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曲菌球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立人 陈树兴 +1 位作者 许德新 潘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809-811,共3页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曲菌球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7月-2013年9月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曲菌球41例的临床资料,均有反复咯血,术前CT提示肺曲菌球可能,病灶直径1-5 cm。肺叶切除术29例,肺段切除术8...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曲菌球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7月-2013年9月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肺曲菌球41例的临床资料,均有反复咯血,术前CT提示肺曲菌球可能,病灶直径1-5 cm。肺叶切除术29例,肺段切除术8例,肺楔形切除术4例。结果手术时间:29例肺叶切除(156.4±57.7) min,8例肺段切除(167.5±56.4)min,4例肺楔形切除分别为35、47、54、65 min。出血量20-1100 ml,中位数150 ml。中转开胸3例(胸顶粘连)。术后胸管引流时间2-11 d,中位数3 d;术后住院时间4-19 d,(8±2)d。术后30天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9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5月,5例有少量间断痰血。结论全胸腔镜肺切除术治疗单纯型肺曲菌球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检查 肺切除术 肺曲菌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复杂肺段切除术吲哚菁绿荧光反染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许德新 陈新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5-331,共7页
目的比较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反染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术中段间平面显露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8月我院108例胸腔镜下复杂肺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采用ICG反向染色法(荧光染... 目的比较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反染法与改良膨胀萎陷法在胸腔镜复杂肺段切除术中段间平面显露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8月我院108例胸腔镜下复杂肺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采用ICG反向染色法(荧光染色组),65例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改良膨胀萎陷组),比较2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与改良膨胀萎陷组相比,ICG荧光染色组段间平面形成时间[(9.1±1.4)s vs.(1724.3±309.1)s,t=44.736,P=0.000]、手术时间[(147.5±32.2)min vs.(174.2±57.7)min,t=3.077,P=0.003]、术后胸管留置时间[2(1,2)d vs.3(2,3)d,Z=-3.829,P=0.000]和术后住院时间[6.0(4.0,7.0)d vs.7.0(5.5,10.0)d,Z=-2.644,P=0.008]明显缩短。2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采样数目、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胸腔镜下复杂肺段切除术的段间平面显露,相比改良膨胀萎陷法,ICG荧光染色法是安全、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菁绿 荧光反染法 改良膨胀萎陷法 复杂肺段切除术 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气刀定位法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许德新 代祖建 +1 位作者 林铿强 陈树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探讨氩气刀定位法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对63例肺部小结节(直径≤2 cm)采用氩气刀定位法实施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病灶均为单发,最大径0. 8~2 cm,(1. 22±0. 34) cm,均位于... 目的探讨氩气刀定位法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对63例肺部小结节(直径≤2 cm)采用氩气刀定位法实施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病灶均为单发,最大径0. 8~2 cm,(1. 22±0. 34) cm,均位于肺边缘,CT上测量病灶距离脏层胸膜0. 5~3 cm,(1. 67±0. 54) cm。在CT上确定病灶的肋间层面及钟位方向,在胸腔镜下将病灶虚拟投影在壁层胸膜表面。氩气刀标记投影点,膨肺后再次喷射氩气,标记病灶在肺脏层胸膜表面的投影点,楔形切除病灶,根据冰冻病理结果决定下一步手术方案。结果 61例(96. 8%)在楔形切除标本中找到病灶,2例定位失败。行肺楔形切除53例,解剖性肺段切除2例,肺叶切除8例。术后病理证实肺癌58例,良性病变5例。结论氩气刀定位法对胸腔镜术中肺内小结节的定位实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气刀 胸腔镜 肺小结节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域分析”的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在早期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楠 陈树兴 +3 位作者 林铿强 陈新富 许添辉 陈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流域分析”的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在早期周围型肺癌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3月单治疗组23例胸腔镜下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资料。术前行三维重建,明确结节所在流域的动脉及切除范围,行单操作孔胸腔... 目的探讨基于“流域分析”的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在早期周围型肺癌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3月单治疗组23例胸腔镜下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资料。术前行三维重建,明确结节所在流域的动脉及切除范围,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离断靶动脉,无需处理支气管,然后行荧光反染,切除肺实质。结果2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扩大切除,无中转肺叶切除。手术时间(138.4±35.0)min,术中出血量(30.0±19.7)ml,术后引流时间(2.3±0.9)d,术后住院时间(4.6±1.4)d,肿瘤最大直径(1.0±0.3)cm。切除淋巴结(3.2±1.3)枚,均未见肿瘤转移。术后并发症3例,无死亡。结论基于“流域分析”的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对于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切除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分析 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 早期周围型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靶向治疗后手术2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楠 陈星 +2 位作者 郭立人 许添辉 陈树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前,对于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仍存在争议,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模式众多,各有利弊,新辅助靶向治疗的作用不容忽视。2020年我们收治2例局部晚期NSCLC经新辅助靶... 目前,对于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仍存在争议,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模式众多,各有利弊,新辅助靶向治疗的作用不容忽视。2020年我们收治2例局部晚期NSCLC经新辅助靶向治疗后疾病明显缓解,获得R0切除,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42岁,男,因反复咳嗽2个月于2020年4月7日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新辅助治疗 联合手术 靶向治疗 反复咳嗽 治疗手段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流域分析法”切除位于亚段交界位置的早期周围型肺癌10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楠 陈树兴 +3 位作者 许德新 许添辉 林宇斌 陈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43-546,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流域分析法”精准切除位于亚段交界位置的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可行性。方法2021年9月~2022年10月我科采用“静脉流域分析法”精准切除10例位于亚段交界位置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术前行三维重建,确定结节位于肺亚段交界,明确结... 目的探讨“静脉流域分析法”精准切除位于亚段交界位置的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可行性。方法2021年9月~2022年10月我科采用“静脉流域分析法”精准切除10例位于亚段交界位置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术前行三维重建,确定结节位于肺亚段交界,明确结节归属静脉流域及其靶静脉,行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术中暂时阻断靶静脉,无需处理动脉、支气管,荧光反染法或膨胀-萎陷法确定边界,然后释放阻断的靶静脉,根据边界切除靶肺。结果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扩大切除,无中转肺叶切除。手术时间52~100 min,平均74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平均20 ml。术后引流时间1~4 d,平均2.6 d。术后住院时间3~6 d,平均4.4 d。切除淋巴结1~5枚,(3.1±1.2)枚,均未见肿瘤转移。10例随访2~15个月,平均10.1月,无并发症,无死亡。结论“静脉流域分析法”精准切除位于亚段交界位置的早期周围型肺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流域分析 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术 周围型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