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林生物质衍生多孔碳构筑锂电池负极新材料 被引量:1
1
作者 肖高 郑明珠 +1 位作者 毛诗钰 李晓慧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3,共11页
农林生物质废弃物作为一种价廉易得的可再生资源,具有丰富的碳源和多孔通道优势。其通过炭化和活化等制备方法及其他复合改性方法可得到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型多孔材料,该材料在储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方... 农林生物质废弃物作为一种价廉易得的可再生资源,具有丰富的碳源和多孔通道优势。其通过炭化和活化等制备方法及其他复合改性方法可得到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型多孔材料,该材料在储能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方面,生物质衍生多孔碳具备可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容量和倍率性能等优势。该文对基于生物质构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主要介绍了稻壳、玉米秸秆、棉花和果壳等生物质衍生多孔碳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并探讨了目前生物质基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另外,还讨论了未来生物质在储能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为化工新型碳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衍生多孔碳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农林废弃物 应用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光催化联用技术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研究--TiO2-SiO2光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堰日 刘以凡 刘明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2,共5页
以钛酸丁酯、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等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TiO2-SiO2光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n(钛酸丁酯)∶n(正硅酸乙酯)为2.33∶1,煅烧温度为600℃,煅烧时间为3 h,反应溶液pH值为3。当进水CODCr为379.5 mg... 以钛酸丁酯、正硅酸乙酯、无水乙醇等为原料,采用Sol-Gel法制备TiO2-SiO2光催化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n(钛酸丁酯)∶n(正硅酸乙酯)为2.33∶1,煅烧温度为600℃,煅烧时间为3 h,反应溶液pH值为3。当进水CODCr为379.5 mg/L,TiO2-SiO2光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5 g/L,紫外光照时间为3 h时,出水CODCr为67.8 mg/L。TiO2-SiO2光催化剂颗粒大小为100~500 nm,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对比实验表明,TiO2-SiO2处理制浆中段废水的效率比TiO2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IO2 光催化剂 CODCR去除率 制浆中段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磺甲基化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统琳 刘明华 +1 位作者 刘剑锋 詹怀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3-808,共6页
研制和开发新型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将是吸附剂研究的一个焦点。研究在球形纤维素珠体接枝丙烯腈和丙烯酰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磺甲基化改性,制备出一种含腈基球形纤维素吸附剂(SCAN),以期为纤维素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数据。球形纤维素珠体... 研制和开发新型改性纤维素类吸附剂,将是吸附剂研究的一个焦点。研究在球形纤维素珠体接枝丙烯腈和丙烯酰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磺甲基化改性,制备出一种含腈基球形纤维素吸附剂(SCAN),以期为纤维素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数据。球形纤维素珠体由NMMO法和程序降温法制备。并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进行工艺优化。实验结果表明,SCAN具有较大比表面积—207.9 m2·g-1,且在溶液pH=12,m(HCHO):m(NaHSO3):m(copolymer)=4:6:10,反应温度50℃下反应5 h时的磺化度最高,为56.32%,以盐酸小檗碱为吸附质,研究磺化度对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研究的磺化度范围内,磺化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最大吸附量达16.64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纤维素吸附剂 磺甲基化 腈基 盐酸小檗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衍生非金属掺杂多孔碳基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杰 肖高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39,共5页
概述了MOFs衍生的非金属元素掺杂多孔碳材料在电催化氧还原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多孔碳材料 电催化 氧还原反应 非金属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碱定向解聚绿竹碱木质素制备酚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林秀华 刘明华 +1 位作者 陈立晖 吕源财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共8页
