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状海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建岚 王雅思 叶艳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49-2156,共8页
为探究高氯盐、高贝壳含量原状海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海砂的氯离子含量和贝壳含量为变量,设计并配制9组海砂混凝土,开展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氯离子含量增加,混凝土的孔结构细化,早... 为探究高氯盐、高贝壳含量原状海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以海砂的氯离子含量和贝壳含量为变量,设计并配制9组海砂混凝土,开展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氯离子含量增加,混凝土的孔结构细化,早期强度提高,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峰值应力增大,峰值应变降低,弹性模量提高;随着贝壳含量增加,混凝土坍落度显著下降,混凝土的孔结构较疏松,强度降低,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峰值应力降低,峰值应变增大,弹性模量降低。在现有模型基础上,提出关于氯离子含量、贝壳含量的模型参数计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砂混凝土 原状海砂 单轴受压 应力-应变全曲线 氯离子含量 贝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建岚 王晓敏 张建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0-115,共6页
采用纳米SiO_(2)溶液浸泡含氯再生骨料以降低骨料含氯量,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复掺矿物掺合料,设计16组配合比以制备C40再生骨料混凝土,测定其7 d、28 d的抗压强度与28 d的电通量、Cl^(-)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再生骨料中的Cl^(-)可提高混凝土... 采用纳米SiO_(2)溶液浸泡含氯再生骨料以降低骨料含氯量,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复掺矿物掺合料,设计16组配合比以制备C40再生骨料混凝土,测定其7 d、28 d的抗压强度与28 d的电通量、Cl^(-)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再生骨料中的Cl^(-)可提高混凝土7 d的抗压强度,少量降低其28 d的强度,但会大幅度破坏混凝土抗Cl^(-)渗透性能;纳米SiO_(2)溶液改性后骨料含氯量显著降低,与矿物掺合料联合作用将有效提升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与抗Cl^(-)渗透性能;其中,30%粉煤灰与8%硅灰复掺优化效果最佳,Cl^(-)渗透系数较未掺掺合料组降低85.6%。基于含氯再生骨料多重界面与Cl^(-)扩散机理,推导“内渗型”Cl^(-)扩散模型,并将其用于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构件服役任意龄期的Cl^(-)含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氯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纳米SiO_(2)溶液浸泡 矿物掺合料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中钢筋抗锈蚀性能试验研究
3
作者 郑建岚 王雅思 +1 位作者 陈僖 张旺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71-177,共7页
沿海地区废弃混凝土受氯离子侵蚀,为使其更好地再生利用,探究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改性方法及钢筋抗锈蚀性能,以矿物掺合料种类及掺量、再生骨料强化为变量,设计15组混凝土,对混凝土中钢筋通电加速锈蚀,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的线性极化法... 沿海地区废弃混凝土受氯离子侵蚀,为使其更好地再生利用,探究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改性方法及钢筋抗锈蚀性能,以矿物掺合料种类及掺量、再生骨料强化为变量,设计15组混凝土,对混凝土中钢筋通电加速锈蚀,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的线性极化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测试其钢筋电化学指标。结果表明: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进程快于普通不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纳米SiO_(2)溶液强化含氯再生骨料,以及在混凝土中复掺矿物掺合料均可提高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钢筋抗锈蚀性能;通过强化改性的含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钢筋抗锈蚀性能不低于普通再生骨料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氯离子侵蚀 钢筋抗锈蚀性能 矿物掺合料 纳米SiO_(2)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增强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试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4
作者 陈欣 王国杰 林颖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162,共5页
织物增强混凝土(TRC)由高性能细骨料混凝土基体与纤维网组成,TRC永久模板与核心混凝土组成叠合试件。为揭示叠合试件氯离子渗透作用规律,确定永久模板最佳厚度范围,以TRC永久厚度、耐碱纤维网层数以及界面处理方式为变量,进行叠合试件... 织物增强混凝土(TRC)由高性能细骨料混凝土基体与纤维网组成,TRC永久模板与核心混凝土组成叠合试件。为揭示叠合试件氯离子渗透作用规律,确定永久模板最佳厚度范围,以TRC永久厚度、耐碱纤维网层数以及界面处理方式为变量,进行叠合试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与未设置永久模板相比,当TRC永久模板厚度为10~50 mm时,叠合试件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降低73.2%~95.6%。耐碱纤维编网对永久模板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没有增强作用。水泥净浆涂刷、表面凿毛、短切纤维插入三种界面处理方式对叠合试件氯离子渗透系数和渗透深度的影响不显著。结合Duracrete模型定量分析,给出了海洋环境不同工况下TRC永久模板厚度建议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模板 叠合试件 氯离子扩散系数 模板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方法对再生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欣 郑建岚 王国杰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9-914,共6页
