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沿海人群感染庚型肝炎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凌奋 江家骥 +4 位作者 张荔荔 周勇 潘晨 李勤光 胡盈莹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7-68,共2页
在1992年全省肝炎流行病学调查抽样基础上,我们对福建省沿海地区4个省级疾病监测点的自然人群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在福建省厦门市、宁德市、莆田县和长... 在1992年全省肝炎流行病学调查抽样基础上,我们对福建省沿海地区4个省级疾病监测点的自然人群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在福建省厦门市、宁德市、莆田县和长泰县4个省级疾病监测点,采用不等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型肝炎病毒 血清流行病学 调查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套式PCR方法鉴定福建省登革热分离株型别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翁育伟 李世清 +2 位作者 许龙善 何似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10,共3页
目的 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别福建省登革热分离株的型别。方法 病毒培养上清经浓缩后离心沉淀 ,提取病毒RNA ,行RT -PCR ,再用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特异性片段 ,电泳观察判断其型别。结果 从早期病人血液中分离的 3株和从白纹... 目的 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别福建省登革热分离株的型别。方法 病毒培养上清经浓缩后离心沉淀 ,提取病毒RNA ,行RT -PCR ,再用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特异性片段 ,电泳观察判断其型别。结果 从早期病人血液中分离的 3株和从白纹伊蚊中分离的 1株病毒经扩增后其产物均为登革热 2型特异性条带。结论 福建省 4株分离株均为登革热 2型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套式PCR 鉴定 登革热 型别 血清型 登革病毒 D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HIV-1流行毒株序列测定与亚型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翁育伟 严延生 陈舸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7-19,共3页
使用PCR技术对 19份福建省HIV - 1阳性感染者或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 (PBMCs)进行扩增 ,获得HIV - 1膜蛋白 (env)基因的部分核酸片段 ,并对其V3及邻区~ 30 0个核酸序列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 ,19份样品中 11份为E亚型 ,5份为B亚型 ,... 使用PCR技术对 19份福建省HIV - 1阳性感染者或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 (PBMCs)进行扩增 ,获得HIV - 1膜蛋白 (env)基因的部分核酸片段 ,并对其V3及邻区~ 30 0个核酸序列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 ,19份样品中 11份为E亚型 ,5份为B亚型 ,1份为A亚型 ,1份为C亚型。上述资料表明 ,到目前为止流行于福建省的HIV - 1毒株的特点为以E、B亚型为主 ,多种亚型并存。两者型内以及与国际标准亚型序列的基因离散率均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亚型 序列测定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近年恙螨感染恙虫病东方体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严延生 郑健 +1 位作者 陈亮 廖灏溶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6-48,共3页
目的 检测恙螨幼虫体内恙虫病东方体, 分析福建恙虫病可能流行的趋势。方法 从福建山区及沿海地区捕鼠采集恙螨幼虫, 通过分类鉴定, 以每只鼠体的寄生螨作为一个被检单位, 用套式 P C R 扩增恙虫病东方体 Sta 58k Da... 目的 检测恙螨幼虫体内恙虫病东方体, 分析福建恙虫病可能流行的趋势。方法 从福建山区及沿海地区捕鼠采集恙螨幼虫, 通过分类鉴定, 以每只鼠体的寄生螨作为一个被检单位, 用套式 P C R 扩增恙虫病东方体 Sta 58k Da 基因的88bp 片段, 以确定恙螨幼虫是否携带本病原, 继而估计该地区是否存在恙虫病疫源地。结果 从105 份被检单位的恙螨幼虫检出7 份恙虫病东方体阳性标本, 主要宿主为黄毛鼠, 主要媒介为纤恙螨属的地里纤及小板纤恙螨, 与有关资料比较,证实本省恙虫病的宿主和媒介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福建沿海地区恙螨的恙虫病东方体的感染率高于山区, 疫源地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东方体 纤恙螨 套式PCR 恙虫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流行性腹泻”(暂名)的初步研究
5
《中国兽医杂志》 CAS 1981年第4期2-4,共3页
“牛流行性腹泻”于1974年在我省龙溪地区4个县(市)首次发生,是一种新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剧烈腹泻或血痢的胃肠道出血症状为特征,常因严重脱水和酸碱平衡被破坏,导致心衰竭死亡。