以绿竹碱木质素为原料,探究了不同碱催化剂降解木质素对酚类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碱催化剂在温和的水热体系中可实现对木质素的高效降解,其中,由Na OH和亲核试剂Na2SO3组成的复合碱降解效果最优,木质素降解率(83.1±1.2)%和酚... 以绿竹碱木质素为原料,探究了不同碱催化剂降解木质素对酚类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碱催化剂在温和的水热体系中可实现对木质素的高效降解,其中,由Na OH和亲核试剂Na2SO3组成的复合碱降解效果最优,木质素降解率(83.1±1.2)%和酚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86.85%)最高,酚羟基含量相对于空白组提高了约24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和全二维气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MS)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复合碱体系中,Na OH和Na_(2)SO_(3)的协同作用可有效断裂木质素结构中的C—O键,使木质素发生定向解聚,并生成一系列低分子质量(<1000)的小分子化合物;其中,酚类产物主要包括苯酚、2-甲氧基-苯酚和4-乙基-苯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复合碱 水热降解 酚羟基 酚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下钙钛矿协同过硫酸盐固固氧化解聚玉米芯酶解木质素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庄钦 刘明华 林剑涛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44,共8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镧系钙钛矿催化剂(LaFe_(0.9)Ni_(0.1)O_(3)),探讨在常温常压及可见光照射条件下,LaFe_(0.9)Ni_(0.1)O_(3)协同过硫酸钠固固氧化解聚玉米芯酶解木质素的效果。结果表明,LaFe_(0.9)Ni_(0.1)O_(3)通过活化过硫酸钠可产...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镧系钙钛矿催化剂(LaFe_(0.9)Ni_(0.1)O_(3)),探讨在常温常压及可见光照射条件下,LaFe_(0.9)Ni_(0.1)O_(3)协同过硫酸钠固固氧化解聚玉米芯酶解木质素的效果。结果表明,LaFe_(0.9)Ni_(0.1)O_(3)通过活化过硫酸钠可产生SO_(4)^(-)·,实现木质素中β-醚键与甲氧基的断裂,转化率比仅光照组提高近2倍,解聚得到香兰素、丁香醛等小分子化合物,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木质素的定向氧化解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过硫酸钠 协同作用 木质素 氧化解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剂对Cr^(6+)、Ni^(2+)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以凡 刘明华 +2 位作者 姚梅宾 黄统琳 陈若其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1,共5页
研究了同时含有咪唑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的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剂(SCCA)对Cr6+、Ni2+的静态吸附性能,并探讨了SC-CA对Cr6+、Ni2+混合溶液的选择吸附性。结果表明,SCCA对Cr6+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容量随吸... 研究了同时含有咪唑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的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剂(SCCA)对Cr6+、Ni2+的静态吸附性能,并探讨了SC-CA对Cr6+、Ni2+混合溶液的选择吸附性。结果表明,SCCA对Cr6+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容量随吸附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 h、溶液pH值为1时,饱和吸附容量为53.48 mg/g;SCCA对Ni2+的吸附能力弱,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中,Cr6+和Ni2+扩散初期的速度控制步骤都是由表面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联合控制;在Cr6+、Ni2+两种离子共存时,SCCA对Cr6+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在30℃条件下,当溶液pH值为1时,其吸附选择系数为26.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吸附剂 选择性吸附 吸附等温线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含氟硅织物整理剂的可控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春香 刘丹慧 +5 位作者 骆微 刘以凡 刘明华 侯建龙 陈国平 李小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2070-22074,22078,共6页
采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引发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在纳米SiO2表面上的聚合反应,合成核-壳型含氟硅聚合物乳液,并用于棉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聚合反应动力学表明酯单体在SiO2表面的聚合是一个活性可控的过... 采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引发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在纳米SiO2表面上的聚合反应,合成核-壳型含氟硅聚合物乳液,并用于棉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聚合反应动力学表明酯单体在SiO2表面的聚合是一个活性可控的过程,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大小可控、分子量分布较窄。利用FT-IR、1 H NMR、19F NMR、XPS以及TEM等对聚合物乳液的结构和形态进行表征分析,证明其核-壳结构及氟的存在。所合成的纳米级聚合物乳液通过与织物表面形成微纳二元阶层结构,提高其拒水拒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壳 织物整理剂 ARGET-ATRP 拒水拒油 可控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合脱色剂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剑锋 陈羡琳 +1 位作者 刘明华 蒋晓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7-400,共4页
