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决明胶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丁雅婷 肖琼 +3 位作者 翁惠芬 杨秋明 陈福泉 肖安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384,共11页
决明胶是以甘露糖和半乳糖为重复单元的天然聚合物,在食品工业中多用作增稠剂、乳化剂、泡沫稳定剂、增韧剂等。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决明胶在食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通过综述决明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功能特性、性能改善... 决明胶是以甘露糖和半乳糖为重复单元的天然聚合物,在食品工业中多用作增稠剂、乳化剂、泡沫稳定剂、增韧剂等。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决明胶在食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通过综述决明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功能特性、性能改善以及决明胶在食品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探讨决明胶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对后续发展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决明胶进一步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胶 半乳甘露聚糖 功能特性 食品加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及特异性免疫制品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梦思 夏菲 +6 位作者 刘庆梅 黄苏杰 卢艺彬 桓霏 刘萌 刘翼翔 刘光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3-412,共10页
甲壳类水产品是我国常见的致敏食物之一,除了规避致敏食物的摄入,目前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致敏原的性质分析及防控技术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介绍了致敏原的免疫学特性与分子结构,归纳了致敏原的抗原表... 甲壳类水产品是我国常见的致敏食物之一,除了规避致敏食物的摄入,目前仍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因此,致敏原的性质分析及防控技术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介绍了致敏原的免疫学特性与分子结构,归纳了致敏原的抗原表位,探讨了应用于致敏原特异性治疗的免疫制品,比较了不同免疫制品的作用机理及优缺点,可为研发水产品过敏的防控技术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类水产品 致敏原 分子结构 抗原表位 特异性免疫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在芝麻海苔夹心脆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永波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8期38-47,共10页
为落实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芝麻海苔夹心脆的安全供应,基于芝麻海苔夹心脆产品特性、原材料可接受水平以及芝麻海苔夹心脆生产工艺的制程特点,采用关键控制点决策树与危害分析工作表相结合的分析研判方法,在企业建立良好卫... 为落实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障芝麻海苔夹心脆的安全供应,基于芝麻海苔夹心脆产品特性、原材料可接受水平以及芝麻海苔夹心脆生产工艺的制程特点,采用关键控制点决策树与危害分析工作表相结合的分析研判方法,在企业建立良好卫生规范和完善的标准操作程序的基础上,确定了隧道烘烤和异物检测2个关键控制点,构建了既符合满足监管部门的监管治理要求又能满足企业生产管理和第三方认证要求的芝麻海苔夹心脆生产的HACCP系统,可有效管控芝麻海苔夹心脆生产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研究结果为海苔制品生产企业建立HACCP体系、申请第三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提供技术思路借鉴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苔制品 危害分析 食品安全 HACCP 关键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煮制加工降低拟穴青蟹基质的免疫结合活性
4
作者 刘萌 李颖 +7 位作者 龚菲菲 刘庆梅 孙兆敏 刘红 顾懿 戴雅萱 陈桂霞 刘光明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3,共11页
致敏原是甲壳类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加工处理可有效降低致敏原致敏性,但基于食物基质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结合模拟胃肠液连续消化和人结肠Cac o-2细胞模型转运,构建了仿生消化转运体系;基于拟穴青蟹基质,系统性评估了煮制加工后青蟹基质... 致敏原是甲壳类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加工处理可有效降低致敏原致敏性,但基于食物基质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结合模拟胃肠液连续消化和人结肠Cac o-2细胞模型转运,构建了仿生消化转运体系;基于拟穴青蟹基质,系统性评估了煮制加工后青蟹基质的消化性及消化产物的转运情况;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明确了煮制加工对青蟹基质及其消化转运产物免疫结合活性的影响;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探究青蟹基质及其消化转运产物免疫结合活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煮制加工后青蟹基质的消化率升高,更容易通过Cac o-2细胞屏障;青蟹基质及仿生消化转运产物的免疫球蛋白E结合能力分别降低了38.85%±0.94%和14.82%±0.24%,耐热性致敏原原肌球蛋白和肌质钙结合蛋白的免疫球蛋白G结合能力也显著降低;其主要原因是煮制加工改变了青蟹基质的纤维束排列,提高了其可消化性,降低了青蟹基质的免疫结合能力;基质中蛋白质组分结构的变化,引起了仿生消化转运产物及热稳定性致敏原的免疫结合活性的降低。从食物基质的角度,解析了煮制加工处理对青蟹基质免疫结合活性的影响,完善了加工处理对水产品基质致敏性影响的研究,为低致敏性水产品加工方式的探究及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食物基质 煮制加工 消化转运 免疫结合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和小麦粉筋度对发酵小麦粉-大豆分离蛋白膜理化性质的影响