关键词 牛轮状病毒 地榆 槐花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SAG1重组抗原的特征及其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严延生 杨婷婷 +8 位作者 翁育伟 何似 于恩庶 陈贻锴 包幼迪 薛晓光 王秀清 陈前进 林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4-29,F004,共7页
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SAGI)为试剂检测弓形虫IgG抗体。方法将昆虫细胞中表达的重组蛋白(rSAGI)通过单克隆抗体制备的亲和层析柱纯化.用纯化的rSAGI为抗原试剂检测弓形虫病血清,与其他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然后... 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SAGI)为试剂检测弓形虫IgG抗体。方法将昆虫细胞中表达的重组蛋白(rSAGI)通过单克隆抗体制备的亲和层析柱纯化.用纯化的rSAGI为抗原试剂检测弓形虫病血清,与其他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然后再用免疫印迹试验确认.结果重组杆状病毒Bac304感染的Sf9细胞与空载bacmid感染的细胞比较,Bac304的SDS裂解物比空载株在SDS—PAGE考马斯亮蓝染色胶上明显多出一条带,分子量约为30kDa.在恒定条件下,分批收集Bac304感染的昆虫细胞,用免疫荧光鉴定,95%以上的细胞可被感染.在Balb/C小鼠中生产的抗SAGI的单抗XllA10C与Bac304的表达产物发生反应,用纯化的单抗与CNBr—Sepharose4B偶联制备的亲和层析柱从1.3X109感染Bac304的昆虫细胞裂解液中获得1.4mgrSAGI,以纯化rSAGI为抗原,采用EIA法检测了412份妇产科就诊者及不明原因淋巴结肿大等病人血清,检出弓形虫lgG抗体阳性13例,其中10例经全虫体蛋白印迹法确认为阳性.结论昆虫细胞表达的重组SAG1能识别人弓形虫病血清,可以用作诊断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 单克隆抗体 rSA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主要抗原基因(SAG1)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严延生 翁育伟 +2 位作者 杨婷婷 何似 于恩庶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6-19,共4页
用PCR技术从弓形虫DNA扩增出一段长约902bp编码弓形央主要膜蛋白抗原(SAG1)的基因,将SAG1基因插入带有转座子供体的pFastBacl质粒,得到重组质粒pFT9,pFT9转化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通过转座重组作用使SAG1基... 用PCR技术从弓形虫DNA扩增出一段长约902bp编码弓形央主要膜蛋白抗原(SAG1)的基因,将SAG1基因插入带有转座子供体的pFastBacl质粒,得到重组质粒pFT9,pFT9转化含有杆状病毒穿梭载体的DH10Bac感受态细胞,通过转座重组作用使SAG1基因整合到杆状病毒载体上,将两株转座重组子BaC101和Bac304DNA分别转染Sf9昆虫细胞,用弓形虫免疫血清所作的免疫印迹试验证实这两株重组杆状病毒的昆虫细胞株均表达了SAG1蛋白。本文首次报告弓形虫SAG1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SAG1蛋白 昆虫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登革热研究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翁育伟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3-115,共3页
关键词 登革热 分子生物学 登革病毒 流行病学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式PCR应用于恙虫病鼠类标本的检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严延生 陈亮 +1 位作者 何似 于恩庶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41,共3页
目的 评价基因扩增法应用于检测鼠类标本调查恙虫病疫源地的作用。方法 用一定量恙虫病东方体人工感染昆明种小鼠 ,攻击后第 3、6、9天处死小鼠取血块及脾脏用特异性套式 PCR技术进行恙虫病东方体 DNA的检测 ,再用该技术测定现场采集... 目的 评价基因扩增法应用于检测鼠类标本调查恙虫病疫源地的作用。方法 用一定量恙虫病东方体人工感染昆明种小鼠 ,攻击后第 3、6、9天处死小鼠取血块及脾脏用特异性套式 PCR技术进行恙虫病东方体 DNA的检测 ,再用该技术测定现场采集的鼠类标本 ,以可从标本中扩增出一段长 88bp的 DNA片段作为实验或现场捕获鼠感染了恙虫病东方体的指标 ,继而估计该地区是否存在恙虫病疫源地。结果 实验感染恙虫病东方体 3天时在两类标本中均不能检出该病原 DNA,而第6天测定时均可发现含有恙虫病东方体 ;从福建闽西北地区采集的 111份鼠类脾脏中检出 1份阳性标本 ,另从江西送检的 2 9份野鼠血块中也检出 1份阳性标本 ,说明采集标本区域已成为恙虫病疫源地。结论 套式 PCR扩增技术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可用于现场鼠类标本的恙虫病病原学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套式PCR 基因扩增法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应用PCR技术于恙虫病研究的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严延生 于恩庶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恙虫病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毒大肠杆菌肠毒素质粒(Entg::Tn5)的转导实验研究
11
作者 乔庆新 郭维植 林成水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1-14,共4页
