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护训练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的神经心理、体格发育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吴碧琴 白云英 蒲榕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智护训练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的神经心理、体格发育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将收治的6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经抢救后病情稳定的患儿随机分为基础组和训练组,每组各30例,基础组采用一般护理,训练组进... 目的探讨智护训练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的神经心理、体格发育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将收治的6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经抢救后病情稳定的患儿随机分为基础组和训练组,每组各30例,基础组采用一般护理,训练组进行智护训练,观察基础组和训练组患儿神经心理、体格及家长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在精细运动和语言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8d后,两组神经心理评分指标均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动作、大运动、言语和应人指标上训练组评分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与基础组相比体重、身高和头围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训练组家长满意度为93.33%,高于基础组家长满意度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护训练能够提高重度窒息患儿的神经心理发育,增加体格,提高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度窒息 智护训练 满意度 体格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新生儿CPAP治疗中行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鼻部皮肤保护作用实践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科霞 林娇蓉 +1 位作者 傅冬梅 林秋云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9期136-140,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中实施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其对患儿鼻部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CPAP治疗患儿作为...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新生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中实施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其对患儿鼻部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0例CPAP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实施常规CPAP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n=50)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呼吸功能、鼻部皮肤损伤情况、家属满意度等。结果干预12、24 h时,观察组氧合指数(OI)高于对照组,吸氧分数(FiO_(2))、平均气道压(MA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鼻部皮肤保护优良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患儿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重症监护室CPAP治疗新生儿的呼吸功能,减少意外事件发生风险,保护患者鼻部皮肤,从而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鼻部皮肤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家庭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蒲榕 康淑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2期126-129,144,共5页
目的研究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家庭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13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5例在家庭延续护理中采用袋鼠式护理模式... 目的研究袋鼠式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家庭延续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13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5例在家庭延续护理中采用袋鼠式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均随访12个月,每1个月入院随访,测量患儿身高、体重、头围;家属记录患儿每日睡眠时间,分别于3、6、9、12个月时采用儿童智力发育筛查(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ST)检测分析患儿智力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出院12个月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每日身高、头围生长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每日体重增长速度、睡眠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3、6、9、12个月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正常占比均呈增长趋势,观察组各个时间点的DQ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46%,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4,P<0.05)。结论在家庭延续性护理中采用袋鼠式护理,可以有效给予患儿温暖,稳定患儿体温水平,有助于患儿身高体重的增加,促进神经智力行为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袋鼠式护理 体格发育 家庭护理 智力发育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乳口腔护理干预对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免疫及完全经口进奶时间的影响
4
作者 王巧白 王宝虹 +1 位作者 洪丽锦 王丹妮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7期140-143,共4页
目的 分析初乳口腔护理干预应用于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干预效果,探讨其对患儿免疫、完全经口进奶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福建省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抢救的95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 目的 分析初乳口腔护理干预应用于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干预效果,探讨其对患儿免疫、完全经口进奶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福建省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抢救的95例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n=47)初乳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免疫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完全经口进奶时间、出院时体重、胃管留置时间、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住院时间等。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完全经口进奶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而出院时体重、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初乳口腔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并发症,缩短完全经口进奶时间,促进患儿更好更快地接受母乳喂养,有利于增强患儿免疫力,有助于患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 初乳口腔护理 免疫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