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激素抗体EP2、SP2、1E2、16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3
1
作者 黎三艳 郑眉嵩 +3 位作者 陈余鹏 张声 周先荣 陈林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42-1046,共5页
目的评估4种孕激素(progesterone receptor,PR)抗体(EP2、SP2、1E2、16)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non-specific invasive breast cancers,NSIBCs)组织中的表达,为PR判读及NSIBCs患者治疗筛选出最佳抗体。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95例NSI... 目的评估4种孕激素(progesterone receptor,PR)抗体(EP2、SP2、1E2、16)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non-specific invasive breast cancers,NSIBCs)组织中的表达,为PR判读及NSIBCs患者治疗筛选出最佳抗体。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95例NSIBCs组织芯片中4种PR抗体的表达情况,分析比较与雌激素(estrogen receptor,ER)抗体表达构成比、着色细胞百分比、染色强度、Allred score(A-score)评分及4个抗体一致性等指标。结果195例NSIBCs中4种PR抗体与ER的构成比(ER±/PR±)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考虑ER表达,4种PR抗体同时阳性或阴性(PR+/-)NSIBCs比例较高(81.54%~90.77%),且相互的一致性较好(κ值为0.634~0.804)。进一步分析4种PR抗体的肿瘤细胞平均着色细胞数、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比评分、平均染色强度、平均A-score等指标,显示1E2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其他3种抗体(P<0.05),而EP2、SP2、16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IBCs中1E2着色阳性率及强度等均高于EP2、SP2、RP16,是较理想的PR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孕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