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坦度螺酮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与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叶聪奇 《北方药学》 202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坦度螺酮的效果,探讨其对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方法:将9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患者自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氮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坦... 目的:分析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坦度螺酮的效果,探讨其对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方法:将9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患者自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氮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坦度螺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性症状评分以及认知功能评分、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患者阴性症状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两组认知功能各项指标评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性症状评分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功能各项目评分与总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坦度螺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与认知功能,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坦度螺酮 阴性症状 认知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蔡庆旗 王哲伟 +1 位作者 林义川 张晓阳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验证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奎硫平组48例,氯丙嗪组46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分别给予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 目的验证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奎硫平组48例,氯丙嗪组46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分别给予奎硫平与氯丙嗪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均<0.01);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奎硫平组为70.8%和87.5%,氯丙嗪组为67.4%和84.8%,两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阴性因子、认知因子、PANSS总分减分率方面,奎硫平组与氯丙嗪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奎硫平组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氯丙嗪组低且轻微(P<0.05)。结论奎硫平组与氯丙嗪组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似,奎硫平不良反应较氯丙嗪少,是1种有效、安全性高的抗精神病药,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奎硫平优于氯丙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硫平 氯丙嗪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或丙戊酸钠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丽珍 林泽涯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 治疗方案 丙戊酸钠 喹硫平 碳酸锂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病性症状 双相情感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刑人员个性心理特征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进义 林泽涯 +5 位作者 刘芬玉 高淑贞 林炳进 林其端 郭昌旦 蔡若峰 《上海精神医学》 2010年第2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监狱服刑人员 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调查 心理健康状况 人格障碍 心理问题 健康水平 个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林贵兰 李香临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12期1326-1329,共4页
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管理对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及减轻跌倒造成伤害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的4647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跌倒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并与作为对照组的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的4504例精神病患者进行比... 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管理对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及减轻跌倒造成伤害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的4647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跌倒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并与作为对照组的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的4504例精神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跌倒Ⅰ级、Ⅱ级、Ⅲ级伤害程度、无伤害跌倒事件上报率、跌倒风险管理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护理投诉及护理纠纷,对照组有1例因为跌倒引起纠纷,通过经济赔偿解决。结论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跌倒风险管理,既可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及防范跌倒风险的能力,又能促进患者参与预防跌倒管理,有效降低和减轻跌倒造成的严重伤害,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患者 跌倒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前额叶皮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晓阳 欧阳筠淋 +1 位作者 杨晓江 季建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5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右侧前额叶皮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4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碳酸锂缓释片;研究组给予20Hz r TMS真刺激,对照组给予伪刺激,每天1次,共1... 目的探讨右侧前额叶皮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4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碳酸锂缓释片;研究组给予20Hz r TMS真刺激,对照组给予伪刺激,每天1次,共14次。采用躁狂量表(BRM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7、14d分别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d,BRM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研究组BRM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治疗结束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心境稳定剂合并右前额皮质r TMS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重复经颅磁刺激 双相障碍躁狂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氮平的日剂量与流涎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奇 董月英 吕耀明 《上海精神医学》 1997年第4期276-277,共2页
目的 了解不同剂量氯氮平治疗时流涎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1994年至1996年服用氯氮平治疗的住院患者100例。氯氮平用量分为小量(<100mg/日),一般剂量(100~300mg/日)及大量(300~600mg/日)。结果 三种剂量所致流涎发生率虽有差异,但无... 目的 了解不同剂量氯氮平治疗时流涎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1994年至1996年服用氯氮平治疗的住院患者100例。氯氮平用量分为小量(<100mg/日),一般剂量(100~300mg/日)及大量(300~600mg/日)。结果 三种剂量所致流涎发生率虽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 氯氮平所致流涎发生率各家报告不同,但与剂量大小是否有关尚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流涎 药物副作用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晓阳 杨晓江 王哲伟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最小不平衡指数法将94例具有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齐拉西酮组和氟哌啶醇组各47例.齐拉西酮组给予齐拉西酮注射液,起始剂量为10~20... 目的评价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最小不平衡指数法将94例具有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齐拉西酮组和氟哌啶醇组各47例.齐拉西酮组给予齐拉西酮注射液,起始剂量为10~20mg,根据病情需要4~6h后可重复使用,最大剂量不超过40mg/d;氟哌定醇组给予氟哌定醇注射液,起始剂量为5~10mg,4~6h后可重复使用,最大剂量不超过30mg/d.均臀大肌深部注射,疗程3天.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齐拉西酮组与氟哌啶醇组PANSS-EC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29±13.84)%vs.(47.56±14.49)%,t=0.068,P〉0.05].齐拉西酮组与氟哌啶醇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19%vs.48.94%,χ^2=0.072,P〉0.05).齐拉西酮组与氟哌啶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vs.49.8%,χ^2=9.035,P〈0.05).结论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的效果与氟哌啶醇相当,安全性优于氟哌啶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氟哌啶醇 精神分裂症 激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许国安 林泽涯 +3 位作者 吕耀明 马奇 许维森 张惠阳 《四川精神卫生》 2001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龚氏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对 5 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 32例正常人进行测查 ,并对前组进行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水平明显降低 ,表现在长时、短时及...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龚氏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对 5 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 32例正常人进行测查 ,并对前组进行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水平明显降低 ,表现在长时、短时及瞬时记忆的障碍 ;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其记忆障碍程度与年龄、职业、敌对性、精神病性、抗精神病药总剂量及使用氯氮平有关 ,与病程无关 ;各型精神分裂症的记忆水平亦有差异。