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球红细菌产辅酶Q_(10)发酵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威 柯崇榕 +2 位作者 邵庆伟 朱勇峰 黄建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79,共5页
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是一类高产辅酶Q10的光合细菌,该研究对R.sphaeroides EIM-8产辅酶Q10的发酵条件和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设计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7.8 g/L、(NH4)2SO4 4.9 g/L、谷氨酸4.... 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是一类高产辅酶Q10的光合细菌,该研究对R.sphaeroides EIM-8产辅酶Q10的发酵条件和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设计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7.8 g/L、(NH4)2SO4 4.9 g/L、谷氨酸4.7 g/L、玉米浆粉2.5 g/L、MgSO49.5 g/L、FeSO41.5 g/L,NaCl 3.5 g/L,KH2PO44.0 g/L、辅液15.0 mL/L;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的培养条件为:pH 6.5、温度32℃、接种量10%、装液量40mL/250 mL,此条件下辅酶Q10产量可达128.9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8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类球红细菌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氧杂蒽酮类抗生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力 黄建忠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6-812,共7页
多环氧杂蒽酮类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II型聚酮合成酶合成的重要抗生素,普遍具有抗细菌、真菌和抗肿瘤等活性。本文对这一家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抗生素的结构、生物活性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lysolipin等4种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多环氧杂蒽酮 抗生素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切中性纤维素酶EGⅡ的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海英 蔡少丽 +6 位作者 黄平 杨威 黄杨 杨鹤 张爱平 刘小琳 黄建忠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2-16,共5页
对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EIM-50-eg2产内切中性纤维素酶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研究,考察氮源、pH、温度、微量元素PTM1和甲醇浓度等对工程菌产酶的影响。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磷酸氢二铵40 g/L,甲醇15 ... 对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EIM-50-eg2产内切中性纤维素酶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研究,考察氮源、pH、温度、微量元素PTM1和甲醇浓度等对工程菌产酶的影响。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磷酸氢二铵40 g/L,甲醇15 mL/L,硫酸镁10 g/L,磷酸二氢钾9 g/L,初始pH 6.0,培养温度28℃,PTM1添加量0.02%,甲醇诱导浓度1.5%。优化后内切葡聚糖酶活力可达4 158 U/(mL.min)是优化前1 449 U/(mL.min)的2.8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切中性纤维素酶 毕赤酵母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霉素酰化酶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蒋咏梅 章文贤 魏东芝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4-37,共4页
青霉素酰化酶(penicillin acylase,PAC)是抗生素工业的重要酶。它在大肠杆菌中需经过复杂的转录、翻译和后翻译才能成熟,且后翻译过程对活性酶的最终形成影响很大。在阐述PAC的苯乙酸诱导机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PAC的后翻译过程,并对... 青霉素酰化酶(penicillin acylase,PAC)是抗生素工业的重要酶。它在大肠杆菌中需经过复杂的转录、翻译和后翻译才能成熟,且后翻译过程对活性酶的最终形成影响很大。在阐述PAC的苯乙酸诱导机制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PAC的后翻译过程,并对几种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酰化酶 大肠杆菌 诱导机制 后翻译过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真菌启动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林涛 黄建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2862-2863,2865,共3页
文中综述了丝状真菌中用于开启异源或同源基因表达的启动子的最新进展。分别重点介绍了在丝状真菌中诱导型启动子、组成型启动子及其他一些启动子的应用情况,为在丝状真菌中表达异源基因或一些新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 丝状真菌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利用工业废物产油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占凌云 周新虹 +1 位作者 王明兹 陈必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7-141,共5页
