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的脱氮效能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小红 许贻斌 +3 位作者 林永青 仇登高 姜双城 郑惠东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氮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分别以无填料(C)、牡蛎壳(M)、珊瑚石(S)、弹性填料(T)和悬浮球填料(F)构建5组生物滤池,比较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成膜情况及对不同氮污染物的24 h去除能力,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 为探究不同填料生物膜对海水养殖尾水氮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分别以无填料(C)、牡蛎壳(M)、珊瑚石(S)、弹性填料(T)和悬浮球填料(F)构建5组生物滤池,比较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成膜情况及对不同氮污染物的24 h去除能力,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挂膜期间(20、40、60 d)填料生物膜上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填料生物膜成熟时间需要46~50 d,珊瑚石所需时间最短(46 d);扫描电镜显示,弹性填料和悬浮球填料附着生物量最多,以杆状细菌为主;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24 h去除率最高的填料分别是悬浮球填料(68.66%±6.27%)、珊瑚石(99.99%±0.00%)和悬浮球填料(6.73%±3.41%);高通量测序显示,随着挂膜时间延长,弹性填料生物膜上的细菌丰度显著增加,牡蛎壳和珊瑚石生物膜上的细菌多样性显著下降(P<0.05);在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不同填料生物膜的主要优势菌群,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硝化刺菌门(Nitrospinae)的相对丰度随挂膜时间延长不断升高;在属分类水平上,亚硝酸菌属(Nitrosomonas)、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硝化刺菌属(Nitrospina)和未分类_亚硝化单胞菌科(unclassified_Nitrosomonadaceae)是填料生物膜上具有硝化作用的优势菌属,这4种硝化菌属在挂膜60 d时的相对丰度总和从高到低依次为悬浮球填料(42.53%)>牡蛎壳(30.50%)、弹性填料(29.30%)>珊瑚石(11.74%),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青枯菌属(Ralstonia)、噬几丁质菌属(Chitinophaga)和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等反硝化菌属在珊瑚石填料生物膜上的相对丰度高于其他填料。研究表明,珊瑚石、悬浮球填料能够实现脱氮菌属的高效富集,对海水养殖尾水具有良好的脱氮能力,是较为理想的生物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填料 生物膜 脱氮能力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贝类毒素风险预警与管控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许翠娅 陈小红 +4 位作者 杨芳 朱琳 朱雨晨 陈财珍 黄奕雯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4期284-292,共9页
贝类毒素主要由有毒赤潮藻产生,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泛,它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民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福建省近岸海域是我国赤潮高发海域之一,近年来在漳州、泉州等地曾发生民众食用贝类中毒事件。为保障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海... 贝类毒素主要由有毒赤潮藻产生,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泛,它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民众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福建省近岸海域是我国赤潮高发海域之一,近年来在漳州、泉州等地曾发生民众食用贝类中毒事件。为保障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海洋渔业经济健康发展,本文对福建省贝类毒素风险监测与管控、赤潮灾害预警与应急处置预案等相关政策、措施进行总结,结合近年来福建省海水贝类贝毒污染状况,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贝毒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预案、完善贝类毒素监测方案、严格产毒藻预警浓度、建立贝类毒素分级管控制度等对策和建议,以期为赤潮减灾、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以及贝类毒素风险预警与管控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毒素 风险预警 分级管控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高值化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党晓妍 王茵 +1 位作者 吴成业 陈丽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20-26,共7页