以再生粗骨料的预处理方法及其取代率(质量分数)为变化因素,研究了再生混凝土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未预处理的再生混凝土,其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应变均大于相同条件下的普通混凝土,且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 以再生粗骨料的预处理方法及其取代率(质量分数)为变化因素,研究了再生混凝土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未预处理的再生混凝土,其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应变均大于相同条件下的普通混凝土,且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提高而增大.采用合适的预处理方法,可明显减小再生混凝土的收缩应变,但自收缩和干燥收缩应变的改善效果各不相同.对于再生混凝土自收缩,预湿法的改善效果最佳,可减小自收缩应变约30.0%,净浆裹石法居中,而掺硅灰的净浆裹石法会使自收缩应变增加;对于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掺硅灰的净浆裹石法的改善效果最佳,可减小干燥收缩应变约15.0%,净浆裹石法居中,而预湿法次之.在实际应用中,可视不同体型的再生混凝土构件,根据其收缩特性选择不同的预处理方法,使其自收缩与干燥收缩应变接近普通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自收缩 干燥收缩 预湿法 净浆裹石法 掺硅灰的净浆裹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欣 郑建岚 王国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20,24,共6页
基于70%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净浆裹石法拌制再生混凝土,研究不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及矿物掺合料品种与掺量对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应变比同条件下普通混凝土大40%左右,随着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 基于70%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净浆裹石法拌制再生混凝土,研究不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及矿物掺合料品种与掺量对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应变比同条件下普通混凝土大40%左右,随着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应变先减小后增大,单掺粉煤灰效果比复掺粉煤灰与矿渣效果更好,其最优掺量为40%,此时可使再生混凝土干缩应变低于普通混凝土。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干缩应变增大,在单掺粉煤灰40%情况下,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在70%以内时,其干燥收缩可低于普通混凝土。在分析试验结果基础上,拟合出适用于再生混凝土干燥收缩的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干燥收缩 矿物掺合料 再生细骨料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墙体传热性能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会芝 郑建岚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4-309,共6页
测试了不同砌块墙体的热工性能,推导了多层墙体不稳定传热的传热系数,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对不同材料墙体的传热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当在墙体内外侧面粉刷20mm厚普通砂浆或保温砂浆时,190mm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墙体的传热系... 测试了不同砌块墙体的热工性能,推导了多层墙体不稳定传热的传热系数,并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对不同材料墙体的传热系数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当在墙体内外侧面粉刷20mm厚普通砂浆或保温砂浆时,190mm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墙体的传热系数为1.940 W/(m2·K)或0.961W/(m2·K),分别比相同条件下240mm黏土砖墙体和190mm普通混凝土砌块墙体的传热系数降低2.95%,36.02%或1.44%,17.79%;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墙体的传热系数受砌块中再生细骨料和玻化微珠掺量影响,当玻化微珠掺量(体积分数)大于60%时,各种墙体传热系数相差不大;不同墙体传热系数的实测值和理论计算值的差值小于5%.再生混凝土自保温砌块墙体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自保温砌块 墙体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受力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梁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国杰 郑建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57,共7页
