∶23∶12的溶液为提取溶剂,于120℃静态萃取10min,萃取液定容后,以Agilent TC-C18液相色谱柱为分离柱,甲醇-35%乙酸水溶液(3.0%三乙胺)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ICP-MS测定。结果表明:DBT、TPhT、TBT在质量浓度为1~100μg/L、DOT在质量浓度为3~3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DBT、TPhT、TBT、DOT的定量限分别为30.0、33.3、55.0、101.7μg/kg;在定量限、5倍定量限和参照Oeko-tex Standard 100限量值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7%~88.4%、89.5%~91.5%、91.6%~103.5%,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4.3%~7.8%。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国内外相关法规的要求,可用于聚乳酸材料中有机锡化合物残留的确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溶剂萃取(ASE) 高效液相色谱(HPLC)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聚乳酸材料 有机锡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纺织品中1,2-二氯乙烷 被引量:4
16
作者 连秋燕 朱峰 +2 位作者 林宁婷 杨瑜榕 卫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7-431,共5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纺织品中1,2-二氯乙烷的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后,以TG-624(30 m&#215;0.32 mm&#215;1.8 μm)为色谱柱,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纺织品中1,2-二氯乙烷的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后,以TG-624(30 m&#215;0.32 mm&#215;1.8 μm)为色谱柱,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5~30 mg/L范围内,1,2-二氯乙烷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3;方法检出限为0.50 mg/kg.在0.5、1.0、5.0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粘纤、聚酯、羊毛、锦纶、桑蚕丝、腈纶、棉7种纺织品基底的加标回收率为85.2% ~ 101.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0%~7.4%.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纺织品中1,2-二.氯乙烷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1 2-二氯乙烷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稳定剂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峰 卫敏 +1 位作者 施点望 薛建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4-419,共6页
建立了快速同时测定纺织品中UV-350,UV-320,UV-328和UV-327 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稳定剂(BUVSs)的超声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SE-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正己烷饱和的乙腈超声波提取后,采用Eclipse Plus C18柱(2.1 mm... 建立了快速同时测定纺织品中UV-350,UV-320,UV-328和UV-327 4种苯并三唑类紫外稳定剂(BUVSs)的超声提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SE-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正己烷饱和的乙腈超声波提取后,采用Eclipse Plus C18柱(2.1 mm×50 mm,1.8μm)分离,甲醇-0.01 mol/L甲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电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4种BUVSs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06 3-0.024 mg/kg,定量下限为0.021-0.081 mg/kg。加标回收率为80.0%-102.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9.9%。将该方法应用于纺织品中BUVSs的分析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苯并三唑类紫外稳定剂 纺织品 超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1-甲基-2-吡咯烷酮的含量 被引量:5
18
作者 裴德君 董海燕 杨瑜榕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1-914,共4页
建立了纺织品中1-甲基-2-吡咯烷酮(N-Methylpyrrolidone,NMP)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V/V),检测波长210nm。结果表明,在0.4-48mg/L范围内,NMP的响应峰面积与其... 建立了纺织品中1-甲基-2-吡咯烷酮(N-Methylpyrrolidone,NMP)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V/V),检测波长210nm。结果表明,在0.4-48mg/L范围内,NMP的响应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7,检测限(S/N=3)为0.2mg/kg,定量限(S/N=10)为0.4mg/kg,平均回收率为80.6%-108.6%。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简便、快速地测定纺织品中NMP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纺织品 1-甲基-2-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八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峰 林金美 +3 位作者 裴德君 林嘉欢 陈姗影 杨瑜榕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50,共5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纺织品中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BP-4)、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钠(BP-5)、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4,4′OH-BP)、4-羟基二苯甲酮(4OH-BP)、2,4-二羟二苯甲酮(2,4OH-BP)、2,2′-二羟基-4-甲... 建立了同时测定纺织品中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BP-4)、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钠(BP-5)、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4,4′OH-BP)、4-羟基二苯甲酮(4OH-BP)、2,4-二羟二苯甲酮(2,4OH-BP)、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OH-4MeO-BP)、二苯甲酮(BP)、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BP-3)等8种二苯甲酮类化合物(BPs)的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SE-H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波提取后,采用Poroshell 120 SB-C_(18)柱(2.1 mm×100 mm,2.7μm)分离,乙腈-0.01%(体积分数)甲酸+0.000 2%甲酸铵(质量分数)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电离,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种BPs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4~0.38 mg/kg,定量下限为0.13~1.25 mg/kg。加标回收率为81.0%~108.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超声提取 二苯甲酮类化合物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色泣牢度的测定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华春 周爱晖 +2 位作者 王宜满 张清山 林荣宗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6-38,共3页
测试了8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纺织面料的色泣牢度,探讨了不同试剂及其浓度,试验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纺织品色泣牢度的影响。色泣牢度测试条件为:平平加O-25 0.01%,试验温度25℃,试验时间2h。
关键词 纺织品 染整 检验 色泣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