随着泥鳅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泥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研究热点,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营养品,泥鳅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功能和临床药用价值,其含有泥鳅多糖、多肽、凝集素、抗菌肽、超氧化物歧化酶、透明质酸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 随着泥鳅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泥鳅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研究热点,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营养品,泥鳅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功能和临床药用价值,其含有泥鳅多糖、多肽、凝集素、抗菌肽、超氧化物歧化酶、透明质酸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抗癌、降血糖、降血压、免疫调节、防衰老等重要的功能。本文主要对泥鳅的营养价值、精深加工制品开发及活性物质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泥鳅资源的高值化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以推动泥鳅的精深加工并提高泥鳅的附加值,为促进泥鳅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高值化开发 食用价值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养殖仿刺参抗氧化多肽的酶解工艺优化及其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潘南 吴靖娜 +4 位作者 苏永昌 陈贝 苏捷 郑昇阳 刘智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83-191,共9页
目的:优化仿刺参抗氧化多肽的酶解工艺,并研究其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以酶解产物的水解度、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筛选出最适蛋白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 目的:优化仿刺参抗氧化多肽的酶解工艺,并研究其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以酶解产物的水解度、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筛选出最适蛋白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温度、加酶量、pH作为影响因子,以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进一步探讨酶解多肽体外抗氧化活性。以MTS法检测低、中、高剂量组的仿刺参抗氧化多肽对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以MDA含量、SOD活力测定细胞氧化及抗氧化水平。结果:动物蛋白水解酶为最适蛋白酶,酶解工艺优化条件为:料液比1∶20 g/m L、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50℃、加酶量7000 U/g、pH7.5,该条件下制备的仿刺参多肽体外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8.81%,与模型预测值(68.35%),相对误差为1%,回归模型可靠。酶解多肽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ABTS自由基(ABTS^+·)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是9.01、0.63、10.89和20.53 mg/m L,说明其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选取200μmol/L浓度H_2O_2建立细胞损伤模型,与H_2O_2组相比,中、高剂量组仿刺参抗氧化多肽能明显抑制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力。结论:采用动物蛋白水解酶酶解优化工艺制备的仿刺参抗氧化多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多肽 酶解 EA.hy926 过氧化氢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晓婷 吴靖娜 +1 位作者 陈艺晖 刘智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226-1232,共7页
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的高效利用是我国海洋鱼类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中上层鱼类产量巨大、营养丰富,从不同领域研发中上层鱼类及副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实践意义。目前,主要从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中营养成分的角... 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的高效利用是我国海洋鱼类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中上层鱼类产量巨大、营养丰富,从不同领域研发中上层鱼类及副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实践意义。目前,主要从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中营养成分的角度出发,加工优化食用制品以及提取利用其中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从而研发营养功能制品、医药品及调味品等。本文从鱼糜及鱼糜制品、生物医药及制品、鱼油提取及制品、调味品、休闲食品以及其他制品等方面,综合论述了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广阔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旨在有效提高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的附加值,为其更深入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层鱼类 加工副产品 高值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菊黄东方鲀鱼头汤风味料工艺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晓婷 罗朝世禧 +5 位作者 刘淑集 潘南 许旻 苏永昌 张玉苍 刘智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3-104,共12页
