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耕地占补时空分异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林馨 徐伟铭 +1 位作者 廖云婷 邵尔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37-1848,共12页
探索耕地占补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有助于摸清耕地变化趋势,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5期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运用空间分析和数字地形分析等方法... 探索耕地占补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影响,有助于摸清耕地变化趋势,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5期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运用空间分析和数字地形分析等方法揭示福建省耕地占补过程的时空分异特征,并结合修正的ESV当量对福建省ESV评估,最后利用冷热点分析等方法进一步揭示耕地占补对ESV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福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耕地净变化率为−22.3%,存在“占多补少”现象。耕地占用主要以林地和建设用地为主,耕地补充类型以林地居多,且耕地占补空间分布不均匀,耕地占用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耕地补充主要发生在中部和西北部;2)20年间占用耕地平均坡度/海拔均小于补充耕地。耕地占补坡度分布优势区分别为0°-11°、0°-13°坡度区段,海拔分布优势区分别为0-320、0-340 m海拔区段,且占用耕地优势区向低坡度/海拔移动、补充耕地优势区向高坡度/海拔移动,说明福建省耕地资源存在“占缓补陡”、“占低补高”现象;3)20年间福建省ESV总体上表现为持续降低,耕地占补导致ESV减少了15.6亿元,主要是林地、水域补偿耕地和建设占用耕地导致ESV减少。其中2015-2020年,耕地占补导致ESV减少达到峰值,占整体变化的49.3%。2000-2020年福建省耕地占补导致ESV变化值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漳州市南部,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厦门市和泉州市沿海地区。研究结果可为福建省完善耕地占补政策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参考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占补 时空分异 地形梯度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因子的福建省年降水空间估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亚琼 卢毅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16,共6页
为研究福建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为工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预测、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福建省及周边区域35个气象站点1951—2011年降水资料,分析年均降水量与海拔、纬度、距海岸距离、坡向的相关性;同时,结合多元回... 为研究福建省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为工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预测、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福建省及周边区域35个气象站点1951—2011年降水资料,分析年均降水量与海拔、纬度、距海岸距离、坡向的相关性;同时,结合多元回归方程和克里金插值构建降水空间估算模型,反映出年均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突出局部地区降水的差异,估算福建省1951—2011年年均降水量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已知气象站点年均降水量估算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4%,绝对误差为56 mm,验证站点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6%;福建省年均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区呈现波动式上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因子 年降水量 回归拟合 克里金插值 空间分布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的空间信息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楠 林宗坚 +1 位作者 汤国安 李成名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17,共4页
运用信息论与数理统计及对比分析的方法,以1∶1万DEM为基准,探讨在黄土丘陵沟壑区1∶5万DEM所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信息特征和对地形描述精度特征。研究表明,利用1∶5万DEM所提取的地面坡向、平面曲率、降水累计量3种地形因子及其熵值变... 运用信息论与数理统计及对比分析的方法,以1∶1万DEM为基准,探讨在黄土丘陵沟壑区1∶5万DEM所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信息特征和对地形描述精度特征。研究表明,利用1∶5万DEM所提取的地面坡向、平面曲率、降水累计量3种地形因子及其熵值变化分别为1∶1万DEM的1.005,1.062和1.232倍,并且提出因子特征的纠正公式,同时提出这种差异的本质特征是微观每个栅格地形因子取值的不确定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不确定性 地形因子 比例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空间信息服务技术及其农业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肖桂荣 涂平 +1 位作者 汪小钦 励惠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9-192,共4页
从省市县三级空间尺度和应用特征的区域信息服务出发,研究基于网络的多源多尺度农业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技术。集成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与Web服务技术,开展多源多尺度的农业空间信息资源的数据整合、统一业务模型构造、信息交换与共享、元... 从省市县三级空间尺度和应用特征的区域信息服务出发,研究基于网络的多源多尺度农业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技术。集成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与Web服务技术,开展多源多尺度的农业空间信息资源的数据整合、统一业务模型构造、信息交换与共享、元数据目录服务等关键技术研究,建成多尺度的基础信息数据库群,开发实现了省级区域多源多尺度应用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多源多尺度的农业信息资源,促进了区域空间信息应用与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空间信息 数据整合 网络服务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图像滤波去噪效果评价研究——以福建省海岸带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凌飞龙 汪小钦 陈芸芝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0期171-176,共6页