以甲醛、双氰胺、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铝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印染废水脱色絮凝剂T-1。采用福州某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的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以脱色率为主要考核指标,讨论了T-1的投加量、pH值、废水温度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以甲醛、双氰胺、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铝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印染废水脱色絮凝剂T-1。采用福州某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的印染废水为处理对象,以脱色率为主要考核指标,讨论了T-1的投加量、pH值、废水温度等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氰胺-甲醛缩聚物对印染废水具有优良的脱色絮凝效果,当投加量为100mg/L,废水温度为30℃,pH=8时,处理效果最佳,色度去除率达70%,COD去除率为78.3%。而且其絮凝性能明显优于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 阳离子絮凝剂 印染废水 脱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剂的制备 被引量:6
10
作者 姚梅宾 刘明华 刘以凡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47,共6页
以硫酸盐马尾松浆纤维素为原料制备黏胶纤维,利用热溶胶转相法和反相悬浮技术制得球形纤维素珠体,然后对其进行接枝和微波催化改性制备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剂SCCA,并应用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SCCA进行理化性能表征。研究表明,SCCA含咪唑基... 以硫酸盐马尾松浆纤维素为原料制备黏胶纤维,利用热溶胶转相法和反相悬浮技术制得球形纤维素珠体,然后对其进行接枝和微波催化改性制备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剂SCCA,并应用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SCCA进行理化性能表征。研究表明,SCCA含咪唑基和羧基等特征官能团,改性的最佳条件为:单体与珠体质量比为5∶1,引发剂硝酸铈铵与硝酸的浓度分别为9.12 mmol/L和0.1mol/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0 m in;微波功率600 W,辐射时间60 s,二乙烯三胺浓度4.85 mol/L,催化剂浓度0.39 mol/L。制备的SCCA对C r3+的吸附容量为38.5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纤维素 螯合吸附剂 接枝 微波催化 咪唑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浓度印染废水制备水煤浆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福尔 刘以凡 刘明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5-87,91,共4页
采用神华集团的神华配煤和高浓度印染废水制备水煤浆,研究其成浆性能,并与自来水制备的水煤浆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当添加剂LS-A的用量为0.7%时,能够制备出浓度合理、剪切黏度小于1200 mPa.s的水煤浆,且浆体流动性好;随着印染废水pH... 采用神华集团的神华配煤和高浓度印染废水制备水煤浆,研究其成浆性能,并与自来水制备的水煤浆进行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当添加剂LS-A的用量为0.7%时,能够制备出浓度合理、剪切黏度小于1200 mPa.s的水煤浆,且浆体流动性好;随着印染废水pH值的增大,水煤浆的静态稳定性越好,制浆性能基本没变;用印染废水制备的水煤浆主要表现为宾汉塑性流体和屈服假塑性流体,具有剪切变稀的流动特性,能够满足实际生产和运输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 神华配煤 印染废水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玻璃制备泡沫玻璃过程中发泡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以凡 陈文倩 刘明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135-138,141,共5页
以废玻璃为主要原料,CaCO_3为发泡剂,H_3BO_3为助熔剂,Na_3PO_4·12H_2O为稳泡剂,利用CaCO_3在高温熔融状态下分解产生CO_2对熔体发泡制备泡沫玻璃。采用XRD、ESEM对制备所得的泡沫玻璃的物相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了不... 以废玻璃为主要原料,CaCO_3为发泡剂,H_3BO_3为助熔剂,Na_3PO_4·12H_2O为稳泡剂,利用CaCO_3在高温熔融状态下分解产生CO_2对熔体发泡制备泡沫玻璃。采用XRD、ESEM对制备所得的泡沫玻璃的物相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了不同发泡温度对产品的气孔结构、表观密度、隔热性能及吸水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发泡温度的升高,泡沫玻璃气孔随之增大,到达一定温度后,随着温度升高,气体逸出,气孔收缩,而表观密度和抗折强度在同样温度变化下呈现下降的趋势。当发泡温度为810℃时,气孔大小适中且分布较均匀,综合性能相对良好,其表观密度为297.62 kg/m^3,抗折强度为1.02 MPa,有最佳的隔热性能,体积吸水率为17.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玻璃 泡沫玻璃 发泡温度 表观密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壳聚糖的AGET ATRP改性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丹慧 林春香 刘明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9-171,共3页