目的优化养殖菊黄东方鲀鱼头汤风味料工艺,提高鱼头副产物的附加值。方法采用养殖菊黄东方鲀鱼头为原料,以黏度、凝胶性质和色泽为指标,筛选最佳浓缩度;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以滋味、挥发性风味和感官评价为指... 目的优化养殖菊黄东方鲀鱼头汤风味料工艺,提高鱼头副产物的附加值。方法采用养殖菊黄东方鲀鱼头为原料,以黏度、凝胶性质和色泽为指标,筛选最佳浓缩度;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以滋味、挥发性风味和感官评价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对鱼头汤风味料进行工艺优化。结果80%浓缩度鱼头汤的产品属性较好;通过添加辅料调味的鱼头汤具有更丰富的滋味和挥发性风味,以鲜味、芳香成分和硫化物增加为主,获得鱼头汤风味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食盐添加量1.1%、胡椒粉添加量0.1%、姜粉添加量0.1%、味精添加量1.7%。最优工艺条件制备的鱼头汤风味料呈奶白色、鲜味浓郁,综合感官评分为4.47分。结论本研究可为河鲀鱼头汤风味料的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菊黄东方鲀鱼头 电子鼻 电子舌 模糊数学评价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藻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7
作者 栾翠荣 温南华 +6 位作者 李致瑜 覃亮卓 蒋璇靓 刘淑集 杨贞标 杨杰 吴一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9-267,共9页
马尾藻(Sargassum)是我国常见的褐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功能食品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马尾藻多糖的条件,同时利用配备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多角度激光散射仪(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ic... 马尾藻(Sargassum)是我国常见的褐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功能食品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马尾藻多糖的条件,同时利用配备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多角度激光散射仪(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with multiangle laser light scattering detection and 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SEC-MALLS-RI)、离子色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对最优条件得到的马尾藻多糖进行结构表征,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探究。提取的最优条件为超声频率28 kHz、料液比1∶60(g∶m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80 min,在该条件下马尾藻多糖的提取率为9.73%。马尾藻多糖主要由果糖、糖醛酸、岩藻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组成,其摩尔比为56.6∶16.2∶8.4∶8.3∶6.8。SEC-MALLS-RI表明多糖样品重均分子质量为1.18×10^(7)(±3.13%)g/mol,并在溶液中高度分散。1H核磁共振谱分析表明,马尾藻多糖中糖苷键以β-型糖苷键为主。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马尾藻多糖是一种半晶聚合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多糖链倾向于聚合成纳米级片层状的均相结构。此外,马尾藻多糖具有较好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该项研究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能显著提高马尾藻多糖的得率,对马尾藻的高值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藻 多糖 结构表征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氰菊酯对4种海水养殖生物的毒性及其积累 被引量:14
8
作者 钟硕良 郑惠东 +3 位作者 陈宇锋 许贻斌 姜双城 吴立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9-147,共9页
以海水养殖的2种甲壳类动物(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和2种双壳类动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材料,进行了溴氰菊酯对4种海水养殖生物的急性毒性及其积... 以海水养殖的2种甲壳类动物(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和2种双壳类动物(文蛤Meretrix meretrix、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材料,进行了溴氰菊酯对4种海水养殖生物的急性毒性及其积累实验研究。结果显示,4种海水养殖生物的死亡率与溴氰菊酯浓度及其暴露时间成显著正相关。