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记忆功能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包括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的障碍 ,且不因病程长短而变化 ;氯氮平能改善其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记忆功能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现状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秀梅 洪秀园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9期116-118,共3页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现状,为有效减轻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名精神科护士和60名普通内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10个因子中,精神科护士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现状,为有效减轻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名精神科护士和60名普通内外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10个因子中,精神科护士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及总分均高于普通内外科护士(P<0.05或P<0.01)。结论日常工作中,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压力较重,管理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与护士共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护士 心理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进义 王惠强 +2 位作者 郭秀亮 吴琦珀 薛蓉蓉 《四川精神卫生》 2001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例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芬玉 陈秀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2年第8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的效果。方法对41例孤独症儿童,采用应用行为分析法(ABA),进行语言训练,比较训练前后患儿语言康复效果,包括发单音、说单词、表达简单需求。结果患儿训练后语言康复效果明显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的效果。方法对41例孤独症儿童,采用应用行为分析法(ABA),进行语言训练,比较训练前后患儿语言康复效果,包括发单音、说单词、表达简单需求。结果患儿训练后语言康复效果明显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语言训练可改善孤独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改善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训练 孤独症 儿童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改良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照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丽珍 欧阳筠淋 高淑贞 《四川精神卫生》 2008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改良电休克治疗 疗效对照观察 精神分裂症 不良反应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洪巧丽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4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根据入组时间、文化程度不同施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仅告...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根据入组时间、文化程度不同施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仅告知一般的注意事项,然后分别于患者出院前、出院后半年评价患者的满意度和服药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均显著提高(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与服药依从性,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健康教育 服药依从性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记忆与阳性、阴性症状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金炽 林泽涯 +2 位作者 许国安 李益群 庄晓军 《四川精神卫生》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特点及与阳性、阴性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修正的加工分离记忆实验程序测试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变化情况,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阴性症状分。结果精神分裂症外显记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受损(P<0.0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特点及与阳性、阴性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修正的加工分离记忆实验程序测试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变化情况,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阴性症状分。结果精神分裂症外显记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受损(P<0.05),其文字概念和图像概念实验类型驱动的内隐记忆成绩与对照组比较也受损(P<0.05);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外显记忆成绩均高于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组(P<0.05);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内隐记忆成绩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症状与外显记忆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阴性症状与外显记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与内隐记忆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外显记忆严重受损,而内隐记忆不同程度的受损;外显记忆与阳性症状无相关性,与阴性症状有显著相关;内隐记忆与阳性、阴性症状均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丧偶老人再婚前后的心理状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丽珍 欧阳筠淋 高淑贞 《四川精神卫生》 2001年第3期178-178,共1页
关键词 老人 再婚 心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淑贞 欧阳筠淋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0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阿立哌唑5mg/d(A组)和10mg/d(B组)治疗组各30例,原利培酮治疗方案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0例利培酮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阿立哌唑5mg/d(A组)和10mg/d(B组)治疗组各30例,原利培酮治疗方案维持不变,观察疗程12周。分别于治疗前、12周末检测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同时采用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结果①治疗12周末,A、B两组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3,P<0.01;t=26.26,P<0.01),而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P=0.18)。②两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P=0.07;t=1.80,P=0.08)。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3)。结论阿立哌唑每日5mg或10mg都可能对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有效,对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利培酮 催乳素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片在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脏影响中的作用─—附17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庄建华 薛蓉蓉 《国医论坛》 2000年第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复方丹参片 抗精神病药物 心脏影响 临床分析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危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和自杀行为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海燕 苏桂清 赖元桂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5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危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和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市第三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危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和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泉州市第三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危机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和自杀行为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2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自杀行为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危机干预能显著缓解抑郁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自杀行为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心理危机干预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自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人睡眠障碍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金满 《四川精神卫生》 1997年第4期281-281,共1页
精神病人睡眠障碍分析及护理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362000)杨金满睡眠障碍是精神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表现形式有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多梦、惊梦、睡眠倒置、甚至彻夜不眠等[1]。往往是精神病人发病的前驱症状。作... 精神病人睡眠障碍分析及护理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362000)杨金满睡眠障碍是精神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表现形式有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多梦、惊梦、睡眠倒置、甚至彻夜不眠等[1]。往往是精神病人发病的前驱症状。作者对我科1996年9月~12月住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 精神病 睡眠障碍 精神病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