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港航道水下地形的空间监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黄建明 《海洋测绘》 2005年第5期43-45,共3页
阐述了利用水下地形测量数据对进港航道水下地形进行空间监测分析的方法,及其对制定航道水深监测周期的意义,主要介绍了等高线图示法、三维图示法和断面图示法及其应用。
关键词 水下地形测量 港口与航道工程 空间监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TerraSAR-X影像的PSInSAR地表形变监测 被引量:14
2
作者 丁荣荣 徐佳 +1 位作者 林晓彬 许康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8-164,共7页
利用2011年10月—2013年7月间获取的37景TerraSAR-X高分辨率条带模式SAR数据,采用干涉测量点目标分析(interferometric point target analysis,IPTA)技术得到常州地区因工厂集中开采地下水所引起的地表沉降信息,即常州市武进地区有多处... 利用2011年10月—2013年7月间获取的37景TerraSAR-X高分辨率条带模式SAR数据,采用干涉测量点目标分析(interferometric point target analysis,IPTA)技术得到常州地区因工厂集中开采地下水所引起的地表沉降信息,即常州市武进地区有多处地表沉降,在2011—2013年间最大沉降速率为31.494 mm/a。通过与Envisat ASAR数据获取的平均沉降速率对比,说明TerraSAR-X数据不仅可以提高永久散射体(permanment scatter,PS)的点密度,而且能更好地描述散射体的细节变化和微量位移情况,体现出TerraSAR-X数据监测地表形变的优势。沈海高速公路常州沿线地面沉降的监测结果表明:TerraSAR-X数据在人工线状地物形变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IPTA监测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将IPTA技术应用于城市地表形变监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TERRASAR-X 干涉测量点目标分析(IPTA) 沉降监测 线状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an模型在山东半岛西北岸滩动力地貌研究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成 胡日军 +2 位作者 朱龙海 林纪江 张卓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8-358,共11页
根据山东半岛西北部25条实测岸滩剖面及相关表层沉积物、波浪、潮流资料,通过计算浪潮作用指数K和波浪-沉积物参数Ω,确定研究区主控动力因素并对海滩动力地貌类型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应用Dean平衡剖面模型对实测剖面进行拟合,探讨了该... 根据山东半岛西北部25条实测岸滩剖面及相关表层沉积物、波浪、潮流资料,通过计算浪潮作用指数K和波浪-沉积物参数Ω,确定研究区主控动力因素并对海滩动力地貌类型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应用Dean平衡剖面模型对实测剖面进行拟合,探讨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及其参数物理意义等问题。山东半岛西北部整体为浪控海岸,刁龙嘴-三山岛岸段、海北嘴-石虎嘴岸段和三山岛-海北嘴岸段均属过渡型海滩,屺坶岛-栾家口岸段属消散型海滩。研究区实测剖面与Dean模型的拟合结果整体较好,部分剖面(剖面1、剖面2、剖面3、剖面5、剖面8)由于发育离岸沙坝,使其形态与Dean模型预测的平滑上凹的形态特点存在一定差别。屺坶岛-栾家口岸段(剖面19~剖面24)受外海侧桑岛及沿岸龙口人工岛群影响,与Dean模型预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别,Dean模型对发育槽-坝体系的海滩的拟合仍具有局限性。Dean模型中m和A分别反映了海滩剖面反射性和泥沙沉速,与海滩动力地貌类型判别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西北部 动力地貌类型 Dean模型 平衡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州海峡东部石油类污染特征研究
4
作者 刘荣林 孔小丽 +2 位作者 王志远 孙妮 于红兵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10-215,共6页
该文根据对琼州海峡东部海域2016年9月(秋季)、2017年2月(冬季)和4月(春季)3个季度的表层海水以及2016年9月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的调查结果,研究和分析了琼州海峡东部石油烃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表层海水石油烃年际变化为未检出(ND)~0.03... 该文根据对琼州海峡东部海域2016年9月(秋季)、2017年2月(冬季)和4月(春季)3个季度的表层海水以及2016年9月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的调查结果,研究和分析了琼州海峡东部石油烃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表层海水石油烃年际变化为未检出(ND)~0.032 mg/L,平均值为0.011 mg/L,低于国家海水水质一级标准(≤0.050 mg/L)限值。秋季整个调查海域石油烃区域差异不显著,平均含量在三季中最低。冬季和春季石油烃分布区域差异较大,铺前湾是相对的高值区,整个调查海域石油烃含量总体上呈现近岸高,向外海低的分布趋势。从三季调查结果看,琼州海峡东部海域表层海水中石油烃污染主要受陆源污染和船舶排污以及海域水动力条件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表层沉积物石油烃含量为ND~170.5 mg/kg,平均值为25.2 mg/kg,低于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级标准(≤500.00 mg/kg)限值。由于受陆源污染和海域水动力较弱影响,铺前湾东寨港表层沉积物中石油烃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琼州海峡 表层海水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