近年来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已成为热门话题。微藻工业化生产生物燃料最大的瓶颈就是高成本,如何有效降低成本,决定了微藻生物燃料在未来的命运。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利用工业废物(即廉价碳源、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培养小球藻生产油脂... 近年来利用微藻生产生物柴油已成为热门话题。微藻工业化生产生物燃料最大的瓶颈就是高成本,如何有效降低成本,决定了微藻生物燃料在未来的命运。文中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利用工业废物(即廉价碳源、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培养小球藻生产油脂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小球藻利用工业废料产油脂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工业废物 生物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时间对花脸香蘑抑制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艳如 吴小君 郑永标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12期47-49,共3页
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对花脸香蘑进行不同时间液体摇瓶发酵,观察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影响,并考察菌丝体生物量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量与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脸香蘑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的... 以马铃薯葡萄糖为培养基,对花脸香蘑进行不同时间液体摇瓶发酵,观察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抑菌活性的影响,并考察菌丝体生物量和发酵液乙酸乙酯萃取物总量与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脸香蘑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与发酵时间相关,发酵时间约在第12 d时花脸香蘑发酵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水稻细条病病原菌抑制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发酵时间 水稻细条病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基组分对细脚拟青霉液体发酵生物量与有机粗提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丹霞 居晨玉 +2 位作者 郑永标 黄颢 黄建忠 《食用菌》 2012年第2期23-24,共2页
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细脚拟青霉液体发酵培养基3种主要组分马铃薯、葡萄糖和蛋白胨对其生物量与发酵液有机粗提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为400g/L的土豆,11g/L的蛋白胨和40g/L的葡萄糖时,细脚拟青霉菌丝体生长较佳,其菌体生物... 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细脚拟青霉液体发酵培养基3种主要组分马铃薯、葡萄糖和蛋白胨对其生物量与发酵液有机粗提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为400g/L的土豆,11g/L的蛋白胨和40g/L的葡萄糖时,细脚拟青霉菌丝体生长较佳,其菌体生物量可达30g/L;培养基成分为200g/L的土豆,8g/L的蛋白胨及40g/L的葡萄糖时,其发酵液有机粗提物量较高,可达3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组分 细脚拟青霉 液体发酵 生物量 有机粗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虾青素的雨生红球藻胁迫条件和中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廖兴辉 王明兹 +4 位作者 李小妹 黄键 傅燕秋 陈必链 郑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4,共6页
探究雨生红球藻在不同培养条件和规模下积累虾青素的情况,结果表明在缺氮、光强6 000~8 000Lux、装液量100 m L/500 m L三角瓶的条件下虾青素含量可达藻细胞干重的(4.20±0.19)%,质量浓度为(59.23±2.13)mg/L。平板式光照生物... 探究雨生红球藻在不同培养条件和规模下积累虾青素的情况,结果表明在缺氮、光强6 000~8 000Lux、装液量100 m L/500 m L三角瓶的条件下虾青素含量可达藻细胞干重的(4.20±0.19)%,质量浓度为(59.23±2.13)mg/L。平板式光照生物反应器中试实验表明,绿色营养阶段在室内和半室外培养时,培养液中的生物量可达到0.88 g/L与1.04 g/L,进入稳定期前生产率分别为0.048 5 g/(L·d)和0.057 1 g/(L·d),红色胁迫阶段在半室外的培养条件下生物量可达到1.17 g/L,藻细胞中虾青素含量为1.49%,单位体积虾青素产量为17.49 mg/L,虾青素生产率为1.05 mg/(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 胁迫 平板式光照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产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雷秀清 李力 黄建忠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5-51,共7页
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一直是抗生素等药物开发的重要来源。通过基因技术来提高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已被广泛接受。结合近年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利用基因技术过表达或者敲除代谢途经关键基因及加倍基因簇,诱变核糖体相关蛋白的基... 放线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一直是抗生素等药物开发的重要来源。通过基因技术来提高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已被广泛接受。结合近年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利用基因技术过表达或者敲除代谢途经关键基因及加倍基因簇,诱变核糖体相关蛋白的基因,以及异源表达外源基因簇等提高次级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旨在为寻找新药及改造高产菌株提供相应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代谢 核糖体工程 异源表达 放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净化沼液产业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祎 陈立文 +1 位作者 陈必链 王明兹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53,共5页
