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厦门筼筜湖潟湖底栖微藻光合色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欣
徐松立
+2 位作者
肖武鹏
谢聿原
黄邦钦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79-87,共9页
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技术研究了厦门筼筜湖潟湖表层沉积物的底栖微藻生物量(以叶绿素a计)和光合色素组成,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检出岩藻黄素、别藻黄素、玉米黄素、叶绿素b四种光...
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技术研究了厦门筼筜湖潟湖表层沉积物的底栖微藻生物量(以叶绿素a计)和光合色素组成,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检出岩藻黄素、别藻黄素、玉米黄素、叶绿素b四种光合色素,对应的微藻类群包括硅藻、隐藻、蓝藻和绿藻.底层(表层沉积物)与水层(水体)微藻叶绿素a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但底层-水层对应的光合色素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此暗示底层光合色素主要是底栖微藻的贡献,而非来自水层浮游微藻的沉降.底栖微藻生物量随时间变化明显,夏季(6~8月)较低(1.30 mg/m2),冬季(12月至翌年2月)较高(86.16 mg/m2).各测站底栖微藻生物量存在空间差异,随湖区的水深增加而降低,与沉积物表层光辐照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岩藻黄素与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别藻黄素与水体无机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玉米黄素分布主要受温度影响,除玉米黄素外,其他光合色素含量与光辐照度呈正相关.初步估算表明,底栖微藻占该浅水潟湖生态系统水层-底层微藻叶绿素a生物量和固碳量的27.64%和12.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底栖微藻
光合色素
簧彗湖
亚热带泻湖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最大可允许填海面积模拟--厦门西海域案例研究
2
作者
林琛琛
饶欢欢
+3 位作者
刘岩
李京梅
江毓武
彭本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6-773,共8页
填海造地在解决海岸带地区发展空间短缺问题的同时,严重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如何控制大规模填海造地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构建了估算海湾最大可允许填海造地面积的分析框架和模型。填海造地的各种收益...
填海造地在解决海岸带地区发展空间短缺问题的同时,严重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如何控制大规模填海造地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构建了估算海湾最大可允许填海造地面积的分析框架和模型。填海造地的各种收益和成本,包括环境和生态成本被系统性地量化并嵌入到框架和模型之中。模型的估算结果可以为实施控制填海造地的约束机制提供科技支撑。利用建立的框架和模型对厦门西海域模拟的结果显示:当贴现率为4.5%时,厦门西海域最大可允许填海面积是89.44 hm2,其面积至少应该保持在44.52 km2;即便是使用8%的高贴现率,最大可允许填海面积也只占规划填海面积的35.83%;如果采用更加重视环境与生态效益的低贴现率2%,则厦门西海域最大可允许填海面积是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可允许填海面积
最优填海位置
收益和成本分析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1年春夏季黄海和东海微型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及其摄食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苏素红
陈炳章
黄邦钦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0-67,共8页
为了解春夏季黄海和东海微型浮游动物类群及其摄食生态,于2011年春季和夏季在黄海、东海,通过稀释法测定浮游植物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同时应用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微型浮游动物丰度及其类群组成.结果表明:(1...
