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人与澳门妈祖文化渊源——兼与谭世宝先生商榷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晓望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59-65,共7页
福建人与澳门妈祖文化渊源———兼与谭世宝先生商榷徐晓望澳门是中国妈祖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弹丸之地的澳门辖区,现存8座妈祖庙,其中列在首位的是号称岭南三大妈祖庙的澳门妈祖阁,它是澳门最早的建筑之一,几乎成为澳门的... 福建人与澳门妈祖文化渊源———兼与谭世宝先生商榷徐晓望澳门是中国妈祖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弹丸之地的澳门辖区,现存8座妈祖庙,其中列在首位的是号称岭南三大妈祖庙的澳门妈祖阁,它是澳门最早的建筑之一,几乎成为澳门的象征。在澳门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渊源 文化传播 严启盛 福建人 澳门 妈祖文化 谭世宝
全文增补中
两宋时代福建农业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彭友良 《农业考古》 1985年第1期27-37,共11页
(一) 福建的经济是到了唐中叶以后才开始较明显地发展起来,泉州港跃居全国重要的贸易港之一。五代,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汙莱尽辟,鸡犬相闻,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的局面。到了两宋,尤其是南宋时代,福建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 (一) 福建的经济是到了唐中叶以后才开始较明显地发展起来,泉州港跃居全国重要的贸易港之一。五代,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汙莱尽辟,鸡犬相闻,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的局面。到了两宋,尤其是南宋时代,福建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突出地表现在印刷业、造船业、海外贸易以及茶叶、蔗糖、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诸方面。史称福建“有银、铜、葛越之产,茶、盐,海物之饶。民安土乐业,川源浸灌,田畴膏沃,无凶年之忧。”其中最主要的是农业,无论在农作物的产量上,或者在农业的技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经济发展 两宋时代 经济的 海外贸易 对外贸易 泉州港 农作物 宋代 农田水利 农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光复会与同盟会的分歧 被引量:2
3
作者 戴学稷 徐如 《浙江学刊》 1985年第2期95-99,共5页
光复会和同盟会都是辛亥革命时期重要的革命团体。同盟会作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以后,光复会的一些领导成员和不少会员在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要求革命力量实行联合的推动下,相继加入了同盟会,在孙中山、黄兴的领导下,做了不少... 光复会和同盟会都是辛亥革命时期重要的革命团体。同盟会作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以后,光复会的一些领导成员和不少会员在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要求革命力量实行联合的推动下,相继加入了同盟会,在孙中山、黄兴的领导下,做了不少工作,彼此的关系是密切的。以后其中的某些重要分子因与孙中山等产生了分歧意见又与同盟会分离,甚至于形成严重的对立,在南京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前几年间,彼此互相攻击,造成革命力量的分裂。然而,在推翻清朝政府的总日标下,他们在革命行动上仍是互相配合的,特别是在武昌起义前一年间的革命斗争中,彼此关系渐趋于缓和。因而二者又不是简单的分离,其间的关系是较为复杂的。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已有许多同志撰文进行论述。为纪念光复会成立八十周年,我们也参加讨论,以就正于同志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盟会 光复会 会员 领导人 孙中山 革命回忆录 东京 创始人 南京 辛亥革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林则徐在江苏任内的政治成熟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维勤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9-175,共7页
本文详细考查林则徐任职江苏的背景和履历 ,认为江苏的宦历是林则徐政治上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任职江苏之前 ,林则徐曾经表现出政治上的不成熟。道光帝赏识而调任江苏后 ,林则徐奋发有为 ,很快成为一位朝野公认的贤吏。担任江苏巡抚后 ,... 本文详细考查林则徐任职江苏的背景和履历 ,认为江苏的宦历是林则徐政治上走向成熟的关键。在任职江苏之前 ,林则徐曾经表现出政治上的不成熟。道光帝赏识而调任江苏后 ,林则徐奋发有为 ,很快成为一位朝野公认的贤吏。担任江苏巡抚后 ,更实现了从贤吏到成熟政治家的跃进。标志这种成熟的是施政方略的全局性 ,勇于犯难的坚强性 ,政治理念的独立性和变革思维的前瞻性。这些作为杰出政治家的良好品格 ,在他往后所经历的政治风云中进一步焕发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则徐 江苏 政治家 政治生涯 巡抚 施政方略 政治理念 政治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发展
5
作者 徐晓望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6年第4期10-12,共3页
中国是世界五大文明起源地之一,并且是唯一的、从古代延续至今的古文明国家,中华文化雄立于世界五千年,历经无数的自然的和人为的灾难,可以说,没有一个民族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坎坷的历史,但是,这些灾难未能阻挡中华民族的发展,我们的民族... 中国是世界五大文明起源地之一,并且是唯一的、从古代延续至今的古文明国家,中华文化雄立于世界五千年,历经无数的自然的和人为的灾难,可以说,没有一个民族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坎坷的历史,但是,这些灾难未能阻挡中华民族的发展,我们的民族愈挫愈奋,一直屹立在世界舞台上,至今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芒。那么,我们的民族为何能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关键的一点是,它与中华民族的个性有关——中国人将民族看成一个大家庭,主张中华民族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在一起,所以,统一成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趋势。在统一时期,中华各族人民相互交流科技、文化,共同对付各种困难,因而任何外来的侵略都无法真正打败我们。在短暂的分裂时期,统一的理想鼓舞着人民去奋斗,促进统一时期的早日到来。统一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要素,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一、“汉唐盛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民族 康雍乾盛世 分裂时期 中华文化 “偃武修文” 中国文化 大发展 统治者 战争时期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据时期的台湾红茶业 被引量:1
6
作者 潘健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6-133,共8页
台湾红茶业兴起于日本占据台湾之后。20世纪初,为了平衡国际收支,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开始试制红茶。至30年代,台湾红茶的出口量超过了乌龙茶与包种茶,成为台湾茶叶中最重要的出口产品。这是台湾总督府大力扶植的结果... 台湾红茶业兴起于日本占据台湾之后。20世纪初,为了平衡国际收支,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开始试制红茶。至30年代,台湾红茶的出口量超过了乌龙茶与包种茶,成为台湾茶叶中最重要的出口产品。这是台湾总督府大力扶植的结果,但这种扶植完全是为了满足日本国内的经济利益需求,却使台湾失去了本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日本政府主导的方式阻碍了公平的市场竞争,本土资本力量的薄弱造成战后台湾产业发展缺乏后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期 台湾红茶业 殖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