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种植效益的创新耕作新模式——以福建省福鼎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林礼狮 《农技服务》 2007年第10期110-110,共1页
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探索出了高效优质、粮经结合的新的耕作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产量、质量与效益。
关键词 创新 耕作模式 提高 种植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两优培九在福鼎市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措施
2
作者 陈再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8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种植表现 两优培九 高产栽培措施 福鼎市 品种审定委员会 杂交稻 江苏省农科院 两系杂交中籼 培矮64S 抗白叶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鼎市耕地土壤养分状况与合理施肥建议
3
作者 陈吓冬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82-84,共3页
福鼎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全市耕地面积1.81万hm^2,农作物播种面积3万多hm^2。随着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多,以及耕作制度、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使土壤养分含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82年第2次土壤普查的数据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当前耕地养... 福鼎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全市耕地面积1.81万hm^2,农作物播种面积3万多hm^2。随着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多,以及耕作制度、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使土壤养分含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82年第2次土壤普查的数据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当前耕地养分的实际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状况 耕地面积 福鼎市 施肥建议 农业生产条件 土壤养分含量 化肥施用量 播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鼎市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4
作者 夏品蒲 陈再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7期151-151,共1页
甬优6号是亚种间籼粳型杂交水稻,在福鼎市沿海平原作双季晚稻种植,表现出高产、米质优、穗大粒多、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生育期适中、增产潜力大等优点。高产栽培要求做到稀播短龄、双本插植、好气灌溉、平衡施肥、严防褐飞虱和稻曲病... 甬优6号是亚种间籼粳型杂交水稻,在福鼎市沿海平原作双季晚稻种植,表现出高产、米质优、穗大粒多、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生育期适中、增产潜力大等优点。高产栽培要求做到稀播短龄、双本插植、好气灌溉、平衡施肥、严防褐飞虱和稻曲病、充分成熟后收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甬优6号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福建福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疫病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7
5
作者 夏朝真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3期148-148,共1页
阐述了辣椒疫病在福鼎市的发生流行规律,并从种植抗性品种、采用农业栽培措施、化学防治等方面介绍其防治技术,以供辣椒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辣椒疫病 发生流行规律 防治技术 福建福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3229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瑞卿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9期153-153,共1页
Ⅱ优3229在福鼎市作单季稻和双季晚稻示范种植,表现出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增产潜力大等优点。高产栽培要求做好播种、培育多蘖壮秧、插足基本苗100~120万苗/hm2、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关键词 杂交水稻 Ⅱ优3229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鳗食饵──丝蚯蚓及其人工养殖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马静 李敏清 《农业科技通讯》 1997年第8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鳗鲡 丝蚯蚓 人工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叶传财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85-87,共3页
引进金银花品种在福鼎市推广种植,经3年引种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栽培关键技术。包括选地、育苗、栽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 金银花 栽培技术 福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国森 《湖北畜牧兽医》 2017年第6期21-22,共2页
对鸡球虫病的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鸡球虫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了总结,为鸡球虫病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鸡球虫病 流行原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手生育特性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宗学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3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 生育特性 佛手 常绿灌木 小乔木 柑橘属 芸香料 金黄色 中药材 果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甬优6号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增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3期147-147,共1页