文章介绍了微藻净化沼液规模化应用过程中,沼液的预处理、微藻的筛选、扩大培养等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微藻净化沼液产业化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沼液 微藻 规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廖灵旋 于昊 黄建忠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80-85,共6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大多数生物体膜生物学和信号传递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研究发现,一些深海生物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并非由饱和脂肪酸的延长及脱饱和反应,而是由聚酮合酶途径(polyketide synthase,PKS)直接合成。介绍多不饱和...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大多数生物体膜生物学和信号传递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研究发现,一些深海生物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并非由饱和脂肪酸的延长及脱饱和反应,而是由聚酮合酶途径(polyketide synthase,PKS)直接合成。介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并总结近年来聚酮合酶这一新途径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合成途径 聚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廖兴辉 王明兹 陈必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579-10583,共5页
虾青素是一种红色的类胡萝卜素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用途。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增强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的方法如胁迫培养方法、诱变育种方法、植物激素协助方法和基因工程方法的进展,以及一步式和两步式规模化培养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 虾青素是一种红色的类胡萝卜素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用途。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增强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的方法如胁迫培养方法、诱变育种方法、植物激素协助方法和基因工程方法的进展,以及一步式和两步式规模化培养雨生红球藻生产虾青素的现状和特点,为虾青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雨生红球藻 积累 规模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破碎辅酶Q_(10)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勇峰 柯崇榕 +2 位作者 陈佳 杨诗颖 黄建忠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第6期23-25,共3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提取辅酶Q10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类球红细菌辅酶Q10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输出功率为55%、每次辐射时间为3s、工作总时间为6min、菌液浓度OD为23.4,条件优化后辅酶Q10单位细胞产量达到11.86mg/L。
关键词 类球红细菌 辅酶Q10 单位细胞产量 COENZYME Q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淀粉酶、糖化酶葡糖酸醋杆菌工程菌的构建
15
作者 潘凌鸿 李欣 +1 位作者 颜彩玲 黄建忠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29-35,共7页
采用基因融合技术,将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 ATCC23769分泌蛋白CMCax的信号肽序列分别与来源于枯草芽胞杆菌的淀粉酶基因、黑曲霉的糖化酶基因融合构建融合蛋白,连入能在G.hansenii ATCC23769自主复制的载体pbs-H1S中... 采用基因融合技术,将葡糖酸醋杆菌Gluconacetobacter hansenii ATCC23769分泌蛋白CMCax的信号肽序列分别与来源于枯草芽胞杆菌的淀粉酶基因、黑曲霉的糖化酶基因融合构建融合蛋白,连入能在G.hansenii ATCC23769自主复制的载体pbs-H1S中,电击转入G.hansenii ATCC23769,构建能内源表达淀粉酶、糖化酶,以及淀粉酶-糖化酶的葡糖酸醋杆菌。淀粉平板透明圈检测结果和DNS测酶活结果显示,构建的3种工程菌能成功表达并分泌淀粉酶和糖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葡糖酸醋杆菌 淀粉酶 糖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原生质体诱变选育果胶酶高产菌株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林 王明兹 +5 位作者 柯崇榕 高媛媛 庄秀红 杨章萍 牛俊巍 黄建忠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27-30,共4页
通过UV和NTG诱变筛选获得了2株高产果胶酶突变株。以果胶酶产生菌黑曲霉EIM6为诱变材料,采用1.5%的溶壁酶和1.5%的纤维素酶处理其对数生长期菌丝体2 h获得高质量的原生质体。采用UV25S或50μg/mL NTG诱变30 min,构建原生质体突变库,经... 通过UV和NTG诱变筛选获得了2株高产果胶酶突变株。以果胶酶产生菌黑曲霉EIM6为诱变材料,采用1.5%的溶壁酶和1.5%的纤维素酶处理其对数生长期菌丝体2 h获得高质量的原生质体。采用UV25S或50μg/mL NTG诱变30 min,构建原生质体突变库,经刚果红果胶平板筛选获得果胶酶突变株,通过液体深层培养复筛获得高产突变株EIM6-U11、EIM6-N5,酶活力分别从46 598.08、46 598.08 U/mL提高至68 596.57、68 879.56 U/mL,分别提高了47.21%、47.82%。连续8次传代经发酵测酶活力表明高产突变株EIM6-U11、EIM6-N5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果胶酶 原生质体 UV诱变 NTG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木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少丽 杨章萍 黄建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3-118,共6页