我们利用1株带有Km抗性基因的产毒大肠杆菌E·colikl2W1485(Ent::Tn5)作为P1增殖菌制备P1(LT)裂解液,11株分属E、coli、E1EC、S.dysentery、S、sonnei、S.boydii、Proteus菌株作为受体菌,进行试管内转导试验。结果表明11株受体菌中... 我们利用1株带有Km抗性基因的产毒大肠杆菌E·colikl2W1485(Ent::Tn5)作为P1增殖菌制备P1(LT)裂解液,11株分属E、coli、E1EC、S.dysentery、S、sonnei、S.boydii、Proteus菌株作为受体菌,进行试管内转导试验。结果表明11株受体菌中有9株发生质粒完全和部分转导,分别呈表型K_m^+LT^+和K_m^+LT^-。选c600/P1(LT)转导子进行质粒电泳检测,发现K_m^+LT^+转导子出现同P1(LT)增殖菌E、colikl2相同的质粒带,而K_m^+LT^-未出现质粒带。我们再从11株受体菌中选用7株进行兔肠内转导实验,结果发现有3株受体菌所在肠段明显肿胀;而另4株虽不能引起肠段肿胀,但也可分离出转导子。同时,选用10株受体菌进行小白鼠灌胃质粒转导实验,其中4组可分离出转导子。 试管内转导子保留半年后,除1株K_m^+LT^+转导子失去质粒外,其它均保留其原表型。说明转导子稳定性良好。据上述结果提示Ent质粒和R质粒可通过转导在自然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噬菌体 肠毒素 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菲埃利希体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亮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94,共4页
关键词 查菲埃利希体 分子生物学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地里恙螨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敦清 陈天葆 +1 位作者 翁士珍 廖灏溶 《昆虫学报》 CAS 1965年第4期383-389,共7页
恙螨的种型分化问题,目前尚未见到有专题的报导。Womersley(1952)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恙螨”一书中,对红恙螨 Trombicula(Leptotrombidium)akamushi(Brumpt,1910)和地里恙螨Trombicula (L.)deliensis(Walch,1923)等在东南亚地区分布较... 恙螨的种型分化问题,目前尚未见到有专题的报导。Womersley(1952)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恙螨”一书中,对红恙螨 Trombicula(Leptotrombidium)akamushi(Brumpt,1910)和地里恙螨Trombicula (L.)deliensis(Walch,1923)等在东南亚地区分布较广的恙螨做了不同地区标本体上各部分标准测量数差别的比较记录;对具有地区性形态差异的 T.hirsti Sambon,1927 则分为 f.(型)nissanensis Womersley,1952和 f.hakei Radford,1946等两型(form);对同一地区形态上有差异的Schongastia(Ascoschongastia)cairnsen-sis(Womersley et Heaslip,1943)则定为 var.gateri(Womersley et Heaslip,1943)(变种)。佐佐学(1956)报告了日本的 T.(L.)miyazakii Sasa et al,1951;T.(L.)pallidaNagayo et al,1919;T.(L.)palpalis Nagayo et al,1919; T.(N.)mitamurai Sasa etal.,1950和 Gahrliepia(G.)saduski Womersley,1952等5种恙螨存在有地区性的形态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 差异 乙型 幼虫 子代 杂交后代 立克次氏体 立克次体 地区性 背板 甲型 恙虫病 立克次氏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体病几种新血清学诊断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元聪 于恩庶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1-43,共3页
诊断弓形体病最可靠的方法是确认病原的存在,常采用涂抹标本检查或动物接种分离鉴定虫株,然而前者不易获得成功,后者则需较长时间才能报告结果。因此,应用血清学的方法诊断弓形体病十分重要。自1948年Sabin等创用染色试验(DT)以来,弓形... 诊断弓形体病最可靠的方法是确认病原的存在,常采用涂抹标本检查或动物接种分离鉴定虫株,然而前者不易获得成功,后者则需较长时间才能报告结果。因此,应用血清学的方法诊断弓形体病十分重要。自1948年Sabin等创用染色试验(DT)以来,弓形体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不断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病 血清学 诊断
全文增补中
HIV感染者病毒载量CD_4^+淋巴细胞水平与临床表现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颜苹苹 严延生 +2 位作者 林旭东 邵一鸣 陈舸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了解我省不同临床阶段HI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水平、机体免疫状况及其变化 ,探讨其与临床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定期随访我省 1992~ 1999年发现的部分无症状HIV感染者和有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艾滋病的病人 15例。应用核酸... 目的 了解我省不同临床阶段HI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水平、机体免疫状况及其变化 ,探讨其与临床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定期随访我省 1992~ 1999年发现的部分无症状HIV感染者和有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艾滋病的病人 15例。