以壳聚糖为原料,2-溴异丁酰溴为反应试剂合成壳聚糖大分子引发剂CS-Br,并用其引发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在离子液体BMIMCl中的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 ATRP),制备出壳聚糖季铵盐抗菌剂P(CS-Br-DMC)。采用环境... 以壳聚糖为原料,2-溴异丁酰溴为反应试剂合成壳聚糖大分子引发剂CS-Br,并用其引发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在离子液体BMIMCl中的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 ATRP),制备出壳聚糖季铵盐抗菌剂P(CS-Br-DMC)。采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等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AGET ATRP可成功合成壳聚糖季铵盐P(CS-Br-DMC),且聚合物在丙酮溶液中具有自组装行为;所制备的壳聚糖季铵盐对织物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其抗菌效果明显优于未改性的壳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T ATRP 壳聚糖 离子液体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埋型球形纤维素吸附剂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以凡 刘明华 +1 位作者 田晨 郑梦慧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295-3299,共5页
以马尾松硫酸盐浆纸浆纤维素为原料,利用热溶胶转相法,在纤维素再生过程中将荆树皮栲胶包埋在纤维素基体上,制备出包埋型球形纤维素吸附剂ESCA,并考察其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荆树皮栲胶用量为1.00%,碳酸钙用量为6.67%,... 以马尾松硫酸盐浆纸浆纤维素为原料,利用热溶胶转相法,在纤维素再生过程中将荆树皮栲胶包埋在纤维素基体上,制备出包埋型球形纤维素吸附剂ESCA,并考察其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当荆树皮栲胶用量为1.00%,碳酸钙用量为6.67%,明胶用量为3.33%,油酸钠用量为0.50%时,制得的吸附剂ESCA的含水率为73.2%,比表面积为436.2m2/g,荆树皮栲胶的包埋率为98.26%。当盐酸小檗碱初始质量浓度为200mg/L,溶液pH值为7,吸附时间为3.0h,吸附温度为30℃时,ESCA对盐酸小檗碱的吸附率为95.28%,平衡吸附容量为23.82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埋 荆树皮栲胶 球形纤维素吸附剂 盐酸小檗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纤维素负载零价铁去除三氯甲烷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颜爱 卞琼 刘明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以接枝改性后的纤维素SCB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改性纤维素负载零价铁吸附剂ZVI—SCB,利用XRD、ESEM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三氯甲烷(TCM)的去除性能.系统探讨了不同材料、ZVI—SCB投加量、TCM的初始质量浓度、pH值和氯离子质量... 以接枝改性后的纤维素SCB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改性纤维素负载零价铁吸附剂ZVI—SCB,利用XRD、ESEM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三氯甲烷(TCM)的去除性能.系统探讨了不同材料、ZVI—SCB投加量、TCM的初始质量浓度、pH值和氯离子质量浓度对TCM去除性能的影响.在ZVI—SCB投加量为5g/L,TCM的初始质量浓度为36.7mg/L,pH值为3.1时,TCM的去除率高达84.4%.采用准一级方程和准二级方程对ZVI—SCB去除TCM的过程进行拟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相关系数R的范围为0.996-0.999,证明ZVI—SCB对TCM的去除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甲烷 零价铁 纤维素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改性活性炭的表征及其吸附模拟烟气中SO_2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晖强 刘明华 +2 位作者 罗鑫 陈菲儿 吕心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59-4066,共8页
为了研究单一金属盐和复合金属盐改性活性炭材料对SO_2吸附性能的影响,以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为载体,通过水热法制备ZnO/AC复合材料、Fe_2O_3/AC复合材料、ZnFe_2O_4/AC复合材料以及空白AC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 为了研究单一金属盐和复合金属盐改性活性炭材料对SO_2吸附性能的影响,以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为载体,通过水热法制备ZnO/AC复合材料、Fe_2O_3/AC复合材料、ZnFe_2O_4/AC复合材料以及空白AC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物理吸附仪(BET)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对复合材料结构及化学组分进行表征,并且在常温条件下考察活性炭复合改性前后对模拟烟气中SO_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后活性炭材料成功负载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比表面积孔容减小,孔径增大并且对SO_2的去除效率显著提高。通过AC、ZnFe_2O_4以及4种复合材料脱硫效率的比较发现,负载ZnFe_2O_4的活性炭材料的脱硫效率最高,其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435.9m^2/g、0.37cm^3/g,脱硫性能试验中样品的击穿时间为136.0min,硫容达到168.3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复合改性 ZNFE2O4 SO2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树皮栲胶/纤维素-聚乙烯亚胺气凝胶吸附阿散酸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娜 杨桂芳 +2 位作者 刘以凡 叶晓霞 刘明华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1,共11页