5
作者 江睿钊 赵源 +3 位作者 石林凡 任中阳 张玉苍 翁武银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6-143,共8页
为利用小麦粉(wheat flour,WF)改良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膜的性质,利用发酵的中筋WF-SPI在pH为7、8、9下制备了膜,以及利用含有低筋、中筋、高筋、特高筋的WF通过发酵后在pH9下制备了WF-SPI膜。通过测定膜的微观结构... 为利用小麦粉(wheat flour,WF)改良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膜的性质,利用发酵的中筋WF-SPI在pH为7、8、9下制备了膜,以及利用含有低筋、中筋、高筋、特高筋的WF通过发酵后在pH9下制备了WF-SPI膜。通过测定膜的微观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率和热稳定性,探究pH和WF筋度对发酵WF-SPI膜理化性质的影响。WF-SPI膜的表面结构伴随pH的增加逐渐光滑致密,且膜中的蛋白分子间相互作用逐渐增强。伴随pH的增加,WF-SPI膜的抗拉伸强度(tensile strength,TS)和玻璃化转变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_(g))逐渐提高,而断裂伸长率(elongation at break,EAB)和水蒸气透过率(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逐渐降低。特高筋WF中的蛋白结构没有完全展开无法与SPI发生充分的相互作用,结果导致特高筋WF-SPI膜中的蛋白质会聚集在膜的下表面并破坏其致密的网络结构。中筋WF-SPI膜的TS和T_(g)分别达到12.53 MPa和50.94℃的最高值,而其WVP、透明度值和溶解度均达到最低值。因此,中筋WF和SPI经过发酵后在pH9下制备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将为WF-SPI膜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小麦粉 PH 筋度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谷朊粉对大豆分离蛋白膜理化性质的影响
6
作者 江睿钊 赵源 +3 位作者 石林凡 任中阳 张玉苍 翁武银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3-99,共7页
为改良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膜的性质,利用发酵时间为0、2、4、8和24 h的谷朊粉(wheat gluten,WG)与SPI制备复合膜。通过测定膜的微观结构、傅里叶红外光谱、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率和热稳定性等指标,探究不同发酵时间... 为改良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膜的性质,利用发酵时间为0、2、4、8和24 h的谷朊粉(wheat gluten,WG)与SPI制备复合膜。通过测定膜的微观结构、傅里叶红外光谱、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率和热稳定性等指标,探究不同发酵时间的WG对WG-SPI膜理化性质的影响。WG-SPI膜下表面的球形颗粒随WG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消失,且含有发酵4 h WG的复合膜具有致密的网络结构。WG-SPI膜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的酰胺A带吸收峰强度随着WG发酵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WG发酵时间的增加,WG的高分子量聚合物(high-molecular-weight aggregate,HMWA)条带逐渐减弱,而在干燥形成的WG-SPI膜中HMWA条带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WG发酵时间从0 h延长至24 h时,WG-SPI膜的a^(*)值从-3.24逐渐升高至-2.84,b^(*)值从15.02降低至12.19。添加发酵4 h WG制备的WG-SPI膜的抗拉伸强度、上表面接触角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达到4.99 MPa、99.67°和59.73℃的最高值,水蒸气透过率、透明度值和溶解度分别达到1.34×10^(-10) g·m^(-1)·s^(-1)·Pa^(^(-1))、2.11和6.42%的最低值。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发酵处理4 h的WG能改善WG-SPI膜的抗拉伸强度、水蒸气阻隔能力和热稳定性,这将为利用WG改良SPI膜的理化性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谷朊粉 发酵 复合膜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粉对大豆分离蛋白-魔芋粉基模拟脂肪理化性质的影响
7
作者 郭雨晨 赵源 +2 位作者 石林凡 任中阳 翁武银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为了增加模拟脂肪的肥膘肉丁口感并提升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实用性,本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魔芋粉和大豆油为主要原料制备模拟脂肪,通过测定模拟脂肪的质构、热稳定性和微观结构等理化性质,探究杏鲍菇粉对模拟脂肪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模拟... 为了增加模拟脂肪的肥膘肉丁口感并提升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实用性,本研究以大豆分离蛋白、魔芋粉和大豆油为主要原料制备模拟脂肪,通过测定模拟脂肪的质构、热稳定性和微观结构等理化性质,探究杏鲍菇粉对模拟脂肪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模拟脂肪对鱼糜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模拟脂肪的硬度、凝胶强度和熔融温度在杏鲍菇粉添加量为1.0%时达到最大,分别为533.97 g,128.71 g·mm和147.78℃。