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鼎力为国育英才——记福州三中数学特级教师池伯鼎
1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2期12-14,共3页
池伯鼎老师1927年出生,194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福州三中数学老师、副校长;原福建省数学奥林匹克学校校长、福建省首届"杰出人民教师"。池伯鼎老师为师以爱、授课以巧,不拘一格、挖掘人才,往事浩瀚、光辉璀璨,退而不休、诲人不倦。
关键词 池伯鼎 数学 杰出人民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寓抽象于具体,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以“抽象函数研究”的教学为例
2
作者 黄炳锋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24年第10期19-23,共5页
新高考数学试卷引导教学“回归课标,重视教材”,对数学复习课如何遵循教育规律,突出数学教学的本质进行讨论.在高中数学命题与教学评价专题研讨会上,公开课“抽象函数研究”为大会提供了基于教学实践进行理论概括的研讨样例.基于教学实... 新高考数学试卷引导教学“回归课标,重视教材”,对数学复习课如何遵循教育规律,突出数学教学的本质进行讨论.在高中数学命题与教学评价专题研讨会上,公开课“抽象函数研究”为大会提供了基于教学实践进行理论概括的研讨样例.基于教学实践,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获得了以下启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寓抽象概念于具体模型,回归抽象函数的代数运算本质,以高考真题为例进行研究;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关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教学方法的尝试上,基于有结构的导引问题,寓抽象于合情推理;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遵循能力测评、诊断分析、典例精析、归纳小结和目标检测五环节模式,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和方法的普适性,为学生留出思考和学习的空间,落实回归教学的要求,有效提升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函数 逻辑思维能力 五环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概念统领下高三复习教学的结构化设计——以“物质分类与转化”复习为例
3
作者 卢晓平 《化学教与学》 2024年第23期86-89,共4页
本文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学科大概念统领下,以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反应两大典型基本反应体系为例,建构高三“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复习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模型,并以工艺流程题为真实情境,整合、运用上述模型用于解决... 本文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学科大概念统领下,以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反应两大典型基本反应体系为例,建构高三“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复习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模型,并以工艺流程题为真实情境,整合、运用上述模型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大概念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高三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三维场景赋能地理教学--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邢锦淮 车云 +1 位作者 袁书琪 曾庆宝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6-59,共4页
神经辐射场(NeRF)是一种面向三维隐式空间建模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直观生动地呈现地理课程内容。本文以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为目的,使用无人机采集福建土楼影像,利用神经辐射场生成的AI三维场景,并将其运用于“地域文化与城... 神经辐射场(NeRF)是一种面向三维隐式空间建模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直观生动地呈现地理课程内容。本文以培育学生地理实践力与人地协调观为目的,使用无人机采集福建土楼影像,利用神经辐射场生成的AI三维场景,并将其运用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的可视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三维场景 神经辐射场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福建土楼 地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街景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郑友强 贺志康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9-52,共4页
本文通过在线街景地图的介绍与对比,重点分析了百度街景地图在高中低路课堂合作学习中的应用案例和腾讯位置大数据地图在高中地理课后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案例,通过课堂案例的呈现,为老师们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街景地图 腾讯位置大数据地图 地理教学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贤金 吴新建 欧阳锋 《化学教与学》 2014年第9期2-5,31,共5页
介绍了“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周期性变化”一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从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教学情景、基于学生分组实验的元素金属性探究、基于表格数据推理的元素非金属性探究、从原子微观结构角度解决导课情景中的问题、元素周期律... 介绍了“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周期性变化”一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从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教学情景、基于学生分组实验的元素金属性探究、基于表格数据推理的元素非金属性探究、从原子微观结构角度解决导课情景中的问题、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和实质剖析等五个教学板块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研究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 金属性 非金属性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电影为载体,提升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从美国大片《金蝉脱壳》的地理教学价值讲起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友强 王信文 《地理教学》 2015年第4期45-47,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电影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地理教学中如果能够巧妙利用学生喜爱的热门大片,组织学生一起欣赏,进而引导学生探究当中的地理知识,这样可大大提升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 电影 载体 探究 地理 兴趣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学要讲究“慢”教学 被引量:9
8
作者 林风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2年第11期5-8,共4页
注和讲究“慢”教学,是针对当下数学教学现状的一种理性反思,也是回归教学本质的一种心向往之的追求,“慢”教学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符合数学教学规律的形成,同时也符合生态教学的精神,“慢”教学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有效优质、多... 注和讲究“慢”教学,是针对当下数学教学现状的一种理性反思,也是回归教学本质的一种心向往之的追求,“慢”教学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符合数学教学规律的形成,同时也符合生态教学的精神,“慢”教学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有效优质、多元发展的教学策略和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慢教学 认知规律 有效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背景下数学教学的新视角、新启示——例谈图形计算器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林风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2年第4期41-45,共5页
摘要:图形计算器作为当前高科技教学产品,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高端工具,它可以帮助解决数学教与学中的一系列问题,用新的视角解读和解决数学问题,文中结合教学案例说明图形计算器的应用,为数学教与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启示.