在分析斑点噪声产生机理和主要滤波算法的基础上,将均值滤波、中值滤波、Lee滤波、Lee-Sigma滤波、局域滤波、Frost滤波、Gamma-MAP滤波等常用算法用于福建省海岸带JERS-1卫星SAR图像的斑点噪声去除,并参照多种评价指标对各种滤波器... 在分析斑点噪声产生机理和主要滤波算法的基础上,将均值滤波、中值滤波、Lee滤波、Lee-Sigma滤波、局域滤波、Frost滤波、Gamma-MAP滤波等常用算法用于福建省海岸带JERS-1卫星SAR图像的斑点噪声去除,并参照多种评价指标对各种滤波器的去噪效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JERS-1卫星 斑点噪声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长汀县降雨侵蚀力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路平 毛政元 +1 位作者 傅水龙 许朋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3-111,共9页
降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一般采用降雨侵蚀力(用R表示)定量评价降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R的经典算法精度高,但繁琐复杂且所需资料不易获得,因此如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降低计算的复杂度是建立R值简易算法的关键。以长汀县若干站点... 降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一般采用降雨侵蚀力(用R表示)定量评价降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R的经典算法精度高,但繁琐复杂且所需资料不易获得,因此如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降低计算的复杂度是建立R值简易算法的关键。以长汀县若干站点近年的降雨观测数据为依据,以经典算法的结果为参照,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福建省长汀县的R值新简易算法,并运用此算法计算了该县的R指标,然后分析了该指标值在县内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提简易算法的精度明显高于针对该地区的同类研究成果,所得分析结论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水土流失 简易算法 时空分布 长汀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滨海湿地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加兵 郑达贤 黄发明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3-88,共6页
本文从滨海湿地的概念入手,阐述了福建滨海湿地具有南北潮差不一、海平面高于黄海平均海平面、容易受到污染等特点,同时借助了GIS空间插值技术,提出了福建滨海湿地面积的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福建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海洋大开... 本文从滨海湿地的概念入手,阐述了福建滨海湿地具有南北潮差不一、海平面高于黄海平均海平面、容易受到污染等特点,同时借助了GIS空间插值技术,提出了福建滨海湿地面积的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福建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海洋大开发背景下,福建滨海湿地利用与保护存在的各种矛盾,并作了成因分析,最后针对滨海湿地各种矛盾提出了持续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利用与保护矛盾 持续利用对策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福建省湿地研究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东水 兰樟仁 邱荣祖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福建省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其境内的湿地资源地域特点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最重要的海岸湿地分布省。通过对国内外湿地研究中“3S”技术的应用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福建省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阐明了福建省的研究工... 福建省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其境内的湿地资源地域特点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最重要的海岸湿地分布省。通过对国内外湿地研究中“3S”技术的应用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福建省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阐明了福建省的研究工作存在着起步迟、资金投入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今后福建省应着重做好应用“3S”技术对全省湿地资源状况全面清查与制图,抓好几个重要典型湿地综合研究,应用web技术加快福建省湿地科研的步伐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湿地 福建 地理气候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适宜坡度提取算法选择的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楠 王钦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47-250,共4页
在福建省选取代表不同地貌类型的样区11个。采用6种算法从各样区对应的DEM中提取坡度。运用方差分析等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算法所提取坡度的分级面积数据,坡度的中误差,认为在本区域提取坡度选用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算法和三阶反距离权... 在福建省选取代表不同地貌类型的样区11个。采用6种算法从各样区对应的DEM中提取坡度。运用方差分析等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算法所提取坡度的分级面积数据,坡度的中误差,认为在本区域提取坡度选用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算法和三阶反距离权差分较为合理。根据实际生产部门需要,提出并实现了对坡度信息进行评价时必须分级别讨论的思路。研究可望为在本区域基于DEM提取准确的坡度信息时选择算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算法 坡度 中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服务的福建省林业信息服务系统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娟珠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4期126-130,共5页
为了解决“数字林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信息孤岛”和系统集成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服务的福建省林业信息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为福建省“数字林业”提供了信息共享和交换整体解决方案,实现林业各部门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为领导... 为了解决“数字林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信息孤岛”和系统集成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服务的福建省林业信息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为福建省“数字林业”提供了信息共享和交换整体解决方案,实现林业各部门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为领导决策和业务开发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信息、系统架构 数字林业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温敏感性指数的城市功能区升温效应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慧 徐伟铭 +2 位作者 邵尔辉 廖云婷 林馨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7-568,共12页