模拟脂肪的L^(*)值随杏鲍菇粉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而a^(*)和b^(*)值却出现上升趋势。杏鲍菇粉添加量不高于1.0%时,模拟脂肪中具有分布均匀的小油滴,凝胶网络结构致密。利用模拟脂肪代替鱼糜制品中50%的猪油时,产品的硬度和感官评分均最高。因此,添加杏鲍菇粉可以作为改善模拟脂肪质构和热稳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且添加量为1.0%时结果最佳,制备的模拟脂肪可以用于改善鱼糜制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粉 模拟脂肪 凝胶特性 鱼糜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同源植物多糖调控肠道稳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焱 林泳峰 +4 位作者 刘文美 邹泽华 刘红 刘光明 刘庆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3,共9页
食药同源理念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现代研究发现从食药同源植物里提取的多糖成分能够影响肠道免疫和肠道微生态组成,从而发挥调控肠道稳态并改善机体病症的作用。随着植物多糖活性研究的深入,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 食药同源理念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现代研究发现从食药同源植物里提取的多糖成分能够影响肠道免疫和肠道微生态组成,从而发挥调控肠道稳态并改善机体病症的作用。随着植物多糖活性研究的深入,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理论研究利用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研发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及医药产品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基于机体中肠道免疫与肠道菌群的关系,重点分析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可通过保护肠道黏膜、抑制肠道内炎症因子、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发挥修复肠道黏膜、改善肠道炎症、预防肠道肿瘤等多种作用;论述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研究现状的不足之处;展望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在食品行业、医药行业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该类多糖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药同源 植物多糖 肠道免疫 肠道菌群 肠道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糖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焱 林泳峰 +3 位作者 刘文美 邹泽华 刘光明 刘庆梅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7-459,共13页
茶多糖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成分,研究茶多糖的性质、推动茶多糖产品的开发将有利于茶产业及健康产业的发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近十年茶多糖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2013-2022年,茶多糖相关主题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 茶多糖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成分,研究茶多糖的性质、推动茶多糖产品的开发将有利于茶产业及健康产业的发展。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近十年茶多糖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2013-2022年,茶多糖相关主题发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关键词的共现、突现、频次分析结果均表明茶多糖的抗氧化性是持续的研究热点,这也可能是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当前,全球范围内茶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糖组成、溶解性、乳化性等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抗肿瘤、抗糖尿病等生物活性方面。茶多糖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但相关的机理解析仍不够深入;最新研究表明茶多糖能够影响肠道菌群,具有良好的益生元潜力。另外,茶多糖相关产品的转化和开发尤为不足,研究者们未来可聚焦于利用茶多糖开发生物膜制品、药物递送产品及功能性食品等。总结茶多糖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热点方向,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者及茶多糖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可视化分析 抗氧化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介导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抗氧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晓婷 徐乐 +5 位作者 肖宝平 崔冬月 刘静雯 李健 林静瑜 李桂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75-481,共7页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人体必需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在深海鱼油和海洋微藻中高度富集。