以纤维素为原料,采用NaOH/尿素/水混合溶液溶解纤维素,通过溶胶-凝胶法将荆树皮栲胶(BWT)和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到纤维素上以制备荆树皮栲胶/纤维素-聚乙烯亚胺气凝胶((Cell/BWT)@PEI),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分析、热... 以纤维素为原料,采用NaOH/尿素/水混合溶液溶解纤维素,通过溶胶-凝胶法将荆树皮栲胶(BWT)和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到纤维素上以制备荆树皮栲胶/纤维素-聚乙烯亚胺气凝胶((Cell/BWT)@PEI),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分析、热分析(TG-DTG)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并且研究了其对阿散酸(p-ASA)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Cell/BWT)@PEI比表面积为190.5 m^(2)/g,孔径为15.2 nm,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当p-ASA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溶液pH值为5.0、吸附时间为360 min、吸附温度为25℃、(Cell/BWT)@PEI投加量为0.4 g/L时,(Cell/BWT)@PEI对p-ASA的平衡吸附容量(Qe)为163.3 mg/g,去除率为65.3%;(Cell/BWT)@PEI对p-ASA的吸附为化学吸附,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更适于描述(Cell/BWT)@PEI对p-ASA的吸附,且吸附过程自发进行;吸附再生实验结果表明,循环再生5次后,(Cell/BWT)@PEI对p-ASA的Qe为107.2 mg/g、去除率为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气凝胶 荆树皮栲胶 聚乙烯亚胺 吸附 阿散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造纸废水处理的季铵型有机絮凝剂的制备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堰日 刘以凡 刘明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4-38,共5页
以尿素、二甲胺、氨水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季铵型有机高分子聚合物(PEDU),通过红外谱图分析证实了其含有季铵基、羟基等基团。采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尿素、二甲胺、氨水分别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以及反应温度、反应... 以尿素、二甲胺、氨水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季铵型有机高分子聚合物(PEDU),通过红外谱图分析证实了其含有季铵基、羟基等基团。采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尿素、二甲胺、氨水分别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5个因素对聚合絮凝剂阳离子度和造纸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EDU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尿素)∶n(二甲胺)∶n(氨水)∶n(环氧氯丙烷)=0.08∶1.28∶0.30∶1,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5 h,此时阳离子度为5.49 mmol/g。按以上条件制备出的PEDU作为絮凝剂在常温、pH值7.0、絮凝剂用量50 mg/L的条件下,处理造纸废水,CODCr去除率为6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型有机絮凝剂 CODCR去除率 阳离子度 造纸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球形螯合吸附剂的微波辐射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兆慧 李楠 +1 位作者 卞琼 刘明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199-3203,共5页
以腈纶废丝为原料,二甲基甲酰胺和分散剂溶液分别为溶剂和非溶剂,通过相转换法制得聚丙烯腈珠体,再采用微波辐射法对珠体进行改性,制得一种多功能球形螯合吸附剂SPDA,并对SPDA进行理化性能表征。研究表明,SPDA含有酰胺基和咪唑基等多种... 以腈纶废丝为原料,二甲基甲酰胺和分散剂溶液分别为溶剂和非溶剂,通过相转换法制得聚丙烯腈珠体,再采用微波辐射法对珠体进行改性,制得一种多功能球形螯合吸附剂SPDA,并对SPDA进行理化性能表征。研究表明,SPDA含有酰胺基和咪唑基等多种特征官能团,改性的最佳条件为单体和珠体质量比为7∶1,催化剂质量占珠体质量14.0%,乙二醇和珠体质量比为7∶5,微波功率为640W,辐射反应5min。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SPDA对Cr(Ⅵ)的吸附效果,当pH值为4,Cr(Ⅵ)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20mg/L,吸附时间为2h,吸附温度为30℃时,去除率达到96.2%,平衡吸附容量可达38.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纶废丝 球形螯合吸附剂 微波辐射 改性 咪唑基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氰乙基球形木质素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苗天博 陈葓 刘明华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5,共6页
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技术,采取两步升温法制备球形木质素珠体(SLB);以Fe^(2+)/H_2O_2为引发体系,在SLB上成功接枝丙烯腈单体,制得氰乙基球形木质素吸附剂(SLBA)。实验探索该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考察了SLBA投加量、吸附时间和pH值... 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技术,采取两步升温法制备球形木质素珠体(SLB);以Fe^(2+)/H_2O_2为引发体系,在SLB上成功接枝丙烯腈单体,制得氰乙基球形木质素吸附剂(SLBA)。实验探索该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考察了SLBA投加量、吸附时间和pH值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依据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LBA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在308 K、pH值为7的溶液中,SLBA吸附约1 h达到平衡,亚甲基蓝去除率达到98%左右,SLBA的饱和吸附容量为87.0 mg/g;吸附过程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整个过程是自发的吸热反应过程,并以物理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乙基球形木质素 亚甲基蓝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