溴氰菊酯对远海梭子蟹和日本囊对虾的24 h LC_(50)、48 h LC_(50)、96 h LC_(50)分别为2.07×10^(-4)、1.70×10^(-4)、1.10×10^(-4) mg/L和7.32×10^(-4)、3.90×10^(-4)、1.43×10^(-4)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3.44×10^(-5) mg/L和3.32×10^(-5) mg/L;溴氰菊酯对文蛤和菲律宾蛤仔的24 h LC_(50)、48 h LC_(50)、96 h LC_(50)分别为1.52、0.30、0.27 mg/L和0.67、0.11、0.06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3.51×10^(-3) mg/L和9.50×10^(-4) mg/L。溴氰菊酯对远海梭子蟹、日本囊对虾的毒性明显大于文蛤和菲律宾蛤仔。文蛤和菲律宾蛤仔在溴氰菊酯平均浓度分别为0.86–0.05 mg/L和0.37–0.03 mg/L的水体中暴露24–96 h时,其对溴氰菊酯的积累系数分别为2.57–12.40和3.03–27.85,文蛤和菲律宾蛤对溴氰菊酯的积累率与暴露时间成正相关,与暴露浓度成负相关。不同种类的海水养殖生物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及其积累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氰菊酯 毒性 积累 海水养殖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仿生消化在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体内镉的生物可给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妙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99,共6页
体外仿生消化是目前研究食品中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将体外仿生消化法应用于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以下简称扇贝)中镉(Cd)生物可给性分析的前处理工序(Cd暴露水平较高),即模拟人体消化环境,加入消化液所含有机物... 体外仿生消化是目前研究食品中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将体外仿生消化法应用于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以下简称扇贝)中镉(Cd)生物可给性分析的前处理工序(Cd暴露水平较高),即模拟人体消化环境,加入消化液所含有机物和无机物(含消化酶),探讨扇贝体内Cd在胃肠中的释放机制。结果显示,各体外仿生消化液单独作用于扇贝时,Cd溶出平衡时间顺序依次为:仿生唾液>胃液>胆汁>十二指肠液,而溶出量大小顺序为:胃液>胆汁≈十二指肠液>唾液,仅十二指肠液和胆汁中Cd溶出时的ln C–t呈线性相关(R^2=0.9530和R2=0.8891)。因此,Cd在唾液或胃液中溶出时的关键因子是pH,但在十二指肠液、胆汁和全过程仿生消化液中,消化酶起决定作用。样-液比在1∶10–1∶120(g/ml)之间时,扇贝体内Cd溶出率没有显著差异,即样-液比对Cd的生物可给率影响不大。体外全仿生消化结果显示,扇贝内约有70%的Cd释放溶出,即扇贝消化糜中Cd的最大生物可给率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仿生消化 生物可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岐湾三倍体牡蛎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翠娅 杨芳 +4 位作者 郑盛华 陈小红 林永青 魏姗姗 席英玉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0-489,共10页
为研究三倍体牡蛎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于2021年12月—2022年9月,对福建省连江县黄岐湾三倍体牡蛎养殖区开展逐月调查,并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区浮游植物共有6门65属... 为研究三倍体牡蛎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于2021年12月—2022年9月,对福建省连江县黄岐湾三倍体牡蛎养殖区开展逐月调查,并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区浮游植物共有6门65属133种,其中硅藻门101种,甲藻门28种,蓝藻门、金藻门、裸藻门和原生动物门各1种,以广温广盐种最为常见且丰度占绝对优势,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优势度分别为0.798和0.027;浮游植物丰度月平均值范围为1.80×10^(4)~4.14×10^(6)cells/L,平均值为5.33×10^(5)cells/L,湾外养殖区丰度显著高于湾内(P<0.05);浮游植物多样性水平较高,群落结构较稳定;冗余分析显示,影响浮游植物优势种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总磷、活性磷酸盐、盐度和化学需氧量,其中,中肋骨条藻受水温、活性磷酸盐影响最大,柔弱拟菱形藻受Si/P值影响最大。研究表明,中肋骨条藻的高优势度与其广温广盐特性、较强的光适应生理特征及海水中丰富的硅酸盐有关;在磷相对限制的河口海湾,磷含量和盐度是影响浮游植物优势种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三倍体牡蛎 环境因子 黄岐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福建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壳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巫旗生 周小文 +4 位作者 宁岳 祁剑飞 郭香 罗辉玉 葛辉 《福建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8-24,共7页