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DHA可调节线粒体的功能和生物合成,发挥抗氧化、抗炎、抗...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人体必需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在深海鱼油和海洋微藻中高度富集。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DHA可调节线粒体的功能和生物合成,发挥抗氧化、抗炎、抗癌等作用。本文主要就DHA调节线粒体抗氧化能力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DHA在消除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调节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及线粒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介导的DHA抗氧化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为DHA相关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线粒体 抗氧化 表观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食物”来源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谷福蝶 周钰 +4 位作者 陈慧莹 刘文美 邹泽华 刘光明 刘庆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72-280,共9页
随着目前陆生资源的极度开发,水生资源多纬度的深入利用受到广泛关注。海洋中各种动物和藻类可作为“蓝色食物”为全球32亿人提供营养。糖类物质是“蓝色食物”中重要的一类营养组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过敏等多种生物活性,这些生理... 随着目前陆生资源的极度开发,水生资源多纬度的深入利用受到广泛关注。海洋中各种动物和藻类可作为“蓝色食物”为全球32亿人提供营养。糖类物质是“蓝色食物”中重要的一类营养组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过敏等多种生物活性,这些生理功能均与其免疫调节活性息息相关。因此,本文综述“蓝色食物”中多糖的类别、组成以及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软体类海洋动物及海藻中的多糖对天然/适应性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并重点关注促炎型多糖在抗肿瘤和免疫佐剂中的作用,以及抑炎型多糖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中的作用,旨在丰富对海洋多糖不同免疫作用的认知,并为基于“蓝色食物”中多糖免疫调节功能的食品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食物 海藻多糖 海洋动物多糖 免疫调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酮饮食在代谢疾病治疗的应用及方案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钰琦 周永波 +3 位作者 单勇军 黄世英 周立新 李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52-359,共8页
生酮饮食作为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辅以适当蛋白质的饮食模式,最早应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后被证实在一些代谢性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一定作用。目前生酮饮食的疗效已得到验证,但在作用机制方面缺乏系统性阐述。因此本文对生酮... 生酮饮食作为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辅以适当蛋白质的饮食模式,最早应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后被证实在一些代谢性疾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一定作用。目前生酮饮食的疗效已得到验证,但在作用机制方面缺乏系统性阐述。因此本文对生酮饮食的发展、在代谢疾病治疗的应用情况(Ⅱ型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及痛风)、推荐饮食方案及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从改善应激反应和肠道微生物方面证实了生酮饮食可作为代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方案。推荐使用经典生酮饮食、中链甘油三酯饮食、改良Atkins饮食及低血糖生成指数治疗作为生酮饮食方案,总结了生酮饮食在代谢、胃肠道及泌尿系统三方面的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同时汇总了生酮饮食相关产品的发明专利,为后续产品开发及作为治疗辅助方案做了铺垫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酮饮食 代谢性疾病 作用机制 饮食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脂复配开发酸奶稳定剂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安定 张秋俊 +2 位作者 倪辉 姜泽东 肖安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19-222,233,共5页
利用琼脂产品与辅助稳定剂复配开发酸奶稳定剂,优化酸奶稳定剂配方。测定了琼脂产品在酸奶中的粘度与持水性,并以持水性为指标,对该琼脂样品与变性淀粉和果胶进行复配,通过均匀混料实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号琼脂的性能指标优于6号和8... 利用琼脂产品与辅助稳定剂复配开发酸奶稳定剂,优化酸奶稳定剂配方。测定了琼脂产品在酸奶中的粘度与持水性,并以持水性为指标,对该琼脂样品与变性淀粉和果胶进行复配,通过均匀混料实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1号琼脂的性能指标优于6号和8号琼脂,1号琼脂和改性淀粉的最佳比例为78∶22,稳定剂添加总量为0.1%的配比下,酸奶的持水性为53.6%,粘度为2920 MPa·s,酸度为87.9°T,感官指标符合酸乳制品行业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 酸奶 稳定剂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脂复配开发酸性乳饮料稳定剂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赫慧敏 张秋俊 +3 位作者 倪辉 洪清林 郭东旭 肖安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0-224,共5页