为了解春夏季黄海和东海微型浮游动物类群及其摄食生态,于2011年春季和夏季在黄海、东海,通过稀释法测定浮游植物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同时应用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微型浮游动物丰度及其类群组成.结果表明:(1)春季,黄海、东海微型浮游动物丰度为1800~21833个/dm3,夏季的为67~6175个/dm3;春季,其微型浮游动物生物量为8.71-60.58ug/dm3,夏季的则为0.44~30.25ug/dm3(其生物量以c含量计).(2)春季、夏季黄海和东海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及其标准偏差分别为0.78±0.35、1.62±0.83d-1,而春季的显著低于夏季(P〈0.05).春季、夏季其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及其标准偏差分别为0.98±0.32、0.92±0.57d-1,无显著性差异(p〉0.05).春季,微型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现有生物量的61%±13%,占初级生产量的131%±58%;夏季,微型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现有生物量的54%±22%,占初级生产量的70%±44%.春、夏季,黄海和东海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量的摄食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微型浮游动物
生物量
丰度
摄食率
黄海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厦门筼筜湖潟湖底栖微藻光合色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欣
徐松立
肖武鹏
谢聿原
黄邦钦
机构
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出处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79-87,共9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1CB403603)
国家海洋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005015-3)
文摘
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技术研究了厦门筼筜湖潟湖表层沉积物的底栖微藻生物量(以叶绿素a计)和光合色素组成,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检出岩藻黄素、别藻黄素、玉米黄素、叶绿素b四种光合色素,对应的微藻类群包括硅藻、隐藻、蓝藻和绿藻.底层(表层沉积物)与水层(水体)微藻叶绿素a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但底层-水层对应的光合色素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此暗示底层光合色素主要是底栖微藻的贡献,而非来自水层浮游微藻的沉降.底栖微藻生物量随时间变化明显,夏季(6~8月)较低(1.30 mg/m2),冬季(12月至翌年2月)较高(86.16 mg/m2).各测站底栖微藻生物量存在空间差异,随湖区的水深增加而降低,与沉积物表层光辐照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岩藻黄素与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别藻黄素与水体无机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玉米黄素分布主要受温度影响,除玉米黄素外,其他光合色素含量与光辐照度呈正相关.初步估算表明,底栖微藻占该浅水潟湖生态系统水层-底层微藻叶绿素a生物量和固碳量的27.64%和12.56%.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底栖微藻
光合色素
簧彗湖
亚热带泻湖
环境因子
Keywords
marine hiology
microphytobenthos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Yundanghu
subtropical lagoon
envi- ronmental factors
分类号
P73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最大可允许填海面积模拟--厦门西海域案例研究
2
作者
林琛琛
饶欢欢
刘岩
李京梅
江毓武
彭本荣
机构
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
中国海洋
大学
经济
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6-773,共8页
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资助项目(201105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BJ06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0J01360)
文摘
填海造地在解决海岸带地区发展空间短缺问题的同时,严重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如何控制大规模填海造地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构建了估算海湾最大可允许填海造地面积的分析框架和模型。填海造地的各种收益和成本,包括环境和生态成本被系统性地量化并嵌入到框架和模型之中。模型的估算结果可以为实施控制填海造地的约束机制提供科技支撑。利用建立的框架和模型对厦门西海域模拟的结果显示:当贴现率为4.5%时,厦门西海域最大可允许填海面积是89.44 hm2,其面积至少应该保持在44.52 km2;即便是使用8%的高贴现率,最大可允许填海面积也只占规划填海面积的35.83%;如果采用更加重视环境与生态效益的低贴现率2%,则厦门西海域最大可允许填海面积是0。
关键词
最大可允许填海面积
最优填海位置
收益和成本分析
厦门
Keywords
total allowable reclamation
optimal reclamation area
benefit and cost analysis
Xiamen City
分类号
P756.8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1年春夏季黄海和东海微型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及其摄食的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苏素红
陈炳章
黄邦钦
机构
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出处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0-67,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1CB403603)
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40925018)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41106119)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LMEB201102)
文摘
为了解春夏季黄海和东海微型浮游动物类群及其摄食生态,于2011年春季和夏季在黄海、东海,通过稀释法测定浮游植物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同时应用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微型浮游动物丰度及其类群组成.结果表明:(1)春季,黄海、东海微型浮游动物丰度为1800~21833个/dm3,夏季的为67~6175个/dm3;春季,其微型浮游动物生物量为8.71-60.58ug/dm3,夏季的则为0.44~30.25ug/dm3(其生物量以c含量计).(2)春季、夏季黄海和东海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及其标准偏差分别为0.78±0.35、1.62±0.83d-1,而春季的显著低于夏季(P〈0.05).春季、夏季其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及其标准偏差分别为0.98±0.32、0.92±0.57d-1,无显著性差异(p〉0.05).春季,微型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现有生物量的61%±13%,占初级生产量的131%±58%;夏季,微型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现有生物量的54%±22%,占初级生产量的70%±44%.春、夏季,黄海和东海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初级生产量的摄食比例较高.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微型浮游动物
生物量
丰度
摄食率
黄海
东海
Keywords
marine biology
microzooplankton
biomass
abundance
grazing rate
Yellow Sea
East China Sea
分类号
Q178.53 [生物学—水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厦门筼筜湖潟湖底栖微藻光合色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李欣
徐松立
肖武鹏
谢聿原
黄邦钦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最大可允许填海面积模拟--厦门西海域案例研究
林琛琛
饶欢欢
刘岩
李京梅
江毓武
彭本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11年春夏季黄海和东海微型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及其摄食的研究
苏素红
陈炳章
黄邦钦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