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的干扰因素 被引量:2
1
作者 孙燕如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4年第2期35-39,47,共6页
根据二苯碳酰二肼(C_(13)H_(14)N_(4)O)分光光度法,研究测定六价铬的干扰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消除干扰的方法,为水环境监测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数据。研究表明加酸量与吸光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吸光度随着加酸量的增加而变小。对无其他干扰因... 根据二苯碳酰二肼(C_(13)H_(14)N_(4)O)分光光度法,研究测定六价铬的干扰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消除干扰的方法,为水环境监测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数据。研究表明加酸量与吸光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吸光度随着加酸量的增加而变小。对无其他干扰因素情况下显色时间对结果影响不大。汞盐的存在使得测定结果偏高。二价铁浓度越大测定的结果越小甚至不显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酸度 汞盐 二价铁 干扰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碘离子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漂漂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4年第2期28-30,34,共4页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碘离子。选择AS19分离柱、电导检测器、阴离子电解再生抑制器电流为99 mA、淋洗液为40 mmol/L KOH溶液、流速为1.00 mL/min、检测器温度为30℃、进样定量环为250μL。碘离子浓度在0.010 mg/L~1.00 mg/L的范...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碘离子。选择AS19分离柱、电导检测器、阴离子电解再生抑制器电流为99 mA、淋洗液为40 mmol/L KOH溶液、流速为1.00 mL/min、检测器温度为30℃、进样定量环为250μL。碘离子浓度在0.010 mg/L~1.00 mg/L的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998,方法检出限为0.001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4%~8.3%,加标回收率为99.0%~115.0%,有证标准物质分析结果优秀,相对偏差为2.5%。将其应用于地下水中碘离子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碘离子 地下水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苯系物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燕婷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9年第5期48-52,共5页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苯系物无需进行萃取等繁琐的样品前处理,操作简单灵敏。本文在设定的色谱和吹扫条件下,苯系物各组分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 0.9990,方法检出限在0.10~0.21 μg ·L^-1 ,加标回收率在 97~102%之...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苯系物无需进行萃取等繁琐的样品前处理,操作简单灵敏。本文在设定的色谱和吹扫条件下,苯系物各组分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 0.9990,方法检出限在0.10~0.21 μg ·L^-1 ,加标回收率在 97~102%之间,适用于饮用水低浓度挥发性苯系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扫捕集 苯系物 气相色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饮用水源水中特定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炎平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19年第6期33-38,共6页
将全自动吹扫捕集用于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优化条件,可达到25组分挥发性有机物的有效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在全扫描模式下,13组分挥发性有机物在2.5-25μg/L的范围内,工作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检... 将全自动吹扫捕集用于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优化条件,可达到25组分挥发性有机物的有效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在全扫描模式下,13组分挥发性有机物在2.5-25μg/L的范围内,工作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检出限为0.5-1.7μg/L、测定下限为2.0-6.8μg/L;精密度RSD值范围为3.4%-11.6%;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5.4%-114.1%,可实现水中挥发有机物大量样品的快速、高效、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挥发性有机物 全自动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氨氮蒸馏馏出液不同pH对测定值的影响
5
作者 林小丽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2年第5期30-34,共5页
水质氨氮的测定在采用预蒸馏法进行前处理时,氨氮蒸馏馏出液pH不同,氨氮测定值会出现很大偏差。本文主要探讨氨氮蒸馏馏出液pH不同对氨氮测定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蒸馏馏出液pH调成9.25-10.50为合理范围,10.00为最佳pH值,且当蒸馏馏出... 水质氨氮的测定在采用预蒸馏法进行前处理时,氨氮蒸馏馏出液pH不同,氨氮测定值会出现很大偏差。本文主要探讨氨氮蒸馏馏出液pH不同对氨氮测定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将蒸馏馏出液pH调成9.25-10.50为合理范围,10.00为最佳pH值,且当蒸馏馏出液pH在9.25-10.50范围时,可直接使用纯水体系下配置的氨氮标准工作曲线进行结果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预蒸馏法 蒸馏馏出液pH 纯水体系 氨氮标准工作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定烟气中SO_(2)的准确度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叶伟君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3年第12期94-96,共3页
SO_(2)是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之一,因而做好烟气中SO2的监测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2011年,我国发布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629—2011),采用了非分散红外法来测... SO_(2)是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之一,因而做好烟气中SO2的监测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在2011年,我国发布了《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629—2011),采用了非分散红外法来测定烟气中的SO_(2)。文章主要通过实验讨论监测中各种较显著的针对SO_(2)的干扰因素(如CO、湿度、流量等)是否会影响测量结果,并提出建议,以此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_(2) 空气污染指数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