研究了18、27月龄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二倍体和三倍体的壳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明确壳型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为福建牡蛎多倍体的人工选育提供了基础资料。随机选取18、27月龄福建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各50个个体,分别... 研究了18、27月龄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二倍体和三倍体的壳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明确壳型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为福建牡蛎多倍体的人工选育提供了基础资料。随机选取18、27月龄福建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各50个个体,分别测量壳高(SH)、壳长(SL)、壳宽(SW)、体质量(TW)共4个数量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及决定系数分析壳型性状对体质量的作用效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牡蛎18月龄二倍体和27月龄三倍体的壳高和体质量的相关系数最大,18月龄三倍体和27月龄二倍体群体的壳宽和体质量的相关系数最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8月龄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中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壳高,27月龄二倍体群体为壳宽,27月龄三倍体群体为壳高。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相一致。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建立了壳型性状对体质量的4个最优回归方程,其相关指数R2均小于0.850,表明还可能存在对体质量影响较大的其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牡蛎 壳型性状 体质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丁鱼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丽琴 陈雅茹 +5 位作者 刘淑集 张玉苍 陈晓婷 苏永昌 罗联钰 刘智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14-224,共11页
目的优化沙丁鱼(Sardinapilchardus)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工艺和评价不同分子量大小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沙丁鱼鱼鳞为原料,通过酶工程结合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优化胶原蛋白肽制备工艺,采用超滤膜分级分离鱼鳞胶原蛋白肽,并通... 目的优化沙丁鱼(Sardinapilchardus)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工艺和评价不同分子量大小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沙丁鱼鱼鳞为原料,通过酶工程结合单因素与响应面实验优化胶原蛋白肽制备工艺,采用超滤膜分级分离鱼鳞胶原蛋白肽,并通过体外自由基化学体系分析对比不同分子量大小(10、5、1 kDa)的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采用碱性蛋白酶进行酶解鱼鳞,胶原蛋白肽的得率最高;最优酶解工艺参数为:碱性蛋白酶加酶量7526 U/g、料液比1:20(g/mL)、pH 10.5、酶解温度67℃、酶解时间4 h,此条件下鱼鳞胶原蛋白肽得率最高,达43.44%±1.59%。通过超滤获得的分子量小于1k Da的鱼鳞胶原蛋白肽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的清除能力最强,其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0.72 mg/mL和1.76 mg/mL;分子量为1~5 kDa的鱼鳞胶原蛋白肽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superoxide radical,O^(2-)·)的清除效果最好,其IC50为1.45 mg/mL。结论碱性蛋白酶能够有效制备鱼鳞胶原蛋白肽,且小于1 kDa的鱼鳞胶原蛋白肽抗氧化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丁鱼鱼鳞 胶原蛋白肽 蛋白酶 膜分离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刺参不同部位ACE抑制活性分析及活性肽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扬铎 苏永昌 +2 位作者 王晓燕 施文正 刘智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7-197,共11页
本文对仿刺参具有高降血压活性部位进行筛选并优化其活性肽制备工艺。采用酶解法对仿刺参不同部位(体壁、肠、卵)进行水解,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指标筛选最适蛋白酶,通过对各酶解物ACE抑制率... 本文对仿刺参具有高降血压活性部位进行筛选并优化其活性肽制备工艺。采用酶解法对仿刺参不同部位(体壁、肠、卵)进行水解,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指标筛选最适蛋白酶,通过对各酶解物ACE抑制率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测定比较筛选出最优抑制活性部位。经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试验优化确定活性肽最佳酶解制备条件,对蛋白酶解物进行分子量测定确定其分布范围,经超滤膜分离后对不同组分的ACE抑制活性分析。结果显示,选用碱性蛋白酶为最适水解酶,体壁、肠、卵各蛋白酶解物的ACE抑制率的IC50分别为1.11、4.02、0.65 mg/mL,仿刺参卵具有更好的ACE抑制效果,为最优抑制活性部位。其最佳的酶解制备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5 h,加酶量3.5 U/mg,酶解温度65.26℃,底物浓度3.51%,酶解pH9.02,在该条件下仿刺参卵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为80.65%±0.52%,与预测值接近。蛋白酶解产物的分子量集中分布在3000 Da以下,占总含量的98.37%,其中1000~3000 Da占比9.50%,小于1000 Da占比88.87%。超滤膜分离所得低聚肽组分ACE抑制活性(IC_(50)=0.30 mg/mL)显著(P<0.05)强于经工艺优化后酶解物及截留液组分。本研究结果为仿刺参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可作为分离纯化制备降血压肽的优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刺参 ACE抑制活性 降压活性肽 响应面 分子量分布 超滤膜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斑东方鲀鱼头美拉德反应工艺优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瑞 刘智禹 +3 位作者 陈贝 方旭波 张瑞娟 陈小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15,共7页
