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拉鲁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炎症因子及心脏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周婵娟
郑建涛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7期102-106,共5页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炎症因子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泉州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常规使...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炎症因子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泉州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常规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治疗,研究组使用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体重指数(BMI)、炎症指标、心脏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R-IR)、B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有利于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降低患者BMI,缓解炎症情况,减轻心脏事件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拉利鲁肽
糖脂代谢
炎症因子
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比用两种固定方法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舒蓉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期67-68,共2页
目的:对比用单手持膜无张力垂放法与双手持膜有张力贴放法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以期找到对外周静脉留置针最佳的外固定方法。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干部病房住院的5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38...
目的:对比用单手持膜无张力垂放法与双手持膜有张力贴放法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以期找到对外周静脉留置针最佳的外固定方法。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干部病房住院的5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3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257例患者,观察组有281例患者。我院采用双手持膜有张力贴放法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用单手持膜无张力垂放法为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导管滑脱、液体渗漏、管路压伤及静脉炎等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导管滑脱、液体渗漏、管路压伤及静脉炎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单手持膜无张力垂放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效果优于用双手持膜有张力贴放法。前者可避免或减少患者发生留置针脱出及液体渗漏的情况,有效预防留置针针柄与肝素帽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伤,从而降低其静脉炎的发生率。该固定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固定方法
效果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晓萍
周婵娟
+2 位作者
谭玲玲
付泓博
杨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7期552-556,共5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而肌少症则是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新认定的一种疾病,以进行性骨骼肌量、肌力和(或)躯体功能下降为特征,两者均在老年人群高发。本文全面综述了CHF合并肌少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干预措施...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而肌少症则是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新认定的一种疾病,以进行性骨骼肌量、肌力和(或)躯体功能下降为特征,两者均在老年人群高发。本文全面综述了CHF合并肌少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干预措施和预后。现有研究证据表明,肌少症在CHF患者中具有较高患病率,CHF患者发生肌少症的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CHF导致的厌食症、营养不良、活动量减少、慢性炎症和激素水平变化等相关。对于CHF合并肌少症患者而言,适当的体力活动和营养补剂可能有益。对于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的CHF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益。鉴于肌少症可导致CHF患者生存时间缩短、再入住院率增加和生活质量下降,有必要提高CHF患者和临床工作者对肌少症的认识,及早对CHF患者进行肌少症的筛查、预防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肌少症
肌肉衰减综合征
骨骼肌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拉鲁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炎症因子及心脏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周婵娟
郑建涛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
福建省
泉州市
第一
医院
急诊
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7期102-106,共5页
文摘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炎症因子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泉州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常规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治疗,研究组使用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体重指数(BMI)、炎症指标、心脏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R-IR)、B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有利于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降低患者BMI,缓解炎症情况,减轻心脏事件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拉利鲁肽
糖脂代谢
炎症因子
心脏事件
Keywords
The elderl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raglutide
Glycolipid metabolism
Inflammatory factors
Cardiac events
分类号
R587.1 [医药卫生—内分泌]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比用两种固定方法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舒蓉
机构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期67-68,共2页
文摘
目的:对比用单手持膜无张力垂放法与双手持膜有张力贴放法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以期找到对外周静脉留置针最佳的外固定方法。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干部病房住院的5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3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257例患者,观察组有281例患者。我院采用双手持膜有张力贴放法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用单手持膜无张力垂放法为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导管滑脱、液体渗漏、管路压伤及静脉炎等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导管滑脱、液体渗漏、管路压伤及静脉炎的几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单手持膜无张力垂放法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效果优于用双手持膜有张力贴放法。前者可避免或减少患者发生留置针脱出及液体渗漏的情况,有效预防留置针针柄与肝素帽对患者的皮肤造成损伤,从而降低其静脉炎的发生率。该固定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固定方法
效果
对比
分类号
R472.9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晓萍
周婵娟
谭玲玲
付泓博
杨茗
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
医院
老年
医学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人民
医院
老年
医学
科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
四川大学华西
医院
国家
老年
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
医院
精准医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年第7期552-556,共5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2020YFS0573)。
文摘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而肌少症则是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新认定的一种疾病,以进行性骨骼肌量、肌力和(或)躯体功能下降为特征,两者均在老年人群高发。本文全面综述了CHF合并肌少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干预措施和预后。现有研究证据表明,肌少症在CHF患者中具有较高患病率,CHF患者发生肌少症的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CHF导致的厌食症、营养不良、活动量减少、慢性炎症和激素水平变化等相关。对于CHF合并肌少症患者而言,适当的体力活动和营养补剂可能有益。对于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的CHF患者,补充维生素D可能有益。鉴于肌少症可导致CHF患者生存时间缩短、再入住院率增加和生活质量下降,有必要提高CHF患者和临床工作者对肌少症的认识,及早对CHF患者进行肌少症的筛查、预防和干预。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肌少症
肌肉衰减综合征
骨骼肌萎缩
Keywords
heart failure
sarcopenia
myopenia
muscle wasting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拉鲁肽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炎症因子及心脏事件的影响
周婵娟
郑建涛
《中国医药科学》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比用两种固定方法固定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
陈舒蓉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肌少症的研究进展
王晓萍
周婵娟
谭玲玲
付泓博
杨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