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外源蛋白酶对大口黑鲈生长、饲料利用、体成分和肝脏、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建军 张蕉南 +2 位作者 宋雪荣 周樱 刘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83,共9页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外源蛋白酶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配制5种含外源蛋白酶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10、20、40和80 U/g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外源蛋白酶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试验配制5种含外源蛋白酶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10、20、40和80 U/g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32.93±0.18)g的大口黑鲈8周。试验结果显示:(1)随蛋白酶添加水平的增加,鱼体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保留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鱼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无显著变化。(2)在全鱼体成分中,外源蛋白酶组间全鱼水分、粗脂肪和灰分无显著差别,与对照组相比,添加80 U/g蛋白酶饲料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3)添加20 U/g蛋白酶饲料组试验鱼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而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后,试验鱼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在肝脏和幽门盲囊中,随外源蛋白酶水平的增加,蛋白酶活性有降低的趋势。(4)饲料中添加蛋白酶对大口黑鲈肝脏和前肠的表观结构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是添加蛋白酶20、40 U/g组的试验鱼前肠褶皱长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蛋白酶水平未影响肌肉层厚度和褶皱宽度。通过饲料蛋白酶水平和鱼体特定生长率做折线回归分析可知,饲料中添加蛋白酶水平为16 U/g时试验鱼生长速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蛋白酶 生长 体成分 生化指标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对鳜生长、脱氨及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儒 张冬 +4 位作者 吴璐瑶 胡兵 陈加成 李颜 刘立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392,共9页
为探究谷氨酸(Glu)和α-酮戊二酸(AKG)对鳜(Siniperca chuatsi)摄食和氨排泄的影响,实验以鳜[初始体重(26.28±0.99)g]为研究材料,将Glu和AKG分别添加到鳜的基础日粮中(添加量2%),进行了60d的养殖实验,前40d等量投喂,后20d饱食投喂... 为探究谷氨酸(Glu)和α-酮戊二酸(AKG)对鳜(Siniperca chuatsi)摄食和氨排泄的影响,实验以鳜[初始体重(26.28±0.99)g]为研究材料,将Glu和AKG分别添加到鳜的基础日粮中(添加量2%),进行了60d的养殖实验,前40d等量投喂,后20d饱食投喂。通过设置对照组、Glu组和AKG组,比较了3种不同饲料饲喂下鳜的摄食与氨排泄差异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等量饲喂期间添加Glu、AKG显著提高鳜生长和降低饵料系数,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鳜的体外氨排泄量。在饱食投喂阶段,Glu、AKG组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降低。两个投喂阶段结果都表明,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能显著促进鳜脑中npy表达并抑制pomc表达,显著提高蛋白质效率比和特定生长率,增加鱼体体重,促进鱼体生长且降低饲料系数。同时,肝脏中gdh表达及肌肉ampd表达均提高,脱氨代谢供能水平升高,最终导致其氨排泄量升高。此外,饲料中添加Glu和AKG可促进肝脏pepck、g6pase、pk和gk基因表达量增加,糖代谢增强,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供能。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均能促进鳜的摄食并降低氨的排泄。研究结果将应用于鳜的低氨排放养殖,并推进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鳜饲料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Α-酮戊二酸 摄食 氨排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