为了提高双斑东方鲀鱼头的附加值,制备了河鲀鱼风味基料。以鱼头为原料,酶解后利用美拉德反应对其进行增香、呈色,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联用技术和电子鼻分析美... 为了提高双斑东方鲀鱼头的附加值,制备了河鲀鱼风味基料。以鱼头为原料,酶解后利用美拉德反应对其进行增香、呈色,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联用技术和电子鼻分析美拉德反应前、后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双斑东方鲀鱼头酶解液美拉德反应的最适条件为木糖-氨基葡萄糖配比1∶2、还原糖添加量3.5%、反应时间65 min、反应温度115℃。GC-MS结果显示,美拉德反应改善了酶解液的整体风味,醛类是美拉德反应产物中最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其他化合物则使其风味更加丰富。电子鼻雷达图分析结果与GC-MS数据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该研究结果为以双斑东方鲀鱼头为原料开发海鲜风味基料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东方鲀鱼头 美拉德反应 正交试验 风味 GC-MS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ACE及其应用于分离和富集食源性ACE抑制肽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婧婧 刘智禹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8-226,共9页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Ⅰ-converting enzyme,ACE)在血压调节中起关键作用,抑制ACE活性可控制血压升高,食源性ACE抑制肽(angiotensin-Ⅰ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ACEIP)因其降压作用温和专一与高安全性近些年受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Ⅰ-converting enzyme,ACE)在血压调节中起关键作用,抑制ACE活性可控制血压升高,食源性ACE抑制肽(angiotensin-Ⅰ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y peptide,ACEIP)因其降压作用温和专一与高安全性近些年受到广泛关注与研究。通过ACE的固定化可以克服传统游离ACE的不足并显著提高其稳定性,并赋予较好的重复使用性。文章对ACE的固定化与固定化ACE用作选择性富集食源性ACEIP组分的亲和分离介质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ACE 食源性ACE抑制肽 亲和型分离介质 选择性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鱼蒸煮液美拉德反应制备海鲜调味基料工艺优化 被引量:40
16
作者 吴靖娜 靳艳芬 +3 位作者 陈晓婷 潘南 叶琳弘 刘智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69-76,共8页
为研制新型的海鲜调味品基料,以鲍鱼蒸煮液为原料,加入木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对样品进行感官评定及p H值测定,同时辅以电子鼻分析美拉德产物的气味变化,研究不同木糖添加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美拉德反应程度及产物的影响,确定鲍鱼蒸... 为研制新型的海鲜调味品基料,以鲍鱼蒸煮液为原料,加入木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对样品进行感官评定及p H值测定,同时辅以电子鼻分析美拉德产物的气味变化,研究不同木糖添加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美拉德反应程度及产物的影响,确定鲍鱼蒸煮液美拉德反应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不同反应条件对反应程度及产物气味组成均有影响,正交试验得出鲍鱼蒸煮液美拉德反应工艺的最优参数为木糖添加量10%、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40 min,此条件下产物的p H值为4.73±0.08,A280 nm为0.37±0.02,A420 nm为0.27±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蒸煮液 美拉德反应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子鼻和SPME-GC-MS分析鲍鱼熟制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6
17
作者 吴靖娜 路海霞 +4 位作者 刘智禹 苏捷 廖登远 潘南 蔡水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1-437,共7页