应用核酸序列扩增技术 (NASBA)和花环形成试验分别测定不同临床阶段的HIV感染者血浆HIV - 1RNA拷贝数及外周血CD+4 和CD+8淋巴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8例HIV感染者的 10份血浆标本全部检出HIV - 1RNA ,而且有临床症状者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无症状者 ,他们分别为 5 0 1± 0 2 9和 3 6 2± 0 2 (lg/ml)。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相应的CD+4 淋巴细胞百分率较低 ,有临床症状的感染者其CD+4 百分率多在 14%左右。结论 本实验提示我省发现的HIV - 1感染者体内普遍存在活跃的病毒复制 ,其病毒载量、CD+4 %、CD+4 /CD+8与临床表现、预后有关 ,鉴于本研究观察的例数有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病毒载量 NASBA HIV感染 CD4^+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免疫色谱测试法与免疫荧光法检测登革病毒IgG抗体的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似 陈润 +5 位作者 李世清 吴护华 陈燕 徐珊 杨建娜 陈敏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 应用登革热快速免疫色谱测试法 (DengueFeverRapidImmunochromatographicTest,DRIT)与间接免疫荧光法 (IndirectImmunofluorescentAssay ,IIF)检测登革病毒IgG抗体进行比较。 方法 DRIT按说明书操作 ,在Control线区出现紫红色线... 目的 应用登革热快速免疫色谱测试法 (DengueFeverRapidImmunochromatographicTest,DRIT)与间接免疫荧光法 (IndirectImmunofluorescentAssay ,IIF)检测登革病毒IgG抗体进行比较。 方法 DRIT按说明书操作 ,在Control线区出现紫红色线的前提下在IgG线区出现紫红色线表明IgG抗体阳性 ;IIF抗原片系应用本室分离的登革Ⅱ型病毒感染C6 / 36细胞制备 ,操作按常规进行。结果 检查临床疑似登革热病人血清 5 6份 ,IIF检测阳性 30份 ,阳性率 5 3.6 %。DRIT检查阳性2 6份 ,阳性率 46 .4% ,两法符合率 91.0 7% ,χ2 =1.5 0 ,P >0 .0 5。检测无症状人血清 6 8份 ,IIF检查阳性 37份 ,阳性率为 5 4.4%。DRIT检查阳性 2 3份 ,阳性率为 33.8% ,两法符合率 73.5 3% ,χ2 =9.39,P <0 .0 1。结论 检测病人血清两法无显著性差别 ,具有操作简单 ,时间较短 ,结果易观察等优点。IIF成本较低 ,检测病人或无症状人群IgG抗体均较敏感 ,仍不失为理想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IGG抗体 IIF DRIT 快速免疫色谱测试法 免疫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博拉热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恩庶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9-41,共3页
埃博拉热于恩庶1976年非洲中部苏丹和扎伊尔两国交界一带发生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70%以上。从患者分离出一种丝状病毒,与马尔堡(Marburg)病毒相似,但抗原性不同,以该病流行严重的扎伊尔的埃博拉(Eb... 埃博拉热于恩庶1976年非洲中部苏丹和扎伊尔两国交界一带发生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病死率高达70%以上。从患者分离出一种丝状病毒,与马尔堡(Marburg)病毒相似,但抗原性不同,以该病流行严重的扎伊尔的埃博拉(Ebola)河命名为埃博拉病毒,该病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热 Ebola热 出血性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登革热病毒外膜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
18
作者 翁育伟 严延生 +2 位作者 李世清 何似 许龙善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2,共4页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登革热病毒外膜抗原基因 ,获得能作为检测抗原的重组蛋白。方法 登革热 2型病毒NGC株感染C6/ 36细胞后 ,抽提病毒RNA ,经逆转录和套式PCR扩增出E基因片断 ,扩增片段经酶切、连接、克隆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转...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登革热病毒外膜抗原基因 ,获得能作为检测抗原的重组蛋白。方法 登革热 2型病毒NGC株感染C6/ 36细胞后 ,抽提病毒RNA ,经逆转录和套式PCR扩增出E基因片断 ,扩增片段经酶切、连接、克隆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结果 重组质粒经诱导后表达外膜抗原的部分肽链。经过免疫印迹证实其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 截断的部分E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病毒 外膜蛋白基因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携带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时间和抗体的检测
19
作者 余家辉 卢春祥 于恩庶 《福建畜牧兽医》 1997年第4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猪病 小肠结肠炎 耶氏菌 抗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