以琼脂为原料优化出酸性乳饮料的稳定剂配方,为琼脂在乳饮料工业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配方参考。结果表明:酸性乳饮料的离心沉淀率随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高酯果胶添加量的增加不断降低,随琼脂添加量的增加... 以琼脂为原料优化出酸性乳饮料的稳定剂配方,为琼脂在乳饮料工业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配方参考。结果表明:酸性乳饮料的离心沉淀率随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高酯果胶添加量的增加不断降低,随琼脂添加量的增加不断增加。以离心沉淀率为指标,优化得到琼脂、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高酯果胶的配比为1.6∶35.6∶62.8(质量浓度比),稳定剂的添加总量为0.6%。在此条件下酸性乳饮料的离心沉淀率1.45%,粘度15.4 mPa·s,感官评分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 酸性乳饮料 稳定剂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菜发酵提取物的体外降血脂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茜莹 李缓缓 +3 位作者 曾荣急 李桂玲 刘静雯 李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9-113,共5页
对紫菜的微生物发酵产物进行功能分析研究。采用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以固态、液态2种发酵方式发酵紫菜,利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细胞模型对紫... 对紫菜的微生物发酵产物进行功能分析研究。采用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以固态、液态2种发酵方式发酵紫菜,利用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细胞模型对紫菜发酵提取物的体外降血脂活性进行评价。紫菜经过发酵后水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还原糖含量显著下降;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醇提物在高浓度下的抑脂率高达73%,与阳性对照洛伐他汀的结果接近;高浓度下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水提物对胞内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含量相较于模型组下降了8.4%;枯草芽孢杆菌固、液态发酵醇提物对胞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具有显著下调作用,相较于模型组分别下降了20.3%和18.2%。结果表明,紫菜经发酵后具有潜在的降血脂功能,进一步为紫菜的活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 微生物发酵 酿酒酵母菌 枯草芽孢杆菌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抗氧化的初步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崔冬月 李媛媛 +4 位作者 肖宝平 刘静雯 李健 苏文金 李桂玲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第20期68-72,共5页
姜黄素(curcumin,Cur)是一种多酚类食品添加剂,具有抗炎等生理功能。这可能与其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对姜黄素作用细胞的检测,发现姜黄素提高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姜黄素(curcumin,Cur)是一种多酚类食品添加剂,具有抗炎等生理功能。这可能与其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对姜黄素作用细胞的检测,发现姜黄素提高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同时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表达和活性均有上调。这些结果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对SOD和GPx的调节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进而减少ROS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ROS) 线粒体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在真空包装烧肉粽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永波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9期59-68,共10页
为突破国际贸易壁垒,基于真空包装烧肉粽产品特性、原材料的食品安全相关可接受水平以及真空包装烧肉粽生产工艺的制程特点,运用关键控制点决策树与危害分析工作表相结合的方法,对真空包装烧肉粽的材料验收环节和生产全过程进行危害风... 为突破国际贸易壁垒,基于真空包装烧肉粽产品特性、原材料的食品安全相关可接受水平以及真空包装烧肉粽生产工艺的制程特点,运用关键控制点决策树与危害分析工作表相结合的方法,对真空包装烧肉粽的材料验收环节和生产全过程进行危害风险的识别分析和研判,确定了金属检测、真空包装和高温杀菌3个关键控制点,构建了真空包装烧肉粽生产的HACCP体系,可有效管控真空包装烧肉粽生产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研究结果奠定了HACCP在真空包装烧肉粽生产中的应用基础,可供相关企业和科研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CP体系 关键控制点 真空包装 烧肉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在烤海苔生产中的应用
18
作者 周永波 李健 +2 位作者 张铃玉 吴达仁 杨秋明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119-125,共7页