为了揭示熟制鲍鱼主要特征气味的成因,采用电子鼻及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SPME-GCMS),对熟制过程中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香气差异和挥发性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灵敏地检测到熟制鲍鱼的香气变化,经PCA... 为了揭示熟制鲍鱼主要特征气味的成因,采用电子鼻及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SPME-GCMS),对熟制过程中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香气差异和挥发性成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灵敏地检测到熟制鲍鱼的香气变化,经PCA分析发现,熟制鲍与生鲍整体气味有显著差异;GCMS分析表明,熟制前后鲍鱼的挥发性成分发生明显变化,从生鲍和熟制鲍中分别鉴定出42种和61种风味物质,主要物质有醇、醛、酮、烃、酯、酸、芳香族、含氮化合物、酚类;生鲍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高的为苯甲醛(68.15%)和1-辛烯-3-醇(9.22%),熟制鲍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高的为2,3-丁二醇(22.80%)和(2R,3R)-(-)-2,3-丁二醇(19.84%)。研究表明,运用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SPME-GC-MS)能够很好地分析鲍鱼熟制前后气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 电子鼻 挥发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和电子舌优化蓝圆鲹调味基料的制备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晓婷 吴靖娜 +2 位作者 路海霞 刘智禹 陈艺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2-289,共8页
为获得品质和风味较好的蓝圆鲹调味基料,采用蓝圆鲹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蓝圆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氨基酸组成和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进行检测及分析。得到最佳的酶解工艺参数... 为获得品质和风味较好的蓝圆鲹调味基料,采用蓝圆鲹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电子鼻和电子舌技术对蓝圆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氨基酸组成和呈味核苷酸二钠含量进行检测及分析。得到最佳的酶解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g/m L)、加酶量8 000 U/g、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6.4 h。在此工艺条件下,酶解产物的水解度达27.52%,酶解物有较好的酶解效果,且风味较佳;酶解产物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和甜味+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7.93%和20.68%,呈味核苷酸二钠质量分数为3.47%,表明蓝圆鲹蛋白酶解产物营养价值和品质较优,且具有蓝圆鲹特有的鲜味,为进一步开发成产品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电子鼻 电子舌 酶解 氨基酸及呈味核苷酸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液熏鲍生产工艺 被引量:18
19
作者 吴靖娜 路海霞 +2 位作者 蔡水淋 位绍红 刘智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4932-4941,共10页
目的对液熏鲍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新鲜鲍为原料,通过选择色泽、质地和风味为评价指标,确定合理的因素权重,建立感官综合评价评分体系,并采用响应面法对液熏鲍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探讨了不同浸泡温度、浸泡时间、烘干温度和烘干... 目的对液熏鲍加工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以新鲜鲍为原料,通过选择色泽、质地和风味为评价指标,确定合理的因素权重,建立感官综合评价评分体系,并采用响应面法对液熏鲍加工工艺进行优化,探讨了不同浸泡温度、浸泡时间、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对液熏制品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确定了液熏鲍最佳的加工工艺条件为:浸泡温度55℃,浸泡时间2.3 h,烘干温度67℃,烘干时间20 min。结论本工艺所得液熏鲍具有外观好、光泽感好、呈烟熏色、烟熏香味浓郁、肉质富有弹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熏 响应面 模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熏鲍冷风干燥工艺优化及贮藏期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靖娜 陈晓婷 +3 位作者 位绍红 乔琨 王茵 刘智禹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58,共8页
为提高鲍鱼的附加值,研发干制液熏鲍新产品,以确定液熏鲍干燥最优工艺参数及贮藏时间。以液熏鲍为研究对象,采用冷风干燥技术干制液熏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试验,以冷风干燥温度、干燥风速和干燥时间为因素,对干制熏鲍... 为提高鲍鱼的附加值,研发干制液熏鲍新产品,以确定液熏鲍干燥最优工艺参数及贮藏时间。以液熏鲍为研究对象,采用冷风干燥技术干制液熏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试验,以冷风干燥温度、干燥风速和干燥时间为因素,对干制熏鲍的硬度和弹性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确定液熏鲍冷风干燥的加工工艺;同时探讨干制熏鲍的安全指标及保藏性。结果显示,由模型方程确定液熏鲍鱼冷风干燥工艺的最优参数为:温度26℃,风速4 m/s,时间23 h。在此条件下干制熏鲍的硬度为(22 845.05±1 098.71)N,弹性为(-0.13±0.03)mm。经该工艺生产的干制熏鲍,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商业无菌要求,并且具有较好的风味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熏鲍 冷风干燥 质构特性 干燥速率 商业无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