利用福州市三环内的POI数据和Place2vec模型识别城市功能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功能区的热场等级空间分异特征,借助增强回归树算法(Boosting Regression Tree, BRT)构建功能区增温敏感性指数,对不同功能区在地表升温过程中的敏感性差异... 利用福州市三环内的POI数据和Place2vec模型识别城市功能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功能区的热场等级空间分异特征,借助增强回归树算法(Boosting Regression Tree, BRT)构建功能区增温敏感性指数,对不同功能区在地表升温过程中的敏感性差异进行定量测度,进而对区域尺度上的城市热环境空间分异机制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1)基于Place2vec模型的城市功能区识别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2)除绿地与广场区外的4类功能区均具有高温现象,其中产业区的热场强度最高;3)各类功能区整体增温敏感性由高至低依次是:产业区、生活服务与住宅区、商业区、公共管理与服务区、绿地与广场区;不同升温阶段的功能区增温敏感性存在差异,在高温梯度下差异显著;地表覆被增温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功能区域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区 城市热环境 地表升温 增温敏感性 Place2vec模型 BRT算法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视角下基于主体功能区分类约束的国土空间分区优化模拟——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代超 卢嘉奇 +3 位作者 谢晓苇 虞虎 李元 吴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0111-10126,共16页
在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区域社会经济绿色发展并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发展导向下,基于主体功能区分类约束开展以低碳发展为牵引的多情景国土空间优化模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为研究区,设定自然... 在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区域社会经济绿色发展并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发展导向下,基于主体功能区分类约束开展以低碳发展为牵引的多情景国土空间优化模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为研究区,设定自然发展和低碳发展两种不同情景,针对不同类别主体功能区,设置差异化的碳排放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约束目标,在对用地需求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基于PLUS模型开展多情景下的国土空间分区优化模拟。结果表明:(1)从用地规模和数量结构来看,低碳发展情景下的功能区用地结构更加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该情景在减缓碳源地增加速度的同时,能够降低碳汇地的减少速度,在保障区域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并降低生态环境影响;(2)从用地布局来看,虽然不同情景下的用地结构存在一定差异,但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各地类的变化规律基本与历史趋势基本相同,其中碳源地主要分布在临近海岸线处海拔较低、地势平缓易开发的一侧,碳汇地主要集中在内陆区域海拔相对较高且地况较复杂的区域;(3)从三类典型区域空间演变模式来看,农业生产区和生态保护区的变化较小,城镇建设区变化较为明显,城镇建设区和农业生产区主要功能用地分布较为集中且聚合度较高,生态保护区主要功能用地较为分散且一般呈破碎状。在不同发展情景下,国土空间格局中的碳源地不断扩张、碳汇地空间逐步受到挤压,应进一步发掘存量用地的潜力,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发展 主体功能区 MOP模型 PLUS模型 多情景优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空间分辨率DEM提取坡度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陈楠 汤国安 朱红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3-156,共4页
运用信息论与统计学一些指标及比较分析的方法,以1∶1万DEM为研究对象。定性地分析了在黄土丘陵沟壑区DEM空间分辨率对所提取的坡度信息的不确定性影响,并建立了定量的计算公式。研究提出了不同分辨率提取坡度面积的误差评价指标,并找... 运用信息论与统计学一些指标及比较分析的方法,以1∶1万DEM为研究对象。定性地分析了在黄土丘陵沟壑区DEM空间分辨率对所提取的坡度信息的不确定性影响,并建立了定量的计算公式。研究提出了不同分辨率提取坡度面积的误差评价指标,并找到了一个经验公式,该公式可以根据现有误差计算所需要的分辨率大小,这可以在保证坡度信息精度条件下减小数据量,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不确定性 坡度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斌 李迪 周志逵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0,33,共3页
随着数字地球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讨论 ,作为数字地球六大关键技术之一的元数据技术更加引人关注。首先从对元数据标准的研究开始 ,介绍了元数据的定义及其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个基于XML的地理信息元数据系统GeoMorpheMeta ,... 随着数字地球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讨论 ,作为数字地球六大关键技术之一的元数据技术更加引人关注。首先从对元数据标准的研究开始 ,介绍了元数据的定义及其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个基于XML的地理信息元数据系统GeoMorpheMeta ,对其系统架构、模块功能进行了介绍。最后对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元数据的存储、管理、检索等技术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数据管理系统 地理空间 设计 数字地球 元数据标准 关键技术 数据系统 Meta 系统架构 模块功能 技术问题 信息元 XML 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的景观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苏簪铀 邱炳文 陈崇成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2期42-46,共5页
