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海九龙岭林场不同采伐迹地尾巨桉造林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甘国勇 《福建热作科技》 2010年第3期7-8,共2页
对尾巨桉在马尾松和杉木采伐迹地的造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采伐迹地的尾巨桉造林效果比杉木采伐迹地的尾巨桉造林效果好。
关键词 采伐迹地 尾巨桉 造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控制对闽南山地巨尾桉大径材林分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荣标 申巍 +3 位作者 吴庆全 王添山 张金文 林滨滨 《桉树科技》 2018年第3期20-24,共5页
通过间伐控制保存密度,保留345、495、645株·hm^(-2)以及不间伐的对照组945株·hm^(-2),研究密度控制对闽南山地巨尾桉大径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处理对胸径、树高、大径材出材率,林分中大径材比率、平均单株材积的提高... 通过间伐控制保存密度,保留345、495、645株·hm^(-2)以及不间伐的对照组945株·hm^(-2),研究密度控制对闽南山地巨尾桉大径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处理对胸径、树高、大径材出材率,林分中大径材比率、平均单株材积的提高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保留株数越低,其相关指标越高,保留345株·hm^(-2)均为最高值;单位面积蓄积量、出材量以及经济效益方面以345株·hm^(-2)的林分最低。间伐强度增大有利于大径材培育,但密度设置应在合理范围内,综合生长量、出材量以及经济效益的方面考虑,保留645株·hm^(-2)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控制 间伐 巨尾桉 大径材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锥不同模式造林效果分析 被引量:41
3
作者 林俊平 《福建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59-61,80,共4页
对红锥纯林、红锥×杉木混交林以及红锥×木荷×杉木混交林等不同模式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 3种不同混交模式中 ,以红锥杉木混交效果最好 ,不但能明显地提高红锥的造林成活率 ,且两者混交种间关系较为协调 ,空间分布格... 对红锥纯林、红锥×杉木混交林以及红锥×木荷×杉木混交林等不同模式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 3种不同混交模式中 ,以红锥杉木混交效果最好 ,不但能明显地提高红锥的造林成活率 ,且两者混交种间关系较为协调 ,空间分布格局合理 ,充分利用营养空间 ,混交林分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18年生红锥杉木混交林中红锥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达 14 75m、16 5 0cm和 0 15 6 1m3 ,比红锥纯林分别提高了 10 0 0 %、14 34%、36 93% ,林分蓄积量高达 2 71 4 7m3·hm-2 ,是纯林的 1 30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杉木 混交模式 混交效果 造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立地质量红豆树人工林造林效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甘国勇 《福建热作科技》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通过对39年生红豆树在不同立地质量人工造林效果分析,结果表明:红豆树生长环境对其生长量差距的影响大,Ⅰ、Ⅱ级立地林分的胸径、树高、立木蓄积年平均生长量比Ⅲ级立地林分生长量大;在Ⅰ、Ⅱ、Ⅲ级三种不同立地质量等级的立木材积、胸... 通过对39年生红豆树在不同立地质量人工造林效果分析,结果表明:红豆树生长环境对其生长量差距的影响大,Ⅰ、Ⅱ级立地林分的胸径、树高、立木蓄积年平均生长量比Ⅲ级立地林分生长量大;在Ⅰ、Ⅱ、Ⅲ级三种不同立地质量等级的立木材积、胸径、树高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离差积累值变化情况,同总生长量离差积累值变化规律一致,优良立地环境对立木生长影响表现为各年份生长上的连续性增长积累;在不同坡位林分中,红豆树在山地下坡和中坡的胸径、树高、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优于上坡,红豆树造林地应选择在长坡中下部或短坡下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人工林 立地等级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趾黄檀采穗圃幼化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培衍 张金文 +2 位作者 林滨滨 卢敏勇 何木林 《防护林科技》 2019年第1期90-91,共2页
交趾黄檀采穗圃经过多代采集穗条扦插繁殖苗木,采穗母株年龄不断增大,会造成成熟效应,必须保持交趾黄檀采穗母株幼龄状态,克服它由幼龄期向成熟期转化。当采穗圃种植采穗后,每间隔约5年要新种植母株更新采穗圃为宜。可以利用交趾黄檀根... 交趾黄檀采穗圃经过多代采集穗条扦插繁殖苗木,采穗母株年龄不断增大,会造成成熟效应,必须保持交趾黄檀采穗母株幼龄状态,克服它由幼龄期向成熟期转化。当采穗圃种植采穗后,每间隔约5年要新种植母株更新采穗圃为宜。可以利用交趾黄檀根系繁殖苗或根系萌芽形成新植株进行更新种植,达到保幼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趾黄檀 采穗圃 幼化 扦插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