甬优6号系亚种间籼粳型杂交水稻。在福鼎市沿海平原作单季晚稻种植,表现出高产、米质优、穗大粒多、抗倒性强、增产潜力大等优点。高产栽培要求做到稀播短龄、双本插植、好气灌溉、平衡施肥、严防褐飞虱和稻曲病、充分成熟后收割。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甬优6号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锥栗速生栽培及病虫防治技术
12
作者 蔡煌 林品贵 +1 位作者 王德銮 林礼狮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锥栗 速生栽培 病虫防治 优质品种 板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13
作者 陈伯勇 林宗学 《福建农业科技》 2007年第4期6-7,共2页
关键词 超级稻 配套栽培技术 生育特性 大面积示范推广 超级杂交水稻 水稻育种 水稻生产 科技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Ⅰ63母本直播制种技术
14
作者 陈再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7S期94-95,共2页
根据优ⅠA特征、特性,其制种高产配套技术措施要点是:合理安排花期,确保花期相遇;创造理想的群体结构,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提出与生育期短、穗小、粒少不育系配组的各组合高产制种,应采取直播方法,注重母... 根据优ⅠA特征、特性,其制种高产配套技术措施要点是:合理安排花期,确保花期相遇;创造理想的群体结构,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提出与生育期短、穗小、粒少不育系配组的各组合高产制种,应采取直播方法,注重母本有效穗的提高,使母本颖花量达3.0×104~3.8×104朵/hm2,父本颖花量达1.2×104~1.5×104朵/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母本直播 优Ⅰ 63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秧方式对株两优02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15
作者 林宗学 陈伯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0X期107-108,共2页
水稻早育秧、软盘抛秧和水秧三种育秧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株两优02采用水育软盘抛秧产量最高,比对照水秧增产11.6%;其次是早育秧,比对照增产7.2%。并且不同育秧方式对株两优02的秧苗素质、生育进程、经济性状等方面都有一定影响,同时... 水稻早育秧、软盘抛秧和水秧三种育秧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株两优02采用水育软盘抛秧产量最高,比对照水秧增产11.6%;其次是早育秧,比对照增产7.2%。并且不同育秧方式对株两优02的秧苗素质、生育进程、经济性状等方面都有一定影响,同时通过对株两优02生育性状观察分析,总结出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两优02旱育秧 软盘抛秧 产量 关键技术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Ⅰ63母本直播制种技术
16
作者 陈再成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0S期116-117,共2页
根据优ⅠA特征、特性,其制种高产配套技术措施是:合理安排花期,确保花期相遇;创造理想的群体结构,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提出与生育期短、穗小、粒少不育系配组的各组合高产制种应采取直播方法,注重母本有... 根据优ⅠA特征、特性,其制种高产配套技术措施是:合理安排花期,确保花期相遇;创造理想的群体结构,为夺取高产打下基础;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异交结实率。提出与生育期短、穗小、粒少不育系配组的各组合高产制种应采取直播方法,注重母本有效穗的提高,要使母本颖花量达3.0×108~3.75×108朵/hm2,父本颖花量达1.2×108~1.5×108朵/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母本直播 优Ⅰ63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851在福鼎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17
作者 林宗学 陈伯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11X期104-105,共2页
紫花851系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2005年福鼎市引进示范种植20hm^2,平均每公顷产量22882.5kg,比克新3号增产10.6%~12.7%。在福鼎市种植,其生育期中等偏迟,抗病性较强,品质中等。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是适时播种... 紫花851系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2005年福鼎市引进示范种植20hm^2,平均每公顷产量22882.5kg,比克新3号增产10.6%~12.7%。在福鼎市种植,其生育期中等偏迟,抗病性较强,品质中等。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是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中耕培土,增施磷钾肥,加强病虫防治及适时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851 产量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优培九在山区稻田的高产栽培技术
18
作者 李敏清 林端妹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3期158-158,160,共2页
两优培九在福鼎市山区和半山区稻田种植均不理想,普遍表现分蘖力偏差,有效穗少,穗头小,结实率低,产量不高。其综合原因是由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栽培措施共同影响造成的。但据观察,最主要原因是没有采取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 两优培九在福鼎市山区和半山区稻田种植均不理想,普遍表现分蘖力偏差,有效穗少,穗头小,结实率低,产量不高。其综合原因是由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栽培措施共同影响造成的。但据观察,最主要原因是没有采取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才造成产量偏低。为了充分发挥两优培九高产潜力,必须根据其生育特点,积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可以克服山区稻田不利的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在海拔500m以下地区种植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培九 高产 栽培 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