依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如何充分地利用影像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以及地学特征进行更为微观的遥感监测或大比例尺制图是高分辨率遥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地形复杂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以SPOT5原始影像为数据源,采... 依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如何充分地利用影像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以及地学特征进行更为微观的遥感监测或大比例尺制图是高分辨率遥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地形复杂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以SPOT5原始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实现了不同尺度地物信息的分层提取。基于上层的分类结果对特定地物进行影像分割,选择合适的特征参数,并通过多次试验建立影像对象的隶属度函数,或利用最邻近分类法,逐级分层地提取了研究区的景观信息。研究结果显示: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可以快速方便地对地形复杂条件下研究区的SPOT5遥感影像的景观信息提取,精度为76%,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提供了更为快速、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SPOT5 多尺度分割 景观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数据仓库的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信息服务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樊明辉 杨殿生 +1 位作者 陈崇成 池天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06-1711,共6页
本文以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数据仓库及服务系统(MDSS)为例论述了一个贯穿数据层、信息层和服务层的多层次信息流平台,在数据层,设计了一个集成与应用众多监测平台的分布式数据仓库系统,在信息层,给出了信息共享的网络发布方案,在服务层... 本文以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数据仓库及服务系统(MDSS)为例论述了一个贯穿数据层、信息层和服务层的多层次信息流平台,在数据层,设计了一个集成与应用众多监测平台的分布式数据仓库系统,在信息层,给出了信息共享的网络发布方案,在服务层,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设计实现了数据级和分析级两个级别的信息服务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最后给出了系统实现的典型界面和一个地波雷达数据分析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 分布式数据仓库 信息共享 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克里格法的定点监测数据连续空间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樊明辉 陈崇成 池天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10-212,共3页
论文探讨了运用普通克里格法进行原始环境监测数据的连续空间化的一种方法,给出了观测数据—环境指数评价—空间环境指数插值计算—空间网格化的整个空间化流程,并以福建省环保监测数据为例进行了实例应用。
关键词 克里金 环境指数 空间化 格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数据协同编辑平台协同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朝珍 王钦敏 +1 位作者 庄苗 方艺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7-781,共5页
为满足多用户对分布空间数据进行远程查询、远程获取、远程协同编辑修改和分析的需求,研究开发了分布式空间数据协同编辑平台。该平台的协同机制重点解决分布用户同时编辑空间数据的冲突问题、用户数据操作的协同与群体感知问题、不同... 为满足多用户对分布空间数据进行远程查询、远程获取、远程协同编辑修改和分析的需求,研究开发了分布式空间数据协同编辑平台。该平台的协同机制重点解决分布用户同时编辑空间数据的冲突问题、用户数据操作的协同与群体感知问题、不同平台之间数据/消息传输的异构性等问题。为有效地解决协同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空间数据协同编辑平台的体系结构;给出了分布式空间数据协同编辑平台的通信机制和并发控制机制的设计与实现,设计了传输层的通信接口和表示层的通信接口。开发了分布式空间数据协同编辑平台系统原型,该系统可支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应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协同编辑 空间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 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人口压力空间分布模式研究——空间数据挖掘在人口学领域应用的实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楠 王钦敏 林宗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234,共3页
提出人口压力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压力作出评价,并根据压力指标对我国各个省市进行了分类。在其基础之上,运用空间数据挖掘中GIS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压力空间分布模式;研究认为我国人口压力从西部向东部... 提出人口压力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压力作出评价,并根据压力指标对我国各个省市进行了分类。在其基础之上,运用空间数据挖掘中GIS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压力空间分布模式;研究认为我国人口压力从西部向东部总体减小,人口压力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聚集模式。围绕京津、江浙闽、山东等区域与周围省市的人口压力形成低—低关联模式,围绕陕甘青、川渝等省市与周围保持高—高关联模式。这种空间分布态势值得政府决策部门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挖掘 地理信息系统 人口压力 空间分布模式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0
20
作者 刘建华 毛政元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6期95-101,共7页
遥感影像分割是指把一幅影像划分为互不重叠的一组区域的过程,它要求得到的每个区域的内部具有某种一致性或相似性,而任意两个相邻的区域则不具有此种相似性。遥感影像分割是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数据挖掘与应用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对于影... 遥感影像分割是指把一幅影像划分为互不重叠的一组区域的过程,它要求得到的每个区域的内部具有某种一致性或相似性,而任意两个相邻的区域则不具有此种相似性。遥感影像分割是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数据挖掘与应用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对于影像目标信息自动化提取与智能识别尤为重要,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处理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常见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与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各种分割方法的应用范围、优缺点及目前存在的改进措施。建立了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割方法的分类体系,最后指出了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割方法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 影像分割方法 应用策略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