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头塘鳢池塘养殖技术初探
1
作者 刘瑞义 《中国水产》 2023年第7期77-78,共2页
为提高水产养殖名优品种的覆盖率,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福建省福安市开展了尖头塘鳢池塘养殖试验。结果显示,经过360d左右的养殖,尖头塘鳢平均规格达69.60g/尾,存活率70.60%,亩产量71.26kg,亩利润2229.6元。现将相关技术总结成文,为尖... 为提高水产养殖名优品种的覆盖率,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福建省福安市开展了尖头塘鳢池塘养殖试验。结果显示,经过360d左右的养殖,尖头塘鳢平均规格达69.60g/尾,存活率70.60%,亩产量71.26kg,亩利润2229.6元。现将相关技术总结成文,为尖头塘鳢养殖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品种 水产养殖品种 福建省福安市 总结成文 池塘养殖技术 覆盖率 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缢蛏苗池塘中间培育关键技术
2
作者 刘瑞义 《养殖与饲料》 2021年第8期60-61,共2页
缢蛏苗池塘中间培育是一项新的苗种强化培育模式。本文从池塘选择、苗埕整建、清塘消毒、蛏苗播种、生物饵料培养、日常管理、采收出塘等重要环节总结了缢蛏苗池塘中间培育技术要点及其注意事项,旨在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缢蛏 中间培育 池塘 技术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池塘养殖综合调控试验
3
作者 刘瑞义 严正凛 +4 位作者 严志洪 陈珍赐 杨理忠 胡家财 张静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第7期97-98,共2页
本研究开展了海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与鱼虾贝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相结合的综合调控试验。结果显示,整个10个月左右养殖试验过程,两口试验池塘水体p H值在7.91~8.31之间,非离子氨(NH3)浓度小于0.02mg/L,达到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无... 本研究开展了海水池塘养殖水质调控与鱼虾贝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相结合的综合调控试验。结果显示,整个10个月左右养殖试验过程,两口试验池塘水体p H值在7.91~8.31之间,非离子氨(NH3)浓度小于0.02mg/L,达到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无机氮浓度(以N计)小于0.5mg/L,符合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3—2007),溶氧量在5mg/L以上,未发生"倒藻",水质状况一直保持稳定良好,亩产值在1.6万元以上,效益均比黄鳍鲷池塘单养或日本囊对虾池塘单养提高50%以上。结果表明,池塘养殖综合调控有效集成了水质调控和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的优点,池塘养殖生态系的功能、抗逆能力、环境自我净化能力明显增强,养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养殖 水质调控 多营养层次养殖 综合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鳖鱼生态种养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瑞义 《养殖与饲料》 2021年第7期49-51,共3页
针对近年来福建省福安市稻鱼、稻虾、稻蟹等双品种稻渔种养常发生病虫害而造成生产不稳定的问题,开展1.67 hm~2稻鳖鱼生态种养试验。结果显示,2020年5月中旬种植水稻25万丛,6月初投放平均个体重492.3 g的中华鳖和个体重102.5 g的湘云鲫... 针对近年来福建省福安市稻鱼、稻虾、稻蟹等双品种稻渔种养常发生病虫害而造成生产不稳定的问题,开展1.67 hm~2稻鳖鱼生态种养试验。结果显示,2020年5月中旬种植水稻25万丛,6月初投放平均个体重492.3 g的中华鳖和个体重102.5 g的湘云鲫,经过195 d左右的种养,鳖、鲫个体均重分别达到1 072.5 g、503.6 g,存活率分别为90.6%、85.7%,整个过程几乎未发生病虫害,亩产稻谷、鳖、湘云鲫分别为501.2、88.4、47.5 kg,创亩产值1.91万元,亩利润1.16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2.53。结果表明,与双品种稻渔种养对比,稻鳖鱼种养在防控病虫害、抵抗风险、稳定生产、增产增收等方面的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鳖鱼 生态种养 防控病虫害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筏式网箱养殖大黄鱼的围网瘦身提质试验
5
作者 刘瑞义 《养殖与饲料》 2021年第10期27-30,共4页
在福安市下白石镇藟尾浅海区设置围网,围网旁配套1座简易管理房,围网内外各备1只小舢舨,用于养殖管理。2020年3月7日,投放筏式网箱养殖的大黄鱼成鱼10.8万尾,饵料以小虾蟹、小杂鱼等新鲜饲料为主,补充投喂红宝石牌大黄鱼配合饲料。每天... 在福安市下白石镇藟尾浅海区设置围网,围网旁配套1座简易管理房,围网内外各备1只小舢舨,用于养殖管理。2020年3月7日,投放筏式网箱养殖的大黄鱼成鱼10.8万尾,饵料以小虾蟹、小杂鱼等新鲜饲料为主,补充投喂红宝石牌大黄鱼配合饲料。每天定时观测水温、盐度等水质指标以及鱼体游动、集群、摄食等情况;每隔30 d随机抽取大黄鱼30尾,测定其体质量、体长、体高。试验结果显示:将平均肥满度2.278、体高/体长值0.305、体质量648.30 g的大黄鱼从筏式网箱移至围网,经过245 d左右的瘦身,平均肥满度、体高/体长值分别下降至1.635、0.270,平均体质量增加至813.80 g,体表呈黄色,体态修长无赘肉,肉质较紧实、呈略蒜瓣状,肉味鲜美无腥,品质接近于天然大黄鱼,且饵料利用率较高,利润率为156.10%。说明试验采用改善环境与优化减量投喂相结合的瘦身提质技术见效快,稳定,安全,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提质 筏式网箱 围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