摘要采用冻干浓缩,硫酸铵盐析,SephacrylS-200HighResolution凝胶柱层析,HiTrapDesalting凝胶柱脱盐,HiTrap’TM SP(HP)离子柱层析对里氏木霉EIM-30的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两个纯化的木聚糖酶组分,分别命名为XylanaseA和Xyla... 摘要采用冻干浓缩,硫酸铵盐析,SephacrylS-200HighResolution凝胶柱层析,HiTrapDesalting凝胶柱脱盐,HiTrap’TM SP(HP)离子柱层析对里氏木霉EIM-30的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两个纯化的木聚糖酶组分,分别命名为XylanaseA和XylanaseB。纯化倍数分别为3.58和3.29,回收率分别为7.02%和28.29%。SDS—PAGE结果均为单一条带,分子质量分别为29.6ku和20.9ku。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XylanaseA和XylanaseB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55℃和60℃;温度低于50℃,两种酶的稳定性都很好;最适pH一样,都为5.0;pH稳定范围也一样,都为3.5~7.0;Mn2+、Tris对XylanaseA有激活作用,Fe2+、Cu2+、SDS则对该酶有抑制作用;Mn2+对XylanaseB有激活作用,Zn2+、Ca2+、Fe2+、Cu2+、Ba2+、Mg2+及SDS则对该酶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木聚糖酶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培养法提高栅藻的生物量及油脂含量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小妹 廖兴辉 +1 位作者 王明兹 陈必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56,共4页
采用两步法培养栅藻,即在低光强一含氮条件下,培养栅藻至稳定期积累生物量,然后将栅藻转移至高光强-缺氮培养基中积累油脂。结果表明:在低光强-含氮培养基BG11(+N)条件下,适宜栅藻生长的低光强为2000—2400lx,培养期为10d;转... 采用两步法培养栅藻,即在低光强一含氮条件下,培养栅藻至稳定期积累生物量,然后将栅藻转移至高光强-缺氮培养基中积累油脂。结果表明:在低光强-含氮培养基BG11(+N)条件下,适宜栅藻生长的低光强为2000—2400lx,培养期为10d;转高光强-缺氮培养基BG11(-N)条件下培养,适宜栅藻积累油脂的高光强为6000—6500lx,培养期为6d。利用两步法培养栅藻,其生物量可达(0.957±0.126)g/L,油脂含量可达(23.35±0.2)%。两步法培养栅藻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分别比常规单步法培养(10d)的提高了35.74%和近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藻 两步法培养 油脂含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纤维素酶外切葡聚糖酶CBHⅡ的异源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国滟 蔡少丽 +6 位作者 黄平 郑海英 柯崇榕 杨章萍 蔡水淋 林艺平 黄建忠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88-91,共4页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本实验室保存的1株特异腐质霉EIM-50上克隆到中性纤维素酶外切葡聚糖酶基因(CBHⅡ)全长序列,大小约为1 586 bp。将其克隆到pPIC9K上,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PIC9K-CBHⅡ,并经电转化引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本实验室保存的1株特异腐质霉EIM-50上克隆到中性纤维素酶外切葡聚糖酶基因(CBHⅡ)全长序列,大小约为1 586 bp。将其克隆到pPIC9K上,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PIC9K-CBHⅡ,并经电转化引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进行异源表达。SDS-PAGE银染结果表明,该重组质粒在毕赤酵母中获得了异源表达。gel pro Analyser软件分析其表达蛋白的表观分子量约为62.548ku。用BandScan软件分析其蛋白表达量为2.3%,即0.738μg/mL(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异腐质霉 中性外切葡聚糖酶 毕赤酵母 异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被毛孢的液体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杨 郑永标 +1 位作者 蔡水淋 黄建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优化中华被毛孢的液体培养条件。[方法]通过18srDNA及系统进化树对中华被毛孢进行鉴定分析,然后以中华被毛孢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菌丝体液深层发酵的培养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最佳的氮源为蛋... [目的]优化中华被毛孢的液体培养条件。[方法]通过18srDNA及系统进化树对中华被毛孢进行鉴定分析,然后以中华被毛孢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菌丝体液深层发酵的培养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最佳的氮源为蛋白胨,其次为牛肉膏;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其次为蔗糖和麦芽糖。正交设计试验表明,菌株的液体发酵的最佳配方:浓度1%葡萄糖+浓度0.5%蛋白胨+浓度0.1%酵母粉+浓度0.01%维生素B1+浓度0.05%KH2PO4+浓度0.05%MgSO4;在该浓度培养下,菌丝体生物量可达到20.8 g/L。[结论]该方法优化了中华被毛孢的液体培养条件,为中华被毛孢的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分子鉴定 液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