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龙海林下森林公园的森林旅游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滨滨 《福建热作科技》 2015年第2期64-66,共3页
以响应漳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以龙海林下森林公园建设作为载体,对林下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情况进行探讨。从龙海林下森林公园简况、林下森林公园发展制约因素及林下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建设等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龙海林下森林公园... 以响应漳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以龙海林下森林公园建设作为载体,对林下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情况进行探讨。从龙海林下森林公园简况、林下森林公园发展制约因素及林下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建设等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龙海林下森林公园的发展提出一些解决办法:(1)坚持市场定位、文化定位及经营定位;(2)发展森林保健项目、森林碳汇基地及打造"森林人家"。从而为科学合理开发森林资源,建设森林公园,可持续性地发展森林旅游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开发建设 森林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木树种新贵——交趾黄檀 被引量:31
2
作者 吴培衍 张荣标 张金文 《福建热作科技》 2016年第4期51-54,共4页
红木树种包括2科5属8类33种,我国境内仅分布5种:降香黄檀、黑黄檀、菲律宾乌木、铁刀木和印度紫檀,其它28种红木均分布于境外,其中交趾黄檀为酸枝木类珍贵的红木树种之一。通过研究介绍了交趾黄檀的特征特性、木材稀缺和珍贵性、国内引... 红木树种包括2科5属8类33种,我国境内仅分布5种:降香黄檀、黑黄檀、菲律宾乌木、铁刀木和印度紫檀,其它28种红木均分布于境外,其中交趾黄檀为酸枝木类珍贵的红木树种之一。通过研究介绍了交趾黄檀的特征特性、木材稀缺和珍贵性、国内引种现状以及漳州市近年来研究进展,提出大力种植交趾黄檀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木树种 交趾黄檀 特征特性 国内研究现状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趾黄檀不同家系种子形态特性和发芽率差异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瑞聪 《福建热作科技》 2016年第2期29-33,共5页
为了研究交趾黄檀种子形态特性和发芽率在不同家系间的差异,以期初步选出优良种质为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分别对引自泰国的20个家系和柬埔寨的4个家系的交趾黄檀种子进行形态测定和播种发芽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交趾黄檀种子的长... 为了研究交趾黄檀种子形态特性和发芽率在不同家系间的差异,以期初步选出优良种质为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分别对引自泰国的20个家系和柬埔寨的4个家系的交趾黄檀种子进行形态测定和播种发芽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交趾黄檀种子的长变异幅度为5.51~7.62 mm,宽3.47~4.61 mm,厚0.97~1.31 mm;千粒重变幅为15.80~33.76 g;发芽率最高的是C-PP-1家系达92%,最低的是T-PP-1家系为47%。方差分析表明:交趾黄檀不同家系间的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发芽率与种子形态特征呈正相关,说明种子大小及比例可能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趾黄檀 家系 种子形态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趾黄檀实生苗培育技术 被引量:8
4
作者 曾秀珍 《福建热作科技》 2017年第2期39-41,共3页
通过交趾黄檀育苗试验,总结出种子采集处理、苗床播种、移苗、苗圃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一些关键技术,提高了交趾黄檀育苗效果,为交趾黄檀在福建地区推广造林提供可靠的育苗技术保障。
关键词 交趾黄檀 种子 容器育苗 苗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趾黄檀幼树施肥的生长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瑞聪 《福建热作科技》 2018年第2期22-25,共4页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开展N、P、K三种不同肥种及其不同施肥量对交趾黄檀生长的影响试验研究,探求交趾黄檀幼树的需肥规律和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N、P、K三种肥料都对交趾黄檀幼树的生长促进效果明显,尤以N肥和P肥的施肥效果最佳。N、P...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开展N、P、K三种不同肥种及其不同施肥量对交趾黄檀生长的影响试验研究,探求交趾黄檀幼树的需肥规律和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N、P、K三种肥料都对交趾黄檀幼树的生长促进效果明显,尤以N肥和P肥的施肥效果最佳。N、P、K三种肥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尿素100~200 g/株、过磷酸钙200~400 g/株、氯化钾100~200 g/株,在适宜施肥水平范围内,树高、地径年生长量分别可达2.7~3.0 m和1.6~2.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趾黄檀 施肥效应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腊肠树种子出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玉昭 《福建热作科技》 2011年第2期11-13,共3页
以腊肠树Cassia fistula L新鲜种子为材料,通过对其种子进行不同的预处理,以期从中筛选出提高种子出芽率的最佳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新鲜的腊肠树种子采用清水浸泡十二个小时的预处理方式,其出芽率最高;浸种24小时处理方式在播种前... 以腊肠树Cassia fistula L新鲜种子为材料,通过对其种子进行不同的预处理,以期从中筛选出提高种子出芽率的最佳处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新鲜的腊肠树种子采用清水浸泡十二个小时的预处理方式,其出芽率最高;浸种24小时处理方式在播种前期出芽最快、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肠树 新鲜种子 浸种 出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绿化树种夹竹桃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瑞德 《绿色科技》 2013年第2期57-58,共2页
根据市场对夹竹桃苗木的广泛需求,采用扦插方法开展了夹竹桃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夹竹桃母树采穗部位、基质配比和穗条粗度对扦插成活率均产生影响。母树上部穗条扦插成活率比下部穗条提高20.7%,中部穗条扦插成活率比下部穗条提高16.... 根据市场对夹竹桃苗木的广泛需求,采用扦插方法开展了夹竹桃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夹竹桃母树采穗部位、基质配比和穗条粗度对扦插成活率均产生影响。母树上部穗条扦插成活率比下部穗条提高20.7%,中部穗条扦插成活率比下部穗条提高16.5%;扦插基质以黄心土和腐殖质土按5:5的比例配制,穗条扦插成活率与黄心土和腐殖质土按8:2配制的基质及黄心土和腐殖质土按6:4配制基质相比,分别提高了30.0%和8.2%;2cm粗的穗条扦插成活率分别比<2cm穗条和>2cm穗条提高24.5%和26.8%。夹竹桃在母树中上部位选用2cm粗的穗条扦插在黄心土和腐殖质土按5:5的比例配制的基质里,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扦插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 扦插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