关键词 GC图形计算器 多元 有效整合 新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学的好帮手——图形计算器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风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1年第3期44-48,共5页
介绍TI图形计算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现TI图形计算器的多方面功能,从新的视角来思考信息技术对更新教学观念、充实数学教学内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作用,通过案例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TI图形计算器的教学效果以及与众不同... 介绍TI图形计算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现TI图形计算器的多方面功能,从新的视角来思考信息技术对更新教学观念、充实数学教学内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作用,通过案例形式直观形象地呈现TI图形计算器的教学效果以及与众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对深入开展高中新课程教学具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图形计算器 手持技术 多元动态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天 我们将把学生带到哪里去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晓枫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10期19-21,共3页
教育关乎生命的成长和培育,教育最核心的目标是着眼于人一生的发展,是对每一个生命最大程度的成全。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尽力摒弃分数至上的教育观念与功利化做法,通过培育健全人格、建立自我信心、激发问题意识,培养学习兴趣、增强抗挫... 教育关乎生命的成长和培育,教育最核心的目标是着眼于人一生的发展,是对每一个生命最大程度的成全。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尽力摒弃分数至上的教育观念与功利化做法,通过培育健全人格、建立自我信心、激发问题意识,培养学习兴趣、增强抗挫能力,把学生培育成为美好的人,并带领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学生 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画板》支持下的高三数学探究式教学——“椭圆中特殊角的性质”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风 林珍芳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0年第12期24-27,共4页
高三数学复习中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建立知识网络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宗旨的研讨课.在教学设计时力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更新高三复习方式、深化数学本质的理解,通过案例记录,夹叙夹议师生在预设与生成中的碰撞和交流,记录... 高三数学复习中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建立知识网络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宗旨的研讨课.在教学设计时力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更新高三复习方式、深化数学本质的理解,通过案例记录,夹叙夹议师生在预设与生成中的碰撞和交流,记录其中的精彩片断,是生动活泼的教学叙事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画板 探究式教学 高三复习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物理分组实验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3
作者 邱晓峰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第2期60-62,共3页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又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显得突出且重要。本文从分组实验课堂教学设计、分组实验中的问题引导、分组实验后的...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又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物理实验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显得突出且重要。本文从分组实验课堂教学设计、分组实验中的问题引导、分组实验后的巩固设计和实验拓展等环节出发,结合本人一堂物理分组实验课堂的实例来说明如何高效的进行物理分组实验的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分组实验 课堂设计 高效 边学边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数学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14
作者 林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11期4-6,共3页
文化是数学教学的一种自然本色,数学教学应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真正回归数学教育应有价值和目标,让课堂教学洋溢浓浓的文化气息,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元素,在问题解决中凸显数学文化魅力,在教化中弘扬数学文化精神,让数学文化既"... 文化是数学教学的一种自然本色,数学教学应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真正回归数学教育应有价值和目标,让课堂教学洋溢浓浓的文化气息,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文化元素,在问题解决中凸显数学文化魅力,在教化中弘扬数学文化精神,让数学文化既"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文化 教育价值 数学教学 有机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组织与有效性研究
15
作者 陈亨淦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8期77-78,共2页
对化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行为方式、如何实现化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进行探索和研究。重塑课堂教学中“互动互利”的师生关系,构建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化学课堂,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水平。
关键词 化学课堂 互动 组织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学生基于学科本质理解的认识发展——以高中化学绪言课教学为例
16
作者 卢晓平 王晓聪 《化学教与学》 2023年第13期2-5,12,共5页
在对高中化学绪言课的三个基本问题——“学什么样的化学?为什么学化学?怎么学好化学?”的深度内涵挖掘基础上,通过问题分解,调查学生的认识起点,进而进行多元化情境设置和实例分析,促进学生基于学科本质理解的对以上三个问题的认识发展。
关键词 绪言 学科本质 认识发展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搭台” 让探究“唱戏”——一节数列探究课的教学片断与反思
17
作者 林风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4年第10期23-28,共6页
立足于用数列的眼光观察、提炼生活中的数学,以问题教学为平台,以探究学习为指向,以数学价值为归宿,从三个方面透视问题教学:(1)问题的设置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依托;(2)问题的持续发酵需要教学目标和数学内涵的引领;... 立足于用数列的眼光观察、提炼生活中的数学,以问题教学为平台,以探究学习为指向,以数学价值为归宿,从三个方面透视问题教学:(1)问题的设置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依托;(2)问题的持续发酵需要教学目标和数学内涵的引领;(3)问题的深化需要以自主探究、多元发展为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列 问题教学 自主探究 教学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现状调查与反思 被引量:2
18
作者 万清黎 杨国英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5期68-70,共3页
高中生实验操作能力普遍较低,这已成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共识。随机抽取了某一类重点中学40名学生,对中学常见"基本技能掌握实验"进行综合实验理论和操作能力测试,结果不容乐观。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6名中学化学教师进行了必修... 高中生实验操作能力普遍较低,这已成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共识。随机抽取了某一类重点中学40名学生,对中学常见"基本技能掌握实验"进行综合实验理论和操作能力测试,结果不容乐观。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6名中学化学教师进行了必修模块必做实验落实情况的调查,发现课时、实验药品、仪器、教师的实验素养等是必做实验无法得到落实的重要原因。最后,对如何改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操作能力 现状 调查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屏协同的地理线上教学设计与实施--基于无人机航拍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小枫 车云 《地理教学》 2022年第14期59-60,58,共3页
本文基于地理新课标理念,将无人机的航拍技术与线上地理教学课堂以及基于鸿蒙系统的多屏协同功能有效结合,以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推动乡土地理资源库的建立为目的,提出了线上地理教学的设计思路,从而提高线上教学的实效性和互动性。
关键词 线上教学 多屏协同 无人机航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秀娟 《教师》 2015年第22期86-87,共2页
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就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教学要实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实施策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生活化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