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甘膦生产中节能降耗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伟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45,共3页
对草甘膦生产中三乙胺回收工艺改进后 ,可节省三乙胺单耗 8kg ,塔顶回收率达 98%。将蒸发浓缩工艺的设备材质由不锈钢改为碳钢 ,并取消真空泵和循环泵 ,从而简化工艺、节约投资。
关键词 草甘膦 三乙胺 蒸发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器排液时涡流的产生及其防止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生昌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00年第2期45-47,共3页
本文对于避免产生涡流的最低液位进行探讨。同时对防涡流隔板和防涡流档板的尺寸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 排出液 涡流 防涡流装置 化工容器 最低液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受局部外压圆筒的稳定性计算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生昌 《化工设备设计》 1989年第4期14-17,25,共5页
在石油化工设备中,经常受到承受外压载荷的圆筒形容器,全部承受轴向或径向外压容器的稳定性计算,在《设计规定》中有详细叙述,设计时可遵照其执行。局部承受轴向或径向外压容器,在实际工作中时有碰到,因《设计规定》并未涉及,对此设计... 在石油化工设备中,经常受到承受外压载荷的圆筒形容器,全部承受轴向或径向外压容器的稳定性计算,在《设计规定》中有详细叙述,设计时可遵照其执行。局部承受轴向或径向外压容器,在实际工作中时有碰到,因《设计规定》并未涉及,对此设计人员有时会感到棘手。如果都照套全部外压容器借用《设计规定》方法计算,似乎感到与实际情况有差别,其差距大小心中无数。如果按实际情况计算,鑑于计算方法散诸文献且计算公式不一,如何结合具体情况酌情采用,一时亦有困难,本文希望对此类问题加以阐述,对具体实例给予分析以供实际工作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受压 外压容器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接管补强及承载能力的计算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生昌 《化工设备设计》 1992年第4期33-38,共6页
本文希望对开孔接管补强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开孔接管后的削弱系数计算式从而确定最大承载能力,从中看出补强材料的合理位置及几何尺寸与补强效果关系。对于不同情况不受开孔率的限制,通过大约30项实例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甚... 本文希望对开孔接管补强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开孔接管后的削弱系数计算式从而确定最大承载能力,从中看出补强材料的合理位置及几何尺寸与补强效果关系。对于不同情况不受开孔率的限制,通过大约30项实例计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甚为吻合,可供实际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接管 补强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器的摆动及稳定器的计算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生昌 《化工设备设计》 1995年第5期16-19,6,共5页
搅拌器运行时,由于流体等的水平推力而产生摆动,在轴端设置稳定器可以减小轮的摆动量,达到稳定目的,本文对其进行分析,提出计算公式,供实用参考。
关键词 搅拌器 摆动 阻尼作用 稳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接管不需补强和不另行补强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生昌 《化工设备设计》 1994年第1期18-22,共5页
本文对于容器开孔接管的不需补强和不另行补强进行了分析,指出二者在内涵上的区别,并提出统一公式用于判断。文中对于广泛采用的不需补强的判断式进行了分析,与极限分析法(PVRC)不需补强的要求进行比较,同时结合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 本文对于容器开孔接管的不需补强和不另行补强进行了分析,指出二者在内涵上的区别,并提出统一公式用于判断。文中对于广泛采用的不需补强的判断式进行了分析,与极限分析法(PVRC)不需补强的要求进行比较,同时结合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和85年版的三部《规定》进行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接管 补强 开孔接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周向接管补强的计算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生昌 《化工设备设计》 1994年第1期52-54,59,共4页
本文对圆筒容器周向接管的补强提供一种计算方法,通过几个实例计算对圆筒容器周向接管补强中的Minn·L计算法和TOCT计算法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指出设计中应予注意问题。
关键词 压力容器 接管补强 周向接管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带式补强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生昌 《化工设备设计》 1994年第4期30-33,共4页
本文对钢带式补强结构及其在压力容器开孔接管补强的应用,进行理论分析,提出计算方法以供实用。
关键词 钢带式 开孔补强 补强 压力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挠性管板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生昌 《化工设备设计》 1991年第2期14-19,29,共7页
有关挠性管板的设计计算,目前尚未见有理想的计算方法,文[1,6]推荐采用拉杆加固平板的计算方法似乎存在不足之处:①该方法尚缺少严格的理论依据,尤其是管壳间有温差情况,计算板厚度往往较薄,与实际经验有差距,一般实用上以此结果再放大... 有关挠性管板的设计计算,目前尚未见有理想的计算方法,文[1,6]推荐采用拉杆加固平板的计算方法似乎存在不足之处:①该方法尚缺少严格的理论依据,尤其是管壳间有温差情况,计算板厚度往往较薄,与实际经验有差距,一般实用上以此结果再放大几倍,这样使计算失去意义,且具体工作也难掌握。②一般都假设管板与壳体连接处为固支边界,这与挠性边界情况不符,其计算精确性不得而知。文[3]对此提出新的计算方法,理论较为严谨其结果势必较精确,但计算过程较复杂,影响管板柔性和温差应力的关键参数r没有在公式中体现。另从本文实例看,其计算结果似乎偏大。为此,本文希望对薄挠性管板进行分析,探讨出简便的计算式以供实用,同时可以在设计时由此直观分析具体影响因素如r值等的作用,便于控制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列管式 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器环焊缝缩颈现象的分析
10
作者 李生昌 《化工设备设计》 1994年第6期22-25,共4页
本文对塔器环焊缝出现的缩颈现象进行分析,推导出因缩颈引起的凹陷深度及其对塔身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防止塔身失稳的措施,可供实际参考。
关键词 塔器 环焊缝 焊缝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夹套设备的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李生昌 《化工设备设计》 1995年第4期9-12,16,共5页
对U形夹套设备内筒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夹套内筒失稳的临界压力计算公式及提高内筒刚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稳定性 加固 U型夹套设备 石油化工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