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服2.5%甘露醇溶液后小肠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小肠克罗恩病及其并发症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爱华 刘新秀 +5 位作者 王承党 吴圣楠 陈海兰 陈燕 徐瑜 郑玮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5-549,共5页
目的观察口服2.5%甘露醇溶液后小肠超声造影检查(SICUS)诊断小肠克罗恩病(CD)及其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35例小肠CD患者,根据C反应蛋白(CRP)水平将其分为轻微组(n=66)和严重组(n=69),对比观察常规肠道超声(IUS)、SICUS及MR小肠... 目的观察口服2.5%甘露醇溶液后小肠超声造影检查(SICUS)诊断小肠克罗恩病(CD)及其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35例小肠CD患者,根据C反应蛋白(CRP)水平将其分为轻微组(n=66)和严重组(n=69),对比观察常规肠道超声(IUS)、SICUS及MR小肠造影(MRE)诊断小肠CD及其并发症的效能。结果对所有135例及轻微组66例患者,SICUS对检出小肠CD的敏感度均高于IUS而低于MRE(P均<0.05);对严重组69例患者,SICUS检出小肠CD的敏感度高于IUS(P<0.05),而与MR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SICUS检出小肠CD的特异度高于MRE(P<0.05)。SICUS检出小肠CD合并狭窄的敏感度均高于IUS及MRE(P均<0.05),而其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口服2.5%甘露醇溶液后SICUS有助于诊断小肠CD及其并发症,特别是肠腔狭窄;结合MRE可提高检出轻微小肠CD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小肠 并发症 造影剂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克罗恩病累及阑尾与化脓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爱华 王璇 +3 位作者 陈海兰 陈燕 黄小花 刘新秀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0-955,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特征对克罗恩病(CD)累及阑尾与化脓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确诊CD且病变累及阑尾的60例患者,收集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化脓性阑尾炎82例,对两组患... 目的探讨超声特征对克罗恩病(CD)累及阑尾与化脓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7月—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确诊CD且病变累及阑尾的60例患者,收集同期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化脓性阑尾炎82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腹痛特点,是否伴腹泻、排便异常及肛周脓肿,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和超声征象(阑尾壁厚度、层次结构、血流信号、是否可压缩,阑尾腔积液,阑尾周边网膜系膜及回盲部是否出现病变)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参数设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资料中,两组是否伴腹泻、排便异常、肛周脓肿,CRP、WBC值是否升高,CRP或WBC中至少1项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4、42.28、16.73、36.33、16.30,P均<0.05),转移性右下腹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征象中,两组阑尾壁增厚、层次消失和阑尾腔积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6、71.66,P均<0.01)。超声征象的多因素分析显示,阑尾壁增厚、层次消失为CD累及阑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D累及阑尾与化脓性阑尾炎均可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但前者常出现阑尾壁增厚、层次消失,伴慢性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以肛周脓肿为首发症状;后者多表现为阑尾腔积液,阑尾壁薄、层次结构可见,常伴WBC或CRP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累及阑尾 化脓性阑尾炎 超声检查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