对7根自密实混凝土(SCC)加固梁和2根对比梁进行二次受力下的抗剪性能试验。试验采用三面U型增大截面形式,在初始受力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自密实混凝土加固。研究不同初始受力,不同加固厚度及不同新老混凝土界面处理方式下加固梁的受剪破坏... 对7根自密实混凝土(SCC)加固梁和2根对比梁进行二次受力下的抗剪性能试验。试验采用三面U型增大截面形式,在初始受力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自密实混凝土加固。研究不同初始受力,不同加固厚度及不同新老混凝土界面处理方式下加固梁的受剪破坏特征、承载力和新旧钢筋应变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新老混凝土共同工作性好,能够显著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二次受力下自密实混凝土加固梁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抗剪承载力 加固 钢筋混凝土梁 二次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密实混凝土自生约束收缩下应力松弛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国杰 刘积丁 郑建岚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8,共7页
以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为主要参数,研究较长龄期内自密实混凝土的自由自生收缩性能及圆环约束收缩下钢环应变的发展规律,通过分析得到自密实混凝土在自生约束收缩下的应力松弛性能。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自生变形在经过1d左右的小幅... 以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为主要参数,研究较长龄期内自密实混凝土的自由自生收缩性能及圆环约束收缩下钢环应变的发展规律,通过分析得到自密实混凝土在自生约束收缩下的应力松弛性能。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自生变形在经过1d左右的小幅膨胀后开始收缩,3~7d内收缩增长较快,接下来在长达100d的测试过程中缓慢而持续地增长;自生收缩在受约束时应力增长也有类似的规律。自生约束收缩引起的应力松弛主要发生在3~7d的早龄期,之后应力松弛的增长几乎停滞;自密实混凝土的应力松弛率随水胶比的提高显著增大,随胶结料用量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自生收缩 圆环法 约束收缩 应力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预处理及再生混凝土徐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罗素蓉 郑欣 黄海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247,共6页
采用预湿法、净浆裹石法和掺硅灰净浆裹石法对再生粗骨料进行预处理,然后制备再生混凝土.研究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质量分数)和不同再生粗骨料预处理法对再生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以普通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ACI209模型)为基础,考虑再... 采用预湿法、净浆裹石法和掺硅灰净浆裹石法对再生粗骨料进行预处理,然后制备再生混凝土.研究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质量分数)和不同再生粗骨料预处理法对再生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以普通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ACI209模型)为基础,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预处理法的影响,提出了再生混凝土徐变预测模型(修正ACI209模型).结果表明:加荷150d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50%,100%的再生混凝土总徐变度较普通混凝土分别增加19%和53%;3种预处理方法对减小再生混凝土的徐变变形均有明显效果,能使加荷150d的再生混凝土徐变度降低11%到24%.修正ACI209模型对再生混凝土徐变的预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 再生混凝土 预处理 徐变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罗素蓉 叶世昌 黄海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8-234,共7页
为掌握再生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通过单轴拉伸徐变试验,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质量分数)、矿物掺和料掺量(质量分数)对再生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100%的再生混凝土拉伸徐变较普通混凝土增加8%~... 为掌握再生混凝土的抗裂性能,通过单轴拉伸徐变试验,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质量分数)、矿物掺和料掺量(质量分数)对再生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100%的再生混凝土拉伸徐变较普通混凝土增加8%~31%;再生混凝土拉伸徐变随矿物掺和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大,粉煤灰单掺和粉煤灰+矿渣复掺可使再生混凝土拉伸徐变分别增加8%~32%,3%~22%.以混凝土拉伸徐变M-Burgers预测模型为基础,考虑再生骨料取代率和矿物掺和料掺量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再生混凝土早龄期拉伸徐变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矿物掺和料 早龄期 拉伸徐变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处理对再生粗骨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雅思 李润 +1 位作者 朱晨航 蓝铭荣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2-85,共4页
在筛后重组法预处理再生粗骨料的基础上,分别以纳米SiO2改性法和CO2强化法对再生粗骨料进行强化处理,对比再生骨料强化前后物理性能并与天然骨料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筛后重组处理的骨料,吸水率和含泥量有明显降低;纳米SiO2改... 在筛后重组法预处理再生粗骨料的基础上,分别以纳米SiO2改性法和CO2强化法对再生粗骨料进行强化处理,对比再生骨料强化前后物理性能并与天然骨料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筛后重组处理的骨料,吸水率和含泥量有明显降低;纳米SiO2改性法及CO2强化法可改善再生粗骨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 筛后重组 纳米SiO_(2)改性 CO_(2)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短切纤维提升织物增强混凝土(TRC)永久模板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
13