该文基于烤海苔的终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特点,运用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原理对烤海苔生产全过程中的危害识别、分析和研判,采用关键控制点决策树与危害分析工作表相结合的分析研判方... 该文基于烤海苔的终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特点,运用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原理对烤海苔生产全过程中的危害识别、分析和研判,采用关键控制点决策树与危害分析工作表相结合的分析研判方法,确定了烘烤熟制和异物检测2个关键控制点,结合企业良好卫生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构建了既符合监管部门的监管治理要求又能满足企业生产管理和第三方认证要求的烤海苔HACCP体系,有效控制了烤海苔生产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风险。研究结果为海苔制品生产企业建立HACCP体系提供应用技术借鉴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海苔 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 食品安全 关键控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胶对南美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孙乐常 周典颖 +4 位作者 杜瀚 翁凌 缪松 刘光明 曹敏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2-50,共9页
为探究魔芋胶(konjac glucomannan,KGM)对南美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shrimp myofibrillar protein,SMP)凝胶性能的影响,将KGM与SMP按不同比例(1∶50、1∶20、1∶10)进行复配制备复合凝胶体系SK50、SK20、SK10,通过测定表面疏水性、内源性... 为探究魔芋胶(konjac glucomannan,KGM)对南美白对虾肌原纤维蛋白(shrimp myofibrillar protein,SMP)凝胶性能的影响,将KGM与SMP按不同比例(1∶50、1∶20、1∶10)进行复配制备复合凝胶体系SK50、SK20、SK10,通过测定表面疏水性、内源性荧光、浊度及粒径、流变学、红外光谱、蛋白变化及凝胶微观结构,研究复合体系的凝胶特性变化。结果表明,SMP及SMP-KGM复合体系的表面疏水性、浊度及粒径随着KGM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流变学分析表明SMP及SMP-KGM复合体系均出现剪切稀化现象,且SK20的G’值最高,其凝胶的结构稳定性最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SMP及SMP-KGM复合体系组的光谱特征带相似,表明无明显的基团生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KGM的加入并没有引起蛋白条带的明显变化,相较于未加热组,加热后样品中肌球蛋白重链、副肌球蛋白以及肌动蛋白的条带明显减弱,说明加热能促使三者发生热聚合反应。扫描电镜与分形维数分析表明,随着KGM添加量的增加,形成了致密有序的凝胶。结果表明,一定量的KGM添加能有效提升虾糜的凝胶特性,提高虾糜类产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肌原纤维蛋白 魔芋胶 凝胶特性 流变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发酵刺麒麟菜制备硫酸多糖工艺优化及性质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军 谷福蝶 +3 位作者 刘艳 周钰 刘庆梅 刘光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5-184,共10页
为制备粘度低、溶解性高、生物利用度高的刺麒麟菜硫酸多糖,利用发酵食品中常见的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发酵刺麒麟菜制备发酵刺麒麟菜硫酸多糖(Fermented Eucheuma spinosum sulfate polysaccharide,F-ESP),借... 为制备粘度低、溶解性高、生物利用度高的刺麒麟菜硫酸多糖,利用发酵食品中常见的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发酵刺麒麟菜制备发酵刺麒麟菜硫酸多糖(Fermented Eucheuma spinosum sulfate polysaccharide,F-ESP),借助响应面法以粗多糖得率为指标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以冷冻刺麒麟菜硫酸多糖(Low temperature freeze-thaw Eucheuma spinosum sulfate polysaccharide,L-ESP)为对照,经DEAE-52柱层析纯化后测定总糖、还原糖、硫酸根等物质的含量以及单糖组成,分析F-ESP的化学成分;测定粘度、溶解度、分子量及微观形貌,表征F-ESP的物理性质;利用红外光谱解析F-ESP的官能团结构;通过大鼠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实验评价F-ESP的抗过敏活性。当料液比为1:70,接菌量为5%,发酵时间为24 h时,F-ESP得率最高(41.70%±2.00%);经纯化的F-ESP-3单糖结构主要由半乳糖构成,总糖含量为97.77%±1.10%、硫酸根含量为28.40%±1.40%,与L-ESP-3相比,F-ESP-3还原糖含量(7.87%±0.09%)极显著提高(P<0.01)、分子量(33.58 kD)极显著降低(P<0.01)、比浓粘度(0.01±0.002 dL/g)极显著降低(P<0.01)、溶解度(89.33%±3.10%)极显著提高(P<0.01)、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L-ESP-3为光滑致密的片状,F-ESP-3为粗糙的不规则颗粒状;发酵制备的F-ESP-3糖链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是一种含3,6内醚半乳糖残基的α-硫酸吡喃糖,且能够通过抑制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从而抑制嗜碱性粒细胞的激活。综上所述,益生菌发酵可以作为刺麒麟菜硫酸多糖的制备方式,并通过改变其物理性质显著提高抗过敏活性。这一结果为刺麒麟菜多糖工业化生产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益生菌发酵 刺麒麟菜硫酸多糖 工艺优化 性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