作者 陈欣 李志祥 余洁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4期637-646,共10页
为提升织物增强混凝土(TRC)永久模板与后浇混凝土的黏结性能,本研究提出嵌入短切纤维界面处理方式,以短切纤维间距、直径、长度、埋伸比例及其交互作用为变量,设计27组双面剪切试件进行正交实验,对试件剪切强度进行极差、方差和权矩阵... 为提升织物增强混凝土(TRC)永久模板与后浇混凝土的黏结性能,本研究提出嵌入短切纤维界面处理方式,以短切纤维间距、直径、长度、埋伸比例及其交互作用为变量,设计27组双面剪切试件进行正交实验,对试件剪切强度进行极差、方差和权矩阵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纤维间距以及间距与直径间的交互作用对试件黏结性能影响高度显著,影响权重分别为35.1%和29.9%;对黏结性能影响次之的是纤维长度和埋伸比例,二者影响权重各占10%左右;纤维间距与长度或直径与长度间的交互作用影响不显著,可以忽略。研究基于剪切摩擦理论,考虑结合面的胶结力、滑动摩擦力,以及短切纤维的销栓作用,建立结合面抗剪黏结强度公式,对抗剪机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模板 短切纤维 正交实验 黏结性能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骨料强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4
作者 王雅思 郑建岚 游帆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53-5061,共9页
再生骨料混凝土作为新型环保材料,满足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绿色混凝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推广方向。再生骨料表面附着老水泥砂浆,表面粗糙、棱角多,并含有大量孔洞以及二次破碎过程产生的微裂纹,与... 再生骨料混凝土作为新型环保材料,满足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绿色混凝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推广方向。再生骨料表面附着老水泥砂浆,表面粗糙、棱角多,并含有大量孔洞以及二次破碎过程产生的微裂纹,与天然骨料相比,再生骨料存在密度低、吸水率大、压碎指标大、坚固性差、离散性大等不足,且再生骨料与其表面附着砂浆间存在薄弱界面区,使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受到影响、工程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提高再生骨料性能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方法主要聚焦在混凝土拌和阶段,通过改善拌和方法、加入矿物掺合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或通过优化再生骨料级配、降低再生骨料取代率,以弱化再生骨料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不利影响,但本质上并未改善再生骨料的缺陷。而对再生骨料进行强化处理可改善再生骨料的性能。现有再生骨料强化方法主要从再生骨料表面附着砂浆着手,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去除老砂浆或增强老砂浆来提高再生骨料的性能,如机械研磨、火山灰质浆液浸泡、纳米材料改性、二氧化碳强化法等。此外,通过骨料重组法对再生骨料成分进行分类、重组,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再生骨料性能,进而达到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目的。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已有再生骨料强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去除老砂浆、增强老砂浆、骨料重组三类再生骨料强化方法及其作用机理,总结分析了再生骨料强化方法的强化效果,提出进一步研究再生骨料强化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附着水泥砂浆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粉体对水泥浆体水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欣 郑建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30-2536,2542,共8页
通过测定掺有再生粉体浆体的化学结合水含量、粉煤灰反应程度和Ca(OH)_2含量,研究以不同比例单掺再生粉体以及复掺再生粉体和粉煤灰对水泥浆体水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掺再生粉体会降低浆体的化学结合水含量和Ca(OH)_2含量,掺... 通过测定掺有再生粉体浆体的化学结合水含量、粉煤灰反应程度和Ca(OH)_2含量,研究以不同比例单掺再生粉体以及复掺再生粉体和粉煤灰对水泥浆体水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掺再生粉体会降低浆体的化学结合水含量和Ca(OH)_2含量,掺量越大,降幅越大。复掺再生粉体和粉煤灰时,浆体的化学结合水含量、粉煤灰反应程度和Ca(OH)_2含量均比同掺量单掺粉煤灰浆体高,随着再生粉体复掺比例的增大,浆体的化学结合水含量先增大后减少,过多掺入再生粉体会对浆体的水化产生不利影响。基于试验结果,提出"再生粉体对水泥水化的综合效应系数β",结合系数β,阐述了水化特性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给出单掺和复掺再生粉体的建议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粉体 化学结合水 粉煤灰反应程度 Ca(OH)2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材料绝热温升曲线特征及速率表达式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国杰 郑建岚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5-881,共7页
对4种类型的水泥基材料进行绝热温升试验,提出绝热温升各阶段分界点的确定方法,分析各阶段持续时间和温升速率大小等规律,并对已有的最终温升预测方法进行修正.最后在分析不同类型水泥基材料绝热温升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通用的水泥基... 对4种类型的水泥基材料进行绝热温升试验,提出绝热温升各阶段分界点的确定方法,分析各阶段持续时间和温升速率大小等规律,并对已有的最终温升预测方法进行修正.最后在分析不同类型水泥基材料绝热温升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通用的水泥基材料绝热温升速率表达式,用于描述绝热温升速率随龄期的变化.所提出的表达式形式简单,各参数具有较为明确的物理意义,与已有模型的表达式相比,在对早龄期绝热温升和温升速率的描述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绝热温升 混凝土水化 温升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